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394章 房子,大院儿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394章 房子,大院儿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张铁军这段时间是在玫瑰这边住的,小柳那边不让他去了。

小柳已经摘了环儿,正在养身子,打算下个月要孩子,前面这段时间拒绝和张铁军见面,怕忍不住。

虽然张铁军感觉这个和孩子健康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还是尊重了她的意见。可能是她需要做一些心理上的准备吧,一个人好好想一想。

张铁军不知道,张凤早就跑去摘掉了。

小柳和张凤摘了,徐熙霞戴上了,她不喜欢小雨伞,感觉不舒服,正好那两位都要隔离,这段时间就由她来陪着张铁军荒唐。

十一,张铁军和小柳又去京城,参加了国家台的国庆晚会。

想到以后两个人来京城的时间肯定是越来越多,在京城布置个小家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前面虽然也买了几个小院儿,但是感觉都不合适,就像前面说的,上下水都解决不了,也没有卫生间。

想一想,大冬天的,一大清早就得出去倒尿桶挤公厕,那得是啥日子?有那遭罪的时间住酒店不好吗?话说王菲就因为早起排队上公厕被记者拍过。

王菲在胡同挤公厕

这个时候就算你有钱也舍得花都没用,基础条件不允许,根本改造不了。得看位置和地下的条件。

要不然,虽然窦唯算不上多有钱吧,好歹王菲那时候已经是小天后了,修院子的钱拿不出来?还得大清早捂着鼻子出去让记者拍。

小柳还要上课,再说这段时间说好了不打针的,演出结束就跑回沈阳去了,让张铁军自己在京城把两个人的家安置好。

不跑她怕自己忍不住,在酒店住这两天都是频频在进与不进之间挣扎徘徊。

送走小柳,张铁军去了东方投资在京城这边的临时办公室,就在他买下来的一个小院子里。

经过了大半年的谈判,洽谈,商谈,投资酒店的事情已经达成了协议,位址也基本选好了,现在在等上面批示。

京城嘛,很多事情就要麻烦一些,部门太多,动不动就要进部,到也不奇怪。

现在这边正在操办的就是换置计划,买下空置楼房和几个相对保存比较完整的王府大杂院里的居民进行置换。

同时也在东西城寻找合适的老建筑群落和区里洽谈收购。

九零九一这会儿,东西城还存在着很多老建筑,大宅子,贝子府王爷府等等,有些是杂院儿,大部分是被单位占用,也有闲置荒废的。

这个时候京城在杂院老建筑上的问题和意见冲突很大,单位个人区里市里吵成一锅粥,有要保留的,有要拆除的,老百姓要住,单位上要改。

主要矛盾还是居住问题,人太多了,一个大杂院里就是几十上百户,能掏出来一箱子户口本儿,往哪安置?

现在东方投资和区里谈的就是,你给我一块地,我建一批住宅楼把杂院住户和原址居民安置掉,大院儿产权同时归到给投资公司,任意处置。

虽然这会儿京城的新建楼盘大量滞销,其实也没有多少,这两年一共也就建了三万多平米,位置都比较偏,比如方庄。

在这会儿老京城人的眼里,出了二环那就不是城市了,是郊区,是农村乡下,这种观念会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以后,根深蒂固。

这事儿其实区里还挺欢迎的,感觉计划通,不过关于房子的定价和具体分配问题一直定不下来,区里有他们的一些想法。

东方投资的意思就是,我建楼,我分配,我和居民谈价格以及后面的处置方式。

区里的意思是,你建楼,我分配,我们和居民谈价格还有以后的处置事宜,房子你得先给我,但是我现在给不上钱。

虽然是置换,但也是还要谈一下价格的,毕竟你几十上百年破破烂烂的房子怎么也不能和新建的楼房来个一比一,差价肯定是要有的。

区里明显有一点想玩赖的意思,什么也不出但是想要房子,反正那头老百姓随便应付应付的事儿,也不怕他们到处找到处告。

但是东方投资这边怕啊,怕以后被老百姓堵门骂,关键是挨了骂还拿不到钱,区里这边什么时间能把这笔钱补上根本就说不出来个具体。

这事儿扯了几个月了,区里好像是感觉你们一个香港公司来投资,肯定是看好了京城的市场条件比较急迫,条件定高点也应该能接受。

他们就没想到这边是真不着急,事实上办不成也没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必须要的事儿。

张铁军更不急,带着人坐着车就到处闲逛,看看这个时候的四九城景象……其实就是破破烂烂的,到处都差不多。

后海这会儿还没有酒吧,不过,已经有大量的所谓摇滚乐手聚集在这边了,每天醉生梦死喊着理想。

一个一个过的像乞丐一样还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一说就好像明天会发财一样,每天就知道套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祸祸人,还不负责。

