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行,”张铁军心不在焉的点头:“只要有活水就行,其他的条件不重要,配套可以建,道路可以修,也没必要方方正正的。
就是这个规划上估计会有些问题,不管放在哪,肯定都会影响到路网的修建,总不能让大马路从中间穿吧?”
“这都是小事儿,”黄书记说:“路可以绕一下,”他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把这一块框出来,路跟着走就行了,不耽误什么。”
“不是,黄书记你也迷这个?我都没搞懂为什么非得要搞这么个豪华小区,有什么意义吗?”
“我们这里和国内其他兄弟省市差别还是挺大的,”黄书记说:“这是一座殖民城市,城建发展各个方面都不一样。
在所有开放的沿海城市当中,我们也是独一份,外国人多,经济活跃。
我们没有老师,只能自己闯,摸着走,所以什么都要尝试,在城建城改方面也是一样,得多面开花,多方向前进。”
张铁军舔了舔嘴唇,有点接不上话了。这种说话的方式他是真不擅长。
“干就完了。”老仲拍了张铁军一下:“市里用地皮入股,行吧?其他都是你说了算,卖完了咱们按股份分钱。”
这到是一个挺新的路子。
政府卖地皮是为了什么?肯定是钱呐,那么用地皮入股地产也没什么毛病,而且更能切实参与和了解整个开发过程。
说白了就是可以更好的控制利润率,也就是房价的问题,也包括建设质量各方面指标的把控等等。
当然了,这也就更要求监察监督工作的及时到位,要不然很容易就形成官商。虽然事实上也就是这么个调调。
但实话实说,如果地皮交易能用地皮入股的方式进行,最终的好处肯定还是大于弊端的。
“行,那就入股,”张铁军答应下来:“年后让实业公司过来你们详细谈,我不掺和。”
三十几层就有施工了,叮叮当当滋啦滋啦的声音不绝于耳,各种气味四处飘溢,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内部的安装和装修。
几个人在露天平台上站了一会儿,被风吹的哆哆嗦嗦的就下来了,上了车往浦西走。
张铁军和黄书记都上了老仲的车,一路上听老仲介绍这几年的变化。
黄浦江上的大桥,隧道,市区环路规划,工农业各方面的迁移情况和未来规划等等,还有文化旅游和商业方面的一些举措。
他当初调过来的时候,张铁军给过他一份建议书,但这几年他做的事情已经超出了建议书的范畴,已经吸取并发展了。
黄书记也在听着,不时的补充两句,很显然他对这几年老仲的工作也是相当满意的,这也是两个人相处和谐的原因。
车队从隧道过江,老仲问张铁军需不需要拐个弯到福州路去看了看,张铁军表示没必要。
于是就直接去了人民广场。
到了这边就是黄书记的主场了,老仲自动自觉的站到了黄书记身侧。
在原历史上,申城市府是九五年七月十二号整体搬迁到这边办公的。不过说是整体,事实上只是一部分,因为装不下。
一直到二五年,这边还有一些市府部门的办公条件没有得到解决呢,也不知道是因为部门太多还是人员太多。
不过换成市委搬过来那就要轻松多了,不但够用甚至还有盈余。
大厦西侧的大剧院已经动工,正在紧张有序的建筑当中,东侧的城市规划展示馆还么有动静,还只是一块空地。
这地方就是原来英租界的跑马场,跑马总会所在地,包括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全部,本来是一个整体,五七年建人民大道一分为二。
位于公园西侧,大剧院后面的历史博物馆,那栋楼就是当年跑马总会,跑马场运营公司的办公楼。九六年这会儿是申城图书馆。
大厦对面的人民广场原来就是跑马地,后来成了小日子军营,小日子跑了以后成了美国兵营。
五二年,陈市长大手一挥,收回,从美国大兵手里硬要了回来给改成了人民广场和博物馆,当时里面展览的东西都是要(抢)回来的。
想一想,那时候是真硬气,还霸气。
大厦已经装修好了,办公家具什么的都已经进来了,人来了就能开始办公。
简单的参观了一下,到黄书记以后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
市委搬迁的时间已经定下来了,黄书记也是一身轻松,他并没有康平情结,能搬出来到新大楼还显得挺高兴的。
三个人就把豪华小区的事儿又比较细的说了一遍,基本算是定了下来,名字就叫东方小筑,张铁军起的。
老仲想叫圆明新园,老黄想的是申城一号院,张铁军打死都不同意。
“得了,不说了,我们行李还在车上呢。”张铁军看了看时间站了起来:“走吧,一起过去参观参观,中午就在那开伙。”
黄书记和老仲都没意见,大家起来下楼。
“铁军啊,你到处划拉老楼,到底是打算怎么经营,能说说不?那东西不能吃不能喝的还占着资金。”
“对,你说说,我也听听。那种大厦我到是能想明白,开酒店做写字楼和公寓都行,那种老住宅楼你要了干嘛?
