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061章 硬标准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061章 硬标准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下雨能划船不?”徐熙霞暖和过来了,趴在酒店窗户上往外看,从酒店这里正好能看到一个泛舟码头,还有一个湖面。

“能啊,你不嫌冷就行。”

“……那还是先算了吧,我得先适应适应。这边比渝城怎么冷这么些呢?”

“宽敞,有风。这边的雨水也比渝城多,降温快呗。”

成都地处平原,这会儿也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属于是风雨无阻的状态,而且因为西岭雪山的原因雨水特别多。

多,而且冷。成都和渝城都属于那种常年绵绵细雨一下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地方,但是成都就要比渝城在体感上冷的多。

可能是距离大雪山太近了吧。

成都是一座很缓慢的城市,起码在这个年代,还是缓慢的。

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也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九十年代本来也没有多大的生活压力,人们还都很容易满足,还知道幸福是什么。

成都是一座老城,古城,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蜀海大禹治水时期。

古蜀海后有古蜀国。

古蜀国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现在已经无丛可考,不过古蜀国曾做为牧誓八国之一参加了武王伐纣战争,那是公元前一零四六年。

那个时候的国并不是独立国家的意思,而是封国,君主是王。国王这个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了北宋。像唐代的乌孙大宛楼兰精绝,都是大唐的封国。

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封国就是个自治州,土地和权力都是大唐的,赐给封国的王来管理统治,每年向朝廷交税,叫朝贡。

西周初期,古蜀国的王自立为帝,国都在郫邑,就是今天都江堰到郫都区那一片,叫杜鹃城。

公元前三六七年,古蜀国迁都成都,建城立宗庙,去帝号复称国王。也就是被打服了不敢继续作妖,重新归附了周。

公元前三一六年,秦灭古蜀,这个存了近千年曾经兴盛一时横跨陕川云贵鄂五地的庞大封国覆灭。

秦设蜀郡,治所就在成都,兴建都江堰创造石人水尺的李冰就是蜀郡太守。

西汉,去蜀郡置益州,仍治成都。这个时候成都就已经是一座大城了,独踞巴蜀。

东汉拆蜀地设蜀中三郡,蜀郡,广汉郡和巴郡,归益州,州治在雒县。唐代雒县一分为三,就是今天的什邡,德阳,广汉。

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把州治从雒县迁到成都,扩建了成都城。

整个两汉时期,成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都会,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口岸。

从两汉到三国,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业经济活动中心,并开创出来了着名的蜀锦,成为天下最昂贵的丝绸制品。

成都也因此获名锦官城。简称锦城。事实上,是因为当时成都有一座官营蜀锦织造所,名字就叫锦官城。以城名代城名。

晋武帝曾分封成都为国,不过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

隋唐时期弃府置道,成都仍称益州,是西南道总管府治所,后来又叫西南道行台,都督府,大都督府。

一直到唐玄宗逃亡益州,因为被皇帝临幸过,益州提格成为南陪都,称成都府,置剑南道。后来为分权,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

成都是剑南西川道首府,益州州治所在。

整个唐代,成都都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和扬州齐名,是唯二的两个长江流域商业经济中心。

一直到五代十国,后蜀国主孟昶下令在成都城墙上面种满了芙蓉花,成都也因此又得到了蓉城的别称。

北宋初年,在成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

宋代改道为路,成都属于川峡四路的益州路,后改称成都府路。川峡四路,也就是四川这个地名的由来。

一直到宋末,成都仍然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繁荣程度甚至一度超越了汉唐时代。

然后元朝来了,一切成为齑粉,不复存在。

四川这个地名就是在元代定下来的,‘设成都路总管府,置成都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首府治地’。

元代把全国划分为几个大区,每一区设行中书省首府,由中央集中辖制,叫某某路行中书省,慢慢的就叫成了什么什么省。

这就是省这一行政区划的由来。

明代叫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等到了清朝,就干脆简化,直接称呼为什么什么省了,设总督府和将军府,开始军政分家。

明清两朝的更替,四川成为最受害地区,没有之一,前前后后被屠了好几次,人口十不存一,在康熙年间开始实施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政策。

