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 第4章 科举风云破阴谋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第4章 科举风云破阴谋

作者:莙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14:25:10 来源:小说旗

林羽一心投入到科举考试的筹备事宜当中,丝毫没有察觉到暗处有人正谋划着针对他的阴谋。

科举考试当日,考场内外一片肃穆,各地赶来的学子们怀揣着满腔抱负,鱼贯进入考场,准备在这场关乎命运的考试中一展身手。林羽与其他几位主考官一同巡视着考场,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然而,就在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考官匆匆跑来,脸色极为难看地对林羽说道:“林大人,出事了,我们在考场外发现有考生偷偷夹带小抄,而且那小抄上的内容竟与此次考题有诸多关联,这怕是有人蓄意作弊啊!”

林羽心中一惊,当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忙随着那考官来到发现小抄的地方。只见地上散落着几张写满文字的纸张,仔细一看,确实与考题有着不小的重合之处,若此事处理不好,不仅这届科举的公正性会受到质疑,自己作为主考官之一,也难辞其咎。

林羽眉头紧皱,冷静下来后说道:“先不要声张,切莫扰乱了考场内其他考生的思绪,咱们暗中调查,看看能不能揪出背后主谋。”

其他考官纷纷点头,于是众人开始不动声色地排查起来。很快,他们发现夹带小抄的考生似乎不止一人,而且隐隐都指向了几个特定的考房。

林羽心中已然有了些许猜测,这恐怕是有人蓄意为之,想要借此来陷害自己,好让自己在朝堂上彻底失势。他一边吩咐人继续留意考场内的动静,一边暗中派人去调查那些可疑考生的背景。

不多时,派去调查的人回来禀报,说是那些夹带小抄的考生,大多都与朝中一些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官员平日里就对林羽颇为嫉妒,时常在背后说些诋毁他的话。

林羽冷哼一声,心中明白了大概,当下决定将计就计,把这幕后黑手给揪出来。

他先是让人悄悄把那些夹带小抄的考生单独隔离出来,然后亲自去审问。一开始,那些考生还妄图狡辩,坚称是自己一时糊涂,想多些把握才出此下策,与他人无关。

林羽却不慌不忙,将从他们身上搜出的小抄一一摆在桌上,说道:“你们莫要再狡辩了,这些小抄上的内容如此契合考题,岂是你们一时糊涂就能做到的?若你们如实交代背后指使之人,或许陛下还能从轻发落,否则,一旦查实,那可是欺君之罪,你们的身家性命可就没了!”

在林羽的威逼利诱下,终于有考生扛不住压力,道出了实情。原来,是朝中几位大臣暗中买通了他们,给了他们不菲的钱财,让他们在科举中夹带小抄,故意引起混乱,等事情闹大后,就把责任都推到林羽身上,说是他泄露了考题,以此来扳倒林羽。

林羽听完,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没有想到这些人为了对付自己,竟然不惜破坏科举这等关乎大唐未来人才选拔的大事,实在是可恶至极。

不过,林羽很快就冷静下来,他让人把这些考生的口供都记录下来,然后带着证据直接进宫面见李世民。

李世民听闻此事后,也是大为震怒,说道:“朕本想通过此次科举选拔贤才,为大唐所用,没想到竟有人敢在朕眼皮子底下搞这些小动作,还妄图陷害忠良,实在是罪不可恕!”

林羽拱手道:“陛下,如今证据确凿,还请陛下圣裁,严惩这些妄图扰乱科举、破坏朝廷公正的奸佞之徒。”

李世民当即下令,让大理寺彻查此事,将那几位幕后主谋的大臣全部捉拿归案。一时间,朝堂上人心惶惶,那些原本参与阴谋的官员们怎么也没想到,林羽这么快就识破了他们的计划,还把证据直接呈到了皇帝面前。

经过大理寺的审讯,那几位大臣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最终都受到了严厉的惩处,有的被罢官削爵,有的则被流放边疆,而那几个夹带小抄的考生也被取消了考试资格,终身不得再参加科举。

这一场科举风波,因为林羽的机智应对,最终得以妥善解决,不仅保住了科举的公正性,也让林羽在朝堂上的威望更上一层楼。百姓们听闻此事后,也对林羽越发敬佩,称赞他是大唐的福星,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可林羽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朝堂之上的斗争永不停歇,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以让大唐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不久之后,大唐的农业发展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连续两年,部分地区遭遇了罕见的蝗灾,蝗虫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庄稼被啃食得一干二净,百姓们辛苦一年的劳作付诸东流,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饥荒的迹象。

各地官员纷纷上奏灾情,请求朝廷援助,李世民心急如焚,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朝堂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提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有的则说要组织百姓捕杀蝗虫,可蝗虫数量实在太多,收效甚微。

林羽看着愁眉不展的皇帝和同僚们,心中思索良久,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当下之急,一方面要尽快开仓放粮,确保灾民不至于饿死,另一方面,对于蝗虫之灾,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捕杀,还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李世民赶忙问道:“林羽,你说从根源上解决,可有什么办法?”

林羽说道:“陛下,蝗虫之所以泛滥成灾,乃是因为其繁殖速度极快,且适宜生存的环境众多。我们可以组织百姓在蝗虫产卵之地,深挖沟渠,将蝗虫卵深埋地下,使其无法孵化,同时,鼓励百姓在田间养殖一些蝗虫的天敌,比如鸡鸭等禽类,这样既能减少蝗虫数量,又能让百姓多一份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大臣们听了林羽的建议,都觉得颇为新奇,但又有些疑虑,毕竟从未有人这样做过。

林羽继续解释道:“陛下,各位大人,其实这方法并非臣凭空想象,此前在一些地方也曾有百姓偶然为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今我们可以大规模推广,臣相信定能缓解蝗灾之困。”

李世民听后,觉得林羽的话很有道理,当下便下令让各地官员按照林羽所说的方法去执行,同时从国库中拨出大量粮食,运往受灾地区,赈济灾民。

林羽也主动请缨,前往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亲自指导百姓们对抗蝗灾。在他的带领下,百姓们齐心协力,挖沟渠、养禽类,蝗虫的数量逐渐得到了控制,受灾的庄稼地也慢慢有了恢复的迹象。

经过这一番努力,大唐终于度过了这场蝗灾危机,百姓们对林羽感恩戴德,甚至在一些地方为他立起了生祠,日夜供奉,祈求他能一直保佑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