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595章 十二线和老北站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595章 十二线和老北站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金惠莲的家庭总体来说还是相当和谐愉快的,一家人的性格都比较外放,很欢乐。

家里就是她和她姐姐两个孩子,她爸爸是个相当努力的人,运气也是相当不错,早早的就有了成功的事业。

主要是抓住了从八十年末开始的韩国人入沈大潮。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韩国商人开始进入中国,在沈阳兴资办厂,食品,服装,饮料,给沈阳的朝鲜族带来了机会。

他们之间语言相通,饮食习俗和礼节相近,连翻译都不用。

金惠莲的爸爸就是从给韩国人的工厂印刷商标和传单起家,把印刷厂越办越大,差不多是沈阳的私人印刷厂里,最早拥有双色自动机和打垄机那一批。

后来,九十年代中后期,韩国人开始大量向青岛汇集,她爸爸也跟着把厂子开到了那边,沈阳这边就留给了她姐姐。

张铁军认识她的时候,她在帮她姐姐跑业务,被别人介绍给了张铁军。

张铁军在她姐姐的厂子里做了几批货,和她也就成了好朋友,后来就走到了一起,前后差不多有两年多的时间。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零三年,当时萨斯正闹的凶猛。

记忆像流水一样在张铁军的脑海里滑过,漾起波澜。

人的一辈子总会有很多的遗憾,经历一些荒唐的事,遇到一些对不起的人。惠莲在张铁军的记忆里,就是这么一个人,而且份量还挺重。

两个人站在操场的边上,在树荫下,就这么随意的聊着天,不知不觉的就熟悉起来,也到了下课的时间。

“我下课啦,不陪你说话了。”

“下午还有课?”

“有啊,复习,老师都巴不得把课上到半夜才好。我要去尿尿,走了啊。”

“好。”张铁军点点头,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金惠莲:“你有时间了打我传呼,我有些业务可以谈一谈。你给家里拉业务是有提成的吧?”

“有啊,你要给我钱哪?”惠莲眼睛就亮了,开心的笑起来:“说话得算数啊,不算数不行,不是好爷们儿。”

“算数。”张铁军笑起来:“你有时间了呼我吧,到时候你和你姐或者你爸爸来我公司这边坐一坐,把事情说一下。”

“在哪里?”

“动物园,东塔那边,很好找的。”

“有点远。”金惠莲皱了皱鼻子:“我得问问我爸爸才行,到时候联系哈,白白。我要憋不住啦。”

张铁军笑着站在那看着金惠莲一路小跑去了厕所,这性格,真的是从小到大就这样,从来就没改变过。

两辈子下来还是那种熟悉的感觉。

“你咋不走啊?”跑出去挺远了,惠莲停下来冲他喊了一声:“你快走吧,我要上课啦,等我哪天去找你玩儿。”

张铁军摆摆手,示意她赶紧上厕所去,自己笑着摇了摇头,转身从校园里出来。

这丫头也是个没什么心气儿的,爱玩爱闹毫无志向,和她姐姐正好是两个极端,得好好想想怎么安排她能让她活的轻松快乐一些。

出来坐到车上,张铁军点了根烟,突然又感觉自己太莽撞了,就这么迫不及待冒冒失失的找了过来。

好在惠莲的性子本来就大大咧咧的,应该不会想太多,以后可得改改,得板着点儿。

可是拿到照片的那一刻,实在是压不住想见到的冲动。债,何偿又不是一种想念呢?可是真看到的那张脸,又感觉那么的不真实。想哭。

真特么矛盾,真特么矫情。张铁军骂了自己一声,做了两个深呼吸,发动汽车往回走。

怎么安排呢?

实际上,没有继续读书是惠莲心里的一个遗憾,这会儿她不想念了,五六年以后就开始后悔,每每聊天的时候总会说起来。

其实人都差不多,都是在这样不断的选择,不断的后悔,不断的失去不断的怀念。

人生充满了未知,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却需要不停的做出选择。没有任何方向的选择。

总有人说人间就是地狱,我们就是来遭罪的。确实也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顺着黄河大街下来,很快就到了昆山路,张铁军往大马路左面看了一眼,看到一片工地,记忆里的那一片楼房正在建筑当中。

曾经在一个下着小雪的夜晚,在昏黄的路灯下,他陪着一个女孩儿从北市场一路走到这里,然后一个人又从这里走到沈阳站。

来回六公里,他从晚上八点过一直走到接近十二点,雪越下越大,沈阳站的站前广场上一片洁白。

那天晚上的候车室有点冷。

其实到现在,他也不知道那天是为了什么,那个女孩儿的名字他都不知道,就记得有一双大眼睛,穿着一件白色拉绒的半大衣,很爱笑。

那个时候,张铁军有个朋友叫王洪军,是绥中县前所子的人,就是和金晶在一起打工的那个苗红艳的对像。

当时王洪军在北市场里面的一家饭店当厨师,把苗红艳也给叫过来了,两个人晚上就在饭店里面挤一张行军床,不到一米宽的那种。

那时候王洪军初来乍到,连个拔丝地瓜都做不好,经常下班以后把张铁军叫过来教他做菜,那个女孩儿是饭店的前台收银员。

那个时候的自己,还真是傻的可爱呀,像缺心眼似的。张铁军嘲笑了自己几声,有点干巴巴的。

其实什么也不为,单纯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他不懂拒绝,也不会拒绝,别人叫了什么总是不好意思推托,就只能为难自己。

