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的外形就像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桶,就和体育场里面的跑道成精了似的。
二十万吨级油轮不管是长宽还是高,都要比航母庞大了许多,也就是塔楼的位置不一样。
而且油轮的船身真的是桶状,也就是四壁上下几乎是垂直的,只有前艏有一点突出。
中船二十五万吨
大家进到船坞,迎面就被这个大家伙给冲击了一下,简直大的不讲道理,而且粗蛮粗蛮的,一点也不好看。
但是它大呀。不管是什么东西什么样子,只要达到了极致,就已经跳出了美丑的概念,变成了霸气,威武。
站在船台上看它,能治好颈椎病。
船坞里的味道并不好闻,电焊的烟气,和各种油料的味道混和在一起,还有浓厚的铁锈味儿。
船坞天棚的角上安装着的巨大的排风机呜呜的工作着,一侧把混浊的空气不断的排走,一侧不断的把新鲜空气送进来。
正在被拆改的瓦良格号(复制版)停在油轮侧面,这么看过去就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儿一样,显得特别的低眉耷眼娇小无力。
油轮巨大的发动机还没有安装,堆放在一侧,就是那种单缸体可以做游泳池,螺丝眼可以潜水的那种巨型发动机。
这东西最大的敌人是海浪,考验的是焊接技术,只要不会被海浪给涌断,那就什么地方都去得,尤其是重载的时候,那叫一个稳稳当当。
还不用愁燃料够不够用。
油轮这玩艺儿是烧重油的,也就是可以用原油当燃料,主打一个不挑食,给吃专用燃油也行,直接烧装载的原油也可以,怎么都能走。
“这是我们首次试制二十万吨级以上的远洋油轮。”船厂的厂长带着一种骄傲给大家介绍:“经过同志们群智群力,我们相信一定会成功。”
大家给面子的啪叽啪叽鼓了会儿掌,纷纷抬头去仰视这艘怪物一样的奇怪大船。
世界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但规模比较大的,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石油或者石油的运输产生的,抢油田,抢航道,抢运输。
世界上最早发展大规模原油运输的是小日子。
一九五六年,英法各国为了抢占运输航道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逼得各国的运输船都只能去跑好望角。
虽然运河很快在苏联的调(核)停(威胁)下通航了,但是显然石油大亨们对此产生了危机感。不敢再相信他们了。
但是绕路好望角显然大大的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危险,各国都在想办法,吵成了一锅粥。
主要是那个时候的运输船都很小,只能装载几万吨原油。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的这些国家都认为油轮如果太大了会大大增加成本。
小日子那会儿正是战后的萧条期嘛,这个极为喜好赌运的国家就跳了出来,又赌了一次。
五九年,吴船厂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十万吨级油轮,六五年又造出了十五万吨级。
经过实际检验,人们发现原来油轮这玩艺儿越大才越划算,能大大的降低运输成本,于是全世界就都兴起了造大油轮的热潮。
六七年的时候,中东发生了第三次战争,以色列这个搅屎棍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同时发动了偷袭,苏伊士运河直接成为了战场。
被困在运河里的船只全部成为了牺牲品,运河再次断航。这一断就是八年。
而就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对原油的需求嗖嗖的上涨,急速增长,好望角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小日子在原油运输中尝到了大甜头,于是更加致力于造出更大的油轮来,以便在这个市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六六年,播磨重工(吴船厂)又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二十万吨级油轮。
六八年,还是播摩重工,造出了全世界第一艘三十万吨级远洋油轮。
吴船厂第一艘三十万吨级
到七一年,油轮的载重吨级已经达到三十七点二万吨,小日子大口吃肉大口喝汤,在这场争夺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但是欧洲人不服啊,就特别憋屈,我们这么多列强,称霸了这么多年,被一个小豆丁给欺负了,这特么能行?
