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919章 有点舍不得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919章 有点舍不得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张铁军在本市待到了十八号。

陪爸妈,陪于家娟,中间和王玉刚,常中文,许小峰还有丽君两口子小聚了一下,去佟玉刚的文化商店看了看。

又和佟姐姐温存了一个下午。

这次才发现佟姐姐那么温柔被动的性子,其实也是包藏着火热的,还主动说想他了。所以说不管是什么性格,主要还是在于开发。

没和刘燕见面。小明两口子在矿区,他也没特意回去看看。

小黄这几天晚上都没回家,极尽了温柔和手段的陪着张铁军,把全身的解数都拿出来了。

其实张铁军有点想去看看徐熙凤,最后还是没去,忍住了。

现在徐熙凤一家三口已经搬到了街里,每天在南山市场上班,工作做的很不错。

张铁军觉得和她之间还是正常点好,真没必要刻意去做什么扰乱她的正常生活。

南山市场每个月的收入,除去耗费和人员工资,再留一点备用金,剩下的结余还是都给了周可心的,直接存到她卡上。

至于她和李美欣怎么分张铁军没管过,也没问过。

郑莹那边,上次见过以后,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每个人都是过客,每个人一生中也都被别人路过。

相见是缘,不见也是缘。

王玉刚和洪飞已经在谈婚论嫁,两个人已经见过家长了,准备在明年五月完成人生大事。

到时候能不能回来张铁军这会儿也不敢给什么保证,但是礼物和祝福肯定会到。

十九号,张铁军告别了父母和女人们,返回了沈阳。

和省里碰了一下,开了个办公会,然后带着蒋卫红和张红燕去了大连。那边已经在催了。

橡胶厂的搬迁合并工作正在进行,化工学院的搬迁已经结束,全新的大橡和大连化工在十一月下旬这么寒冷的日子里一片火热。

说是合并,其实就是人,二橡和保橡的职工全部迁到大连,和原大橡的职工组成新的大橡厂,入住了全新的家属区。

设备什么的都是就地处理了,这边全部上新。新设备新仪器也有新的工艺。

在整个九十年代,其实最大的损失不是关闭了那么多研究所,也不是破产消失了那么多工厂,是流失了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

再一个就是打乱了国人几百上千年的农耕习惯和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的破坏其实才是最严重的事情,只是从来都没有人关注,这也是后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关键原因。

那些叫着喊着欢迎新事物,夸着捧着享受西式餐饮的高级的人,后来哪个不是医院的大客户,终生VIp。

不信你看看,越发达越繁荣的城市,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越高,而且大都是特别不好医治的器官性疾病。

为什么呢?就是水土不服罢了。

就像吃肉的老虎和狼,你天天给它吃上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试试,就像那条西藏的小狐狸,被一群所谓充满爱心的人士活活给喂死掉。

仲市长陪着张铁军参观了一下新大橡的新厂区,到全新的家属区里转了转,看了一下搬迁过来的这些职工的生活情况。

职工家属区外面就是幼儿园和小学,初中,商场超市菜市各种配套都已经到位,一部分是厂子的,一部分是东方搞的。

大钢和五二三厂的搬迁也已经开始了,大量的工人和车辆像蚂蚁一样拆卸运输着设备仪器。

张铁军的要求是拆卸不能造成破坏,这多多少少的给拆卸运输造成了一些难度,有些影响速度,不过还是值得的。

大化还没搬。

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大化的新厂址最终没和另外两个厂放在一起,这会儿还没有建成,涉及到一些产业升级的问题。

它需要有自己的港口,又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经过讨论,把厂址定在了大孤山岛,包括大窑湾一带。

化工厂,炼油厂,贮存库,发电厂,污水处理厂和港口同时开建。

九四年这个时候大连的城建工作其实才刚刚开始,不过因为几个开发区和港口的建设,污水处理工作的压力已经很重了。

这会儿整个大连市区只有一座春柳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六万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需求。

本来大连正在和日本谈贷款,准备贷四个亿用来升级春柳河污水处理厂,同时建设马栏河处理厂。

同时,大连政府也在大力促进民营资本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投入,鼓励企业自建小型处理站和其他装置,想以此来缓解压力。

在规划上,大连已经划定了春柳河,马栏河,老虎滩,寺儿沟,付家庄,凌水,三道沟和大连湾八个排污处理区。

计划需要资金最低三十亿。起。

不过张铁军知道,这个规划,或者说计划并没有实现,主要就是资金问题,国家在这方面的支持几乎没有。

一直到零三年,大连的污水处理能力仅完成了日排量的百分之三十,为了缓解污水压力,只好用管道把污水直接送进一两公里处的深海。

每天接近五十万吨,这其中百分之八十几都是工业污水,希望通过大海的自洁和稀释作用来搞定污水。

虽然禁止了在排放口附近的海洋养殖,但水是流动的,周边的渔业和海养业多少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主要是那个时候老仲已经走了,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在这个吃力不讨好的项目上花心思,直接一排万事大吉。

大海那么大,哪差这一点点污水,对吧?

