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的脸色苍白如纸,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几十岁,背也驼了下来,身体微微颤抖,不时有鲜血从嘴角溢出。
然而,他的眼神却依旧明亮而坚定,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直视那未知的未来。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稳定了身形,声音虽然微弱,但却清晰地在大殿中回荡:“陛下,此事比臣之前预想的还要严重得多。
天机仿佛被一层厚重的迷雾所掩盖,臣拼尽全力,才勉强窥探到其中一角。
地元境大妖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天地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劫的序幕。
臣在推算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变数,这场劫难,恐怕将不仅仅波及我大周国,甚至可能席卷整个修真界。”
大周皇闻言,心中震惊不已,但他迅速收敛了情绪,沉声道:“国师,你乃我大周国的栋梁之材,如今国家危难之际,正是需要你的时候。
你且先安心调养身体,待恢复后,我们再共商对策,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国师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陛下,臣的身体臣自己清楚。
这场即将到来的劫难,其规模与危险程度都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必须尽早做好准备,才能有一线生机。
臣虽然此刻身体有恙,但尚可坚持。
臣的宗门,在当年也是修真界中三流宗门中的顶尖存在。
我们曾拥有众多强者,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各种危机的经验。
虽然后来不幸遭遇仇敌偷袭,宗门几乎名存实亡,但我们的根基尚在,我们的精神与传承未灭。
如今,这场危机迫在眉睫,臣深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抵御。
因此,臣斗胆请求陛下允许臣即刻返回宗门,上报宗主和太上长老。
臣相信,只要能够让宗主与太上长老出手,我们联手共同应对这场危机,就一定有可能守护大周国的安宁。”
国师微微一顿,仿佛在这一刻,数百年的历史与承诺汇聚于他的心头,让他的声音更加深沉而庄重:“陛下,臣所在的宗门千剑宗,数百年前因避难逃至大周国。
那时的宗主,即如今的太上长老,与某位先皇有过深谈。
大周国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落魄的千剑宗,并慷慨提供修炼资源。
作为回报,千剑宗承诺派一人成为大周国的国师,负责沟通两边,更在立誓之时明确,若大周国遭遇危难,千剑宗将全力以赴,助其度过难关。
那太上长老与先皇所立的天道誓言,至今仍然有效,字字千钧,不可违背。”
大周皇闻言,眼神中闪过一抹敬畏与感慨。
他深知这份誓言的分量。
他沉声道:“国师,你宗门与大周国的这份情谊,朕铭记于心。
如今危机四伏,正是检验这份誓言的时刻。
你速回千剑宗,请宗主与太上长老出山,共同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周国的未来,就寄托在你们的身上了。”
国师再次行礼,眼中闪烁着决绝与信心:“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千剑宗与大周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臣即刻启程,定将宗主与太上长老请来,共商大计,守护这片我们共同热爱的土地。”
说完,国师转身离去,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逐渐模糊,但那份坚定的信念与承诺却如同千剑宗的剑光一般,璀璨夺目,永不消逝。
次日午时,阳光正好,天际忽然闪过两道耀眼剑光,它们如同天际流星,划破长空,径直射入皇宫深处。
这一幕奇景,瞬间吸引了皇城中无数行人的目光,大家纷纷停下脚步,仰望那剑光消失的方向,脸上满是惊奇与猜测。
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惊叹于剑光的绚丽,有的则好奇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整个皇城因此而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喧嚣。
随着一阵轻灵而庄重的风声,千剑宗的宗主、太上长老以及国师,宛如云端漫步的仙人,缓缓降临于太极殿那古朴而庄严的穹顶之下,轻盈地步入太极殿那沉淀着历史沧桑的殿堂之中。
殿内,大周皇早已安坐龙椅之上,他的威严之中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急,久候多时,只为能亲自迎接这几位超脱尘世的贵客。
国师缓步上前,他的举止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高雅与从容。
他轻轻抬手,指向身侧那位气质非凡、身形挺拔的宗主,声音温和而充满敬意地说道:
“陛下,这位便是我们千剑宗的宗主,他剑法超群,智勇双全,乃是我宗门之栋梁。”
接着,国师又转向另一位满脸皱纹却目光如炬的太上长老,他的语气中更是充满了敬畏与尊崇:
“而这位,则是我们千剑宗的太上长老,他修为深厚,见多识广,是我宗门的精神支柱与智慧的象征。”
大周皇闻言,目光在宗主与太上长老身上流转,眼中闪烁着赞赏与期待。
只见千剑宗宗主,身形高大挺拔,宛如山岳般屹立不倒。
他身穿一袭绣有金色剑纹的黑色长袍,袍角随风摆动。
背负一柄古朴长剑,剑鞘由千年寒铁打造,表面流转着淡淡的冷光,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烦恼。
他的面容刚毅,眉宇间透露出不凡的英气,双眼深邃如夜空,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
长发被一顶精致的玉冠束起,随风轻轻飘扬,更添几分飘逸之感。
而太上长老,则是另一番风范。
他的头发已经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随风轻轻飘动,宛如仙人下凡。
面容慈祥,双眼透露出历经沧桑后的平和与睿智。
身穿一袭素色长袍,袍上没有任何装饰,却自有一股不可言喻的威严与高贵。
身形略显消瘦,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背负的长剑较宗主之剑更为古朴,剑鞘上雕刻着繁复的符文,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与力量。
行走间,仿佛连空气都为之静止,让人心生敬畏。