还有这种老住宅,虽然说有个园子感觉挺宽敞吧,多了也没用啊,能干嘛?”
“那你们还打算把康平路塞给我?”
“你是能人嘛,点石成金的能耐我们都是佩服的,这也是抓着这个机会想和你学习学习,也是一条路子。太多了呀。”
这话不假,要说老房子哪哪都有,但是申城是真的多,成片成片的,不是这个故居就是那个家族的老宅,拆了可惜留着没用。
虽然这些年陆陆续续有不少被人家后人拿着房产证明给认回去了,但能认回去的毕竟还是少数。
在这个时间点上,这种老房子的价值还没有被捧出来,甚至有兴趣的人都少。
“其实我也没想那么多,”张铁军总不能说十年以后就值钱了:“就是感觉拆掉太可惜了,收拾出来慢慢合计呗,总会有用的。”
张铁军想的到不是说等值钱了卖掉挣那点差价,而是过几年大家的目光转过来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经营了。
用来开个茶馆棋室书斋的,都可以,反正不会闲放着。
等再过几年老城胡同成为旅游热点那就更好办了,有各种经营模式可以参考。
从人民广场到陕西南路就是一条直线儿,两公里多点儿,哪怕申城的路比京城要堵一点儿也很快就到了。
整个别墅已经完全恢复了原貌,是一个北宽南窄的梯形结构,主体建筑在居中偏北的位置,大门在别墅东侧。
北部原来的马场因为多年以来已经被完全破坏掉了,现在就恢复了一片绿地种了些树,外围建了一排三层的小楼。
小楼采用了和主建筑相同的外观设计,从北面拐到东侧大门这里。
这栋楼恢复起来并不费劲,从设计资料到建成后的照片都有保存,难点反而是建筑材料。具体说是原来采用的三色砖。
这玩艺儿早就没有了,都不知道当初是从哪买回来的,只能找个砖窑定制。
“这几条马路都是当年填浜建出来的,有些还是私人道路。要说老外也是挺有意思的,道路也可以私营。”
浜,就是小河沟。静安这边不少路在当年都是小河沟,延安路巨鹿路威海路南京西路都是,把沟填上就有了路。
这边的管家团队已经得到了通知,早早的就等在大门口了。
车队一直往里开到车库门前,大家下了车开始搬行李,负责人带着大家参观讲解,给大家安排卧室。
张铁军和老仲黄书记在客厅坐下来喝咖啡,一边听着负责人汇报。
目前院子里一共有工人三十多人。
“人够用吗?不够就招,要组几个专业的团队,也要注意培养新人,以后你们的规模可能要扩大几倍,要提前做好准备。”
张铁军现在手里除了那种规模特别大的老楼老建筑以外,像这种宅院也不少,都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打理维护。
即使是以后运营了,专业的维护修缮还有园艺工作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大家都已经有点累了,吃了午饭就各自去休息,享受这栋奇异童话建筑里的安静安间。
下午,几个女人都不想动要留在别墅里说话,张铁军和黄书记,老仲三个人去了长兴岛。
这就有点远了,从别墅出来到那边接近九十公里,主要是这会儿黄浦江上的隧道都还不存在,需要从陆上走,先到宝山再乘船。
其实从浦东走反而还要方便一些。
出门的时候张铁军让景海洋通知了中华和江南两家造船厂的书记和厂长,让他们到宝山集合。
去厂里参观就实在没有必要了,过去直接说事儿能痛快点。
宝山区是在八八年由吴淞区和宝山县合并的,在九六年这会儿还属于是城乡结合区,农田和城镇交杂在一起,路况也很一般。
号称申城最大的散装区。
这有点像咱们的大苏省,各个镇子都是搞自己的,各有各的活法,并统一鄙视着其他的镇。
从交通到工农业到商业都是各行其事,他们管这叫局部开发,用你管我?就有一种深深的割裂感。
原来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仍然会是这样,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历年以来的行政规划的改变并没能影响到具体的事务,就改了个行政归属,大家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因为水网和路桥的原因,不管哪里发展都带不动,或者说没有办法带动周边的跟进,互相之间隔离大于联络。
具本来说,这是一块被九百二十多段河道纵向切割的支离破碎的土地,相互之间在横向上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就算到了二五年也还是这样。
就连公交车都很难横向穿行,明明不是很远的地方就要不停的转车。直线三公里,公交车要转三道,过去就一个小时了。
就连后面通了地铁也是纵向上来的,横向上毫无联系。三条地铁线感觉和没有也差不多,反而有了地铁以后地块之间的联系更少了。
