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329章 东来顺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329章 东来顺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东来顺创号于一九零三年。

就在他创号后不久,日本和俄国就在东北打起来了,从旅顺口打到沈阳,人脑袋打成了狗脑袋。

说到东来顺,那就不得不说一下东安市场。

东安市场也是创办于一九零三年,是京城境内最早也是最大的综合性贸易市场,因地处东安门外得名。

东安市场这地方原来是八旗兵神机营的练兵场。

我们都知道,王府井原来叫王府街,元代在这里兴建了十王府,并顺延到了明清两朝。

那个时候,尤其是妖清的时候,京城的井水大多都是苦的,偏偏在这地儿的王府里出了一口甜水井,王府井从此得名。

王府街这地方除了十座王府以外,也是皇亲国戚文武大臣集居的地方,全是高官显贵,于是慢慢的就出现了众多的商贩店铺。

挣有钱人的钱这个商业思维可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人更懂这个道理。

但是商贩多了店铺多了,难免就会造成交通的拥堵,尤其老时候的道路还都比较窄,明显影响到了达官显贵们的出行。

于是一九零三年的时候,住在金鱼胡同的步兵统领那桐等官员就提出整顿市容修建马路,把已经形成的散装市场给集中搬去了神机营练兵场。

那时候妖清早就已经不练什么兵了,兵营和练兵场基本上都是空置的,也算是废物利用,因为靠近东安门,就叫了东安市场。

慢慢的,东安市场越来越繁荣,从一个露天市场变成了集各行各业各类商摊、商号、书店、游艺在内的无所不包的超级大市场。

到一九三三年,东安市场共有十六个经营区。

包括畅观楼、青霖阁、中华商场、丹桂商场、桂铭商场、霖记商场和东庆楼等七个小商场,分布着各行各业商贩九百二十五户。

其中店铺二百五十七户,摊贩六百五十八户。

市场中建起了当时京城最大的戏院,吉祥大戏院,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人气,那时候就已经经营到半夜了。

东来顺,西德顺,爆肚冯,稻香村等等一众老字号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都是从小摊子起家的。

五四年,市场进行了公私合营,这些老字号也都变成了国营企业。

九一年,组建了东安市场集团公司,并在九三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一九九三年,东安集团和香港新鸿基合资,对老东安市场进行了翻建,叫新东安市场,九六年这会儿还正在修建当中,要九八年才能建完。

九十年代,全国都在流行对老市场进行改造,大抵就是有些人见不得老市场的热闹和烟火气了,感觉太乱太闹。

于是从九零年开始,到零几年结束的这一场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改造就开始了。

结果是相当显着的,效果是肉眼可见的,就是干净了,整洁了,全都高楼大厦高档化了,闹人的烟火气也彻底没有了。

本来是城市当中最有人气最温暖的地方,都开始变得冷冰冰的,挂上了穷人莫入的牌牌。

零七年的时候,新鸿基再一次投资把新东安重新翻新,进行了再次提档,那家伙全是大牌,说是小于十九岁大于三十五的就不要来了。

说远了。

那时候的市场也是搞摊位和门面房来出租出售的,和现在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说到这又不得不说一下一九零零年的八国联军进京城,一把火烧了大栅栏,在那边摆摊的小贩们无以为继,纷纷来到了东安这边。

有个叫丁德山的,推小车卖豆汁和扒糕的回回就抓住了商机,在东安市场北门租了个摊位卖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贴饼子这些苦哈哈吃食。

因为价格公道用料扎实,丁德山的生意越来越好,挣了钱,就弄了个铺面做起了粥铺,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说法,叫东来顺粥铺。

那个时候的铺面其实就是一间木板棚子。

一九一二年,东安市场大火,整个都给烧没了。全是木板棚子嘛,太好烧了。

因为这场大火,前清的市场管理部门就决定,允许这些摊位商人自建房屋。估计是要不到拨款,想重建没钱。

丁德山兄弟就在自家棚子那地方建起了三间瓦房。

这店铺升级了,从木棚子变成了瓦房,直接逼格就起来了,再说手里也有钱了,自然生意也就要提档,苦哈哈那点钱瞧不上了。

于是东来顺粥铺就升格成为了东来顺羊肉馆,开始涮羊肉。

因为口味独特用料好,又开创了吃法,没用上几年,就和正阳楼齐名了,盖起了高楼,成为了京城独树一帜的大字号。

市场的改造影响不到东来顺这样的大牌子,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小楼。东来顺这栋楼还是丁德山兄弟当年盖的呢。