事实上,这个时候全国的城市管理者们都是这么想的,也都是这么做的,包括沈阳和本市,九十年代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就不算啥事儿。

然后到了九十年代末,全国上下一片臭气熏天,从大海大湖到大江大河再到小河沟,就没有能逃得脱的。

而且九十年代,我们的城市贷款几乎都来自于小日子,所以才能被它在方方面面那么肆意的各种渗透,指手划脚。

张铁军不是放话说凡是向小日子和世界银行请求贷款的都可以来找东方投资找渣打银行嘛,老仲就记住了。

建大孤山岛的时候就把污水处理规划拿了出来。这是明谋。

除了污水处理,还有港口、公路和发电厂。

东方投资和渣打这边商量了一下,就联手把事情都接了过来,该投资的投资,该贷款的贷款。

不怕还不上。

大孤山岛这会儿还基本上是个荒岛,童牛岭还是座荒山,填海的那一片都还不存在,南大圈还是漂在海里的小岛。

不来这边看一眼,张铁军还真不知道,原来后来看到的那些海港码头,那些平地,大多都是填出来的。

这会儿也正在填。码头港口和一般的填海造陆还不一样,用的是大石和钢筋混凝土像搭积木一样垒叠起来。

所以不用像填海造陆一样有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围着半岛海岸线,巨大绵长的工地一眼看不到头,一直延伸到几公里以外去了。

张铁军就被允许在开发区这边远远的看了几眼,没让他往里面去。

施工场地人多车多乱七八糟,也没有正儿八经的路,谁也不敢让他往里进。

“你还是别特么吓唬我,等弄好了,起码路修好了以后再看吧,反正都是你的又跑不了。”

老仲拽着张铁军上车:“咱们商量商量大钢和五二三老厂那边儿,这头先不用看。”

“那有什么商量的?”

张铁军本来也不会给大家找麻烦,一片工地又不是黄花大闺女不看不行,跟着老仲上车:“五二三留着,那片不动。

钢厂这边……得设计一下,保留一部分有意议有价值的,剩下的拆掉。”

“那,就准备开始搞这个滨海公园了呗?”

“嗯,可以开始了,等该拆的拆完把设计调整一下就开动,还得摸一下浅水区水底的情况。”

“那个有,我找人给你拿一下,这边基本上感觉可以利用的地方我都找人摸过,海床,深度,坡度,潮汐什么的。”

张铁军给了老仲一根大拇指。实干家。

什么是实干家?

他的一个规划能让人改无可改持续执行三十年,不管对他本人是什么态度,能让一座城市平稳稳定的发展下去。这就是实干家。

回到市政府,老仲向张铁军汇报了一下这次自纠自查行动的执行情况。

大连实际上是游离在全省其他城市之外的这么一个特殊存在,计划单列嘛,省里的事儿他想掺和就掺和,不想掺和谁也管不着。

之所以要把人弄到这边来审,也就是因为这座城市的特殊。找省里没用。

不过,这事儿毕竟是张铁军挑起来的,老仲肯定是要给面子,要响应一下,也正好顺手整理整理队伍。

吃了午饭休息一会儿,张铁军到棒槌岛宾馆,和这边的工作组一起开了个会,听了一下汇报,对后面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第二天,二十号是星期天。

老仲和张铁军一起来到一分为二的大船厂参观了一下,看了看进度,又到已经落成的研发基地里转了转。

研发基地之所以叫基地,是因为大,包含了研发中心,试验中心,材料中心,生产中心和住宅为一体的这么一个大家伙。

里面还有一个安保的训练场,总占地接近九百亩,已经可以说是一座城了。

老厂和新厂之间,海上距离只有一点二公里,但是从陆地上走的话要绕一个湾,将近四公里多。

巨大的制造码头走在上面有一种蚂蚁上了楼顶的感觉,巨大的干湿船坞,封闭船坞,高大的龙门吊,密密麻麻的设备设施,巨大的材料库。

虽然感觉渺小,但是并不影响心情的激动和心潮的澎湃,连灌进耳朵里的巨大的噪音都感觉是那么的悦耳。

“这段时间可有不少人往这里钻。”

仲市笑着对张铁军说:“也不知道是碰着谁的神经了,抓了二十多个了,哪个国家的都有。”

“保密工作还要加强,”张铁军点点头:“不过也不能守的太紧,该露还是要露一点,那艘要拆的可以开始动手了,大大方方的拆给他们看。”

仲市长咂了咂嘴:“感觉太可惜了,有点舍不得。真要拆?”

“那肯定的,还指望它挣钱呢,我这滨海公司可没搞太多的收费项目,全指它抬人气了,有什么可惜的?咱们以后造更大的。”

“就是不知道得多长时间,拆着快,搞起来可就慢了。”

“没事儿,也快,咱们又不缺钱。只要前面的几关过了后面就是下饺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