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 第13章 弘扬医术保民生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第13章 弘扬医术保民生

作者:莙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14:25:10 来源:小说旗

在赋税制度逐渐完善,大唐国力稳步提升之际,林羽又注意到了关乎民生的医疗领域。虽然大唐有着不少医术精湛的郎中,也有诸如《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流传,但总体来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严重,且医学知识的传承和普及也较为有限。

林羽进宫向李世民进言道:“陛下,臣观我大唐如今虽盛世繁华,但百姓的健康保障仍有待加强。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偏远之地常有百姓因小病得不到及时医治而拖成大病,甚至危及性命。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在医疗方面进行一番整顿与推广,让更多的百姓能受益于医术啊。”

李世民听后,深表赞同,说道:“林羽,你所虑极是,朕允你着手此事,望你能让我大唐的医术更加昌盛,护佑百姓安康。”

林羽领命后,先是召集了长安城中有名的医家、药师等,共同商讨对策。众人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以及改善医疗资源的分配情况。

于是,林羽向朝廷提议,在各州府的官学中增设医学一科,选拔对医术有兴趣、天资聪慧的学子进行专门培养。朝廷批准了这一建议后,林羽又参与制定了详细的医学教学大纲,除了教授传统的中医经典理论,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的内容,还加入了实践课程,让学子们跟随经验丰富的医师出诊,学习诊断病情、开方用药以及针灸推拿等实际医术。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子投身医学,林羽还建议朝廷对学习医学的学子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学费、提供食宿等,并且承诺毕业后,成绩优异者可进入太医院任职,其余的也可到各地的医馆或官府的医疗机构工作,为百姓治病。

在改善医疗资源分配方面,林羽组织了一批医术较高的郎中,成立了医疗巡回队,定期前往偏远地区进行义诊,为当地百姓免费看病送药。同时,还在这些地方设立了简易的医馆,留下一些基本的药材和简单易懂的医书,培养当地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百姓学习基本的医疗知识,以便在平日里能处理一些常见的病症。

此外,林羽还鼓励各地的医家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编撰成医书,朝廷对这些编撰成果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出优秀的医书进行刊印发行,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到先进的医术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一些传统的医家观念较为保守,认为医术是家族传承的技艺,不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编撰成书;还有些地方上的官员对医疗巡回队不太重视,在物资调配、人员安排等方面配合不力。

林羽得知这些情况后,亲自去拜访那些保守的医家,诚恳地劝说他们:“各位医家前辈,医术本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若能将您等的宝贵经验编撰成书,流传开来,那不知能拯救多少百姓的性命啊。这也是功德无量之事,还望前辈们能摒弃成见,为大唐的医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林羽的耐心劝说下,不少医家被打动,愿意参与到医书编撰的工作中来。对于那些不配合的地方官员,林羽则向朝廷奏明情况,李世民下令对这些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并责令他们全力配合医疗工作,若再有懈怠,严惩不贷。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州府官学培养出的医学人才越来越多,他们毕业后奔赴各地,充实了当地的医疗力量。医疗巡回队也在不断地为偏远地区的百姓送去健康,那些简易医馆里培养出的当地 “土郎中” 也能处理不少常见病症,使得百姓们不用再为一点小病就长途跋涉去求医。

而且,众多优秀医书的刊印发行,让更多的人对医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民间也兴起了一股学习医术的热潮,不少人自学医术,为家人和邻里治病。

大唐的医疗水平在林羽的努力下得到了显着提升,百姓们的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致死的情况大大减少。林羽也因为在医疗领域的贡献,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人们尊称他为 “医圣恩公”,他的名字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了人们口中守护健康的象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