二零年的时候,相邻的两个镇联合搞个什么活动还要大张旗鼓,就很好笑哭。
九六年这个时候,宝山的精华全部都集中在月浦,宝钢这边。
张铁军他们来的也是宝钢这边儿,整个宝山区这会儿最城市化的地方。
不过张铁军并没有去参观参观宝钢的意思,过来只是要在吴淞口这里乘船。
他对宝钢并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接触的兴趣儿,哪怕这几年他一直负责工业和船舶工业的改造,和宝钢这边联系的也不多。
太牛逼了这地方,不管是口气还是什么都相当大,也搞不懂他有什么依仗或者很牛的地方,即没有矿山也没有完整的产业链。
硬要说的话,可能就是大股东是小本子吧。
在码头上等了一会儿,也听黄书记介绍了一会儿宝山区的规划,中华和江南那边的人就前后脚到了。
中华船厂书记姓李,厂长姓马。这个时候中华还没和沪东合并。
江南船厂的书记厂长是一个人,姓陈。
两家船厂这会儿都是生产护卫舰和驱逐舰的主力厂,拥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和深厚的技术积累,生产区也是比较先进的。
三个人下了车都笑着给张铁军问好,然后才去和黄书记老仲两个打招呼。
这会儿船舶工业总公司还没有合并改组,几位船厂的负责人都是妥妥的副部级大员,而且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地位很高。
张铁军和他们三个人都很熟悉了,这几年没少接触,一起开会讨论问题什么的,包括解决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
大家握了一圈手,然后上船过江。
三个船厂负责人这会儿还是懵的,还不知道要他们过来干什么。
到了船上,张铁军才拿出命令来交待了一下此行的任务……建设新厂区。
“这个厂区由龙凤基金会和你们两个厂三方合作,龙凤这边出资金,负责财务和采购管理,你们两个厂出人出设备出技术负责管理生产。
要用最快的速度在长兴岛这边建起七座大型船坞并用最快的速度投入生产。
所有的设备都要最好的,人员要最精练最忠诚的,队伍要有且保证战斗力,要有绝对可靠的保密意识。”
黄书记和老仲面面相觑,这来的是不是不对劲儿?这肯定是个麻烦啊。
“现有人员的迁出,建筑的拆除以及各种通平接入由市里负责,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影响完成任务,不允许出一点问题。”
果然是个大麻烦。黄书记感觉还好,老仲重重的叹了口气。
好在这边涉及到的人员不会太多,也就是几百户,到是耕地不少,还有些树木什么的。
“铁军,我能问问不?”陈厂长眼睛冒光的看着张铁军。
这几年张铁军可是给这边带来了不少生产任务,都是先进的大家伙,那技术和设备像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似的。
“都要上,咱们大干一场,你们回去以后马上组织两个团队去大连学习,等这边建好必须要能形成战斗力。”
“好。”陈厂长拍了下巴掌,看了看也是一脸喜气的李书记马厂长。
“我不能在这边多待,具体的你们五个人商量,我得马上去大连。马上基金这边会派个小组过来。”
事实上人员会从行动局抽调过来,基金那边的人还不能负责这种工作任务。就是由基金背个名头,合理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
在船上把事情交待清楚,张铁军又听了一下几个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也没下船,几个人就坐着船到岛南转了一圈,看了看位置和居民情况算是心里有个数就回了吴淞。
这一圈就是三个多小时过去了。
天都要黑了,落日余辉洒满了江面,到是别有一番风味在里面。
上了岸,老仲斜了张铁军两眼:“你说你是不是傻?这劲费的,咱们刚才直接去中华厂,直接从那边坐船过来不好吗?这个折腾啊。”
江南不行,江南这会儿还在徐汇呢,太远了。就是后来世博园那地方。
张铁军也斜老仲:“坐船过来我能看到这一路的东西吗?地方城乡发展也是我的工作内容。”
“得,说不过你。”老仲抽抽脸。
“那铁军你可得给咱们的城乡发展提提建议把把脉,尤其是闸北以北这一面,问题不少,已经可以说是老大难了。”
黄书记笑眯眯的抓住了重点。
“这边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路网,”张铁军说:“交通问题不搞定说什么也没用,尤其是横向交通。”
啧,老仲抓了抓头皮:“去哪弄钱呢?”
