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317章 发行渠道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317章 发行渠道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张部长,我能不能请问一下,您说的这个发行渠道是什么个情况?”

韩山平做为电影厂厂长,搞了几十年电影制片的人,关注点和姜阳光他们这些演员还是不一样的,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你知道东方城市广场吧?”

东方的大型商业中心,商业广场已经统一了形象和名字,叫东方城市广场,集居住,休闲,文化,娱乐,餐饮,购物,公共活动于一体。

东方城市广场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扩张到了除藏区以外的所有省份的大部分城市,像省会和大型城市还不止一座。

韩山平点了点头,这个他肯定知道。

东方的商业中心不管是规模还是规划在国内都属于是独一份儿,已经成为了各地市民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他自然是知道的。

话说他们一家也没少给东方送钱。

“每一个城市广场,都有一家大型多厅电影院,多的有十几块银幕,少的也有五六块银幕,这些影院都属于奇迹影视文化投资公司下面的奇迹院线。

除了城市广场,奇迹还在不少城市收购接收了一些过去的老俱乐部,老电影院,进行了改造升级。

这些影院除了放映电影,还都带有自己的商城,休闲餐饮空间和音像书店,包括影视周边,玩具的制作和销售。

这些影院的建设和改造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会在今年的十二月份统一开业。

到预定的开业日期十二月二十五号前后,银幕是三千六百多块,其中一百二十块巨幕。巨幕你应该听说过吧?”

“是小本子和美国佬弄的那个吧?”

“是加拿大的ImAx影院系统,和小本子他们搞的那个类似但不一样,不能算是一种东西。”

“那个可贵了,感觉有点不划算。”韩山平瘪着嘴摇了摇头,眼睛里的羡慕都要冒出来了。太特么有钱了。

这么老些钱都拿去装华而不实的银幕,败家呀,这钱要是给我我能拍出来多少电影啊,还愁什么工资医药费呀。

“电影放映,加上音像和周边,这就是奇迹的发行渠道,这个规模还在扩张当中,计划是电影院要达到九百座,一期目标。”

韩山平整个人都要抑郁了,你家管这叫发行渠道?那我们这种是二道贩子对缝是吧?

当然了,他说的是电影发行渠道,音像制品这一块他们虽然也搞但都是偷偷的搞,也就是盗版,规模很小。

国内最大的音像书籍发行机构永远是新华书店,这么说吧,有邮局的地方就有新华书店,它是覆盖到了乡镇的。

“有多少银幕?”正抑郁的韩山平猛的就挺直了,看向张铁军:“您说多少块银幕?”

张铁军给他吓了一跳,这反射弧这么长的吗:“三千六百多块,等到一期完成的话差不多应该在一万一千块到一万二。怎么了?”

“我们的电影能不能上?”老韩眼珠子都亮了。

“能啊,开业了不就是要放电影的吗?只要是公开发行的片子都可以。”张铁军点了点头:“不过,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

奇迹这边的所有影院的票价都不会太高,不会像申城京城这么乱搞,那个完全脱离现实了已经,这是杀鸡取卵。

这边正常来说,繁华地区的票价不会超过十块钱,一般城市会在五到八块钱,经济偏弱的地区不会超过三块钱。

总票房交完税院线拿一半,剩下的你们拿回去分。”

“这么低?能行吗?”韩山平有点迟疑。

“行。”姜阳光拍了他一下:“你得看基数,小四千块银银幕呢,那总数上来了相当可观,得。便宜了看的人也多呀。”

“这边是全天上映,”张铁军给韩山平解释了一下:“从上午九点开始,一直到晚上零点场,场间间隔半小时到四十分钟。”