大周皇缓缓起身,双手微微前伸,以一种既庄重又不失亲和的姿态说道:
“久闻千剑宗大名,今日得见宗主与太上长老真容,实乃朕之荣幸。
朕期待与贵宗门携手,共谋大周之繁荣与昌盛。”
千剑宗的宗主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谦逊也有坚定,他轻轻抬手,回以大周皇一礼,言辞恳切而又不失风度:
“大周皇言重了,我宗门与大周国之间,渊源深厚,太上长老与先皇所立的天道誓言,至今仍是我宗门行事之准则。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乃我宗门与大周国不变的盟约。”
他的话语一顿,目光变得深邃,显然已经将当前的局势了然于胸:
“国师已将事情始末详尽告知,我宗门深知此次危机之严峻,关乎大周国之安危,亦关乎我宗门之存亡。
繁荣昌盛虽为吾等所愿,但眼下首要之事,乃是共商应对之策,携手度过这场难关。”
宗主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与担当,他看向大周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请大周皇放心,我千剑宗定将全力以赴,与大周国并肩作战,共克时艰。”
太上长老的声音低沉而冷峻,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宗主所言极是,我千剑宗与大周国休戚与共,此次危机,我宗门自当全力以赴。
若真有地元境妖兽为祸,老夫虽年迈体衰,却仍愿亲自出手,护我大周安宁。”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绝与无畏,但随即又流露出一丝忧虑:
“然而,正如宗主所言,当前情况尚不明朗。
地元境妖兽实力强横,若仅有一只,我宗门尚可应对。
但怕就怕,这妖兽并非孤军奋战,若其背后还有更多同类,甚至有其他未知的势力在暗中操纵,那事态便愈发严重了。”
太上长老的话语,让太极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大周皇与国师等人皆是面色凝重,他们深知太上长老所言非虚,地元境妖兽的出现,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的危机,或许远超他们的想象。
但在这份沉重的压力之下,大周皇却反而更加坚定了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太上长老与宗主:
“太上长老与宗主言之有理,但无论危机有多严重,我大周国都绝不会坐以待毙。
我辈当齐心协力,共同面对这场挑战。 愿我们以智慧为剑,以勇气为盾,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与人民的安宁。”
千剑宗宗主沉声道:“大周皇,当前局势混沌未明,犹如迷雾笼罩。
首要之务,乃是派遣精干之士,深入探查,力求获取确凿情报。
毕竟,无的放矢,终是空谈。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世事难料,我们唯有未雨绸缪,方能应对自如。
面对未知,我们应做足万全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
大周皇颔首赞许,目光坚定:“宗主之言,正合朕意。
朕已未雨绸缪,遣精兵强将,深入各方,探听虚实。
相信不久之后,必有确切消息回报。
在此期间,我等需保持冷静,静待时机,以稳健之策,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变故。”
千剑宗宗主与太上长老闻言,皆是颔首赞许。
千剑宗宗主忽而眼眸闪烁,似有灵光在瞳孔深处跃动,他仿佛捕捉到了某种转瞬即逝的灵感。
随后,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期许:“太上长老,大周皇,我千剑宗虽一心向道,超然物外,但弟子们的成长亦需历经世事磨砺。
今次难得有机会走出宗门,恰逢大周国子监大比在即,本宗主有个提议。
何不借此契机,让我千剑宗的年轻一辈也加入其中,与大周国的俊才们同台竞技? 同时,亦可邀请大周国内那些隐于凡尘的小门小派一同参与,将此次大比扩展为真正的大周国武道盛会。
如此一来,不仅能让所有参与者得到宝贵的历练,增进各派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更能以此激发国民的尚武精神,振奋人心,为这纷扰的时局注入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太上长老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显然对这个提议颇为认同。
大周皇则面露思索,片刻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宗主此议,甚妙!
既能促进武道繁荣,又能凝聚人心,实乃一举两得之举。
朕即刻下旨,筹备此事,定要让这次大比成为大周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千剑宗宗主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回应道:“如此甚好,那我们便如此约定。
我与太上长老即刻启程,返回宗门,将此事告知众小辈,让他们也早做准备。
待到大比之日临近,我们再携同门下精英,共赴盛会。”
言罢,他并未过多逗留,而是与太上长老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二人心有灵犀,各自轻挥衣袖,霎时间,两把灵光闪耀的飞剑凭空而出,稳稳悬浮于二人脚下。
随着一声轻啸,他们踏剑而起,化作两道流光,划破长空,向着遥远的千剑宗方向疾驰而去,只留下两道逐渐淡去的剑影,让人心生向往。
大周皇神色庄重,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他轻轻扬起手,声音沉稳而有力地下令道:“来人!”
随着这一声令下,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几位侍立在一旁的侍卫和宦官立刻应声而动,他们步伐矫健,迅速上前,恭候大周皇的进一步指示。
整个宫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聚焦在了大周皇的身上,等待着那即将揭晓的旨意。
大周皇端坐龙椅,威严尽显,他缓缓开口,声音浑厚而充满权威:
“即刻传令下去,按照千剑宗宗主的提议,着手准备一份圣旨。
其内容需明确昭告天下,大周国将举办一场盛大的比武大会,凡年满十八,修炼有所成就的青年才俊,不论出身门第,皆可报名参加此次大比。
旨意中要强调,此乃展现我大周国天骄的风采、选拔栋梁之才的良机,望各地官府积极宣传,鼓励青年才俊踊跃参与,共同见证这场大周国盛事。
速去办理,不得有误!”
言毕,大周皇轻轻挥手,示意侍从即刻行动。
侍从们领命后,迅速退出大殿,开始着手准备这份意义非凡的圣旨,而整个大周国也因此而蠢蠢欲动,一场关乎荣誉与梦想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