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 第106章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第106章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05:23:48 来源:小说旗

老支书听了这话,心里不禁触动。村前村后经历了不少的知识青年,但眼前的这位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张鹏程他们确实为村子做了不少实事,比如教小孩子读书识字,讲人生的大道理,但是相比起来,李安然所筹划的事情明显对村子更加有益。

至于是否会出问题?哼!老支书的态度很简单,只要不违反法律,谁能拦得住岗岗营自主寻求发展的步伐!

如果有人胆敢阻挠村民们走向美好的生活,老支书可是准备好与他们一决高下!

学校位置的确定过程出奇得顺利,一听说要建学校,村里的老乡们毫无异议,甚至纷纷拿出自家的工具开始清理工地,无论天气如何寒冷,地面怎样冻硬都不在乎。

根据李安然的意见,学校不再采用传统的砖木混合结构,而是一律使用红砖加水泥构建,屋顶则以瓦片取代草苫,尽管这样做成本会增加,施工期也会拉长,但是一次性建好后使用寿命会长很多年。

不仅是教室,在选定地点后,李安然当即施展了素描技巧画出了效果图——准确来说,这只是他前世为了追女孩学的一门手艺,没想到在关键时候还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图中不仅展示了主要的教学楼,还有宿舍、食堂、库房、办公区域以及孩子们养殖兔子和猪的空间。总之,虽然这所小小的学校规模有限,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

当李安然的学校设计图纸展示给大家后,前来帮忙的田润叶等人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要是真的能按照这样建成学校,实在是太好了!”

“我觉得就算城里的学校也未必比这里好!”

“就是就是,这学校真是一等一的好,不知道哪天我们也能住进如此精致的房子。”

“你就等着把旧屋重新修葺完再高兴吧,还想什么呢更好的事啊?”

“为什么就不能想着呢?只要咱们努力,我就不信咱们会住不上!”“没错没错,我觉得一定行!”

实际上,李安然规划的这所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大点的院子。

主房有三间:学前班一间,小学分两间——初小学生一间,高小学生一间。

所谓的初小,通常指的是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而高小则涵盖了五年级和六年级。

这种安排主要是因为当下处于特殊时期,再加上岗岗营子只有一个村,不可能像城市学校那样按一年级、二年级等等来细分。其他许多县里的小学也是类似的混合教学模式。

一方面师资匮乏,另一方面农村愿意送孩子上学的家庭不多。本来家里就很穷,即便每学期只需要交两块五,对于村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主房东边有三间房:厨房、食堂和仓库各一间。

西侧也有三间房,张鹏程和赵卫国与杜娟和陈青梅已同居生活,四个人刚好住两间房。剩下的那一间则留给高瑗瑗和田润叶,也非常适合她们。

养兔和未来可能养猪的场地都在后院,当然也不能少了厕所。虽然旱厕味道大,但粪便对村里来说是天然肥料,经过简单的腐熟后就能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提高庄稼的产量。

李安然还计划在前院设一个升旗台,以后每天升国旗,相信那时会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闻,说不定还能为学校争取到一些学习用品的赞助。

在学校大院的左右两侧各建一栋房子,一边用于教师办公,另一边作为储物间。

虽然放在后世这种学校甚至连希望小学都不如,但在当前这个时代,即便是拿到镇上也算得上是一所很好的学校!

“李老师,这样规模的学校真的能建成吗?”田润叶把手中的素描画交给燕子她们,自己则看向李安然,眼睛里充满了希望的光芒。

“以前肯定不行。”李安然笑着指了指正忙得热火朝天的村民,“但现在我们有了砖窑和水泥窑,可以自烧砖头和水泥,甚至还能烧瓦。你看这些村民,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成功?”

“一定能成功!”田润叶看着繁忙的工地,重重地点了点头。

和看报纸不同,亲身站在这里感受的那种视觉和情感的冲击,远远不是文字所能描述的。田润叶的父亲是双水村的村支书,但她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眼前这样同心协力奋斗的氛围。毕竟双水村太穷了,加上观念和视野的局限,没有人愿意冒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要不怎么说在平凡的日子里,孙少安怎么就能依靠一座砖厂发家致富,并带动全村的经济呢?只是当他因行动过于冒险几乎破产时,双水村的村民们表现出的那种忘恩负义,反而证明了这个村庄无法像岗岗营子那样团结一致的事实。那一刻,田润叶庆幸自己的决定,她觉得自己来岗岗营子当知青真是来对了!

