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 第23章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第23章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0 07:45:27 来源:小说旗

“又有知青来了!”小孩们喧闹不止。尽管穿着寒酸,他们的眼神却是清澈闪亮。在父亲和姐姐之外,李安然几乎从未展现出过幼稚的一面,但内心的真实年龄其实已经有四十几岁了。当他看到这一群满面期待的孩子,李安然轻轻拍拍了一个小女孩的头顶,并递过去两个糖块。这些坚硬的小甜品放在现代估计很少有人喜欢了,可在这里它们无疑就是孩子们向往之至的美好享受。“谢谢你,大哥哥!”女孩高兴地收下糖,舍不得吃。“我也想要!”“我也要!”其他孩子纷纷发出羡慕的声音,争着喊着。“每人一个,不要着急。”李安然笑道,并从包中拿出更多糖粒给每个孩子分发,每人拿到两个。“变戏法”一样取出更多。事实上游戏世界的仓库存了很多,而他自己对于这类糖没有太大兴趣,只偏爱奶糖;但这慢慢积累信任的方式他是很明白。给了糖果之后,他也借 ** 听起屯子的一些情况,在这甜食带来的友好氛围中很快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望着李安然在那里给孩子们分糖并与他们谈笑风生,车大爷吧嗒着烟袋,眼中满是赞赏之色。“这次来的年轻人真不错。”不知何时来到的老支书手上也拿了一根烟袋。“确实不错,只是不知道能待多久。”车大爷点了点头。“这事咱们也管不了,只好听天由命了。”老支书倒是看得开。这些年村里的知青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差不多已经全换了一轮,好在来的这些人都还不赖。身为支书,最头疼的就是碰到那些不好对付的知青,以前还在担心这次来的人怎么样,但现在看来似乎还不错。正当两人聊着,五个明显与村里人不一样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来村里插队的五个知青。“欢迎你们,新来的同志!”为首的男知青看上去很强壮,长相也好,笑起来十分英俊,不过相比之下还是略逊李安然一筹,“这样我们就能组成完整的 ** 运队伍了。”李安然看了看他,感觉第一印象不错。但俗话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判断这五位知青的好坏还需相处一段时间。“大家好,我是李安然,今年来的新知青。”李安然放下心里的想法,脸上露出礼貌的笑容,潇洒地双手抱拳,“京城人士,初次来此,还请诸位前辈多加指教。”李安然俊朗的相貌和迷人的微笑,加之洒脱的拱手动作,让这五个知青眼前一亮。“我是张鹏程,津门来的。”“我是杜鹃,也来自津门。”“我是赵卫国,从渤海明珠而来。”“我是陈青梅,也是从渤海明珠来的。”“我是高原元,来自热河。”自我介绍时,李安然注意到张鹏程与杜鹃显然是一对,赵卫国和陈青梅也似有情愫,只有高原元独身一人,大概那缺席的知青和她同来自热河。算上李安然在内,这六位知青大多来自北方。这是常态;如果是南方人跑到北方来插队,单单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就够致命了,更不用说气候变化和饮食习惯差异了。然而若没有记错的话,胡八一和王胖子都是从南方的八闽而来,所以这条规则也不一定总是准确。当然,也可能是在运动开始初期对于这一块考虑不足,发现问题之后才做出调整,规定北方人在北方插队,南方人在南方插队,以减少因此带来的不便。经过简短的介绍,众人初步建立了了解。这五个知青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地区,而来自京城的只有李安然一位。“肯定的,毕竟咱们都是 ** 同志嘛。”张鹏程显然是五个人中的大哥,“这样吧,这里不适合详谈,先把住的地方安顿好,晚上有的是时间慢慢聊。”“说得对,咱们先安顿下来再说。”杜鹃笑着赞同道。这时,老支书手持烟袋缓缓走过来,操着浓浓的本地口音说:“孩子们应该都已经认识了吧?先给大家把住处安排好了,剩下的事情等会儿再说。”“英子!英子!”“来啦!”不远处传来一个小姑娘的回答声。李安然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留着短发的小姑娘正朝这边跑来。看起来约莫十岁左右,与先前那些发糖的孩子们显然不一样。