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 第22章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第22章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0 07:45:27 来源:小说旗

途中,除了用餐与入厕,大部分的时间里李安然都假装着靠在椅子及墙壁间“睡觉”,引得了身边知情人士好几番的好心关切,搞得他都不免感到少许不好意思。而显然在这些人眼中,棒梗以及贾家其他几位异类确实是少见的人物。等到了第二天,大家都开始相互熟悉起来,李安然也不想显得过于孤僻,便自然而然地加入到聊天的圈子中,但依然谨记父亲和姐姐的教导:多听多看,少说少做。不仅这样,他甚至连自制的快餐面都没有拿出来吃,怕引来太多注意。只拿了一些面饼、卤蛋,还有一些小菜。即便如此,这顿饭的质量也要比许多知青的好得多。对此李安然并没有吝啬,不过也没有四处赠送,而是与旁边的几位知青分享了一下。大多数时间,他都倚在那儿,似乎在闭目养神或玩着什么,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火车一路走走停停,每次停车都有一批知青离车而去。由于是专列,并无新知青上车,车厢内的空间逐渐变宽敞,连原本待在车厢接合处的棒梗也有了固定的座位。火车开了整整两天两夜之后,终于轮到李安然下车了。到站是一个颇具岁月感的小车站。这次下车的人并不少,不过出站之后,大部分人便分道扬镳了。因为彼此已有所交流,在离别时还纷纷叮嘱对方要保持联络互相照顾。虽说不一定能成真,但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这种承诺意味着许多。离开车站后,他们由当地负责人送往汽车站继续前往不同的目的地。李安然一点也不觉得累,在这段旅途中,他的实力又晋升了好几个等级,身体完全不见丝毫疲劳。同他一起登上同一班汽车的有另外八人,包括棒梗在内。不知道是出于李主任的有意安排还是机缘巧合,在李安然私下了解到这人所在的村庄距离他的地点实际上并不远,直线距离甚至还不到十公里。九人在车上花费一天时间之后行程未尽,还需要跋涉一天一夜的山路才能到达最后目的地。幸好,相关地区已有先例并作出适当规划。所有接纳插队青年的村屯皆派遣代表驾驶牲口驾车前来迎接他们。让人惊讶的是,除了李安然独自一人外,其他八个知青分作了两队去了相邻的两个村庄。在那些知青眼中李安然看起来很是孤寂,毕竟在这不熟悉的土地上如果没有个相对熟悉的同伴,日子可能不好过。即使棒梗也露出了明显的幸灾乐祸之情。但是没有人明白其实这就是李安然希望的结果,他宁愿一个人。等八人都散去之后,李安然稍待片刻,利用周围无人注意的机会悄悄从另一个维度的世界取了些行李物品,要知道抵达后就再没机会这么操作了而不用编瞎说来圆谎了。原本的两大包物品现在已经变成了五个,里面塞满了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各种东西,单是瓶装白酒就足足装了一小箱。等到李安然收拾好行李后,过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一辆驴车缓缓驶来。“您是知青同志吗?”赶车的老大爷看起来年纪已经不小了,讲话带着浓浓的当地口音,幸好还能听得懂。【为了避免文字上的麻烦,这里的方言对话全部采用普通话表达,请大家理解。】“是的,大爷,我是知青。”李安然微笑着点头,心里有些小激动。“您是岗岗营子的吧?”“是的,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了点时间。”老大爷很礼貌地从车上下来准备帮李安然拿行李,“来来来,我来帮你拿行李。”“不用不用,”李安然连忙摆手,直接把两大包行李丢到了已经放了一些货物的车厢里,“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叫我安然就行。”“好吧,安然,那你坐稳,我们要尽快回去了,要不然太晚了。”老大爷笑着点了点头。等驴车重新出发后,清脆的铃声也随之响起。“大爷,我想问一下,咱们村以前是不是也有过知青?”李安然好奇地问道。“有的有的,最早时共有六个。”老大爷回答道,“我记得是四个男知青和两个女知青。但是,后来你们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人数也不像当初那么固定了。”“那现在村里还有几位知青?”李安然接着问。“现在村子里剩下五个知青,三个女的,两个男的,再加上你就刚好六个,一半一半。”车大爷笑道,“在你之前的那位知青啊……算了不说他了。反正咱们村一直都只有六个知青。”李安然听了便明白了缘由,难怪这一次只有他一个人过来,因为村子最多能接收六个知青,正好缺一位。