张铁军没功夫搭理他,和三个船厂负责人交待了一下让他们赶紧拿方案出来,打声招呼就上车走人了。
留下五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得了,先找个地方吃饭吧,吃了饭五个人还得找个地方商量一下。
张铁军确实也在观察延路的风光景色包括建筑和农田这些,他还得考虑城乡结合平衡发展的事情。
走到半路,电话响了起来,拿出来一看是亲大姨姐,周可人。
“姐。”
“我想打你。”周可人带着股子怨气儿:“你打算什么时候调我?你要调我我还得从老史那听见信儿,你什么意思?”
“就是那天说话顺嘴就说出来了呗,啥意思也没有,这个又不急。你现在就是把你现在手里的事做好。”
“我做的不好啊?真是的,我都在外面漂多长时间了?回去估计壮壮都不认识我了个屁的。”
“现在那边是什么情况?”
“还能是什么情况?破事儿一大堆呗,你又不是想不出来,下面做事还不都是那么个样儿?我都替他们愁的慌。”
“你管的这几个市估计要拿下来多少人?”
“我没弄,还是回去叫省里定吧,要是严格起来那不得好几百呀?这个度我可不敢拿,真的,太吓人了。反正我如实上报。”
“也行,叫老张头头疼去吧,谁让这都是他带出来的。”
“也不能这么说,他才上来几年呐?就是以前没往这方面想,这一较真儿确实挺严重的,我都没想到。
我原来的工作现在看也净是糊弄,还感觉一天到晚挺忙的似的。”
“肯定是要动真格的,要下狠手,国院这边也等着这边的报告呢,不动真格的没有说服力。”
“啧。我到是也知道,就是感觉其实,也都不容易……不知道说啥了。你要调我去哪?”
“监察部,继续当你的办公室主任,这个你不是熟吗?”
“我看行,我说实话,不想做这种太直接的业务了,心里特别别扭,有点儿。我说不好……你明白那个意思吧?”
“说明你的思想意识还不到位呗,以后慢慢就适应了,这一块肯定是要和以前不一样了的,肯定是要清理的。”
“知道是知道,做又是一码事儿,我还是做我的内务吧,你也可怜可怜我。我都要老了。”
“得等一段时间,你也别着急。你现在在哪?大连?”
“嗯哪,这边情况比本市更复杂,头疼,也没有人陪我,心里窝着也没有个地方散。”
“我过几天来,要到大连转转再回本市一趟。”
“我看行,那我就在这等你,你快点哈,等急了看我挠你不。”
“得把这边事情安排好,尽量吧,你也和爸妈那边说一下搬家的事儿,看看她是什么想法。”
“嗯,行。其实说不说都行,我们都走了她俩留在那嘎哈?小冰肯定也得跟过来。”
“还是说说,早点有个准备,还有过来以后的安排也得提前考虑呀,你说呢?”
“考虑啥?去了就住学校边上呗,还能住你家屋里呀?那可真不行。我感觉我爸妈还是离你有点距离好点儿,时间长了……”
“行吧,你们自己商量,我进电话了,先挂了。”
“嗯,我等你来。”
真进电话了,是张英打过来的。
“喂?姐,我在申城。”
“我知道。那个,谢进导演你知道吧?他找到我这来了。”
“他是电影导演你是影视经纪公司老板,他找到你这不是很正常吗?”
“不是。他想和咱们合作,你听我说完。咱们不是弄了好几个影视城嘛,他都去看了,说和他的想要的不符,问咱们能不能按他的要求建个景。”
“他需要什么?”张铁军开始回忆,就是怎么想也没想起来啥。
“他说他想要一条街,一条清末广州的街,也要能当同时期香港那边的街道用,还说要有城什么的,规模怕是不小。”
张铁军就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了。
这就有点意思了,这都十一月份了,这事儿不是应该在八月份就定下来了吗?横店老徐啊,这不就是老徐影视城的起点吗?
这怎么了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