不会拒绝是年轻的标志,还没活明白,等弄懂了,学会了拒绝,人也就不再年轻了。怎么说都是一种伤悲。

他想起了北票的夏茂盛,想起了新民的罗庆贺,也想起了罗庆贺家那个叫四妹儿的邻居女孩儿。

那一年他还答应了四妹儿带她进城看一看呢,结果一直到老都老了,再也没去过那个地方。

当时那个从来没离开过村子的少女的那种开心,兴奋,感激的目光,他很久很久以后都没有忘记。那种对世界的渴望。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

十二线这会儿就已经很热闹了,是沈阳人民的菜篮子。

十二线之所以叫十二线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是因为一九三三年的时候,小日子在这里建了一座中央卸売市场。

市场里内设了十三座米仓场和双轨铁路专线,因为铁路线编号是十二,因此被称为十二线,后来叫的人多了,就成了地名。

九零年,这里被沈阳副食集团蔬菜果品总公司接管,成为沈阳市最大的蔬菜果品批发市场。

九三年这个时候,市场哈尔滨路这一侧的斯卡拉那栋楼还是批发市场,后面已经建起了半露天大棚,就是一溜的彩钢棚子。

整个九十年代,十二线市场除了主楼就是东北角上那一溜房子是水泥砖头的。

两千年,每家玛超市进入沈阳,接管了十二线批发市场的主楼,后面的水泥房子就成了办公室,负责人姓宋。

两千年的时候他每天骑个电动自行车到处显摆,整天研究怎么切酸菜丝。

蔬果公司的袋装酸菜丝生意做的比榆园要早很多,还有应季的蔬菜果品礼盒,当时所有的包装都是我提供的,天天蹲在那听老宋吹牛逼。

每家玛开业,肯德基那个大可乐杯特别醒目

哈尔滨路原来是铁道线,黄河南大街到了这边儿改叫南京北街,从十二线往东四百八十米,就是原来的老北站,叫辽东总站。

当年东北的铁路被小日子控制着,为了打破垄断,张大帅兴资投建了京奉铁路,才有了这座火车站,改变了整个东北的铁路格局。

从一九三零年到一九九一年,整整运行了六十二年,功成身退,被新北站替代。

铁路改线以后,就有了哈尔滨路,后来又有了东西快速干道。

汽车顺着哈尔滨路左转,一直走到大北街右转再往南,从中街穿下来到大南街。这会儿的沈阳还没有那么多的单行路,怎么走都行。

单行路是在九五年前后,从铁西开始的。

那个时候铁西兴建了建材批发市场,为了缓解大小货车的拥堵,就把建材城那一片儿划成了单行路。

后来车越来越多,单行路也越来越多。

九七年中街改造成步行街以后,周边的街陆续也改为了单行路。沈阳的马路都是东西为路,南北为街,很好辩认。

顺着大南街下来走到热闹路,从这里右转过去就是五爱市场,左转是南运河先农坛路,过河张铁军就到家了。

这边密密麻麻的平房中间挤着几栋红砖楼,一栋挤着一栋。

走到杨觉寺巷子口,张铁军把降了降车速,仔细打量了一下右手边的那片房子,希望能找到一些熟悉的记忆。

没找到,这会儿乱七八糟的,记忆里的楼还没建起来。

在张冠军给他的那个文件袋里,有个叫孙莹的女孩儿就住在马路边这一片儿舍宅。

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五年以后张铁军和孙莹会在夏宫遇到,然后成为好朋友,恋人,然后又莫名的分开。

事实上,张铁军连两个人具体是因为什么分开的都没搞清楚,就是那么挺突然的就分了,到是也谈不上亏不亏欠。

九三年,孙莹刚刚十五岁,还在读初中。

她长的并不算特别漂亮,但皮肤特别好,特别白嫩,尤其是她的一双手,是那种任何人见过了都不会忘记的样子。

起码可以完败九成以上的手模那种。

她在夏宫上班,除了写字别的搬搬扛扛的工作就没有人舍得让她做,都怕伤了她的手。

有一次她要去拿一箱汽水,刚伸手,她们小刘班长在一边大喝一声:“停,放下,别动。你可别特么吓唬我们了,老老实实站那儿。”

也正是那声大喝,吓的正在签票的张铁军一哆嗦,也让他和孙莹认识了。

其实小刘班长长的才好看,乖乖巧巧的一身媚劲儿,不过那会儿她已经结婚了,没机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