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 第171章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第171章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18:38:38 来源:小说旗

开垦梯田的最大难题并不是土地是否肥沃,东北这片土地虽然不是全都是肥沃的黑土地,但也算不上差。

真正的难题有两个:一是山坡上的灌木和杂树,二是土壤中的石头。

这些清理起来相当费力,好在李安 nhiên 早有准备。

确定好一期梯田工程的区域后,李安然的第一步就是将山坡上的杂树和灌木挖掉。

对别人来说,这项工作非常困难,但对于李安然而言就容易多了。

利用游戏世界提供的钢斧,他轻松地将树连根拔起。同样地,利用游戏世界的特殊能力,他仅用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彻底清除了这大片山坡,同时还收获了大量木材和纤维。

像是藤蔓、种子这样的资源。

紧接着,他将拆解开来手扶拖拉机及镇上次前捐助的农机工具带来了这里,经过深耕、掘沟、耕作,这一套完整的操作过后,土壤中的大量石子和石块显露了出来。

那些石子石块也不会被随意丢弃,毕竟梯田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水土流失。要处理这些问题,就需要用这些石块进行砌筑,增强土地的稳固性,并保持适当的透水能力。如此一来,即使在暴雨天气下,也能避免土地遭到侵蚀或泛滥成灾。

在学校的生活实践活动课上,由李安然领头,学生们不仅在畜牧场地忙个不停,还在梯田建设上投入了许多心力。不得不说,这些小孩子们确确实实收获了不少成就。

望着一块接一块逐步建好的梯田从山脚蔓延至山顶,村中的居民都倍感欣慰。

由于岗岗营子地处位置特殊,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极少。即便现阶段新开辟的梯田暂时无法立即用于主粮作物,至少能够种下草料或黄豆,进而改善土壤的肥沃度。

......(求鲜花).....

正好草料能够作为兔子、长毛兔、杂交猪的基本粗饲料来源;而黄豆除了可以榨油以外,压榨后的豆渣亦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

同样地,兔子和猪的排泄物则是自然的肥料资源,不过需要先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并借助蚯蚓转化,将这些未完全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成熟的肥料,最终与炉灰混配成为有机肥料复合物。

随着梯田中牧草和豆类的成功培育,岗岗营子不仅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生态循环。

显然,对于这一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上述科学原理或许有些深奥,但所有人都意识到李安然带领大家所做的工作带来了显着的好处。

因此,在随后的日子里,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了梯田开发的工作之中。

直至秋收时节到来,镇里自制的各类收获机、清选机和脱壳机均大展拳脚。

别看它们体积较小,但对于像岗岗营子这样规模较小的村落来说,却是正合适的。

拆剩下的手扶拖拉机主体部分只需要更换不同的附属组件即可发挥不同功能。

尤其关键的是它尺寸不大,即便在陡峭的梯田上也能顺畅运作。

原本可能需要一人花费数日、辛勤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有了机械的帮助后,可以迅速且高效地实现。

完成了某片区域的任务之后,便立刻对农作物进行脱粒并将其装载上车,随即运至村落的谷物干燥场所进行晒干。

与此同时,在收割过程中产生的小麦秸杆或稻秆也不再被抛弃,而是被打成碎屑与其他绿色饲草、豆饼、小麦麸皮、大米粉等原材料混合,利用专业的压缩机加工生产高质量的颗粒状饲料。

这些制成的饲料不仅能满足兔子、猪的需求,还能供村子里饲养的牛、羊、马、骡子甚至家禽食用。

等秋季收割任务圆满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上缴农业税了,这对经历过两世生活的李安然而言,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体验,让他觉得既有趣又充满新鲜感。

“来收税了!”

对岸的柿树梢头刚探出一钩新月,老书记的声音就已经通过电喇叭响彻岗岗村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不耽误时间,李安然刻意没有回到林场休息,而是留宿在学校里的宿舍。

当他赶到稻谷脱壳的地方时,只见村民们一个个担起箩筐,肩上的毛巾不停摆动,纷纷赶来。

刚收割的谷堆周围早已聚集了不少人,会计、保管员和记工员正忙着逐个称重、记录。

在如水的月色映衬下,那些小山似的稻谷仿佛闪烁着丰收的光辉,因为李安然引进的有机肥以及开发的多块梯田,今年的丰收是名副其实的小丰收。

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几乎是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到了这里。

一排排装满稻谷的箩筐不断地搬上两辆载重三轮车的车厢。

连那曾经被拆下的手扶拖拉机也被重新装配起来,它的车厢很快也被填满。

看着三辆装载着满满当当稻谷的车辆,不仅是老书记乐得合不拢嘴,村里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

要知道,以前上缴公粮,大家都必须连夜出发,推独轮车、驾驴车,甚至不惜让平时舍不得使用的牛马来运粮食,以便早一些到达合作社粮站以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