给房给地给耕牛,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恢复了四川地区的人口和经济。

元,明,清三朝,成都一直都是四川地区的治所,城市不断的修建扩建,一座城一代一代人不断的繁衍壮大,城也越建越大,越建越高。

一九一一年六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一时间全国沸腾,同年十一月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脱离清廷独立。

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一九一四年,正式设置四川省,省府在成都县,一九二八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成立成都市。

**年,成都市计划单列,成为口岸城市。

从**年到九六年,七年的时间事实上并没有成都带来太多的变化,除了市中心那一带以外,基本上都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随处可见的白墙黑瓦,溪河流水还在自由流淌,整座城市草木繁盛,树木成林,郁郁葱葱。

这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宁静,舒适,空气中都飘浮着一股子慵懒的气息,大街上的行人都是慢悠悠的,悠然自得。

一直到一五年以前,在张铁军心里,成都都是一座最迁宜人类居住的城市,那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由心而发。

“我还是有点想出去怎么办?”徐熙霞扭脸看向张铁军,脸上被玻璃压出来一块红红的印子。

“你也不嫌凉。”张铁军伸手给她揉了揉脸上冰凉的印迹:“像个小孩儿似的。”

“你小时候没扒过窗啊?”

“扒过,但是冬天没有,我又不傻。”冬天那玻璃窗和外面一样冷,谁敢把脸往上贴呀。

“你就是拐着弯说我傻呗?”徐熙霞皱起鼻子,瞪他。

“那还用拐着弯?”张铁军笑起来。

“我打死你。”徐熙霞张牙舞爪的扑过来一顿老拳,也不使劲儿,打的就是那个效果。

“本来就是嘛,冬天窗户上都是冰棱花,傻呀把脸往上贴?”

“那就只有早晨才有,太阳一升起来就没了。”

“没了也凉啊,反正我没贴过。”

“哼哼,欺负我,我要告状。和姥姥告状,让她骂你。”

“行吧,回去我帮你,和你一起告。”

“哈?……那,那,那叫告的什么状啊?你告你自己呀?”

“嗯,我自首。”

两个人叽叽咕咕的闹起来,不知道怎么的就成了亲小嘴了,嗞嗞啦啦的亲了好一会儿。

“不行。”徐熙霞推开张铁军:“我不能上你的当,我想出去玩儿。”

“下雨呢,这边比渝城冷,有风,先在屋里适应适应,明天再去。”

“不嘛,我想去。我还没正经的这么坐过小船儿呢。那船上不是有蓬吗?”

“有蓬子不是有空调,该冷不是一样冷?”

“雨淋不着就行呗,哪有那么多的要求?我没有。而且你不感觉这个氛围特别适合去坐船呐?小雨下着,雾朦朦的这种,我觉得好美。”

“嗯,我也喜欢。我喜欢下雨天。”张铁军点点头。他确实挺喜欢下雨天的,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去想,听着雨声喝杯茶。

那种感觉太舒服了。

“那还说啥?”徐熙霞过来拉他:“肘。划船去。”

“人家张姐她们都在忙,你不去帮忙就算了,还拉着我出去疯,感觉不太好吧?”