四个人兴冲冲的跑过来,在三楼要了个包间点了锅子羊肉就开造。

然后吧,刚吃了一会儿,汗还没下来呢,小柳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妞妞找爸爸。

张凤对此嗤之以鼻,还特么妞妞找爸爸,糊弄谁呢?这招儿像谁没用过似的,不就是局部痒痒浑身刺挠嘛。

于是四个人的聚餐很快就变成了十几个人的聚会,小柳周可丽徐熙霞带着妞妞乐乐和豆豆全都跑了过来,说是孩子们想吃羊肉。

三个人还把李树生刘丽娜小李娟,李敏和小蒋丽,黄文芳,刘小红和杨兮月全都给拉过来了。

桌子都放不下了,只好找饭店换了个最大的包间,重新开席,开了两桌。送人过来的安保员们坐一桌。

“你们都没吃晚饭怎么的?”张凤愤愤不平:“我们四个就是吃个晚饭都不得清净,这刚吃几口你们就来捣乱。”

“吃了呀,吃了就不能再吃点啦?谁规定的?”周可丽是个肉食动物,说话眼睛都不带离开羊肉卷的。

“你听她瞎说,”小柳给几个孩子烫肉:“这才几点?家里也是刚要吃饭。就是要吃饭才给你们打的电话。”

“那咋不让爸妈他们一起过来呢?还有小兮月爸妈。”

“让了,不来,他们五个老的加赵大哥他们三个人一起吃呢,说是没有我们正好吃个清净。”

“马嫂子想来,”徐熙霞笑着说:“我发现她特别喜欢热闹,赵大哥打死也不让她出门。”

“那是,现在谁敢让她出门啊?那肚子。我的妈呀,想想都怕,你们可歇着点儿,可别鼓捣她出来跟你们说,都老实点儿。”

“喝点酒不,咱们?”周可丽眨着大眼睛带着点期盼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结果都没有人搭理她。

这里现在谁都可以喝酒,就她不能,还就她得瑟。不是不能喝,是不能喝。

“喝酒你也是小孩儿那桌,你有那资格吗?赶紧吃你的得了。”张铁军拍了拍周可丽,给她夹了一筷子羊蹄筋儿:“尝尝这个。”

“这个好吃。”小柳点点头:“我发现京城这边好吃的东西主要就是回回的,再就是山东的,别的地方的不多。”

“那咱们算是哪的?”徐熙霞问小柳。这话直接把小柳给问住了。

想了想,小柳一挥筷子:“爱哪哪,好吃就行呗,分什么分。”

大家都笑起来。这话实在,好吃就行了。

主要是东北的文化结构确实是有点复杂了,汉满蒙回朝鲜都得算上,还要加上小日本和俄国风俗的影响。还有气候。

事实上,清真食品并不只有回族,这里面蒙古也是要算上的,清真食品实际上是满蒙回三族饮食文化的综合体。

尤其是在京城,你就感觉特别多,哪哪都有哪哪都是。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妖清小三百年的传承,满蒙回一直都是京城的人上人,当然就是他们的文化得到了发扬。

包括饮食和穿着,还有喜好,一些礼节和习俗。

尤其是四九城内,原来不是八旗营就是回回营和骚鞑子营,汉族的东西根本落不了地。

“这饭店确实有特点,其实可以考虑合作。”黄文芳看了看张铁军:“这种方式我感觉去南方也是可以的,也就是口味上的变化。”

东方自己就开饭店,尤其酒店内的餐厅需要的就是特色。

还有各地的商业广场也需要引进大量的能够拥有特色和传续能力的餐饮品牌,店铺。

“可以呀,叫人过来谈呗,看看是怎么个合作方式。”张铁军点点头,把吹凉的肉卷儿放进妞妞仰着的小嘴里。

感觉有点像大鸟喂小鸟似的。

“东来顺今年已经开始特许加盟了,”张铁军对黄文芳说:“虽然要求有点高,但都是正常的要求,由他们自己开店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要搞特许加盟?说白了不就是想发展想扩大影响力想多挣钱但是又没钱去做嘛。

东来顺这会儿还是东安集团旗下东安饮食公司的一个部分。

东安集团从成立那天开始就一直在积极的搞合资搞合营,那股子心急的劲头儿全写在脸上了,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急个什么。

其实说白了就是搞合资有赚头嘛,什么不搞哪来的机会。

“那咱们可以投资吗?”黄文芳眼睛就一亮。

“可以呀,买下来都行。”张铁军还是点头:“像这种有些名气又有特点的餐饮企业都可以考虑合作,投资或者买回来。”

