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霸气了。于小曼眼睛里闪着无数的小星星。
于姨感觉今天的女儿有点不太正常,只好不好意思的冲张凤和张铁军一门的笑,把两个人让进来,关好大门。
锁大门到不是要防着什么,而是怕小孩子趁着大人没注意跑出去。
孩子太小还不具备任何的能力,很多事情也不懂,又没有大人陪着,出去即使没遇上什么危险估计也得走丢。
这个和负责不负责关心不关心没有一毛钱关系,完全是年龄决定的。
五六岁以前就是家长带着也得随时盯着牵着,要不然他自己也得跑丢。
在正常生活里就算读了小学,孩子的活动范围也是相当有限的,一般来说也就是家的附近,就像打游戏开图一样,需要时间。
寄读学校被夹在医院和完全学校中间,这是为了孩子们的就医和上学方便,大门外就是主干车道,还是有一些危险性的。
而且学校里面也完全足够所有的孩子活动了,有球场有小花园儿,基本上小朋友大朋友都是被照顾到了的。
学校周边的环境也是相当好的,西边就是颐和园,学校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孩子们去里面坐船看湖欣赏风景。
学校南面就是着名的蓝靛厂火器营,东南不远是八一学校,那也是一所十二年寄宿制的完全学校,相当有名气和历史。
不过这个时候八一学校还没进行合并,高中部也还没有完善,一般人还进不去。
“礼拜天都是于姨你自己守着大门吗?”边往里面走,张铁军问了于姨一句。
“没有,现在都换上安保的同志了,不用我们守门,”
于姨摆摆手:“现在条件太好了,以前想都不敢这么想,这些孩子遇到你们小两口也是有福气的,将来肯定都能出息。”
“我来之前给于姨打过电话,她特意在这等咱们的。”张凤替于姨解释了一句,要不然怕是安保员那边要挨训。
学校大门进来绕过影壁就是行政楼,就在影壁正后方。
一座前面带着块绿地小花园的三层类工字楼,正面的两端向外展开,大门距离影壁有个三四十米的样子。
整个学校是不允许进汽车的,各种车辆都不可以,几个人步行着穿过小花园来到行政楼。
于姨的办公室就在一楼,这是她自己坚持的,她嫌在楼上不方便。
办公室很简单,一张办公桌,几个文件柜,一个大书架,然后一个接待区,加起来也就是四十平出头,没有休息间。
如果不是建的时候就设计了卫生间,估计于姨连卫生间都不会要,就这每每提起来她还在说浪费。
她们那一代人最反对的事情就是浪费,这和有钱没钱一点关系也没有,是一种刻到骨子里的信念一样的东西。
就像张爸和张妈也是一样的,现在老张家算是有钱的人家了,但是他们仍然很在意这方面的事情,就比如掉了的食物会捡起来吃掉。
进了屋,大家在沙发上坐下来,于小曼手脚麻利的去给张铁军和张凤泡茶。
“小曼,不用泡茶,就白开水,”张凤冲于小曼张了张手:“他不喝茶。”
这里只有最便宜的茉莉花茶,张铁军不喝这个,她也不好直说,干脆就说张铁军不喝茶。
不是不让她们喝好些的茶叶,是她们自己舍不得,张凤给拿来的好茶叶都被于姨换成茉莉花了,余钱给孩子们补到了伙食费里。
现在于姨和于小曼在边算是上班,都是有工资的,而且工资都不低,但是于姨自己的工资基本上都让她花给孩子了。
这是一个相当质朴又纯粹的人。
于小曼的工资还是张凤强制要求她自己存起来不许花的,要不然估计早早晚晚的也是攒不下,哪怕学校现在根本不差这点钱。
按于姨的说法,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用为钱发愁,留着钱也没啥用。
甚至于姨和于小曼都是住在学校里面的,没要外面的房子,还是张凤感觉这样不行,才强制性的分给了于小曼一套,一直空着的。
对这样的母女俩,真的除了敬佩就是敬佩,反正张铁军感觉自己肯定是做不到。
“凤啊,”坐下来,于姨看了看张凤,深吸了一口气说:“你也别怪姨啰嗦,我对这个事儿是有点反对的。
我觉得这些孩子就够苦了,现在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日子好了,刚适应,你说领养出去是不是还得重新适应一遍?