“那是她们工作,有啥不好的?再说我是生活助理,我管的就是你的衣食住行,现在我决定你要出去行,坐船。

对了,穿厚点,带上热水。”她颠颠的跑去给两个人找厚实一点挡风的衣服。

张铁军也没有反对,他就是想让她休息适应一下,不是不想让她出去玩,既然这么迫切那就去呗,感觉冷了再回来。

东方在这一大片土地上一共建了三座酒店一座饭店,景区这边的是唐宫,正好的杜甫同志还挺搭的。

也就是现在大家入住的这家,就在博物馆东侧的河边上,一座唐式宫殿建筑群,西侧是浣花溪公园广场的正门。

唐宫饭店并没有和唐宫酒店建在一起,而是建在了草堂的西侧。

不过在这边酒店和饭店也并没有完全的切割开,酒店这边的主餐厅其实就是饭店的一部分,而饭店这边也有一片唐式建筑可以住宿。

主次和档次的问题。

威斯汀肯定也是要有的,不过建在了南面的商业中心,那是一座占地近五百亩的综合商务区,位于东方浣花景区和南侧住宅区的中间。

商务区还没有开放,威斯汀也没有开业,正在紧张的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当中。

再往南的住宅区其实是内部称呼,也并不完全是住宅,公园商业写字楼什么的一样都有,商场商超一样也不少。

从酒店的后门出来就有一个酒店客人专用的游船码头。

给酒店客人准备的游船也是不一样的,要稍微大一些,不但带着船蓬,船上还有茶室,有舱门,把门窗一关就是一个相对隐蔽的独立空间。

而景区的游船就不是这样了,没有舱门,而且有带蓬的和不带蓬的两种。

主要是这种带舱门的造价要高出来一截,也不是太适合游临览,对于专门过来欣赏风景的人来说反而不是那么太合适。

拍照都别扭。

当然了,酒店的住客坐船是免费的,不像景区游船还要收费。整个景区并不需要门票,不想花这份钱的可以选择步行进来。

都一样可以欣赏美景,只是角度不同。不过两种游客都一样,要是在景区里想吃点什么买点什么那就都要掏钱了。

“坐这个船整个逛一圈要多少钱呐?”上了船,徐熙霞打量着船内的布置问了一句。

“这个不要钱,这是给酒店住客专门准备的,包含在房间费用里面了。那种游船要钱,好像是二十还是三十来着。”

“这么贵呀?能有人舍得坐吗?”

“贵吗?这里的河道一共接近十公里,这一圈走下来你猜猜得多少时间?你知道现在国内景区这种游船就一两公里要多少钱吗?”

“多少?”

“最少三十。”

“哦,这样啊,那还是挺划算的。那咱们还能挣钱吗?”

“这才能挣多少钱?你要是这么说咱们还不收门票呢,那一年得多少钱?”

“也是哦,那,那咱们靠啥挣钱?靠热闹啊?”

张铁军笑起来,感觉这个时候的徐熙霞就特别可爱,呆呆的迷迷糊糊的样子,忍不住去她头上搓了几把:“对,就靠热闹。”

“烦人。”徐熙霞打了张铁军一下,小手捏成钳子样伸到张铁军的腰上:“说,不说就大刑伺候,让你总糊弄我。”

“确实是靠热闹。”张铁军最怕的就是掐了,赶紧把小手握到手心里:“人气才是最重要的,是一切的前提。

只有热闹了,人们愿意来也喜欢来,这才有了挣钱的基础,要不然都是白扯。

只要人来了,咱们这里面三条古街,五个湖面,你说哪里挣不来钱?还有南门外的商业中心呢。”

“那你怎么知道人家来了还会去商业中心?”

“咱们这里是北面进南面出,北面的两个进口都是只进不出的,只能从南面出去,出去就是咱们的商业中心。

而且咱们这个商业中心可以说是整个成都最大最全面的商业广场了,谁来了还不顺便逛逛?”

徐熙霞琢磨了一下,撇了撇嘴:“真阴。你是老阴逼。”

“咱们这么好看的脸蛋儿这么好看的嘴,能不能不说这么丑陋的话?”

“那说啥?”徐熙霞瞄了一眼船工,凑到张铁军耳朵边嘀咕了一句:“说这个?”

“你看,我说不来划船你非得要来,来了就刺激我。”

徐熙霞就咯咯的笑起来,一脸的得意。小样,还拿捏不了你了?就知道你吃哪一套。

细雨打在船蓬和玻璃上没有任何的声音,整个河面上都飘荡着一层薄雾,把河的两岸遮掩的影影绰绰朦朦胧胧的,像诗又像画。

如果是夜晚,河的两岸还有两岸上的建筑和街道会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各种灯光,可惜这会儿大白天的,灯光打开也看不到什么。

不过这就已经很美了,美的既安静又热烈。像梦境。

看了一会儿,徐熙霞也不知不觉的沉浸进去了,不再说笑,趴在窗子上眨动着大眼睛贪婪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游船把这一整圈走完要花接近两个小时,不是不能更快点,再快就没有那股子味道了。

河的两岸不时的就有小码头,游客可以随时下船去岸上看热闹看风景或者买些小吃。

等开园以后船只一般是不固定停泊在哪里的,河道里随时都会有船经过,只要拿着船票可以随时上下,不再另外收费。

当然了,那也是从起点到终点,到了终点船票就会被回收掉。

除了河岸上的码头,游船还会陆续的经过五个湖面,这里会有灯光秀和一些表演,一些水上娱乐项目。这会儿都没开始。

一路上看着,张铁军给徐熙霞讲着,中间两个人还下船去岸上走了走。张铁军看了一些细节的地方,对整个工程还是挺满意的。

剩下的,就看服务了。服务才是一个景区的关键。

两个半多小时,游船回到酒店码头。

“没逛透。”徐熙霞噘着嘴从船上下来:“除了咱俩啥也没用,也不知道看了些啥。”

“没开园你想看什么?你不就是想坐船吗?”

