厢房里传出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一个小丫头从屋里冲了出来,站在门口,嘴里说着“唉呀哥,你忍着点啊,吴大哥给你请大夫去了,你先喝口水。”
一回头看见了吴父吴母,“你们谁呀?怎么不坑不哈的跑人家院里来了?快出去。”
吴母心知这个就是李素素了,还是生气的说“你是谁?这是我儿子家,你怎么在这里?”
李素素一听,立马变了笑脸,“是吴伯母啊,我叫素素,这是伯父吧?您们快进屋坐。”
又冲着正屋喊道“娘,吴家伯父伯母来了,快来。”
那正屋门口立刻出现了一个身影,正是李树根的娘,吴父吴母见她是从正屋出来的,就没进屋,谁知道那屋里是什么情况。
李妈妈柔柔弱弱的笑着,“是大哥大嫂来了,快进屋歇歇,素素,去倒两杯热水来。”
“好的,娘。”
吴父吴母见这娘俩一副主人的样子,呕都呕死了,这吴亮招来的都是什么人哪。
吴王氏上前一把抓住李妈妈,“这是我家,要你做这个样子干什么?还不快给我滚出去!”
李素素惊叫一声“伯母,伯母您放手,是吴大哥让我们住进来的,吴大哥他去请大夫了,您等他回来好不好?”
李妈妈忙说“大嫂您别生气,是我们打扰了,我们家房子坏了不能住人,是吴亮心善,让我们娘仨借住几天,我们没有别的去处,大嫂您行行好,等我儿子身子好一些我们就走,就走。”
吴母骂道“借住?你见过谁家借住住进人家正屋的,不知道人理道德的东西,白长那么大岁数,还你儿子身子好些就走,当我是傻子呢,你儿子是能好的了的吗?”
李素素不干了“伯母,您怎么能这么说我哥,我哥肯定会好的,您可别咒他。”
“咒他,他还用咒吗?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还有你这个小丫头,懂不懂尊敬长辈,冲我嚷嚷什么!”
李素素哭了起来,李妈妈把她揽到怀里,“大嫂,您有气冲我来,素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您大人大量别难为她了。”
吴母气个倒仰,这母女俩倒打一耙,我成了难为人的人了。
因为都是女人,吴父也不好上前理论,正乱着呢,吴亮领着一个大夫进来了,“这是怎么了,乱糟糟的?”
吴亮对着吴父吴母喊了一声“爹、娘,你们来了,我先让大夫给李大哥看看,他下午难受的很,等我一下啊。”
吴亮领着大夫进了李树根住的厢房,大夫给诊治了半天,说道“这是老毛病了,之前开的润肺止咳的方子继续用就行。”
“可是李大哥咳嗽的太厉害了,晚上整夜整夜的咳嗽,都睡不着,可怎么办啊?大夫?”
“这样啊,你们去买一些梨子,我给你们抓一些川贝一起煮,拿这个当水喝,多喝些,不咳嗽也喝,水喝完了把梨子也吃了。”
送走了大夫,吴亮才过来招呼爹娘,“爹,娘,你们怎么来了?”
吴父生气的说“还我们怎么来了?我们不来怎么知道你这里变成了这个样子?以前你媳妇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吴亮不耐烦的打断父亲的话“别提她,这几天李大哥身子不好,大家都在忙活他的事,没顾得上收拾,回头收拾收拾就好了。”
吴父看他这样维护那母女俩,忽然不想说话了,就他这个样子,活该被人骗。
吴王氏见那李素素母女俩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就把吴亮拉到一旁,小声的说“你这怎么回事?你怎么还预支上工钱了?你一下子拿那么钱干什么?”
“是李大哥,他这两天难受的紧,我们计划带他去省城找个好大夫看看,手里不得准备点钱啊,那掌柜的不仗义,就给我支了半年的。”
吴母打了吴亮一下“你个混小子,你还有理了,那酒楼又不是掌柜家的,拿那么多银钱出来不得跟东家请示啊,你再犯浑,人家把你开了我看你怎么办,我们可没脸去给你求情。”
吴亮满不在乎的说道“不会的,我还得上工还钱呢,他哪能在这会儿开了我。”
吴母叮嘱到“不许再去借钱了啊,还有,你媳妇铁了心不跟你过了,什么时候你们去衙门把婚书退了?
“等我忙完这阵子的,那事不急。”
吴父说“哪有上人家借住住人家正屋的?你赶紧让她们搬出来,不像话!”
“是我让她们住的,李大娘身体不好,不能受冻,我住哪里都一样。”
吴父吴母闻言都不想说话了,这母女二人给吴亮灌了什么**汤,让他这么死心塌地的处处为她们着想?难怪梅花就一心想和离,这谁看了不恼火?
媒人又来催了几趟,终于吴亮和梅花去了衙门,解除了婚书,此后两人再无关系。
之后杜敏又给族长说了一声,说梅花和离回家了,想自立一户,她自己有五亩地在这里,这会儿族里人丁不多呢,族长略一迟疑就同意了。
又给衙门的师爷塞了银子,梅花的女户立了起来,户主周梅花,就落户在南辰新村。
梅花不出门了,她的肚子慢慢有些显怀了,出来被有心人看到再传到吴家那里就不好了,反正梅花也不是那爱串门的性子,在家呆的住。
杜敏也不出门,要用什么买什么都使唤铁锤铜锤兄弟俩去,梅花的身子要紧。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梅花在杜敏的照料下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男孩,取名周长安。
又过了几年,石头终于实现了对祖母的诺言,考上了秀才,此后去了省城官学继续求学,举人之路还在前方。
柱子大牛二牛纷纷跟在他后面上了学堂,只不过柱子大牛上了两年就再也不去了,说坐在学堂里就犯困,出去给人当个账房什么的,认识这么多字就够用了。
只剩下二牛跟石头当年一样刻苦,学的也快,估计以后也能考上秀才。
梅花在离娘家五百米的地方盖了三间屋子,带着孩子搬了出去,由于周围邻居都是族人,所以也没有人欺负她们。
周长安长大了也去了学堂,他脑子聪明,成绩很好,是个读书的料子,梅花家的日子眼看着也要起来了。
石头考上了秀才之后,家里的土地都登记在他名下,能免除税赋,多打了不少粮食,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兴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