几个人仰着头在那算账,按张铁军这个说法,那就是一块银幕一天能放七到八场,一家电影院按十块银幕算,就是七十到八十场。

三千六百多块银幕,一天就是两万八千多场。

如果真能达到九百座一万一千多块银幕,那一天就是小九万场。

奇迹的电影院全部都在城市的商业热闹区域,这个看电影的人肯定是不缺的,按张铁军说的票价……这么一算。

取个平均数,那一天也有小九十万的票房了,再取个六折,四十万肯定能有。

那一个月就是一千两百多万,最少。实际上肯定要比这个数高。

可以呀,完全可以搞,关键这东西是持续性的,不是一锤子买卖。

九六年这个时候拍一部电影的总投入也就是两三百万,比电视剧还低。

“这个票价不是说永远不动,会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进行调节,总体会是一个慢慢上升的过程。

另外就是,如果题材和故事达到一定的标准,奇迹是可以对项目进行投资的,你们的风险其实很小。”

“投资额度和比例怎么划分?”

“投资额度……没什么额度,看项目实际需要,比例的话就得谈了,到时候你们自己谈,这边的要求就是精品。

服道化演员布景各个方面都要认真仔细,高度还原,要拍就拍精品。

前段时间海南有个小公司拍了一部电视剧,正好我在电视台,就看了一下,好好的故事拍的太粗糙。

我让他们回去重拍了,给剧组拉了一些资金。”

“这是好事儿啊。”韩山平高兴起来:“谁不想拍精品?我也想啊,都是钱闹的,要是这么说那真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那就好好干吧,”张铁军点了点头:“电影电视是文化娱乐最重要的一块,我们需要重视起来,把制度健全起来。”

韩山平也点了点头,然后叹了口气:“不是搞不好,谁不想搞好呢?是这些年大环境的变化太快了。

现在几家制片厂全都在亏损,都在硬撑着,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将来能是什么样子谁知道?”

“会有办法的,国家也不会看着。”张铁军看了看韩山平:“如果把现在这几家电影厂整合一下交给你,你有信心管理好吗?”

韩山平愣了一下,摸了摸脸:“我不知道啊,我真不知道,从来也没敢这么想过呀。不过我对他们到是都挺熟悉的,一般都合作过。”

张铁军笑起来:“人家的项目你占大头你说了算这么合作呗?还是把人打一顿再合作?”

韩山平老脸一红,嘿嘿了几声。他这个人脾气暴躁爱动手,架是真没少打。

孔繁深这部电影就是他这么从山影厂手里‘谈’过来的,人家当时都立项了。

这边说的热热闹闹的,那边张国力的脸色就不大好,垂着头坐在那。

虽然这几年他也拍了几部戏,奖也领了一些,但是这会儿演员收入低呀,手里一直也没有什么钱,一家人在京城还租着房子天天为柴米油盐闹心。

巨星找到他说要高投入拍剧的时候,可把他高兴坏了。

结果这剧还没影呢,不能播的消息先来了。

这就好比你中了奖,结果刚做好了准备要去领的时候,被通知说奖券作废了。

“没事儿。”姜阳光拍了拍他。

“你们可以自己攒嘛,”张铁军看了看他俩:“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自己弄本子去拍不比给人家拍强?”

“给~投资不?”姜阳光呲个大牙问。

“看你们本子,本子好怎么都行。”张铁军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姜阳光拱了拱手:“谢了,领导,看我表现。”

“你也别高兴太早,剧本能不能过还不一定,你和老韩都是容易走偏的人。以前的我就不说了,以后多琢磨琢磨。

那个,涂洪刚歌练的怎么样了?”