于是到了七六年,法国阿尔斯通大西洋造船厂通过努力终于一雪前耻,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载重量为五十五万吨的超级巨巨大油轮。
五十五万吨级
船长超过了四百米。前后造了四艘,不过这几条船有三条先后在八十年代被拆解了,最后一条在零三年变成一堆废铁。
这四条超级巨巨大油轮,最长一艘服役了二十四年,最短一艘只服役了六年。
小日子肯定不服啊,别人能造我肯定也是能的,于是在七七年,日立重工开始造五十万吨级四百米以上的超大油轮。
一共就造了两艘,一艘在九零年退役,一艘坚持到了零二年。
为什么这种超级巨巨大油轮总是落得个被拆解的命运呢?是人们发现,这船呐,一但超过了四百米长,隐患就特别多,特别容易断。
修船的费用太尼马高了不说,跑出去也总是提心吊胆的。
七八年,瑞典人换了个思路,造出来一艘五十万吨级越级油轮,船的长度只有三百六十五米,但是他们把它加宽了,干到了七十九米。
虽然这艘纳尼号最终也在零三年被进行了拆解,但是给全世界的造船厂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八零年,不服输的小日子又造出来一艘五十六万吨级巨型油轮,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这么老大的船只。
这条船是董建华他爸,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买的。这位七大之一的船王就喜欢买大的,他的船队是全世界船只单体最大的。
这条船船长四百五十八米四五,宽六十八米八六,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
就是这艘,世界上最大的船
其实本来这条船设计的时候没这么大,而且是希腊船王定购的,七九年完工的时候,希腊船王特么破产了。
是董浩云接手以后要求把船体增加一个舱位,从四十八万吨干到了五十六万吨。
八八年两伊战争的时候,这条船在霍尔木兹海峡被伊拉克空军给炸沉了。
沉没留念
那几年伊拉克和伊朗发动了袭船战,凡是海峡里过往的船只一律干掉,一共干了五百七十四艘船。
那几年海湾的海面都翻不起浪来,全是原油,海底下全是来自各国的货物。
不过这条船并没有被抛弃,**年打捞上来以后卖给了挪威的诺曼国际海运公司,诺曼把船送到新加坡进行维修。
买船三千五百万,修船花了六千多万,然后以三千九百万卖给了挪威亚勒海运公司。估计这俩公司应该是一个老板,要不然就太奇怪了。
零四年,这条已经改名为亚勒维京号的超级巨船又被卖给了新加坡第一奥森油轮公司,改名诺克耐维斯号,被改装成了浮动储油船。
然后这条巨轮就一直停靠在卡塔尔的夏辛油田做为储油罐使用,一直到一零年被拆解,走完了世界之最的短暂船生。
到了九十年代这会儿,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四五十万吨的超级巨轮并不是海运的最优解,二十万吨到三十万吨级这个区间才是。
而且在九三年,丹麦人发明了双壳船体,并成为了世界海运油轮的标准。
在九六年这个时候,国内的造船厂还没有突破十万吨这个门槛,也没有远洋船只的技术。
其实到也不是没有努力过,中船当初也是做过四十万吨级的制造,虽然图纸和技术都是吴船厂提供,但好歹也是有了经验。
只不过外行管理内行嘛,对形势的判断出现重大失误,是自己放弃了,又回头搞起了小船。这会儿正连年亏损着呢。
该说不说,如果这会儿船厂真能造出来二十万吨级油轮,那还真是填补了空白,创造了一个跨越式的历史。跨过了十万吨级。
“要不知道我都信了。”张冠军碰了碰张铁军,小声嘀咕了一句。
张铁军斜了他一眼:“你不应该相信吗?猪脑。都摆出来了还能是假的?那不是往自己身上抹屎吗?”
“我次草,真能造?你刚才说的是真的?”
“能。二十万吨三十万吨都没有问题。”张铁军点了点头:“比这难的都搞定了,你也不想想。”
“对吼,你小子也应该不是说大话的人……我得给你道个歉,刚才我根本就没信。”
“我都懒得搭理你。”
张书记没管两个孩子在这嘁嘁嚓嚓,带着欣慰的笑容在厂长的陪同下爬上去‘参观’了一圈。就这演技,说他不是科班毕业都没人信。
上面当然就不能录了,安排了厂子的工程师以大船壳子为背景接受采访,巴拉巴拉说了半天什么挥洒汗水呀,排除万难啦。
表示终将成功,不久的将来就会把喜报传遍祖国大地,不负人民的重托。也不知道是谁托他了。
老张在上面是真参观了一下,站在大壳子上就能看到躲在里面的已经焕然一新的瓦良格,工人们正在甲板上忙碌着,干的热火朝天。
“里面光是铺设的各种管道就有好几十公里。”厂长抿了抿嘴:“太复杂了,我们每天都要复盘,就怕哪里搞错了一点点。”
“辛苦了。”张书记拍了拍厂长的肩膀:“不过你们放心,努力肯定不会白费,有你们登台庆功的那一天。”
“功不功的到是没琢磨,就想着赶紧把这大家伙给盘出来,开出去,能看到它进入深蓝,那我们也就死而无憾了。”
“我相信你们。不是还有一艘吗?那艘怎么样?”