“老支书,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吧,从明天开始把乡亲们分成两批。”李安然没再理会田润叶,转向老支书说,“一批去砖窑继续烧砖。对了,等会儿跟镇上打个招呼,最近一段时间不用再供应砖了,我们要建学校。”

“放心,这事我来搞定,有谁敢来捣乱,我不会饶了他!”老支书点头应道。

“另外一批跟我在这里挖地基,既然要盖的是砖房,就不能像木屋那样随便建造。”李安然接着说,“挖地基的时候也可以尝试挖一个大的地窖,将来冬天可以多储藏一些大白菜、萝卜和土豆之类的食物。”

“上面不是已经有仓库了吗?”田润叶不解地问。

“仓库毕竟空间有限。”李安然摇了摇头,“而且地窖冬暖夏凉,存储东西有很多优势。对了,如果时间允许,我还计划修建一个冰窖。”

“冰窖?”这一下连老支书都被吸引了注意。

“对,我们这儿冬天太冷了,一桶水放外面一夜就冻成大冰块,不好好利用确实可惜。”李安然笑着解释,“这些冰块可以放在冰窖里保存,等夏天来临时,既能用于降温除暑,也可以冷藏鲜肉等不宜长期保存的食物。”

“这个主意不错!确实是个好主意!”老支书笑着点了点头,“每年夏天都有人抱怨,为什么不能让冬天的寒冷与夏天的炎热交换一下,有了这个冰窖,孩子们在炎热的夏天上课也能更凉爽了。”

在老支书看来,冰窖存食物并不是必需品,因为大多数家庭都是将新鲜肉类立刻食用或者做成咸肉、熏肉保存,这样反而能存放得更久。

李安然也不打算纠正他的想法,毕竟在岗岗营子这样的地方,冰窖确实用处不大。这里本来就靠近北方,夏季温度也不是很高,加上村子紧邻山脚,气温自然比城镇更低,因此对冰的需求不高。

但他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日后自己使用冰时有个合理的解释,以免突然出现在炎炎夏日有冰出现而引发村民的诧异。有了学校这个冰窖,村民自然会认为林场那边也一定有一个类似的设施。

事实上,李安然确实有意在林场附近建立一个冰库,尽管冷不冷倒是次要考虑,最重要的是炎炎夏日能够享用冰冷的饮料、雪糕以及冰淇淋,这才是核心所在。

他当然也可以独自享受这些,然而与他人一同分享的乐趣,远比个人专享更为丰富和美味。

当学校这边的场地清理得七七八八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下。

老书记挥手示意大家都回家去,李安然则骑行着踏雪乌骓,带着围观的英子和小迷糊等人回到了林场。

望着李安然远去时那潇洒的身影,连田润叶自身都没注意到,心中那个久久未能忘怀的身影,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在她来到岗岗营子期间逐渐淡化了不少。

起初,李安然是想先搭建林场的客房以及地窖和冰库,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县里非常豪气地支持建校工程,而老书记对此也非常用心,因此李安然只好暂时将自己的计划延后。

次日清晨,早餐过后又练习了拳术,李安然便带着两位小友前往村庄。

起初他也想过让葛二炮同行,但由于葛二炮持续担心那些巨大的狼群会再次现身,因此决定留下来守护林场以防万一。

李安然无法告知对方那些变异狼群是他的布置,于是只好留下枪和 ** 给葛二炮,包括大雪和小雪这两只犬类也留在林场,而那两条变种的非洲野犬——大花和小花则在自己的窝中休憩。

毕竟它们的任务是在夜晚巡逻林场到村庄的道路,并顺便为自己解决晚餐和夜宵,因此到了白天自然应当补充睡眠,不再额外劳累它们。

当三人抵达学校选址的地点时,不出所料,老书记已经带领团队到达现场。

“安然,地基挖掘的方法都听你的吩咐。”老书记上前迎接。

“地基开挖我来负责,你们只需协助就行。”李安然一边说着,一边从驮鹿车上卸下工具,考虑到今天的任务繁重,他就没有骑马出行,而将踏雪乌骓留在林场备用,如果有紧急事务需传递消息也较为方便。

“还有一件事,我带来了野猪一头,中午咱们可以用野猪肉炖酸菜粉条,你安排几位厨师来做吧,参与干活的每个人都能吃到。”

“行,都按照你说的办。”老书记深知李安然的强壮劳动力价值非凡,鉴于之前砖窑工程处理得妥妥当当,他对李安然的意见当然毫无异议,“你就是我们的领头人,吩咐我们干什么都成。”

李安然也不推辞,立刻开始部署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以及如何相互协调配合。

田润叶等人也迅速抵达工地,打算出一份自己的力。

考虑到李安然这样的楷模在前,同为知青的他们自然不甘落后。

结果,当他们抵达工地时,惊讶地看到李安然已经变成了一个人形挖掘机,手里拿着的锄头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械臂一样高效工作着。

砂几乎舞动得只剩下残影,坚硬如石的地表也在目测下渐渐变得疏松。

待这一整块地全部翻垦完毕,李安然再换用铲子,清理起已松动的土块和岩石,并指挥着乡邻将它们搬运到附近的地方进行筛选和整理。

这些材料并非全无用处:石头未来会用于墙体建设中,同水泥混合,而过筛的土壤则会转移至特定区域,与村中人畜排泄物、稻草和落叶等混合作物,进而制作堆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