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917章 这个真不行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917章 这个真不行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李局长摸了摸下巴,说:“本县咱不说,桓仁怎么了?县政府的办公楼还是特么四几年建的,从解放前用到现在。”

其实说短了,那栋老楼一直用到了二零二几年还在用,墙都要粉了,应该是那个时候全国最破旧的县府办公楼了。

桓仁县政府办公楼,建成于四五年

一几年的时候,县里讨论说盖一栋新办公楼,被当时的蒲书记给否了,他说‘官不修衙’是古训,做起来也不难,有那钱修修路。

那么多年那么多任书记县长,对政府办公楼做的事就是每年国庆给大门口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刷刷红漆。

这五个大字,还有大门两侧的字,已经存在了七十多年了,依然鲜艳亮丽。

2023年,在楼前打羽毛球的居民

“楼旧怎么了?”马局长给张铁军递了根烟:“现在哪个地方的楼不旧?那些破事儿和楼旧不旧有个基巴毛关系?你这往这强扭。”

“本县问题要大一些,桓仁那边要稍好一点儿,”张铁军掏出火机点着烟,说:“现在其实哪哪都一样,全国都乱。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乱的源头吧,也就是方向不一样,规模影响上不一样,从咱们这个角度来说,都是事儿。

咱们本市就现在来说,在全国的城市当中,也算是特别安全的城市了,但是事情少吗?大事不犯小事不断,那也得管,也得抓。”

“那可不一样,”李局笑呵呵的去马局长那拿了根烟:“对比辽阳我可是安心多了,咱到哪都站得直坐的稳。”

张铁军指了指李局:“今天的话就在这屋,一个字都不能露出去,你,包括局里的不管是谁,发现有给哪个通风报信的一律革职查办。”

市局这边在本县待过的人不少,从副局长到下面处室都有。

或者说,本市这边的干部,大部分都来自本县,这会儿不少行局的一二把手都是从本县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张妈张爸的同学或者校友。

那真的是千丝万线,扯不断理还乱。

大家的老家都在本县,在那边亲戚朋友一大堆。

李局自己都是从本县出来的,只不过出来的年头有点多了,家里人该来的也都搬到市里来了。

本市原来就叫本县,市区原来都是本县的地盘,包括矿区。张爸转业到选厂的时候,矿区还叫本县红星公社。

八几年改镇,然后才归到市辖区的。

除了本县,哪个当官的还没有点自己的人脉关系?兄弟城市的,省城的,省里各厅局的。

今天说个事儿,明天就能给你传遍全省的角角落落,弄不好都能出省。这就是现实情况。

“这话说的,多少的就有点瞧不起我了。”李局长撇了撇嘴:“你官大我也不敢说啥,但是你这话确实有点不该说。”

马局长就笑:“这特么还不敢说啥,要是敢你还站起来削他呗?”

“心里有点数吧,做做准备,”张铁军说:“月底我有个会,会上会讲干部问题,到时候省里会有一些动作。”

说这话到是没有什么私心,不管是谁做过的事情也不可能就用这半个月的时间全部抹平像没发生过一样,神也做不到。

张铁军的意思是让老李有个准备,不管是心理上的还是行动上的,打一点提前量,到时候手脚麻利些把事儿办漂亮。

也防止有些人临乱脱逃。

其实我们在九十年代,在反贪反腐这方面做了不少实事的,只不过限于那个时候的通信和交通问题,影响没现在这么大。

这其中各种通风报信什么的也多,跑了不少。

这东西,一烂就是一窝,只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主流风气就在那里。一个大聪明的价格双轨制只用了三年就把地基搞烂了。

不过,或许,也有可能人家就是故意的。

了解了一下情况,张铁军和两位局长又聊了一会儿,听了听他们工作中的一些建议和问题,就出来去了钢铁公司。

市里他没打算去,该说的都说过了,能干到什么样就看他们自己吧。

钢铁公司这边是因为关系到大船和大飞机两大块,不盯一盯多少有那么点不放心。他心里也是有压力的。急迫。

张经理的小公议室这会儿已经变成了指挥中心,省安全厅和高检的人就在这里坐镇,办公指挥。

公司李书记已经被带走了,李书记的儿子还有相关人员也都已经抓捕。

公司的几个副书记,副经理还有纪委,工会几个重要部门都在接受审查,下面各处室,厂,矿领导全部被集中到了公司这边进行询问。

等这些主要管理层过一遍以后,就是各处室内部还有各厂矿的科室车间,包括大集体单位。

上辈子张铁军在钢铁公司工作了十几年,很多人和事儿他都熟,主要的惩治对象心里都有数,其他的实际是属于搂草打兔子。

他过来其实就是强调一下重视,到不是过来指手划脚的,转了转,和张经理讨论了一下后面的事情人员安排这些。

一直待到接近五点,张铁军才从公司大楼出来。天都要黑了。

钢铁公司的办公楼距离商场也就是两百米,他也没坐车,直接溜达着就走回去了。

“对了,蒋哥,你让安保这边安排一下,把卡迪拉克和我那台摩托车给弄到京城去呗?放在这也没人动,时间长白瞎了。”

“这会儿?”蒋卫红想了想,抓了抓头:“这冰城雪地的,运输的话是不是有一点不大安全?车到是能直接开过去,摩托怎么弄?”