“哼哼,可是看着那么多地方都不能进就有点闹心。”

“你现在还学会不讲理了是吧?”

“嗯,我得学着任性点,刁点,要不介你总欺负我。”

行吧,这其实也是一种撒娇,得学会享受和适应。

“饿不饿?”

“没呢,你饿啦?我叫人给你送点吃的过来。”

“不用,我是怕你饿。你去看看她们吧,看看都弄怎么样了,晚上的饭去看一看安排一下。”

晚上张铁军要在这里请客,请这边省里和军区的领导们过来。

来都来了,大家聚一聚联络一下感情,也是把这次过来的一些情况说一下。那边毕竟这会儿还归着省里管呢。

再说公园广场开业在即,到时候也需要这些人过来给站一下台。

这在省里也算是一件大事了,投资规模这么大,如果浣花溪公园广场能运营成功,也是给省里多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还有住宅和学校方面的事情需要和省里谈一下,有些方面是需要支持的,可不是花了钱就能行。

晚上六点钟,宴请的宾客们先后来到酒店。

张铁军带着大家参观了一下,然后到小宴会厅吃饭,推杯换盏的进行到八点半,又换了茶大家一起聊天。

张铁军把蒲副省长也请了过来,他明年就要去渝城了,提前沟通一下。

其实有些事不用说大家也能看明白,一看这次巡视和治安行动就是奔着给明年的直辖打前站去了,清理整顿一下。

但是看明白是看明白,该说的话还是要说,还要说清楚,这是面子问题。周时也算是给这边敲敲钟,这次治安言打不是走过场,要实抓。

然后就说到了这边开业的问题,张铁军请几位过来开幕剪彩。这个面子在家都能给,也是应有之义。

再说对这边最关注的其实就是这几位了,最希望成功的也是他们。只要成功,那就证明这个方向是对的,后面就可以操作。

“铁军,学校医院这些都不说了,你这些住宅是怎么个打算?”宋省长问了一句。

宋省长和渝城的张书记都是锅炉厂出身,他是从自贡锅炉厂走出来的。

“什么打算?”

“就是以后的打算。这些房子打算怎么卖?”

前面说过,九十年代虽然房改还没开始,福利房也还没全面取消,但是全国各地已经有了几万家地产开发公司。

商品房作为一种商品很早就已经出现了。

虽然这个时间段城市商品房还主要围绕着旧城改造什么的,但是已经很成熟,有了自己的模式,造价规则和销售系统。

但是量不大,基本上以政府规划投资为主,私人开发的规模还很小。

东方在成都搞的住宅项目太大了,可以说大到惊人,这么说吧,上面都在关注着,都问过张铁军好几次了。

这会儿谁见过按几平方公里论的住宅小区?

这么说吧,东方在成都的这个项目,全国都在关注。

不管是从规模,建筑方式,配套还是价格,物业,都能影响到全国的商品房市场。一点都不夸张。

又是公园又是学校又是医院商场风景区的,投资可以说惊人。大家都在等着看结果。

“这边的话,计划是分成三块,”张铁军想了想解释了一下:“一部分是东方的职工用房,一部分还建,剩下的才是可以销售的。

销售的这一部分也会分成两块,卖一些,租一些。

东方的定价方式一般是按当地职工平均标准来计算,普通住宅按十年十五年,高档住宅二十到三十年。这样。

出租这一块也差不多,租金是按照十年收回成本来制定,都会随着职工平均工资的浮动来进行调整。

我认为,住宅是老百姓生活不可替代的刚性资源,不管怎么变怎么商品化,基础,或者说前提条件都应该是买得起。

这是硬标准,不应该去打破。”

“东方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销售?”

“建好了就开始呗,房子,绿化,相关的配套服务全部到位就开始,包括商场农贸和公交线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