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 第22章 发展邮政通信息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第22章 发展邮政通信息

作者:莙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14:25:10 来源:小说旗

大唐在诸多领域都已取得斐然成就,可林羽发现随着地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各类事务日益繁杂,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当下虽有驿站系统负责传递公文信件等,但功能相对单一,且覆盖范围和传递速度都存在局限,于是便动了发展邮政事业的心思。

林羽进宫面见李世民,奏道:“陛下,如今我大唐疆域辽阔,各地之间商贸往来、政令传达以及民间书信往来越发频繁,然现有的信息传递方式已难以满足需求。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发展邮政事业,构建一个更为完善、高效的信息传递网络,如此一来,既能使朝廷政令更快下达至地方,又可方便百姓互通消息,对我大唐的整体发展大有裨益啊。”

李世民听后,觉得林羽所言极是,点头应允道:“林羽,此事确为紧要,朕准你去操办,望你能打造出一个便利四方的邮政体系来。”

林羽领命后,先是对现有的驿站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调研。他发现驿站虽分布较广,但主要侧重于为官府传递公文,服务对象有限,且传递的信件类型较为单一,多为官方文书,对于民间书信的承接和传递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流程。

基于此,林羽提出了一系列发展邮政的举措。

其一,在原有的驿站基础上进行扩充与升级,除了继续履行传递公文的职责外,增设专门面向民间的邮政服务窗口。在各州县的主要城镇以及人口密集之地,设立邮政分局,统一标识,方便百姓识别。邮政分局内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接收、登记以及分拣各类信件和包裹。

其二,规范邮政业务流程。制定详细的信件书写格式和包装要求,百姓若要寄信或寄包裹,需按照规定填写收件人、寄件人信息以及信件内容等,包裹也需进行妥善包装,并根据重量和距离收取相应的邮资。邮资的收取标准经过仔细核算,既要保证邮政运营的成本能够覆盖,又不能过高让百姓难以承受。

其三,优化邮递路线与运输方式。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以及信件流量等因素,重新规划了更为合理的邮递路线,确保信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径抵达目的地。同时,除了依靠传统的马匹传递,在一些水路便利的地区,增加船只运输,利用江河湖泊的水运优势,提高运输效率,尤其是对于那些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包裹,水运更是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其四,建立邮政跟踪与查询机制。为每一封信件和包裹都附上独特的编号,从寄出之时起,寄件人便可凭借编号到邮政分局查询信件或包裹的传递进度,了解其所处的位置,确保信件和包裹不会丢失或延误,让百姓能够放心地使用邮政服务。

在人员招募与培训方面,林羽面向全社会招募有责任心、识字且熟悉本地路况或水路情况的人员担任邮递员。对招募进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业务培训,教导他们如何快速准确地分拣信件、如何在不同的路况和天气条件下安全高效地完成邮递任务,以及如何礼貌地服务客户等内容。

然而,邮政事业的发展初期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百姓对邮政服务不太了解,觉得寄信还要花钱,不如托熟人顺路捎带方便,对使用邮政分局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方的官员认为这是额外增加的事务,在场地提供、人员配合等方面不太上心,影响了邮政分局的设立进度。

林羽针对这些情况,积极展开宣传推广活动。他在各地城镇举办邮政知识讲座,向百姓详细介绍邮政服务的便利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还列举了许多因托人捎带信件而出现丢失、延误等情况的案例,让百姓明白邮政服务的优势所在。

对于那些消极对待的地方官员,林羽向朝廷如实反映情况,李世民下令对这些官员进行严厉斥责,并责令他们限期整改,全力配合邮政事业的发展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邮政事业在大唐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选择到邮政分局寄信、寄包裹,远在他乡的游子可以通过书信及时向家中报平安,商人之间也能借助邮政传递商业信息,协调贸易事宜。朝廷的政令通过邮政网络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达至地方各级官府,提高了政务处理的效率。

而且,邮政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比如纸张、笔墨的销量有所增加,包装材料的制作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为不少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