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601章 不去抬木头真的可惜了

一进来是一个小型的停车场,后面一排车库,右手边有一间值班室。

整个停车场被大门,车库和几面墙围着,墙角是假山花圃,栽着几棵石榴树。

三面墙上都有门户,穿过门户头顶上就有游廊了,可以进到院子里,也可以拐去别的院子或者进入花园里。

正常来说,这种府宅如果中堂大开的话,从正门进来是可以一直穿房过屋走到最后面的。

但这不是把大门放到西边了嘛,整个结构就变成了东侧一排院子和大门平行,每一个院子都成了独立的存在。

于是为了节省空间,游廊都是贴在墙边,在院子和花园中间穿行,四通八达拐来拐去,不熟悉一段时间估计直接就能绕丢。

张冠军小声对陈雨芹说:“这院子里应该是对称的,咱们要最南头那边的东院儿。”

“为啥?”陈雨芹和所有的女人都一样,这会儿连东南西北都没搞明白呢,只顾着看风景了。

“那边也有车库,进来就直接进院了呗,住中间不得走啊?看这样绕来绕去的得走半天。”

“就你聪明。”陈雨芹白了他一眼:“我感觉肯定不会,铁军能想不到?”

“确实,你是个大聪明。”赵卫红在一边冷嘲热讽。

“你滚。脑袋给你削放屁。”

“这家伙,大门还没进呢,你俩掐起来了。要不你俩就在这打一架得了,看能不能打出来个狗脑袋。”张凤在一边煽火。

张铁军怀里的张小愉醒了,打了个小哈欠,呆萌萌的把小脸贴到张铁军脸上,看了看四周,一眼就看到了花,咿咿哦哦的说了一串儿,也听不懂。

“先进屋吧。”张铁军亲了亲闺女,带着大家往里面走:“歇一歇再活动。”

“这所有院子长的都一样啊?”赵卫红拍了拍廊柱,问了一声。

“差不多,南北两头的四个院儿要稍微大一点儿,都是三间客厅一厨双卫。”

“没挖个湖啊?”

“没,刚开始想挖来着,我有点担心弄成死水,那将来臭了可完了。主要是挖不大,就这么点地方。”

“北海后海不也都是死水吗?人家怎么能行?”

“你也不看看人家有多大。”

“那也不对呀,以前人家那水井才多大?那不也不臭吗?水质还好呢。”

赵卫红拍了拍张冠军,笑着说:“你不应该搞什么物流,你应该去搞林场。”

“为啥?”

“就你这抬杠的功夫,不去抬木头真的可惜了,你是抬杠专业毕业的吧?”

大家都笑起来,人也进了张铁军家的院子。

在这里也就不分什么一进二进了,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二门,每个院子的门都可以叫二门,也就是垂花门。

垂花门是过去大宅里最漂亮的一道门了,是重要的接待地点,也是内外宅的界门,通常都是双拱,也就是双脊门户,门里连着抄手游廊。

垂花门的里面其实还有一道屏门,平时都是紧闭不开的,主要是起隔断视线的作用,让人不能在门外看到里面的模样,人平时出入都是走两边的抄手游廊。

屏门

只有主人回家,或者有尊贵的客人到了,才会把里面的屏门打开。庭院中间的路,只有主人和尊贵客人可以行走。

当然,现在就没有这些讲究了,垂花门里也没有再弄一道门出来,人可以直接走进院子,也可以顺着两边的抄手游廊绕进来。

下雨下雪的时候就相当方便。

就是这么个样子

正房两层,一层整个是一个大厅,兼具着客厅和餐厅,茶室的功能。

过去北方的人家是没有餐厅的,都是把饭拿到房间去吃,那时候都是住炕,有炕桌。南方才有专门的餐桌需要餐厅。

现在都一样了。

东西耳房,东西厢房都是一层,卫生间,浴室,厨房和库房在二门两侧。

院子里的银杏树下有凉亭,角落里还有两棵老枣树,摆着门海,也叫太平缸,就是一口口大身粗的矮缸。

这东西在过去主要是防火用的,现在都用来养莲养鱼了。

“真好。”陈雨芹一进来就喜欢上这里了,这是个有艺术细菌的女人。

“这每个院子里都有树吗?”张冠军指了指院子里的景观。这院子至少得有三百六十平,看过去相当宽敞。

“都有,不过都不一样,都是以前留下来的老树,我这是银杏和枣树,还有海棠果,丁香石榴玉兰,栾树,也没特意分,赶上什么种什么。”

“这夏天在亭子里坐坐,烤点串弄两个鸡架,小啤酒一喝。”张冠军吧嗒吧嗒嘴,感觉那情景简直美好极了。

“我爸就知道吃,你看看这肚子。”小萌萌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张冠军一眼。

磊磊在一边牵着田宪苹的手仰着头看大树:“妈,这树上结果子不?能爬不?”

