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301章 下雪了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301章 下雪了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张铁军问了张铁兵一句:“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也在六中上过学?”

张铁兵摇摇头:“不几道,我可没听过什么六中,我在矿山一中上学。一中,听过没?”

学校是在张铁军初二下学期改的名字,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原来的钢铁六中钢铁七中,改成了矿山一中和矿山二中。

据说后面又改了好几次,然后就解散了。那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感觉要变天,张妈决定提前关门,让营业员们都赶紧回去了,下雪到是没事儿,就怕是下雨或者雨夹雪,这大冷的天儿要是淋一下肯定感冒。

“以后得在店里备点雨伞,应个急什么的。”张妈看了看张铁军。

“行,等我安排给做点广告伞,印上咱家店名。”张铁军答应下来。

广告伞和广告兜子,包,袋子这些这会儿早就有了,不过都是国营大单位在搞,目的也并不是广告宣传而是职工福利,也没有形成市场。

这东西没有什么难的,就是丝网印刷,成本也不高。

收拾好关了店出来,能明显感觉到风大了,风里夹着一股子湿气儿,马路上一个人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醒来,张铁军就感觉外面特别亮,跑过去趴窗子看了一眼,院子里已经落了薄薄的一层雪,寒意隔着玻璃窗往屋里钻。

这可真是立冬了,老天爷就是这么给面子。

不过一般来说这场雪是站不住的,估计中午就化没了,怎么也得到下旬才能形成真正的积雪。从这会儿开始气温就是一天一个样,下降的很快。

外面差不多在零下五六度的样子,雪是湿的,踩上去也没有咯吱咯吱的声音,等到中午薄薄的冰层融化就会是一片泥泞。

张铁军穿上了飞行夹克,不过没带毛领。毕竟是过来人了,对九零年这会儿流行的各种大毛领稍微有那么一点儿抵触。

这个时候不管男女,大衣和贵一点的棉服都是一水的大毛领。不过是真的暖和,一点风都不透。

这会儿还流行各种獭帽,一顶要几百块钱,还有更贵的,上万的也不少见,男女式都有,还分老年款和年轻人的款式。

男式

女式

天还是阴的,冷风呼啸着在山顶上盘旋,还要下的感觉。

张铁军去把老爸的皇冠发动着,看了看各种表,里外检查了一下,没什么毛病,把轮胎的气都放了一点儿。冬天的胎压要小一点儿,方便轮胎抓地。

清冷的空气吸进鼻子感觉像带着冰碴一样,有点刺激,不过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身体早就已经习惯了,略微适应一下就正常了。

大马路上起早的人都已经把脑袋包裹了起来,女的就是各色各样的头巾围脖,男人顶着雷风帽或者厂子发的棉工作帽。

也有迫不及待就把座山雕同款无檐獭帽顶出来的中老年人,把头扬的高高的脖子伸的长长的,期待着大家敬仰的目光。

张铁军看了看自家店铺,当初盖的时候太急,忽略了大门的防寒保温,又不好像过去的商店那样在里面装一副厚重的帆布门帘,看来得赶紧想想办法。

早餐店这会儿看过去都特别的显眼,一个一个忽忽的冒着白烟,看上去热气腾腾的样子。

今天早晨换样儿,张铁军绕到市场路口这边,买了肉包子和小馄饨,这么冷的天气喝一口热馄饨来两个大肉包子,美的很。

回到家,张爸张妈已经起来了,张爸在给张妈的棉皮鞋打油,张妈唱着老歌打理头发。

“怎么样?我说的对吧?”看到张铁军拎着东西进来,张爸笑着问了张妈一句。

“嗯,对,”张妈应付了一声:“铁军在家你可是得把了,早饭都不用做了。早上吃什么?”

“包子馄饨。馄饨得热一下,家里有胡椒粉吧?”张铁军换了鞋把东西拎进厨房。

“有,家里啥都有,”张爸举起皮鞋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热热吧,抓把虾皮放里面,提鲜。”

“用甩俩鸡蛋不?”张铁军笑着问了一句,把铝锅找出来刷洗。

“再放点紫菜呗?”张妈乐了:“那还买馄饨干什么?直接弄点紫菜鸡蛋汤不好吗?”

“咱家有紫菜吗?”张铁军还真不知道。

“有,家里啥都有。”张爸又点点头:“在边上那个柜子里,第二层,你翻吧。”

“还真要放啊?”张妈过来瞅了一眼。

“放点呗,”张铁军去柜子里拿紫菜:“他家馄饨味道还可以,就是稍微有点清汤寡水了点,加点紫菜甩个鸡蛋挺好的。”

“搅点浆子面儿,”张爸说:“粘乎乎的才好喝,暖胃口。”

“那叫淀粉,老张同志你要注意用词,农村人才说浆子面儿。”

“我本来就是农村人,混个班上还能把祖宗丢啦?这才十几年儿。你还不是农村人?咱家也就是铁兵是真没在农村待过。”

“那你以后得管我妈叫老蒯呗?”