至于为什么会缺一位,这个问题暂时不需要去问,在到达那里之后肯定会有答案的。“大爷,我们村子以前有没有一个叫胡八一和王凯旋的知青?”李安然询问时眼神颇为微妙。说实话,虽然李主任这人是个出了名的滑头,但他在收取好处办事这方面却颇有信用。不仅将李念的工作安顿得很好,还特意给南锣鼓巷街道办的王主任打了电话,请对方帮忙关照一下,甚至给了李安然选择插队地点的权利。对于要去哪里插队,李安然其实无所谓,只要有东北那样的地方就可以,因为那里山多水多,自然资源也丰富。这样既不容易饿肚子,也能更好地发挥他的金手指价值。没想到,他在查看李主任提供的插队资料时竟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岗岗营子!在确认这个地方和自己记忆中的地点基本相同后,李安然决定来这里,并顺手将棒梗安排到了不到10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人们常说君子 ** 十年不晚,不过李安然显然等不了这么久,虽然他还没做到分秒必争。他对身处的世界产生了好奇,不知道这个时空仅仅是围绕《禽满四合院》展开呢,还是像港综系列的综合年代剧。至于那个世界是不是年代剧,从整个时间线看来,说是年代剧也无妨!“胡八一?王凯旋?”驾车的大爷思索了一下,随即挥起鞭子,“啪”的一声,响声清脆,“确有其人!”“哦?他们还在岗岗营子么?”李安然急切问道。“不在了,都已经离开了!”大爷的口气中带着几分惋惜。“都不在了?包括王胖子也不在了吗?”李安然感到有些吃惊。按他的记忆,胡八一是1970年趁着回乡探亲的机会报名参加了军队;然而,按照他了解的情况,王胖子应是会一直留在岗岗营子,一直到知青返城,再前往京城贩卖假冒磁带,最后在京城与胡八一重新相遇,并遇见大金牙,触发一系列事件的发展。此时正是1973年末,胡八一离开情有可原,但是为何连王胖子也不见?“走了,全都走了,据说去当兵了。”大爷点了点头,又反问道:“小子,你认得他们吗?”“胡八一和王胖子在我们这群知识青年里是有名的先辈,所以特地打听他们的下落。”李安然解释,“没想到他们居然入伍去了,本希望能借助他们的经验更好地融入村子生活的。”这种遗憾并不是伪装的,假如王胖子依然在这里的话,李安然只需前去看望便可以确认这究竟是哪个片段的角色,同时还可以去探究一下牛心山的小鬼子基地及将军墓这样的场所。在他出发来此地前,心里就有了去那里探险的想法。对他来说,那些宝物倒并不重要,他最感兴趣的是将军墓里那只红色凶兽——无论它归属于魔幻元素还是科学元素。但假如能让其进入自己的游戏空间,则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用途。而小鬼子的军事基地内有大量珍品武器装备如三八大盖,还有诸多其他珍贵资源,这对加快他在游戏里的角色提升非常有帮助。但是,胡八一已经离开了,王胖子也走了,这种情况显然不按剧本发展!这是不是因为我的微弱影响改变了故事进程,亦或是这个世界的胡八一和王胖子根本就不属于我熟悉的角色? 平行宇宙的概念再次浮现。算了,算了,既然来此并非为了解决日本人的基地和红犼的事宜,哪怕这就是那个熟悉的平行宇宙,自己也没有意图跟着他们踏上探险旅途。怀着这样的念头,李安然坐着驴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簸了好一阵子,终于来到了他即将居住的地方——岗岗营子。倘若你未曾踏足岗岗营子,那你恐怕很难想象那里的环境有多艰难。四周皆被连绵不绝的山脉以及茂密无垠的原始森林环绕。像岗岗营子这样零散的小村寨,当地人称之为屯子,就散布在这片广阔的区域之内。屯子与屯子之间往往相隔甚远,有些似乎并不遥远,但实际上要翻过一座座大山,即便最邻近的一个屯子也要花上不知多久的步行时间才能到达。一路上,李安然发现这地方并没有公路,据车老大爷说,这里也没有通电。平时用的都是煤油灯,而且也只有干部家庭才有。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要么早早休息,要么就躺在床上聊聊家常或人类繁衍的话题,因为连开灯都被视为奢侈。无论是重活两世的经历,李安然从未亲身见过如此辽阔的森林山地,即便在上一世通过网络或者电视了解过的也不如亲眼所见震撼。一路上驾车的大爷没有掩饰事实,直接坦言村里贫穷的情况。好在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山中有许多可以采摘的果实,河水里还能捉到鱼。正如大爷所说,起码不用为饿肚子担心。相比之下,去陕北接受再教育的那些知识青年就惨多了,他们不仅得不到新鲜的鱼肉或者山果,就连足够的粮食都无法保证!随着驴车驶入屯子,一群衣着朴素,脸上脏兮兮,但是充满好奇目光的孩子很快围了上来。他们的衣服并不新潮,甚至打了补丁,但是很保暖。“又有知青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