“但是,”顿了一下,张铁军又补充了一句:“像全聚德,狗不理这种就算了,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为什么呢?因为不值当,付出和回报的比例能让投资者哭死。

还有茅子五粮这些,都差不多,只有在国家手里才能各种牛逼,换个老板直接就得歇菜,一文不值。

它们是政治产物,不是经济产物。

……

一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时间来到了星期五。

这一个礼拜张铁军可以说是忙的脚打脑后勺。

九爷府的重新规划,地块含建筑的置换,新的监察办公区的规划和设计,还有向个方案的审批。

还有监察部和监察委的梳理,部门的新建整合,人员的安排,对单位和副部长们的工作进行方向性调整。

还有他手上原来的工作,又到了年底了,从十月开始一直到十二月份,都是各个单位部门最忙的时候,开始对全年进行各种总结,对明年进行计划。

张铁军干脆把景海洋和徐洁都叫到了身边,交给了秦哥去指挥,综合办的秘书处再一次调整了规模,增加了两个监察事务处和一个文艺宣传处。

国家台的电视讲学节目已经正式成立,第一稿策划已经出来了,节目就叫进家讲坛。

计划从军事,历史,文化,教育,经济和民生几个方面安排期数不等的讲座。

张铁军点名了南开艾教授,浙大郑副教授,厦大易教授,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沙老康。

“具体的内容和编排你们各自讨论,不限集数,其他的主讲人要提前选出来联系,具体的名单你们先汇个总,到时候我看。

我建议你们成立一个小组,专门来挖掘历史真相,挖掘寻找那些被篡改的文章,着作,诗词以及历史人物或者事件。

还原历史真相,并把它公布予众。把历史上对古籍古文古诗词进行篡改,对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模糊扭曲的那些人揪出来。”

这事儿张铁军早就想干了,就是实在是没时间。

事实上很多篡改其实早早就被发现了,比如将进酒原文是一九零零年发现的,道德经和论语的原文是七三年出土的。

但是,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或者说原因,就是一直被某些人捂着,藏着。

他们是为了什么呢?怕什么呢?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什么目的,里面有一条是肯定的,就是怕动摇了美国人编写的全世界的历史,以及会带来的很多方面的影响。

就比如什么东西都是从国外舶来的,包括科技科学物种还有文明以及人种。闹呢。

“这个我们来有点不合适,我们可以出人出设备。”杨台长说:“可以让小凤她们那边来搞,也不用宣传,等有了结果再说。”

“也行,那就这样,具体的东西还是您老给掌掌眼过过手。”

“你就要走啊?”

“嗯,我得去趟申城,还得去大连,年前没多少时间了,年底又要不停的开会。”

“行吧。……那你的那些电视剧电影~~,不拍啦?”

“拍,我正好用这段时间整理整理,等我回来就立项,您这边先帮我把人员协调协调,行吧?”

“行到是行,但是,我建议你还是把电视中心和八一厂带上,你说呢?中宣文艺局电影局那边也是,都拉过来一起。”

“行,那您帮我联系着吧,我回来咱们见个面。消息最好不要传的太广。”

“还有你说的那个什么,问政的节目,到底应该怎么弄?你也不说,扯个头没消息了。”

“呃……怪我,行,等我回来把策划拿过来,这个节目不复杂。”

星期五就已经是九六年十一月一号了,京城虽然还没有下雪,但已经可以宣布正式入冬。

今年说实在的,真不冷,估计离着下雪还早的很。

九月底的时候天气还在三十多度,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的第一年,城市集热效应代表大自然,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行动。

十一月一号,白天的最高温度达到了二十度,把整个十月带来的阴冷驱逐一空。

妞妞和乐乐这几天对涮羊肉有点念念不忘,一号晚上正好张铁兵和小杨雪,还有他们几个宿友们回来,晚上干脆大家就吃起了火锅。

老赵他们没过来,都是送过去他们一群人吃自己的。

东北的火锅其实就是涮羊肉,包括使用的锅具调料等等,都和东来顺是一模一样的,这东西都有好几百年历史了。

这是蒙古族和满族饮食文化的产物,不是谁发明的,是几百年下来慢慢形成的。

今天黄文芳没来,张英跑过来了。

乐乐一上桌就拍着桌子乐:“咱家咋一吃好吃的土豆哥哥就不在家呀?”

“还真是。”张妈就笑:“那也没办法呀,他得去看爷爷,咱们家又赶在这一天儿人最齐,那咋整?”