再说去了人家就剩孩子一个人了,那和在这可不一样,到时候孩子和大人是不是能相处得来是不是能适应都不好说,也没法打听。
你说是不是?我总感觉这不一定是好事儿,咱们按你的话来说也不缺钱,这边要啥有啥的。
当然了,你怎么决定姨肯定支持你,想不通我就多想想,我也是挂着孩子,我岁数大了,眼界没有你们宽,有些事情可能看不到。”
“咱家孩子不接受领养。”张凤拿起于姨的手握在手心里,拍了拍:“姨你放心吧,铁军和家里老人也都不支持领养,又不是养不起。”
“姐你说真的呀?”于小曼嗷一嗓子跑了过来,眼巴巴的看着张凤:“是真的不?”
“死孩子,吓我一跳。”于姨拍了于小曼一巴掌:“你倒的水呢?还得现打井啊?”
“真的,咱家孩子不接受领养,现在不,以后也不。”
“那可是太好了,跟你说我心里可难受了都。”于小曼吸了吸鼻子:“我给你烤饼干吃。”
“那你今天来这是?”于姨问了一句,又看了看张铁军。
“这不是说涉及到外国人了嘛,怎么也得过来一趟呗,有话当面说清楚省着他不死心。铁军是陪我来的,正好帮咱们抗抗压力。”
“好孩子,”于姨笑了笑,反握住张凤的手:“到是凭空的给你们添麻烦了,大礼拜的也没休息好,还得跑过来。”
“这话让你说的,这学校是我家的好不?”
“对,你家的,我说错话了。”于姨笑了起来,明显感觉到整个人就轻松了许多:“现在真有三万多孩子啦?”
“有了,”张凤点点头:“到年底估计还能增加一万,至少。咱们国家太大了,不少地方交通也是问题,越往后找的得越慢。”
“你们两口子是真行,姨不如你们。”
“可别这么说,实际上是我们不如你和小曼,咱们条件就不一样,这个不能比,要是我们像你们那个条件肯定做不到和你们一样。”
这话没毛病,确实做不到,不怕说。
“咱们学校现在的极限在哪,于姨你算过没有?”张铁军听这娘俩开始了商业互吹,赶紧打断换了个话题。听着太尴尬了。
学校的极限就是最多能养多少孩子,不是钱的事儿,是住宿生活以及设施方面的问题。
九六年这个时候运营的成本并不高,像京城这边三百多个孩子,一个月也就是二十万就足够用了。
主要是这个时候生活成本本来就低。
同样这样的情况如果放到二十年以后,三百个孩子加上所有成本,一个月没有个一百几十万根本下不来。
“我算过,差不多五百多孩子就满园了,挤一挤六百是一大关。”于小曼说:“我是按照咱们现在的配置算的。”
“那就应该考虑建设分校了,”张铁军对张凤说:“让所有的学校都算一算汇总一下,让设计室开始计划分校吧。”
“你有啥打算?”
“我让秦哥帮我约才让部长了,我打算和他谈一谈,把民政那边的孤儿院和儿童福利院整体都接过来,并到咱们学校里。”
这事儿其实张铁军已经考虑了挺长时间了,最后还是决定要干。
主要是现行的孤儿院和儿童福利院吧,里面有些事情不说大家也都懂,实在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九十年代应该是这些福利机构最黑暗的时候了,各方面都不健全,各种让人忍不住想杀人的操作。不好细说。
当然了,不是说所有的都那样,肯定是有好人的。
而且这里面还不好去查,那就相当于要把这一块得从头捋一遍,得罪多少人不说,这中间的人员和耗费也是相当大的。
干脆不如就直接接过来,还省事儿。
全面接过来以后,再掉过头去查查,那就简单多了,反正有些人张铁军是肯定不可能放过去的。
九六年这个时候,民政部门投资的儿童福利院一共只有七十三所,登记在案的孤儿总数不到一万九千,家庭收养记录不到四千一百个。
在这一万九千个孩子当中,有八千九百人都是病弃儿……为什么数字是整数,这个很难理解。
另外,有记录的还有一千两百多家社会福利机构和敬老院也有养育孤儿和病弃儿,但是并没有具体数字,只有一个概括。
至于像于姨娘俩这种‘黑’园子到底有多少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去了解。这样的人才是收养抚育孤儿的主力。
至于社会上的孤儿病弃儿到底有多少,也从来没有任何官方记录,只是用一句采取社会性抚养和分散寄养一笔代过。
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个抚养法,怎么个分散寄养,从来没有任何说法,也没有数据,更没有任何支出账目可以统计。
这就很呵呵了,让张铁军不由得想到了家乡那年年增长已经超出了地域面积的绿化数据。
一表治天下。
“一共差不多有两万多孩子,咱们现在的规模完全接得下,然后马上会开始着手建设一批分校,医院也会增加一个儿童部门。”