“书记,既然今年有车了,这么早就出门,还有必要吗?”望着繁忙的打谷场,李安然后不觉问道。

“当然早了更好啊,更好!”老书记抽着他的烟斗,轻轻摇着头,“虽然今年有了汽车,但是合作社的粮站压力很大,周围的村子也都需要在那里交公粮。”

“早点到、早交完,心里才能踏实。”

李安然后轻轻点头,他知道交公粮这事,对于村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

即便有了车能够节约不少路上的时间,也难免会有不测,所以早早出发总是好的。

当所有要上缴的公粮装上车之后,打谷场上剩下的粮食已所剩无几。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把所有收获的稻谷都上交,村民们的胃还是能得到保证。

因为兔肉和兔毛如今已经成为供销社和收购站的热门货品,需求量大且销售无忧。

不仅如此,镇上也看到了岗岗村的发展潜力,准备将这个产业推广出去。

而作为特色项目,想要推广岗岗村的肉兔和长毛兔,并非易事,只能从本地获得种兔、幼兔,乃至饲料,这一切都不是无偿的。

不仅这样,由于有肉兔和长毛兔养殖成功的先例,村里的杂交猪也开始受到镇上的注意。在其它地方,一般养猪要一年才能达到出栏的标准,而且有时候还无法满足要求。主要的原因是除了一些国营养殖场外,谁会慷慨到让猪吃得那么好?

大多数情况下,喂猪的食物无非就是麦麸、米糠、猪草、蔬菜叶或瓜果皮这些。放在后来看,也就是些厨余垃圾罢了。但是,在岗岗营子这个小村庄,李安然通过研究和实践,开发了一套专门用于增加猪体重的配方饲料。加上村子里拥有一条对外保密、甚至镇上也不好问及的特殊渠道提供的更好饲料,这里的杂交猪在短短六个月内就能达到出售的条件,体重要远超于一般的上市标准。

同时,这里还有新开垦出来的梯田,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用来种植粮食作物,但对于豆类、油菜以及牧草这类作物来说是完全足够的。所有这些项目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即使村子里所收获的所有粮食都要上交,也没有人担忧会有饥荒的情况出现。事实上,最近几个月里每个月都有镇上来人收购幼兔,如果不是有老支书顶在最前对抗,恐怕连村子里的杂交猪都会面临被大批带走的命运。

公粮装上车之后,老支书也乘坐上了李安然驾驶的车辆,身边还围着像大壮这样的劳动力,三轮载重车以及一辆手扶拖拉机随之启动。没过多久,在乡亲们不舍的眼光注视下,这支小队就在土路上的尘埃中逐渐远去。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支书经验丰富。当车队刚出发,李安然他们很快就碰到了从其它村庄来送交公粮的队伍。这些队伍中既有驴车、马车、牛车,甚至还有一些独轮车。尤其是接近粮站的地方,道路上这样的运粮车辆就更加多了。在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它们组成了延绵不绝的一列。

正当这时,来自岗岗营子村的送粮队也出现了。尽管三轮车载货能力较强,但手扶拖拉机在夜里工作时的响动实在是太大。即便是距离较远也能听见它的轰鸣声。见两辆三轮车和一辆拖拉机轻松超车,来自不同村落的送粮队伍纷纷报以艳羡而又带着几分嫉妒的目光。

“今年真的是岗岗营子的好年份了!”

“对啊,光是运载工具就有三辆,还包括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呢!”

“这还不是全部呢,我还听说那个农机厂新生产的一些机械设备也给了岗岗营子使用。”

“我还没听说过这事。但我之前特意去过那里看了看,他们的收割效率惊人,简直一个人能顶上好几个壮劳力的工作量!”

“是嘛,这么强的能力!”“当然了,非常棒!”

“这以后岗岗营子送公粮的时候,肯定不会再遇到粮食站不肯接收的情况了。”“为什么这么说?”

“你想想看,工作效率这么高,节省下的时间不就是可以用来更好地干燥处理粮食了?”“确实是这样啊!这样下来,公粮的品质肯定会更高,不容易发霉变质。”

听说岗岗营子开辟了梯田?竟真让他们在山岭上开出了一些田地?

“确实有这样的事情。有人投诉他们破坏森林,但最终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回事?”

“不但没事,镇里和县里还派人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准备推广这种梯田呢!”

这事并非无中生有。有些村庄看到岗岗营子越来越繁荣,眼红之下偷偷举报了他们。镇里和县里专门派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梯田虽然形状不规则,却整齐覆盖了一片山丘。田里的牧草、大豆、油菜长得非常好,听取了老书记和李安然讲述梯田的好处后,镇里和县里认为推广这种梯田是值得的。

县里和镇里并非不关心山林保护,但在1974年,物资和粮食供应十分紧张,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耕地面积远比保护山林重要。直到2002年,“退耕还林”政策才开始实施,那时以前,各地的重点都是增产粮食和其他作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