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209章 我跟你说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209章 我跟你说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这座巨大建筑的设计稿出来,请黎明厂这边提意见的时候,从厂长到工程师都激动的流出了泪水,脸红的像喝了酒。

从马路边上算起,新建的广场加上商业综合体下面的半露天部分,一共四万多平的空间,不管搞什么活动应该都足够了。

再往后,后面那一百多亩土地全是新型住宅,可以叫公园式住宅。

小区里都是十六层的电梯楼,南北通透的大阳台大户型,绿树成荫花香阵阵小溪流水隐映其间。

给黎明厂建的用来换那几片老楼的住宅也是这么个样子,就是树要少了一些,没有小溪。

黎明厂这边组团参观以后已经说了,要把整个二零四地区进行改造,就按东方的这个标准来改,重新建设生活区。

除去换给东方公司的六片老楼以外,都要改造。

不过怎么说呢,这话不管是张铁军还是老连其实都是不信的,感觉这就是激动之下吹的一个牛逼,不太可能实现。

二零四太大了,好家伙,要是真的都要这么改那可得点钱了。

当初整个这一片划为五个片区,从二零一到二零五,其中二零四是最大的,其他几片加起来都没有他大。

黎明厂的家属区可不只是和睦路上下这一片哦,还有厂区西侧那一片干部楼,还有长安路以南那么老大的一大片。

黎明厂片区从最北头到最南头得有三公里,东西小两公里,家属区起码得有两平方公里还多。

都这么改?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最关键是九六年这会儿已经不让企业搞福利房了,虽然还是有建的,都是打着集资的借口。

当然了,集资也是可以的,但集资是需要厂子掏钱给补贴的,工人能有多少钱?

从黎明厂往西,隔着新开河就是二零一和二零二,二零五。没有二零三,从始至终都没有过,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有不确切的说法,说二零三片区是指厂区的地块,但是没有证实。(事实是迁走了,去了成都)

不过这四片儿确实都是家属区,属于黎明和新光两个厂。

黎明原来叫四一零厂,新光的代号是一一一厂,都是航空军工。

这边这会儿还有个五三工厂的二五分厂,就挨着二零四。

这个五三工厂就厉害了,它原来叫辽宁迫击炮厂,那个时候中央军都还没配上迫击炮呢。

它还生产过民生卡车,是亚洲最早具备汽车生产能力的厂子,小本子后来就是占了这个厂,这才一下子抖起来了,也才有了汽车工业。

五三工厂是生产子弹的,总厂生产陆弹,二五分厂生产海弹,总厂的位置在惠工街,市府广场北一侧。

大东区还有个生产弹药的厂叫七二四,不过他们生产的弹药就有点大,有的都是十几米那么长,又长又粗。

像这种编号的单位沈阳原来有好几十家,后来,也就是在两千年前后,关停并转了一批。都是功勋企业,想当年做过极大贡献的厂子。

五三工厂后来就是并到七二四去了,二五分厂直接撤销,职工下岗买断。

啧,都是奉献过的人,谁家里还没有几张大红奖状?没用。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得鱼忘筌,这些词儿你就往上用,没有一个是用错了的。向来如此。

张铁军仔细的想了想,感觉,五厂工厂好像就是九六年还是九七年并到七二四的,这事儿得问问。

对了,还有沈阳自行车厂,原来生产东方红和白山自行车那个,明年这哥们要破产了。

事实上,这两年破产的厂子有点多。

上辈子,就是这两年咣一下子几十万人没了收入。大概是经过前面几年的试探,感觉没啥事儿,就放开了。

民工企业这一块这几年陆陆续续的,连一些小厂都被东方工业园那边给兼过去了,整合并改,但是军工这一块就有点没招儿。

到也不是说什么保密的事儿,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厂子已经半公开或者公开化了,但是军工毕竟是军工,方方面面的就很麻烦。

“舅舅,你傻了呀?”丫丫用胖乎乎的小手在张铁军眼前晃了晃,一脸的关切。

“舅舅傻了咋整?”于家娟就笑。

“那咋整?我也不几道啊,我还小呢。”丫丫噘了噘嘴,还叹了口气。

“怎么了我就成傻子了?”张铁军斜了于家娟一眼:“欠揍是吧?”

“那你在那发什么呆?还傻笑。”

“我笑了吗?”张铁军搓了搓脸:“没有吧?我就琢磨琢磨这几个厂子,我笑个屁呀我,那不真成了傻子了?”

