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98章 可是如鱼得水了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98章 可是如鱼得水了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扶着老太太上车,张妈坐了副驾驶,张铁军发动汽车从小车班前面出来,先去了二厂。

张妈坐在车上感觉了一下,这里那里的摸了摸:“是好,得劲儿,感觉就不一样……这又是哪个小娘们坐过了?这香味有点熟啊。”

老妈,你这鼻子是通灵了吧?

张铁军扭头看了看张妈:“大姐坐了,柳姐也坐了,还有于家娟,徐大个,还有文宣队的张凤,何梅孙影,我班组的小庄。你猜这味儿是谁的?”

“我就说闻着熟嘛,于家娟。”张妈瞪了张铁军一眼:“她肯定是坐的时间最长呗,是不是?你怎么又和张凤何梅她们弄一起去了?”

“汇演哪,在一起排练。咋了?”

“我告诉你啊,可给我离她们远点儿,她俩在厂子里的话可不太好听。”

“妈,你能不能不听一出是一出的,那传的话也能信呐?那话都是怎么传出来的?不都是宿舍那些老爷们胡基巴吹出来的嘛。”

“怎么传的沾身上也是屎,好好的你讨那个麻烦干什么?”

“我们在一个队呀,能不来往吗?再说我和张凤关系还挺好的,早就认识。”

“你和哪个小媳妇儿关系不好?”张妈叹了口气:“操特麻的,怎么生出你这么个玩艺儿?这家伙进了厂可是如鱼得水了。”

车子到了二厂,张铁军跑去车间里面找张爸说了一声,又跑出来开车去南山。

今天细碎白班是一班,四班早晨刚下的班,张铁军也没停车,直接穿过去从厂子后门出去了。

“有车是挺好,真快。”张妈看着岭上的峭壁感叹了一句。

张铁军就笑:“我每次走到这岭上面都感觉累,心理阴影。”

张妈伸手在儿子头上搓了两下:“那时候确实挺不容易的,难为你那么大点,天天帮我推个冰棍车子……

麻个鄙的都怪你爸,做的那个破玩艺儿死沉死沉的推都推不动。这一晃儿啊,十年了,你都上班了,多快。”

张妈卖了六年冰棍,张铁军就帮着推了六年冰棍车,从七岁推到十三。

“那车其实不应该扔,应该留个纪念。”张铁军抿了抿嘴:“白瞎了。”

“将来还弄个家庭博物馆呗?”

“那可不,等我孩子,我孩子的孩子长起来看一看,接受一下家庭教育,忆苦思甜。”

张妈就笑起来:“可别了,一代苦一代人吃,过去的事儿就没了,孩子就快快乐乐的多好。”

“去沈阳从这么走啊?”老太太坐在后面趴着车窗看,问了一句。

“不是,要去接大丫,接完了咱们再往沈阳走。”

“我就说,这么的是走安东了。”

“哎哟,老太太你还认识道儿啊?”

“我怎么就不认识?头回从这走那会儿你才八岁,我又没傻。”

老太太是安东人,五八年带着孩子从安东跑过来的,那一段记忆估计是太过于刻骨铭心了,到这会儿三十三年了还没有忘记,甚至还记着路。

五八年的时候张铁军的亲姥爷去世,家逢巨变,家产都被姥爷的弟弟霸去了,把老太太和孩子赶了出来,差点死在半路上。

那个时候,张铁军的姥爷因为是少将反正,从四四年就在秘密战线为解放哈尔滨立了大功,一个月国家给发五百多块钱。

张妈那是妥妥的小公主,结果在八岁那年天塌了。

那个时候的五百块钱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就相当于二几年的你月入几十万的样子。不低于二十万,参照物不一样可以约到五十万。

张妈抿了抿嘴,扭头看向窗外。估计是被老太太这句话勾起了一些回忆吧。八岁早就记事了。

很快到了大姐家。

张妈扶着老太太进去大姐家看一看。老太太还是头回来,到了家门不进屋不好。

“哎呀妈呀。”大姐手里东西都掉了,急急忙忙站起来过来迎:“二舅奶,怎么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呢,这事儿弄的。他爸,快出来。”

大姐夫听到动静带着孩子从里屋出来,推着孩子上前叫人。小东西给老太太鞠了个躬:“姑太好。”

“好。”老太太是见过小家伙的,每年大姐三口人都会去张铁军家走动:“这小子才机灵,越长越好看了,将来是个当官儿的料。”

“我能当大官儿。”小家伙是真不谦虚。

“收拾好没?”张妈看了看大姐,目光在她胸上停顿了一下。

“真要去呀?”

“去呗,你也多少年都没出去走动走动了,这不正好。我把我妈也带去溜达溜达。”

“妈我也要去。”小小子马上猜出来是亲妈要出门。这小子叫张文超,因为看了电影超人,就硬让别的管他叫超人。

“你不去,妈去有事儿要干活呢,没时间带你。”

“我大舅不也去吗?”