虽然年龄相差无几,但她看上去更为成熟稳重,并且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李安然感到格外有英气。如果这个小姑娘真是他记忆中的那个英子,那就对上了。要知道,这位鄂伦春族的少女,八一年时胡八一和王胖子想回山中淘一些旧物品卖钱,却不料考古队早已经捷足先登,最后二人只能去野人沟探险。那时候就是一位名叫英子的19岁少女帮助他们担任向导。这样一推算,她现在正好是十一岁,加上从小随爷爷进山打猎,因此与村子里其他孩子不同是自然而然的事。“新来的知青住你们家,家里都准备好了吗?”老支书问英子道。“准备好了。”英子看了看李安然,随后点了点头。“那咱们这就走吧。”老支书说着领路前行,英子再次看了看李安然后便紧跟而上。“安然,这样叫你没有问题吧?”张鹏程笑问道。“没问题,既然都是 ** 同志,这样称呼自然没错。”李安然微笑着说,“顺便能不能介绍下这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英子家里的情况?”张鹏程没有多想,毕竟是要住在一起,提前了解也是情理之中。“好啊,边走边说吧。”张鹏程点点头,又看了一眼车厢里的行李。“安然,行李里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吧?要不要我们帮你提一下?合适吗?”听这话就知道张鹏程是个懂得分寸的人。若换成某些品行差劲的,早就借口帮忙拎箱子来打听里面有些什么宝贝了。这种为人谨慎的态度使李安然更觉得张鹏程可信。在这个年代不怕热血冲头,就怕心思不良。“有个包里放了点二锅头,提的时候稍微小心些就好。”李安然笑着摇了下头,“我还带来一些从京城弄来的小吃,咱们晚上好好聚聚,也乐呵一下。”见李安然如此随和大方,五位知青立刻更亲密起来,心里也舒畅不少。他们之前也担心这位新人难以相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安然显然非常直率大方。不仅如此,他还能带来这么多物资作为知青插队,显然家境殷实。于是,大家开始分担这些物品,最重的两包自然由李安然负责,其余的由另外五人协助搬运。但相比之下,棒梗的经历就没那么幸运了。当他到达章京营子即未来的生活地点时,初期一切都还可以,但是当支书交待完事项离开之后,另外两位已经在这里超过一年的男知青就开始翻捡起棒梗的东西来。“你们为什么要翻我的包裹?!”“我们都是 ** 同志嘛,有什么好的资源当然得分享。”为首的那人一边说着一边把棒梗推向一边,“这是我们的惯例,新人要将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共享。”棒梗肯定不乐意了,企图反抗,但他是温室里的花朵,怎么可能敌得过在此地已居住一年的强悍知青,仅仅数拳,他就倒在了地上捂着肚子 ** 了起来。“看来这里好东西还挺多的,分给大家吧。”为首者知道自己这种做法很讨人嫌,但在找出棒梗的种种食品后,他决定立即和其他知青们一起分享,以求得认同和参与感。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了棒梗的钱财和全国通用粮票。“就这么一点?真是个寒酸货。”“这钱和粮票我们就充公了。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都是 ** 同志,所有这些东西都会归公帐。需要购买些什么仍旧按旧规定办,来找我说就行了,我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做调整。”“至于另外三位,请先各自妥善保存钱财,等到共用的资金用光再来交给我保管。”“好了,欢迎仪式就这样结束,我们也别再干扰你们休息了,有什么问题我们明日详谈。”言毕,两位前辈知青带走了分到的手信。一同到来的新知青有四位:其中包括了棒梗和他的另一名同样文弱无助的男同伴。这名男子似乎也不打算站出来承担些什么,在整件事中始终沉默。倒是有一名女知青看不下这场面想去帮忙,却被她的女伴劝阻,因为相比眼下的情况,确保自个的安全更为重要。支书虽早一步离去了,但他没有走得很远,在屋外抽了一阵烟,看到那两个男青年离去才离去,并没进去插手管束什么。在他看来,只要这伙从城市来的小孩子不影响屯中的居民,其他的问题根本无所谓。不妨说一声实话,如果事态扩大化了反而会方便一些;因为那时作为当地领导者便可以向上反馈把所有的知青遣走,并使整个屯重回安静。而在另一头,岗岗营子,李安然与五位同行的新知青在老村支书的引领下来到了英子住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