张妈笑起来:“可拉倒吧,太难听了,我可受不了。我还是当个城里人吧,你俩回农村去。”

张铁军把炉子点着,把馄饨倒进去掰了点紫菜一起烧,拿小碗磕了三个鸡蛋,再把淀粉拿出来,用小碗泻开。

“铁军,那个苞米花你给熬上糖啦?”张妈问了一句。

“嗯,怕不好放,这么能存的时间长点,还好吃。你们尝了没?”

“就是太甜了,是不是太甜了点儿?你姥还就爱吃甜的,糖吃多了不得出毛病啊?”

“要你管。”老太太正好走出来听见了,使劲儿瞪了张妈一眼。

“不管你,爱吃就吃,就是尽量别吃太多,一天吃几块还行。这不是怕你身体出毛病嘛,这老太太,一点理不讲。”

“我好好的,能有什么毛病?能吃能睡的。”

“行,你身体好,身体好才好,多活几年享享福。”

张铁军说:“等我下次做多放点果仁在里面,人岁数大了多吃点坚果对身体好,还不会像现在这么甜。我姥应该能咬得动。”

“放什么?”张爸放下鞋去洗手:“松籽和榛子呗?”

“嗯,”张铁军把鸡蛋搅散,把炉火给到最小,等锅里不冒泡了才把蛋液甩进去:“松籽儿,榛子,核桃仁儿,花生米,杏仁,反正就是硬壳的呗。”

“这些东西家里那边应该都有,叫你二叔帮着收点儿回来。你写封信,叫你二叔年底来的时候给带过来就行,不用在外面买。”

“木耳和蘑菇也可以多收点。”张妈说:“还有小笨鸡儿,没事给你姥炖点鸡汤喝。”

“你说年底要不要回去买点肉?”张爸问张妈:“家里喂的猪感觉比这边买的要好吃。”

“那可得提前定好,要不然你回去也买不着,一家就养那么一头两头的,还得交任务,自家还不得留点吃啊?也没多少了。”

“铁军你关火干什么?”张爸问了一声。

“甩鸡蛋要把火关小点,等定型了再大火烧个开,这么弄出来鸡蛋不会碎。”

“真不嫌费劲,碎不碎还不是得吃嘴里?不嚼啊?”张爸撇了撇嘴。

“你就别和你爸讨论什么形状颜色好不好看,你爸这辈子做饭就是给弄熟完事儿。”张妈笑着说:“味道该说不说还挺好,就是总弄的乱扒扒的。”

“味道主要还是靠你指导的好。”张爸笑着拍了个马屁。

“我感觉吧,”张妈看了张爸一眼:“就是吃的年头多了,习惯了,再吃别人做的就不对味儿。”

“对,你怎么都对。”

“你俩可行了吧,我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张铁军摸了摸胳膊:“我一会儿去叫个木匠,把店里的大门外面加一道门出来。”

张妈说:“不用挂门帘呗?我看行,那门帘一挂上黑呼呼的还沉,不好看不说,来回进出太费劲了。我也正愁呢。”

“那得怎么弄呢?怎么弄不挂门帘那也不行啊,”张爸琢磨了一下没想明白:“那么多人进进出出的,有多少热气儿能扛住?”

“我先弄吧,门帘等我去沈阳找找。”张铁军拿碗装馄饨:“反正离上冻还早呢,先隔一层再说。”

“打算怎么隔?”张妈扶着老太太过来吃饭。

“在大门口装个门廊呗,从两边开门,先把风挡住。”

“那南门怎么弄?也加一层啊?平时又不开。”

“都加上吧,光弄一头了不好看,加上总比不加强。”

“那得不少木料,得大方子才行。”

“木料好弄,”张铁军把馄饨端上桌,给张妈张爸老太太拿了羹匙,把香油和胡椒粉拿过来放到桌上:“到是玻璃要费点劲儿,我一会儿打个电话问问。”

“玻璃费什么劲?”

“那得装钢化才行,普通玻璃敢弄啊?万一弄炸了把谁伤着怎么办?”

“也是。”张爸点点头:“你最好把玻璃块弄小点,总有那孩子手脚不拾嫌的,砸碎了也找不到人还耽误事儿。”

“钢化不是回来不能嘎吗?”张妈说:“弄过去那种老柜台上那种双层的行不行?那个还能自己改,大了小了的。”

张妈说的是原来老百货商店用的那种木头柜台,那上面的玻璃是普通玻璃夹胶,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打烂了因为有胶层也不会炸开。

这东西也就是没有钢化玻璃那么结实,效果还是挺好的,价格也不便宜,好处就是市里就有,可以像普通玻璃那样切割。

这会儿的钢化玻璃厂实在是太少了,还不好买。

“是不是都不等我?”张铁兵跑过来坐下:“你们太过分了,我在这个家都要变成隐形的了。”

张铁军随手拿了个包子塞到张铁兵嘴里。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