龙凤寄读学校的孩子到红星职工医院就医是全免费的,学校这边完全不用考虑医疗支出,这对养育孩子来说是天大的事情。
“如果只有这两万人不用建分校吧?”于小曼眨着大眼睛插了一句。
“还是要建的,”张铁军看了她一眼:“以后咱们会不断的接收孩子进来,这是个长期的事情,基础工作要提前做好。
而且你真以为全国就这两万多孩子?如果全面接收的话,我估计至少得翻个番。现在有些情况咱们不好插好。”
“那咱们人手上够用吗?这得多少职工?”于姨考虑的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就是人工。
养孩子可不是给点钱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情,那是吃喝拉撒穿衣吃饭方方面面细节上的事情,需要的人工和开支可不是小数字。
最主要的是人一多了,怎么去保证每一个都是能对孩子真心爱护的,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滋~滋~,校长校长,滋,外面来人了。滋~”
放在桌子上的步话机嗞嗞啦啦的响了几声,是门口值班的安保员在呼叫。
“走吧,”张铁军站了起来:“去见见,看看他们是什么个打算。”
于姨还是有些紧张的,马上整个人就绷起来了,看向张凤。
“没事儿,你就放心吧,我说不行就肯定不行,谁来也不行。”张凤伸手去扶于姨:“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那些破事都不用琢磨。”
“外国人过来民政得有人陪着吧?”于小曼也是一副不落底的样子。
老百姓嘛,最怕的就是和这些人打交道了。
主要是讲不出道理,往往是你和他讲理,他和你耍流氓,可是你要不讲理他又会和你讲道理**制了。
“环境搞的还是不错的,这个要表扬。”
再次看到楼前的布置,张铁军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会儿我参观一下,看看其他地方。以后我还是要经常来看看才行。”
“都是按你的想法弄的,一点折扣也没打,随便你看。”张凤噘了噘嘴。
“你那啥表情?我又没说你咋的了。”
“你那么说就不对,瞧不起谁呢?”
张铁军就回头和于姨说话,不理张凤了:“于姨,我记着设计里有一片果林儿,这边有吧?”
“有,都有,”于姨笑呵呵的看着两个人斗嘴:“在西北角上有个小园子是果林和菜地,伺弄打理都是带着孩子们干的,也算是让他们知道知道。”
“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劳动,了解劳动,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咱们可不能培养出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材料。”
“于姨你都不知道,他逮谁让谁种地,”张凤打小报告:“冠军学校的学生老师,各个公司的职工干部,他都要求要定期参加劳动。”
“人家能乐意吗?”于小曼问。
“乐不乐意也得去,大伙都怕他,现在估计都习惯了。”
“一年就那么几天儿,让你说的,”张铁军笑着说:“也就是明白个种和收,谁能干多少活?我看摘菜的时候都挺高兴的。”
其实真没多少,地量有限,不可能都拿出来给大家祸祸,其实也就是那么个意思而已,活动活动参与一下。
参与一下在心境上就不一样了,最起码这些人看农民就不会用一种高高在上的眼神儿。
也不是所有的职工都参加这种劳动,主要还是学校师生这一块,时间上比较充足,像医院和安保这边就没这事儿。
说着话绕过影壁来到大门口,两辆桑塔纳已经停到了指定位置,四个人陪着两个老外等在门口。
“快点开门,怎么这么磨蹭?”一个一看就是秘书类工作人员的男人比划着催了一句:“让外宾就这么等着太不礼貌了。”
安保员斜了他一眼,没搭理他,反正没有校长的话这个门他开不了。
于姨毕竟没经历过什么场面,心里还有着天然的对干部群体的那种畏惧和忐忑,就好像我们啥事儿没有但是看到警察就会心慌。
这个事儿真的是全世界唯一的。
“怎么这么慢?让外宾等了半天了,确实不应该。”一瞅就是能做主的那个人也说话了。
“这是我们李局长,市局李局长。”工作人员倨傲的给于姨介绍了一下:“赶紧开门,一点眼力界儿都没有。”
张铁军还以为来的是区民政的,结果是市局的,看来还挺重视的,不由打量了这位李局长几眼。不知道是正的还是副的。