“成,他唱歌还是有一套,合适。这歌儿,大气,听的荡气回肠的。”姜阳光比了比大拇指:“他消消肿就能拍了,我都琢磨好怎么拍了。”

张铁军指了指张国力:“把他拽上,他拍这玩艺儿有经验,你们先琢磨个版本出来我看看。”

“你打算怎么拍?”张铁军又问了一句。

“英雄呗,战场,金盔金甲束束罗袍,再来点儿战马,战场,箭如飞雨啥的,把军鼓立上,狼烟烧起来。

正好我看咱们影视城里就有合适的地方。”

张铁军看了看他,摇了摇头:“思路可以,但是不这么拍,要拍现代战争和武器,军人。等着我给你弄个纲吧。”

“行,那那还省事了。”

“那以后清朝的剧就不能拍了是吧?”张国力眼见着精神头就好起来了,问了一句。

“不是不能拍,得看怎么拍。真实还原可以,戏说和美化不行,那段屈辱历史还是有不少值得拍的地方的。”

“清朝也是四等人,”韩山平说:“满蒙回汉,几百年就在压着防着汉人,各种杀,和特么元朝一个样儿,老百姓过的生不如死的。”

“行了,你们就回吧,我得看会儿文件。”张铁军站起来撵人,他还得琢磨监察委那边的事情呢。

几个人起来告辞,一个一个心满意足的走了。

拿起来第一份文件就是建设部和文化旅游部门的回函,或者说是对各地滥建私建各种伪劣景区大兴土木建寺庙现象的报告。

九十年代旅游热,一下子建景区建各种景观和乐园还有寺庙就成了一股子风气,有条件的在建,没有条件的在硬建。

关键是弄的那个玩艺儿说粗制滥造感觉都是在夸他们,与其说是想抓住热点创造经济增长,都不如说他们就是想花钱好从中牟利。

这还是国营派。

私营派那就更不用说了,手续都不全也不管什么环境什么规划,送上好处出点血就敢支吧起来了,大部分都属于违建,而且严重破坏环境。

最糟心的还是那种国营私建的,把本来一个好好的景区造害的不堪入目。

张铁军以纪检委的名义给相关部门发了一道措辞严厉的通知,这会儿是把相关检查和处置结果报过来了。

张铁军大略的看了看,拿过笔在上面批了几个字:建议重新考虑处理方式,需从重从严,相关部门人员移交监察委。

这不就来活了嘛,正好监察委刚刚独立出来,这事儿正合适。

景海洋送完了人回来,给张铁军换了茶,去他的工位拿了个文件袋过来递给张铁军:“部长,这是程秘书长送过来的,说是于老总交待的。”

张铁军拉过来打开绕线抽出来一看,欸,真是愁什么来什么,是四份名单。

其中两份是两委抽调给他的人员,另外两份是让他从里面挑人,算是给他的骨干人员。

虽然凑不足,但是架子已经可以搭起来了,基本上能够保证正常运转。这就够了,只要能转起来其他的可以慢慢来。

基本人员的问题解决了,张铁军的心情一下子也就舒缓开了,也能安静的坐下来看文件了。

就这么一直到下班。

临下班之前去和于老总请了个假,明天不来了,去九爷府那边看看,还得去找个临时办公的地方把人先集中过来。

“你就在那边吧,这边的工作交待好不影响就行,让小景跟你过去。有没有信心?”

“有,请首长放心。”

“嗯,你心里有个数就行,这也算是开了先例了。做事要学会抓大放小,要分清轻重缓急,要知人善用,遇事儿得慢慢琢磨。”

“明白,放心吧。”

“这边的工作不要扔,按时回来汇报。”

“是。”

“滚蛋吧。等支吧起来了通知我一声,我过去看看。”

“好。”

“你什么时候去大连?”

“下个月中,如果中间不发生什么,变动的话。”

“行,我和你一起去。……你是不是还应该去一趟申城?去一趟吧,你不去一趟我总感觉心里没底,你说呢?”

“您都这么说了,那我能说不去吗?”

“去一趟。”于老总点了点头:“我都有年头没因为什么紧张过了,这阵子可能是近了,就总有点,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情,说不出来。啧。岁数大了。”

“您放一百二十个心,一切正常。”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就是总感觉不大落底,太重要了呀……太重要了,以后真就踏实了。”

“那我把这边安排好就去一趟,替您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