“咱们今天就别分了,都在这院儿住下吧,当给我家开火。”张铁军把张小愉交给徐熙霞,扶着老太太进屋。

老太太还是挺精神的,不过毕竟年纪大了,又是火车又是汽车的,已经有了疲态。

“中午就在这吃呗?”张冠军问了一声:“谁做?有东西吗?”

“你做吧。”陈雨芹笑着架了张冠军一句:“今天就看你的手艺,我们就等着吃。”

“你还是算了吧,总不能刚来京城就集体进医院吧?”张冠军笑嘻嘻的自爆:“我那两下子弄出来狗都不吃。”

“那我比你强。”赵卫红笑着说:“起码我做的东西还能吃,好不好吃另说,肯定熟了也不会奇奇怪怪的。”

“这个我做证。”田宪苹说:“就是不是忘了放盐就是拿糖当盐拿盐当糖,不管炒什么最后都是炖出来的。”

“我那不是怕不熟嘛,总感觉要干锅。”

“有黄大姐和王姐呢,哪显得着你们?”陈雨芹说:“我现在感觉我家也应该请个人,天天回家就吃现成的多好啊。”

“前面你还说不要呢。”张凤揭陈雨芹的短:“现在怎么香了?”

“打死你。”陈雨芹夹了张凤一眼:“打人不打脸。”

“专揭别人短。”小萌萌顺口接了一句。

“你跟谁学的?”陈雨芹低头看了看自家姑娘,是自家的呀,没给谁掉包。

“我爸说的呗。”小家伙毫不犹豫的就把亲爸给出卖了。

还没等陈雨芹的眼神儿落到张冠军脸上,这家伙已经挤出了一个迷的微笑,嘿嘿。

陈雨芹翻了个白眼儿:“你等回家的,在孩子面前什么都说。”

“我爸还说大公鸡尾巴长,娶了媳妇儿忘了娘,还说,”

“不是,你是打算今天就把你爸弄死在这呗?”张冠军看了看亲闺女:“我什么地方得罪你啦?”

“没有啊,咋的了?”小萌萌眨着无辜的大眼睛。

张铁军把老太太扶进屋:“姥,你要不要睡会儿觉?”

“不睡,吃了饭睡。”老太太摇摇头,拍了拍宽大的扶手,动了动屁股,看了看屋子里面:“挺好,就是怪大的,这怎么收拾?”

其实没多大,过去的老建筑的一间只有十个平方,正房是十五间也就是一百五十个平方而已,只是感觉上空间比较大。

正房一般说三间五间,是指开间,就是正面的长度,实际上进深可不是只有一间,像皇宫里面的房子进深都是四间甚至六间的。

王府的规制要比皇宫低,正房的进深一般在三间或者四间。也就是九米到十二米。

就像京城故宫里面说有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是指空间,不是实际房间数量。一间大殿就是好几百间了。

这个间,是指四根柱子在保持房屋稳定的情况下的最大闭合空间。

王府的正房,厢房都很大,只有耳房和罩房是按间算的,那是下人仆佣的居住规制。

平民按规定可以住单进院,九间房,这个间就是指的标准的间了,三点三乘三。

建国以后房屋归公,分配给老百姓的住宅也都是标准间,一家人住十平米,一个大院子塞进去几十几百家,根本就不够住。

不够住也没办法,只能自己想主意来解决,于是各种私搭乱建就开始了,这就是大杂院形成的原因。

北京大杂院儿里面

说句不过分的话,在里面转个身都费劲。不只是屋子里面转不过身,外面也一样,大多数通道连自行车进去都费劲。

但是没有办法,都是为了活下去,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只能坚持着,想着一切能想到的办法。

一家三代十几口人挤在十几二十平米里,京城是这样,申城也是这样,好歹京城还没像申城那样用露天公厕到路边去洗澡做饭。

但是谁在意呢?谁看一眼?我们看到的都是华丽的花团锦簇。

“不用你干活,家里有工人,再说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咱们找几个工人还能解决几家吃饭的问题。”

张铁军看了看老太太确实是没什么问题,就给她把水摆在手边让她休息,自己出来去了厨房。

外面这些人已经开始在分房子了,其实也没什么可分的,东厢西厢够他们随便住了,想怎么住就怎么住,里面东西肯定是比酒店齐全。

张铁军叫王姐去帮忙收拾房间,叫黄大姐到厨房帮自己忙。

米面油粮这些都已经提前备好了,宽大厨房里冰箱冰柜一样不缺,灶台就有三个。这都要赶上大饭店的厨房了。

黄大姐去冰箱冰柜里看了看,翻了几下:“东西还挺全,什么都有,真不错。咱们多少个人吃饭来着?”

张铁军一边洗手一边算了一下:“二十八还是三十?反正得三四桌,咱们就照着四桌准备呗,弄点快的,中午对付饱就行,晚上再琢磨怎么好好吃。”

“那就蒸点大米饭,炖几大锅菜得了,行不行?”

“全炖哪?”张铁军去冰箱里看了一眼:“要不你炖吧,我再琢磨炒几个。先把饭蒸上。”

两个都是撒冷人,商量好了就开始动手,厨房里响起一阵咚咚咚达达达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