你还不能提不能问,一问就翻脸,打架骂**害邻里都是家常便饭。

在这边混的‘音乐人’大都是这么个德兴,相当脏。正经一点的都不屑于与这些人为伍,都聚在燕莎那边去了。

也没有为什么,那边的生活成本这会儿低嘛,房租便宜。

不过,相对来说这些还都算是混的可以的,混的最惨的那些都在遍布京城的地下室里,过着蚁居人的生活,朝不保夕。

原来备战备荒那会儿,京城修建了不知道多少地下防核设施,面积都相当大,深入地下几十米那种,这会儿大量被租用改造成了出租房。

那里阴暗就不说了,主要是潮湿,被子只要一天不晒就会湿透那种,人在下面住时间长了身体就开始出问题。但是没办法。

张铁军其实不太能理解这些北漂蚁族的心理,这里面大部分人其实都只是在这混日子,理想全靠做梦。回家去混不好吗?

在京城上学毕业了想留下来的还容易理解,那些不远千里没有任何清醒目标就靠着幻想连自己能干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怎么理解?

张铁军曾经见过很多这样的年轻人,来到这边混吃等死,靠向家里要钱活着,每天幻想着发财成为人上人……人上人是干出来的,靠想吗?

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了,只会整天埋怨老天不公平。小事都做不好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大事呢?就特别不知所谓。

京城的西城往西一直到石景山,是建国以后几十年间变动最大的城区。

西城是政务区,大大小小的单位,各级机关再加上部队,从西长安街一直延伸到石景山路,各种保密机构各种大院儿。

原来的老城在九一年这会儿就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影子了,全是大大小小一片一片的红砖楼,各种大型建筑。

王府大宅到是还有那么几座,不过都在大红墙里面。估计这也是东城那边工作人员底气十足的原因。

东城也有改造,不过动作不是那么大,都集中在和平里地坛公园那一带。崇文和宣武这会儿还是正经的独立区,和东西城没啥关系。

方庄在这会儿京城名气最大,是国家级住房改造实验点儿,八、九十年代的京城富人区,不过张铁军没什么兴趣儿,太偏了,干什么都不得劲儿。

这会儿的京城可没有那么四通八达的交通,很多地方都还是黄土路呢。

绕了几天,他让公司去和西城海淀接触一下老宅子的事情,他自己跑到翠薇去了,想试试能不能在那边买一套房子先用着。

翠薇这边已经是海淀区了,从公主坟转盘过来这边全都是各种大院儿,以复兴路为界,路南全是部队大院,路北是政企大院。

从万寿路到老山玉泉山一带更是各种没有门牌的院子,人烟稀少戒备森严,驻军多的像不用花钱似的。

翠薇这里是船舶和煤炭大院,再往后是铁路和水利大院。大马路对过就是空军和海军大院。

很多机构和企业都不只是一个大院儿,只不过在这边比较集中,级别高,院子也普遍比较大。

张铁军在这边逛了大半天。这个时候也没有房屋中介,大部分都还是单位公房,想买房子实在是太难了。

房子没找着,怀疑的目光收到不少,要不是穿着军装估计他都能被街道老太太给举报了,京城的老太太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小伙匝,您有事儿啊?我看您在这转了半天了都。是找人还是怎的?”

“大妈,我想找房子,我想在这买套房子,这边有没有人卖房子的?”

“买房子?您是哪的?”大妈上下打量了张铁军几眼:“您不是对面大院儿的孩子吧?”

“我是沈阳的,我在军区军宣部工作,因为总要来京城出差,就想在这边买个房子安置一下图个方便。我也想住大院儿啊,没有,现在哪都紧张。”

“那是,谁家房子不紧张?都不容易。想在这片儿买呀?怕是不好找。扫听一下,您 总来京城是干什么?”

“演出。我这就是刚参加完十一晚会儿,年底马上又要来参加大年晚会儿,一待就是几个月的,这不是想着买套房子方便嘛。”

大妈一拍巴掌:“我就说看您有点儿面熟,去年大年晚会儿是不是也有您来着?穿着军装,就是。”

大妈的态度和表情马上热络了起来,不再那么防备着了。

“有我,去年也上了。”张铁军点点头,拿出工作证给大妈看:“这是我工作证,我不是坏人。”

“是是是,知道,没把您当坏人,就是看您在这转悠半天了随便儿问问。”大妈接过工作证看了看,还对了对照片。老机警了。

“您没去方庄看看?”大妈笑着把工作证还给张铁军:“现在亚运村儿也火呀,年轻人也多,瞅您条件应该不差,那边房子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