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都穿书了,谁还要你当赘婿 > 第156章 眼红

我都穿书了,谁还要你当赘婿 第156章 眼红

作者:登登有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0 04:51:07 来源:小说旗

而太子手下那群人,根本没留意是谁出手,只当是天遂人愿,很快就张罗起倒卖的事宜来。

先前底料充足,人人只要在商业街购物过就能买一份。

他们就钻了空子,差人去商业街买最便宜的粗布。

一尺一尺的买,买了得了凭据,五百文一份的火锅底料收过来,粗布就当是酬金送给帮忙采买的百姓。

虽然一尺粗布不值钱,架不住这买卖没风险。别看只是一尺粗布,做不成衣服做不成裤头,却是家家户户缝补不可缺少的东西。

京城也不全是富贵人家,不少老的,少的,闲着无事的,都愿意为了这一尺粗布替他们跑一趟。

一人一天购买一次,他们能回收好几千块底料。

等第三日火锅底料涨价限购了,这伙人已经囤了近万块的了,比凌韵的存货都多。

醉仙楼的掌柜出了手,接下来投毒的事自然落在了蒋超头上。

他的手段并不高明。

先是和那负责分装的最底层人员接触,套近乎。然后就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讲这火锅底料如何如何挣钱,他们干最苦最累的活,却得最少的利。上头那些人事最少,却得最多的利,是如何如何的不仗义。

原本只是为了挣些糊口银子的人,被蒋超这么一说,立刻不满起来。追问他怎么才能盘剥多些银子?

蒋超就教他们不要直接锯,用锅子把火锅底料融了再分装。

往里随便掺些东西,一块就能变两块,那多出来的再掺和掺和,就能变成一整块,自己拿出去卖。

那些分装的人一听,当即拍大腿夸蒋超脑子活泛,还说若成了事要分他一份利。

蒋超只道是路见不平,出个主意而已,做与不做都是你们自己的。

都说财帛动人心,只要能挣钱,什么样昧良心的事都有人愿意做。

那些分装才不愿意花钱买东西往里掺,冬天河面结冰,他们就挖了冰块,裹上一层火锅底料。

天冷底料不会自己融化,等买的人拿回去煮,也要掺水,不仔细观察,很难注意到火锅底料有假。

要是真被人发现了异常,无非是注意到味道淡了。

要来闹也不怕。遇上好说话的,忽悠分的时候按的是份量,可能正好分到香料比较少的一块了。

遇上不依不饶的,换一块原装的给人家也就了事了,反正不会出大事。

蒋超要的才不是串稀拉肚子,他要出人命的效果。

于是,趁月黑风高,分装作坊的人睡了,他摸进去往融底料的锅具里投了乌头的粉末。

没想到第二天,没等来吃锅子死人的消息,反倒等来了各大布庄雇人堵了商业街的消息。

原来前几日的开业活动,势头太猛。那布料的价格不说比平日都卖得便宜,百姓们买的最多的粗布,细棉,甚至低到了跟他们的进货价一样。

虽然只是一日活动价格,但是百姓茶余饭后一谈论,就发现即使商业街的布店后续涨了价,也比别的店铺值得去。

首先商业街的布店推出了售后服务。只要买回去的布料发现有问题,即使是已经用过,带过去查明情况可以全款退货,或者换货。

甚至是买回去不喜欢了,七天之内,只要没有用过,就可以退换。

再就是天天有清仓商品。

清仓的商品或是有瑕疵,或是款式老旧,价格比普通的便宜三分之一。要是买的多,剪上个六尺,还能白送一尺搭头。

容贵妃的布店这几年的生意一直不好,积压了不少款式老旧的布料。本来回本都困难,这会儿倒是成了香饽饽,还得去外地分号调货回京。

袁,连,权,三位大人的成衣铺子因为有了鸭绒袄子,鸭绒被子,也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每间铺子都出了独家款式,不少人家订了独家款,便连普通的款式也一起订了。

和别的专卖布料的街道不一样,这条商业街有酒楼,有茶庄,里边还有室内步行街。

这个所谓的步行街,是连着的十几家店面打通了,改造而成。

里面各种小吃摊子依次排开,统一的大小,统一颜色的招牌,统一的灶台桌子,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小吃种类繁多,每家都有试吃,价格公道,逛起来还不冷。

另外还有卖荷包,手帕,首饰,香粉,胭脂的摊位穿插其中。

凌韵招揽这些摊主来的时候,下了血本。

虽然是室内步行街,摊位的修整也都是凌韵出的银子。但是租子却和普通集市的价格一样。

凌韵要求出摊稳定,统一时间,接受管理。前三个月免租试营业,后续签订合同至少一年起步。

以前这条街不热闹,没生意,自然就没什么摆摊的。前面招兵买马的时候,生意好的摊主是看不上的。

来的摊主都是看在三个月免租过来试一试,故而口味好的摊子并不多。

好在有春桃这个金味蕾。凌韵让她尝了一圈,把意见记录下来。

又给了重赏,让旺旺酒楼的厨子们,帮忙改进。小吃摊总算是都支棱起来了。

以前人们看布料,选新衣累了,只能去酒楼茶馆。

如今多了一个选择,室内步行街里逛一逛。

小吃好吃不贵,小玩意儿也多。逛着不冷,买不买看个热闹也好,颇受年轻人追捧。

所以开业活动过后,不少人来商业街不是奔着买布料来的,就是单纯来逛街。

原先那些嫌弃的小吃摊主,看到这边人流量大,生意更好,一个个都过来投奔。

凌韵也不计前嫌,尽量都收纳进来。扩充队伍需要人,也不能寒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的心。

后来的就没有三个月免租的优惠了,由于摊位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先到先得,来得越晚位置只会越来越偏。

而且同一种小吃,在商业街里至多三家。味道也要经过春桃严选,才能够进场。

饶是这样,摊主们还是蜂拥而至。在这条街干一天,能抵上别的地方干半个月。

条条框框虽然多,也都是为了长期发展制定的,而且有瓦遮顶,不用怕刮风下雨,风吹日晒。还不用担心地痞流氓滋事。

人气和生意向来是相辅相成。铺子多了,选择够多,逛的人就多。逛的人多,人气旺,就会有更多的铺子开起来。

原本偏僻的街道,摇身一变成了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吸走了城中其它大大小小集市的人气。

眼看已经大年二十七,其它的布庄和成衣铺子生意愈发惨淡。

那些掌柜们急得团团转,纷纷商议着对策。

有的布庄决定也效仿商业街的模式,推出售后服务和清仓商品,但由于准备仓促,效果并不理想。

百姓们已经习惯了商业街的便利和丰富选择,对于这些临时的改变并不买账。

而成衣铺子则试图推出新款服饰来吸引顾客,但设计和制作都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与此同时,商业街的热闹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京城中的布庄,成衣铺子,都能和朝中官员或者皇亲国戚扯上关系。其中丽妃的娘家势力最大。

商业街的事,马上有人捅到宫里。

丽妃平日嚣张惯了,又听了晋王和容贵妃的风言风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血气上涌,直呼欺人太甚。

于是,她一拍桌子,吩咐娘家人放手去做,出了事,有她撑腰。

丽妃的娘家白氏一族,出了不少人才,很多都在朝中为官。他们一个个唯丽妃马首是瞻。

很快他们就拉拢了其他官员,联合城中大大小小上千家铺子围剿商业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