“那艘不太好说,铁军的意思是先搞两艘这个出来,那艘可以放慢一点。主要是那个蒸气发生器难点比较多,要花点时间吃透。”
“什么?”
“小型反应堆。来的时候带了两个过来。铁军他们也是真能耐,把这东西都打包了,几条船上一样都没落下。”
“嗯。”老张控制了一下上扬的嘴角:“也是应该的,不值当夸。孩子就不能夸。两艘的话,估计什么时候能赶出来?万无一失的话。”
“怎么也得明年了,计划是年初进行海试,到那个时候就好了,就不用这么猫着了,大家伙连轴苦干,都憋着等那一天呢。”
“到时候我还来,我掏腰包请大家吃饭。喝好酒。”
“行,到时候我肯定不和您客气,得大醉一场。说老实话都两三年没沾过酒了,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儿。”
“好啊,好。真好。”张桃源嘬着嘴点着头感叹起来,往下面使劲儿看了几眼:“行了,下去吧,样子还是得做足了。”
哈哈哈,厂长笑起来:“铁军这脑袋也是真贼,这样的招儿都能琢磨出来。”
“那以后这壳子怎么办?就直接拆了?可惜了。”张桃源跺了跺脚。
“这可不可惜。”厂长也跺了两下:“这可是按着超级油轮的操作标准一钉一铆焊出来的,全是真工实料,也算是练功了,不亏。”
“也就是说现在马上要造这种油轮的话,船体这一块是没有问题了?”
“不止,里面问题也不大,这东西比这个可要简单多了,那层纸一捅破也没啥,现在主要就是时间不够,要不然都造出来了。”
“这个也是好消息,现在咱们缺这种大型的运输船,全靠在外面买,你也知道那些老外是什么德兴,钱不少花气也不少受还没有办法。”
“铁军在申城又建了一个造船厂,等那边落成就好了,油轮和集装箱船都不是问题。”
两个人顺着陡高狭小的铁梯子慢慢下来,这边的采访也基本结束了,摄像机转过来把两个人笑着交谈的样子录了进去。
“张书记,请问您有什么感想?”主持人适时的把话筒递到了张桃源嘴边儿。
“震撼。然后就是开心,也骄傲。
我相信大船长的同志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和梦想,成为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会让我们因为他们而感到自豪。
我会准备好最好的美酒,等着好消息,等着给他们庆功,和大家一起不醉不休。”
主持人透着清澈的愚蠢的大眼睛眨了眨,有点不太理解书记今天怎么就激昂起来了。
她回头看了看,就这么一艘胖乎乎的丑大圆值得这么激动?是不是我忽略了什么?不行,回去得赶紧查查资料。
“老头激动了。”张冠军在一边小声嘀咕:“这要是等露天那天,老头不能嘎过去吧?”
“……次草,你真是个大孝子。”
“我特么这是关心好吧?老头一激动心脏就过快。”
“平时多调养,少气他比什么都强。”
“那你可错了,这几年我可是没少给他脸上抹光儿,惹他生气的事儿可是一件也没干过了。”
“那不是应该的吗?”
“到也是。你还要在这待几天?尽量基巴早点过去,你不捋捋我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没底。”
“行。这边就是开几个会,研发那边,技术组,材料组,都统报总结了一下,对一对进度。如果不能在明年初按期海试就太遗憾了。”
“行吧,我也不催你了,还是这头事儿大。……要是真的成了那可就行了,我特么想一想都有点激动。到时候我能上船不?”
“必须得行,这里也有你的功劳。”
“嘿嘿嘿嘿,到也不用这么说,也没干啥。嘿嘿。”
“德兴。你没事的时候多去几趟大军区,和王司令那头接触接触,让他没事儿多盯着点包头那边儿,那也是个大头。”
“那边不是说材料问题已经解决了吗?发动机是你这边在搞,还有啥事儿?”
“不到最后就不能放松,有些人你不甩鞭子就不知道尥蹶子,必须得架起来才行。还有就是精密度上绝对不允许发生差不多这种情况。”
“行,记住了。”张冠军拍了拍乱颤的胸脯下保证。
张铁军看的脸直抽抽:“哥,减减吧,控制点饮食,你这都能上任务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