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都穿书了,谁还要你当赘婿 > 第207章 好消息

我都穿书了,谁还要你当赘婿 第207章 好消息

作者:登登有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7:28 来源:小说旗

去年年底得时候,白婆婆得了一场风寒。大夫说她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做浆洗的活计。

路安担心她不听劝,还特地赶回去给她和王嬷嬷搭桥牵线。他想要这两个同样闲不下来的人多走动走动,互相慰藉。

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都决定趁自己腿脚还灵活,干些利人利己的实事。

大乾这几年战乱天灾不断,有不少人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凌父接管生意后,产业扩张迅速,急需用人。

王嬷嬷之前从人牙子那里挑了不少新人,能称心用着的却不多。最后把可靠的熟人都用上了,还有很大的人才缺口。

白婆婆很满意小院孩子们的现状,便和王嬷嬷商量着是不是能再帮助一些孤儿。

她们一个负责挑选品行端正的孩子,一个负责教养他们,打定主意要为凌氏产业输送基层力量。

庄达得知这个消息,也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请了两个稀有的女账房,五个经验老道的绣娘给孩子们做教习先生。

王嬷嬷挑人的眼光毒辣。白婆婆待人公平无私。刚开始还有些孩子担心她们是人牙子。后来有三个十多岁的女孩子,被凌氏的布庄挑了去做了绣娘。她们的名声就在平阳县附近传来了。现在庆州各地,每天都会不少孤苦无依的孩子来投奔她们。

前些日子白婆婆还托人给凌韵送信,说是济安堂建得太大了。如今银子够,孩子也多,就是人手少了。让她瞧见品行好的姑娘就推荐过来帮忙。

建济安堂这个事,一直记在凌韵的小本本里。是她未来打算做的一百件事的其中一件。可是她太忙了,别说规划这件事,就连银子也没出过一两。

谁偷听了自己的心声?还是有谁偷看了自己的小本子?这做好事不留名的田螺姑娘又是谁?

这三个问题困扰了凌韵一夜,直想得她头都大了,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结果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她随口一提,春桃便解惑了。田螺姑娘竟然是季涵远!他早在半年前就在谋划这件事情了。

建济安堂的地皮,是新上任的周县令批的。这位县令是尹县令昔日的同窗,也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

济安堂的设计图纸,则是季涵远实地测量后,亲自画的。而建济安堂的银子,晋王出了一半,段之恒也出了一半。最后多出来的,季涵远还搞了个运营基金,让白婆婆代为看管。

凌韵严重怀疑情报的可靠性。春桃却说是开阳这个大嘴巴告诉她的。开阳嘛,凌韵可太了解了。

这世上,嘴碎的男人不多,嘴碎又都是实话的就更不多。而开阳,就是这种万里无一的男人。

若是说不知道田螺姑娘是谁,凌韵心里痒痒的不得劲。那知道是季涵远后,她的心里就是被一万个为什么堵得慌了。

季涵远可不比自己闲,能做这么多,可见能力很强,心地也善良。还对凌韵的一切很上心。

凌韵很是不解,季涵远与她聚少离多,怎么连‘运营基金’这么现代的东西都被学了去?

还有那一百个要做的事情里,可是有凌韵对他的非分之想啊!她可太想知道他有没有看过那个小本本了。

接下来了三天里,凌韵白天精神难以集中,晚上辗转难眠,就连梦里都是被撅着嘴的季涵远追着跑。

来!我来帮你实现你的一百个愿望。

捂脸!

这可太让人难为情了!

作为一个成年女性,对自己的丈夫有遐想其实也不算什么。只是凌韵纯纯是觊觎季涵远的美貌,根本没有要负责的意思。

她太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了。不能因为上头,就恋爱脑发作放弃了自己原本对人生的规划。爱情这种东西,调剂一下生活可以,一旦真在进入婚姻的围城,牺牲的往往是女性利益。

思想开放的现代社会如此,封建的古代社会更是如此。在父权的统治之下,在大众根深蒂固的意识里,女性嫁人之后就成了丈夫的附属品。任你自身多么杰出,只要嫁了人,人们就会忘记你原本的性名,说成某某某的夫人。

而赘婿这种,凌韵也很难接受。这样的婚姻形式,不过是把一个人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转移到了另一个人身上。

在她看来,恋爱是自由的。婚姻生活最基本的就是互相尊重。如果一定要打压一方,那肯定是不幸福的。

第四天的时候,天气突然放晴,罗庄头那边突然来了信。凌韵打开一看,这几天心头的纠结立刻消散了。原来是最南边那几个庄子种的土芋,已经可以收获了。

收到这样的消息,凌韵并不意外。因为她云州有一个庄子也有早熟的。与前世亩产量最高达到近六千斤的土豆相比,云州的土芋产量实在是少得可怜。大概每亩三石,也就是三百来斤。

就是司农司在青州的实验田,预估也只有四石左右。而南边这个庄子的产量居然达到了惊人的八石。这还只是春季种植,要是秋季也种,凌韵推测产量不会比八石少。

要知道,大乾种植,水稻,小麦多年,就算是丰产的时候也只有不到二石一年。

除了耐储存这一点,土芋不如水稻和小麦。营养和产量这两个指标简直逆天。凌韵认为土芋完全可以作为主食。

在凌韵来的那个时代,伟大的龙国已经有技术将土豆加工成为耐存放的土豆米了。

在大乾,凌韵倒是不怎么担心存放问题。

一来土芋的产量虽高,但没高到有剩余的地步。普通百姓家里种上一亩,吃上三个月没有问题。剩下的晒干,或是做成土芋粉条,土芋淀粉,都能在缺粮的时候起到救命的作用。

二来凌韵这种有大庄子的,种得多也不怕。大乾军队粮草一直不足,在北境那样寒冷的地方,土芋存放半年都不是问题。

而且乾德皇帝已经答应,两季交粮的时候,允许百姓用土豆粉条代替水稻和小麦。

凌韵坐在窗边,拿着信反反复复地看着。她在心里琢磨,要请司农司的专业人士去庄子里看看。

有一些她自己的猜测,还需要专业人士去证实。凌韵认为土芋的早熟可能和温度有关。而高产,怕是要感谢家禽养殖带来的肥料。

最南边的那个庄子都是下等田地,所以当初凌韵让罗佩兰把重头戏放在白鸭的养殖上。种土芋不过是为了收集实验数据。

凌韵想若是司农司的人可以把种植经验总结一下,再帮忙筛选出更合适的各地土壤气候的土芋做种,那就太好了。

春桃看到自家小姐对着一封信,时而托腮思考,时而嘴角上扬,便调侃道:\"可是姑爷给你写信了?\"

结果话音刚落,曹老汉就举着一沓信件小跑了进来。

\"小姐!来信了!又来信了!\"

春桃这下笑得更肆无忌惮了:\"这么多啊?看来姑爷很想念小姐你了。\"

曹老汉是个老直男,他没听出春桃话里的调侃。而是如实道:\"应该不是。这里头北境,青州,甚至京城的信都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