从本市到京城,两边三分之二的路都在大山区,全是山路,这会儿只有国道省道也没有高速,一到冬天一大半的路面都是积雪。

在这样的天气走长途运输确实是挺危险的,安全系数太低。

冬天的蔬菜粮食商品什么的, 这会儿都只能走铁路,哪怕再慢也一样,谁也不敢赌。这天气敢跑公路的都是勇士,拿命搏的。

当然了,短途肯定是有的,每年冬天每一条路上都有翻车的,这边年年冬天翻车都是相当平常的事儿,居民连看热闹的心思都没有。

习以为常了,哪会不翻车了才会感觉惊奇。

甚至不少地方都形成了冬天指望着过往车辆翻车赚钱的产业链,吊车搬货一条龙服务。

“走营口行不行?”

张铁军想了想看了蒋卫红一眼说:“小心点弄到营口上船,再从天津下船,那边的路不就好走了吗?一马平川的。”

辽东海岸线很长,沿海城市有点多,港口也多,距离本市最近的也就是营口和丹东了。

不过这大冬天的,丹冬和本市的交通基本上就已经处于禁行状态了,火不烧到房子上没有人会想往丹东跑,纯玩命。

前面说过,从本市去丹东只有一条公路,一出本市市区就穿行在大山大河和悬崖峭壁里,一直到丹东,全是起起伏伏的大坡和大弯。

冬天那路面都像镜子似的,纯天然的直线式滑冰场,再高的技术来了也没用,全看脸,看运气。

往营口走就要安全多了,只有过辽阳到安山的那一段是在山里,坡也没有丹东那边那么陡,到了安山就是平原了。

也就是六十来公里,然后一直到海边都是平的。冬天就怕坡,平地冰雪再厚问题也不大。

“行到是行,这么走肯定安全不少,”蒋卫红笑着问:“有这么急吗?这么着急干什么呀?等明年开春冰雪化了都不行?”

“那不是还有五六个月?”

“行吧,我叫人安排一下。”蒋卫红点点头答应下来:“其实我感觉你应该琢磨琢磨海运这一块,有几条自己的船方便。”

“在琢磨。”张铁军点点头:“这不是正在建造船厂嘛,到时候大的小的玩的用的咱们都造。造船问题不大,现在看的是发动机这一块。”

“船上的发动机是什么样的?”蒋卫红好奇的问了一句。汽车的他会修,飞机的他也见过,就是没见船上的。

张铁军想了想,伸手比划了一下:“你就想像一下,把汽车的十二缸放大,放大几上几百倍就差不多了。

不过汽车是高速机,船用的是低速机,烧的油也不一样。”

蒋卫红想像了一下:“那不是一个缸得比卡车都大?人掉进去都找不着了吧?”

“嗯,几十万吨级大船的发动机缸室确实得有卡车大了,维修起来都是大工程,放点水就是个大游泳池。”

“那得多大的油箱?”

“那种发动机都是烧重油的,沥青,烧汽油柴油那还了得?”

说着话就走到了车库这边。

张铁军打开车库,两个人进来打开灯,去看了看已经停了不少时间的大卡,还有已经闲置了许久的雌虎大天王。

都落了一层灰了。

蒋卫红看了看摩托车又看了看张铁军:“那啥,这个你可不兴骑啊,要是实在想骑的话等我给你找个场地过过瘾。”

哼哼。张铁军伸手在摩托车上拍了拍,拍了一手的灰:“我还真就挺喜欢骑摩托车的,自由,可惜东北这天气实在是不适合。”

“京城也不行。”

“用你说,我知道,不给你们找麻烦,我喜欢还不行啊?弄过去没事在院里骑一圈儿。要不,”

张铁军看了看蒋卫红:“我多买几台,到时候你们陪着我一起骑不就行了吗?”

蒋卫红笑着摇了摇头:“这个真不行,这东西太危险了,一点保障都没有。实在想骑只能是联系个场地,在封闭的条件下骑几圈。”

张铁军瘪了瘪嘴。

外面车响,张爸回来了。

张铁军往外看了看,帮着张爸打开库门:“回来挺早啊。”

“都几点了还不回,”张爸把车开进车库规规矩矩的停好,从车上下来:“你俩在这干什么?要出门啊?”

“不是,没有,就是进来看看呗。”张铁军指了指摩托车:“我让他们把这个还有这台车给我送京城去,在家也没人动,放废了。”

“弄走也行。”张爸点点头:“在家也没人开,时间长了肯定不行。摩托车你还骑呀?

我感觉你还是歇歇吧,可别骑这玩艺儿,太不安全了,现在你还和以前一样啊想干什么干什么?凭白的给人添麻烦。”

“我就在咱家院子里骑两圈还不行啊?我又没说骑大街上去。”

“卖了得了,好几万块钱。”

“不,这可是我第一辆摩托车,好不容易买的呢。我留着当纪念。”

张爸啧了两声:“随便你吧,反正,你还是老实点儿,别逞胜,你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一举一动多过过脑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