“这楼怎么瞅着这么古怪呢?我没看明白,为什么要建成弧形的?”李树生在一边瞅着远远的综合商业大楼问了一句。

“不是弧形,”于家娟说:“你一会儿到边上这头看,是圆的,上面整个是圆的,他们说是发动机,就是黎明厂生产的那种。”

“对,”张铁军点了点头,指着说:“下面那五片是支架,上面整个是发动机的等比例放大,两百六十二米长,直径是四十九点五五米。”

“这是啥发动机?这么大?往哪装?”李树生有些惊讶。

等比例放大,那都不用说,肯定是个大家伙了,直径最小也得接近一米粗那种。

“这是咱们研发中心和黎明厂,六零六一起拿出来的第一款涡喷发动机,属于中级 级,还在试飞状态,不过基本上可以定型了。

把它放大放在这里,也算是一种纪念吧,也是向黎明厂和六零六的前辈们致敬。”

这台机器总体上参考了一部分昆仑和太行的数据,而这两款发动机都是咱们自主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出来的纯国货,是前辈们用铅笔和计算器搞出来的。

张铁军对发动机这一块的期望是高级 小涵道和高级 大涵道,中级发动机只是一个过程。当然了,这不是说它不重要。

这个所谓中级高级是按照推重比来的,高级 小涵道就是大家平时念叨的二点五马赫。

大涵道就不用说了嘛,是大型运输机用的,要的是力气而不是速度。当然了,跑的快点那就更好。

“这个不涉密吧?”李树生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一点。

“扯蛋,就一个形状涉的哪门子密?你换一个地方摆老百姓都不知道是什么,还就以为是为了好看呢。”

“关键是……关键是,也没看出来哪里好看呐,圆咕隆冬的感觉好浪费空间。”于家娟无辜的看了看张铁军。

她是真没感觉哪里好看了,也就是造型挺奇特的。

一行人穿过马路来到对面的露天广场上,有很多家属区的孩子在广场上跑跳打闹,欢快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

从广场上再往四边看,那感觉又不一样了。

东西两侧的内弧造型的大楼像两条胳膊一样把广场整个抱在怀里,两栋大楼前面内凹进去的部分都是一座小花园,安装了大型灯光喷泉。

从这里再看综合商业大楼就需要仰着头了,浮在半空中的巨大的圆形结构把五根十六米宽的支架衬托得特别单薄。

五根支架都是高十九米五四,这个数字是纪念黎明发动机厂的组建,一九五四年。

五根支架就是五栋五层的写字楼,有十六米宽五十米长,每栋楼的南北两个立面都是观光电梯井和消防步梯通道。

每部电梯都通到本栋的三四五层和上面的巨大商场。

一二层都是门市,八米进深两侧开门,形成了四块五十米见方的半露天商业区。

很热闹,下面的这些门市基本上都开业了,干什么的都有,各种吃食的香味儿四处飘荡。

几个人抱着孩子逛了一圈,丫丫小手里就多了好几个肉串儿。

一楼的门面一侧只有六间,大概有四十多个平方的样子,不算大,卖点服装鞋帽小吃玩具开个花店礼品店也还合适。

大一点的,像饭店这种就只能开在二楼了,二楼的中间没进行隔断,除去公占有五百平左右,干什么都够了。

就是二楼不通电梯,需要从两端步行上来,不过问题也不大。

最东侧的这一栋是管理处的办公室,管理处在二楼开了一间文具书店,三四五楼是办公区,一楼外侧是各个检修组。

主要是这边的外侧就是新开河了,这会儿河边连正经的路都没有,就不用说人了,租给谁做啥都不合适,干脆就自己用。

不过区里这会儿好像已经有在河岸修条公路连通南北四条街的计划了。

和这个时代的其他大型国营工厂一样,这周边的土地学校医院马路商场副食各种设施都是黎明厂的,也不知道这会儿和地方上做没做切割。

所以这条路具体会在什么时候修,那也是个未知数。

反正张铁军记着自己上辈子两千年左右在这片混的时候,文化宫侧面这一带还没有大马路,都是人踩出来的毛毛道。

那时候他从八家子工读学校那边过来,冬天从二零一医院边上下到河道里,踩着冰穿过来就是文化宫,比走正路要近不少。

其实新开河这会儿夏天也没多少水了,而且那点水绿的让人看着心里都发毛,还臭烘烘的。

“这不能哪天库通一声掉下来呀?”于家娟仰头看着头上小二十米高的商场底面。

“你这话可别当着老连的面说,他容易打你。”张铁军也抬头往上看了看,二十米的高度视觉上并不压抑。

“为什么?”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种大跨度的建筑可不多,技术那是相当牛逼的,就这个够老连吹十年二十年的了。”

这楼这么设计,当初就有展示东方实业施工实力的含义在里面的。

于家娟不懂,所以她不信,但是她又感觉张铁军也没必要在这事儿骗她,就将信将疑的又往上面瞅了瞅。啥也没看出来。

溜溜达达的来到管理处,坐电梯来到三楼,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于科……于经理的办公室在五楼。

这栋楼的电梯就不停靠四楼五楼,只能从三楼步行爬上去。

内部办公区嘛,这么定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外来人员的乱入。

前台的年纪不大,瞅着也就是十**岁这么一个小女孩儿,婴儿肥大眼睛双马尾,说话软声软语的:“于经理,这有人找你,一大家人还抱着小孩儿。”

“你说我呀?”丫丫瞪着乌黑闪亮的大眼睛盯着人家前台小姐姐问:“你是说我不?我是小孩儿啊?