“让你们说的,像平时吃的不好似的。”张爸不爱听这些话,也怕这话传出去不好。

“就这么一说呗,还能当真哪?”张妈白了张爸一眼,招呼大家下筷子。

人多了吃饭就热闹,有气氛,都能比平时多吃半碗饭。

张英吃饱了就坐到一边去揉着肚子哼哼,吃多了。她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食欲是真的不咋的。

她过来是打着汇报工作的名义来的,其实就是想张铁军了,过来沾沾边儿。

“小英啊,你还不打算要孩子啊?”张妈就和张英闲唠。其实张妈是略有一些担心,怕张英死心眼儿非想要个张铁军的孩子。

俩人的那点事儿张爸张妈早就知道了,又不瞎,过来人谁看不出来?

张英结婚他俩是真的松了一大口气的。

结果张英结了婚以后和张铁军确实是没那么密切了,但是就是迟迟不要孩子,你说老两口这能没有一点担心?

“我也没特意不要啊,”张英一脸茫然:“我啥也没干,它就是没啥反应我有啥办法?这事儿也不是我想咋就咋的呀。”

“你没用点啥措施啊?”

“没有。真没有,就是一直怀不上,我其实还挺想生一个的,一天天的就眼馋你家的了。”

“那是怎么回事儿呢?”张妈也茫然了:“那你去检查了没?好好做个检查。”

张英往后一躺:“查了,能不查嘛,我妈催的比你还紧呢。啥毛病没有,我俩都正常,你说咋整?这也怨不着我呀。”

“你家那个没寻思调到京城来呀?”张爸问张英:“这总是两地也不是个事儿。”

“现在多方便啊,回去过来的也就是一出溜的事儿,叔你可别给我操心了。行不?”

“行,那有啥不行的。”张爸还能说啥?“我就是问问。”

张凤瞪了张英一眼:“把你给出息的,敢怼我爸了。”

“我可没啊,我没有,你别冤枉我。叔,别听她的哈,她挑拨离间她。”

“哎呀,没事儿,都是闲说话。”张妈给打了个圆场,暗搓搓的看了看张铁军。

死逼孩子,唉。

张铁军到是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张英这其实和二姐当初差不多是一个情况。

这个怀孕哪,还真不是书上说的那种,什么几千万大军中一马当先,跑的最快的获得权力。

不是。

这东西其实是个很玄学的东西,不是什么跑的快,而是在于卵体的选择。

没错,就是卵子自己的选择,它同意哪个都行,它不同意哪个都不行,你跑出来光速也没用,进不去。

即不是最快的,也不用是最强的,更不看是谁第一个穿过透明带的。

这东西真的是完全看心情的。

事实上身体完全没毛病但就是怀不上的女人不少,大抵都是她们实际上并没有多喜欢这个男生,或者说心里是抵触的。

但凡你给她换一个,估计当场直接就解决了。

张英怕大家继续说这个,就主动换了个话题:“铁军,那个柳涛,还有那个韩宏我都找来了,签过来了,你有什么安排没?”

柳涛今年退伍,具体的退伍原因谁也不知道。

正常来说特招的人员不可能去当通信兵,更不可能三年就给退了。

原来她被退了以后,十九岁的她也没人给安排,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点啥,就跑去广东打工,九八年考入了广外贸。

其实说起来,挺无奈的,她考这学纯粹是因为高中学历找不到好工作,结果读了两年学费没少交啥用也没有。

别感觉现在的大学毕业工作不好找,其实在九十年代末两千年代初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

张铁军是让张英去找韩宏,正好也把她给想起来了。

韩宏这会儿在军艺上学。

她的人生经历更不容易,九岁独自一人来到京城和奶奶相依为命,初二因为打折了同学的胳膊被退学。

从八五年到九五年,她各种努力,各种挣扎,但总是被命运给各种刁难着,直到她考上了军艺。

事实上,从军艺毕业以后她也是相当不顺利的。

一直到九八年,好些个老头老太太联名给杨台长写信推荐,这才有了她的第一本专辑雪域光芒。

张铁军也是无意当中看小柳在整理学校的资料,才把这事儿给想起来的,就和张英提了一嘴。

韩宏可不只是一个歌手,她是创作者,她唱的歌很多都是她自己作词作曲,还帮别人也写过很多歌曲和音乐作品。

她是个全才。

最主要的,张铁军看上了她对慈善事业的那股子劲头,可谓是天下第一,谁与争锋。

张凤这边最缺的不就是她这样的人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