他和市里这边不大熟,接触过的也只有书记和市长,主要是他来京城的时间还是短了点儿。
门打开,两个外国人带头走了进来,打量着里面的环境,叽哩咕噜的说着话。
是在说这个孤儿院的环境很好,园区很大,这不符合他们对国内的调查。
张铁国就在一边默默的听着。
他就不相信两个美国人会因为爱心不远万里特意跑到国内来收养孩子,要知道外国人来国内收养孩子手续还是有些复杂的,费用也不低。
这事儿实际上还是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美国人提的要求,然后国内才开了这个口子并出台了外国人收养孤儿的实施办法。
这个办法到九六年这个时候已经是第二版了,后面还会不断的调整,主要是前面的太宽松了,后面才一点一点严格起来。
主要是没有防备,刚开始的时候是执欢迎态度的,甚至确实用了欢迎这个词儿。整个九十年代不精确统计,送出去了十几万个孩子。
至少。
“什么?你们凭什么不同意?”
“什么也不凭,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我们有这个能力把孩子抚养长大教育好,用不着谁来收养。尤其是外国人。”
“你知不知道是在和谁说话?”
“谁来了都一样,我们学校不接受也不欢迎收养。”
来到接待室没说上几句,张凤就和李局长吵起来了。真吵起来了。
主要是这个人架子摆的有点大,瞅着就烦。
张凤的小脾气本来就冲,是姐四个里面最不好说话的了。
“这是我们龙凤基金会的张理事长,学校的事儿她完全做主。”
于姨在边上给李局长介绍了一句。
都吵起来了这个李局长还不知道张凤是谁呢。
龙凤基金会的名头李局长还是知道的,不过里面太具体的东西就不是他能了解的了,层次和级别都不够。
“张理事长这么年轻,”
李局长扯着嘴角露出他自认为亲切的笑脸:“不过,张理事长也知道,这是关乎外交的事情,你还是不要太草率。”
张凤翻了他一眼:“收养孩子怎么扯到外交的?怎么许他想还不许我不同意呗?好好的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出去?
我们基金养得起,还是那句话,我们永远不接受也不欢迎收养,这事儿就不用谈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谁来都一样。”
“张理事长你还是慎重一些好好考虑一下,这可是涉及到外宾的事情,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冲动,是不是?
这是好事儿嘛,对双方都是好事儿,你说对不对?何必引起外宾的不高兴呢?值不值当?大好的环境就这么破坏了?”
“值。”张凤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回答:“孩子的事情就没有小事情,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这句话不是我说的。
李局长你这么支持这事儿,要不然你把你家孩子送出去呗,多好,留学都不用办手续了。”
“你怎么说话呢?”
“我就是这么个性子,说话直,就是那么个意思。你不是说这是好事儿吗?”
“他们已经没爸没妈了,这不是好事是什么?多少人想还得不到呢。”
“对呀,所以我说把你家孩子送出去,这么好的事儿你怎么不要?
再说了,没爸没妈怎么了?我们学校的孩子我们都是他爸妈,我们不需要这种好事儿。”
“你凭什么替他们做这个决定?”
“那你凭什么呢?就凭你脸大没头发呀?”
张凤上来劲儿那真的是不管不顾的,啥都敢说:“我就凭现在是我养着他们,都是我孩子,你做过啥了?”
“你,你简直不可理喻。”李局长气的呼哧呼哧的,指了指张凤掏出手机。
于小曼紧紧的抱着于姨的胳膊,眼睛里闪着小星星激动的小脸通红在那看着张凤和人吵架,看那样子恨不得也跟着骂几句才好。
李局长很快打通了电话,添油加醋的把事情说了一下,把手机往张凤面前一递:“你接电话,范副部长的电话。”
于姨下意识的一握拳,于小曼也愣住了。
张铁军伸出手,张凤把电话拿过来交到张铁军手上。
“我是张铁军,让才让部长和我说话。”张铁军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就把电话挂断了,把手机丢到桌子上,点了根烟。
场上一时有些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