我都,四岁了。”她看了看自己伸出来的手指头,确认没伸错:“我跟你说,四岁。”

“这家伙,按你这速度,等下雪就得五岁。”于家娟哭笑不得的把丫丫放到地上:“你自己站会儿吧,不能乱跑。”

“我不跑。”丫丫一只手拽着于家娟的裤子到处看:“我又不认识,跑丢了咋整?那可完犊子了个屁的。”

于科长,不是,于经理,一头雾水的从五楼跑了下来:“谁找我呢?还一大家子……老板,于老板,是你们哪,我还以为谁呢。”

“你认识我不?”丫丫问。

“不认识啊,你谁?”于经理逗小丫头:“你跑这来干什么?这地方不让小孩儿进。”

“我是丫丫呀,你,你骗人。”小丫头生气的叉起了腰,瞪人。

“大爷逗你玩呢,别闹。”于家娟把丫丫拢到身边。

“老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李上校。”于经理给张铁军和李树生递烟:“上楼呗,到我办公室坐。”

“我就随便看看,”张铁军接过烟:“什么时候全面开业?定好了没有?”

“还得几天。”于经理给张铁军点火:“你也不看看咱们这个弄的有多大,九层小十万方的体量,要添满哪有那么快?

这边争取在十一开业吧,我们合计着也不管到时候具体什么情况了,先开着再说,后面再慢慢来。”

“也行,你们自己看着安排,年底开业也没什么问题。”张铁军点了点头:“开业是小事儿,服务是大事儿,你心里有点数。”

其实到也没有于经理说的这么难,这上面电影院,酒店,商场,超市这几大块都是自营的,还包括一个美食广场和一个空中花园。

再加上张冠军那边的进口商品,仔细算下来需要管理处向外进行招商的部分最多也就是五分之一左右,不到两万方。

哦,这上面是准备有大型练歌厅和大型电子游艺厅的,不过和电影院一样都不包括在这次的开业当中,还得等。

大型练歌厅是在等点歌系统,没有这个开起来太累了。

这个时候的歌厅还都是人手工放歌手动消音,所有客人在一起轮着唱,到是也有带包房的了,不过包房点歌也是人工放,只不过把设备放到了外面。

那家伙,有几个包房就得摆几台Vcd在那,换碟片忙的飞起。

现在神匠公司,软件公司,启明星公司,奇迹文化四家公司正在联合起来开发商用点歌系统,等这套系统出来就是KtV啸傲四方的时候了。

神匠出专用服务器和外置设备,软件公司出程序,启明星出歌曲版权,奇迹文化做销售推广。

“这个你放心,前前后后的你也说过不少次了,咱们的酒店还有这些公司我也都去参观过,明白你说的服务是怎么回事儿。”

“那就行,只要这一块做好,其他的都可以慢慢来,慢慢完善,暂时不能开业的区域可以临时搞成休息休闲的空间,水吧这些。”

于经理这会儿比原来瞅着胖了一些,那头发梳理的蚊子落上都得劈个叉,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精神劲儿。

所以说事业才是男人的底气,是男人的精气神儿。

也没上楼,就在前台这边靠窗的休息区坐着聊了一会儿,听老于介绍了一下现在的情况,员工什么的。

说了会儿话,张铁军和于家娟娘俩分开,他带着李树生去了黎明厂。

于家娟和女儿回了商场。

张铁军打了个电话就往后面走,李树生眨巴眨巴眼睛赶紧把张铁军给拽住:“首长,你就打算这么走过去呀?咱们。”

“昂,要不呢?我背着你?”

“不是,你知道从这到厂部得走多远不?”

“多远?”张铁军还真没想这事儿,反正穿过居民区就是厂子大门,感觉也没多远。

“至少一公里多,远~~到也不是太远。”

张铁军站在那看了看李树生:“那,开车?”

“我感觉行,你说呢?”李树生嘿嘿笑起来。

一个安保员笑着一路小跑回去开车去了,车停在于家娟她们小区的大门口呢。这么跑过去也有个四百来米,几分钟的事儿。

那边小区现在还没有停车的地方,只能停在门口,现在在商量是把停车场放到里面还是外面的问题,或者刨个地下的。

反正这会儿私人家里有车的也没有几个,这事儿不急。

张铁军啧了一声:“这厂子可是够大的了,确实也是累。”

“咋了?”李树生没懂。

“亏损呗,现在好像欠了几个亿了,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不少工人就是发个生活费在维持,然后这边还得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这边有多少职工?”

“几万人,估计得有三四万。”

李树生咧了咧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数字他听着都头疼。

几个人来到广场边上,等车过来上了车,顺着家属区往南穿,从五号门进了厂子。

这个时候黎明厂的大门口还没有后来的那些口号标语,这个时候是越不起眼越好,这么大个厂的大门口弄的像棚户区的道岔子似的。

要不是一进来就是警卫室,真就是那个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