“你大舅要开车,你姑太这么大岁数了也抱不动你。”大姐夫把小东西搂过来哄:“咱下次去,让你大舅给你带个大玩具回来,行不?”

“那我要火车。”

这小家伙对跟着大人出门差不热衷,主要是习惯了。

大姐夫腿脚不方便不能抱他(原地不动抱一下还行,走路就不行了),大姐的脊椎有问题,他从小到大出门都是有数的。

大姐事实上也是残疾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嫁给大姐夫,只不过大姐夫是后天的,大姐是天生的。先天性脊椎问题。

孩子小的时候她还能抱一会儿,大了以后长高长沉了就一下都抱不得了。

“行,给你买个大火车回来。”张铁军在小家伙头上搓了两下。

“拉勾。”小东西伸出小拇指。

张铁军和他拉了勾,他就满意了,看了看大姐:“那妈你早点回来啊,走道慢慢走。”

“那就走吧,还用收拾什么不?”张妈问了一句。

“不用。”大姐去里屋换了件外衣,摘了一下身上的线头:“文超在家听话啊。”

“嗯,我本来就听话。你出门也听话啊,别惹我姑奶揍你。”

大伙都笑起来,从大姐家里出来。

几个邻居闲人在围着车看,大姐夫和他们打着招呼,扶着大姐上了车。张妈还是坐在副驾上,大姐和老太太坐后面。

“我大舅的车,是我大舅的。”小家伙自豪的在那喊。

“走了啊姐夫。”

“好,慢点开。”

车子顺着坡下来,留下大姐夫带着孩子站在那和邻居们吹。

走滨河路,去市里还得从选厂这边经过。山区就这样,路太少,不像平原地区四通八达的。

“你说非得让我去,”大姐拉着老太太的手:“家里一堆活,我这一走他才不着急呢。”

张妈说:“歇一天吧,一年到头你也不闲着,活永远也干不完,早一天晚一天的。你就是绷的太紧了,那么累干什么?”

“活儿堆在那看着着急。”

“你呀,是真不拿自己当个事儿。”张妈有点无奈。

裁缝也是挺累的,大姐的身体又不是那么太正常,也是相当辛苦。

到了市里,张铁军把车开去钢铁公司的加油站,用油票加了油,继续上路。这会儿的加油站那才牛逼,加油员就叼着烟干活。

到沈阳的时候还不到十点。

张妈和大姐睡了一路,老太太不知道是睡了没睡,反正一路上也没什么声音,就侧着脸对着窗外。

几十年以来这条路除了铺上了柏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张铁军直接把车开到了中山广场,辽东宾馆大门口。

“到啦?”张妈搓了搓脸,回头看了看老太太和大姐,这才看向外面:“怎么跑这来了?”

“让我姥看看。”

“妈,你看看这是哪?认识不?”张妈笑着叫了老太太一声。

老太太正在看:“是大和吧?看着像。后来叫什么名儿忘了。”

大姐指着牌子说:“这不是辽东宾馆吗?牌子上写着。”

张妈笑着说:“原来就叫大和,后来叫铁路宾馆,现在这个名儿都是五几年以后的事儿了,那时候都有我了。”

“姑你在这住过呀?”

“我没,你二舅奶年轻的时候在这住过。”

“来回住过好几次,”老太太歪着头往大门里面看:“那时候小日本还在呐,进门要看证,没有证可不给你进,要抓人。”

“咱们来这干什么?”大姐打了个哈欠,侧过头问张铁军。

“给我姥和我妈做个检查,大姐你也跟着做一个吧,来都来了。”宾馆边上就是医科大,也是张铁军的目的的。

“检什么查?”老太太马上看过来。

张妈说:“就是做个体检呗,一会儿就完事。”

“我不,我可不打针。”老太太往后缩了缩。她害怕打针,怕了一辈子了。

“不打针。”张妈笑起来:“打针在家就打了,还用跑这么远哪?就是检查检查,这里机器比咱家那边全,检查的效果好。”

大姐以为就是特意带老太太过来检查身体,也跟着在一边劝。

这个年代到医院不用排队,也不用约这个号那个号,都是普通挂号,所有人都一样。

张铁军去挂了号,大家上楼去找门诊室。

这会儿医大还没有专门的体检项目和体检科室(其实有,只是只对上不对外),需要先到医生那沟通,然后让医生给下检查单子。

职工医院才有体检科,但是设备不如这边全,张铁军他们上班,每年都是有体检的,一年一次。

“我可不打针。”老太太抓着张铁军的手不放,和张妈凶:“给我打针回去打死你。”

“不打,保证不打。”张妈就哄着:“就是检查,我也查,大丫也查,不吃药也不打针。”

“不打呀?”老太太扭头问孙子。

“不打。”张铁军就笑。

听大孙子这么说了,老太太算是放了一半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