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956章 猫熊奖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956章 猫熊奖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这事儿就这么拍板决定下来了。

龙凤基金会下面有一个独立的奖项评选部门,叫基金会奖项评议委员会。

目前评委会下面只有一个部门……国防金长城奖办公室,下设长城奖学金。

现在就是由姜阳光牵头在评委会下面组建一个新的办公室,叫电影电视猫熊奖评议办公室。

至于国际不国际的,那得看后面发展,不用写上去。

以后张铁军还会安排人组建一个音乐方面的奖项,他准备就叫金琐呐奖。目前还不成熟。

其实想拥有国际影响力还可以组织很多奖,比如计算机方面的,文学方面的,甚至数学物理化学,都可以。

只要奖金给的够多,办起来都不是问题。

不过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都不着急,得一个一个慢慢来。

虽然办这个奖可能会把电影协会和文联给得罪掉,但是请评委过来也并不难,还是那句话,钱给到位就没有什么难的。

老马提议说可以直接和几大电影学院戏剧学院合作,这也是一条好路子。

“那那啥,那我这,算是进了基金会呗?”姜阳光摩挲着头顶问张铁军:“那算不算咱们的正式职工?”

“你要说什么?”

“嘿嘿,那有工资奖金什么的不?我听说咱们这边都给分房子。”

“你原来单位上行吗?”

张铁军记着他在青年话剧团来着,那地方可不会允许职工出去兼积,搞副业是搞副业,接戏是接戏,但是成为别人的职工那就不一样了。

“早就不去了我,都好几年了,现在算是自由职业者,我,混单帮的。”

他从小说话有点结巴,不过不算太严重,所以他说话经常就从中间起头,把卡嘴的第一个字儿往后放。这毛病到老也没改过来。

他从小长的老成,十五岁就像四十似的,孩子期的坏事儿没一样落下过,是在妈妈亲切的棍棒巴掌下茁壮成长起来的。

他说他妈妈感觉从来没打过他,可是他天天挨打。

因为四五岁就被当成大人,家里打酱油洗碗做饭换煤气罐洗衣服照顾弟妹都是他来做,所以特有主意,特犟。

演一部电影能和导演从头吵到尾,不管是谁,谢晋田壮壮张一谋都和他吵过,拍京城人在纽约差点把冯裤子给拧成执行导演。

不过也就是这样,他到是早早的练出了导演的技能和眼光。

他能把一本不到六万字的小说改成九万字的剧本,连时间都忘了,来找他的朋友愣是在他家住了一夜他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很不好评价的人。

“你不是弄了个阳光灿烂制作公司嘛?”老马看向姜阳光:“不干啦?”

“嘿嘿,我那就是个扯蛋的,嘛事儿没有,散了就结了。”

“行吧,”张铁军点头答应下来:“那以后你就到基金会上班,签正式合同,外面接戏什么的你自己做主就行。”

“那,那那我交多少?”

咱们向来有个传统,单位上的人出去接戏接活都是要给单位交钱的,不只是演出,运动员也一样。

“不用你交。”张铁军摇摇头:“你把税交了就成。还有就是如果你自己要拍片儿,必须得通过我,我同意了随你拍。”

“那,那资金呢?”

“随便,找投资公司去谈,具体怎么投怎么分你们商量。”

“行,我我干。”

张铁军看了看他:“我再和你强调一次,管好你的裤裆,前面没弄干净就别往后扯,发生一次你就别再说认识过我。”

这小子前科累累,张铁军只能把话说重点:“如果你这边散了再找,我没话说,弄两层皮什么的我是最讨厌的,你记住。”

“不,不能。嘿嘿。”

“那小军拍的片子还能评奖不了?”老马问张铁军。

张铁军摇摇头:“那就别想了。其实奖不奖的并没有那么重要,把片子拍好有人愿意掏钱看才是真功夫,别的都是扯蛋的。”

“您好像就没拿过什么奖。”

“请了我几次我都没去,我去了本身就是不公平,再说我感觉我也用不着用那个来美化自己。”

“好像小柳也从来没参过什么奖。”

“嗯,她对那个也没啥兴趣儿,不能吃不能用的,一盘磁带赚几百上千万揣包里比什么都强,还能做不少事儿。”

“铁军儿,咱们这个院线公司,现在有多少家电影院?”梁佐问了一句。

张铁军想了想说:“应该有三百多家吧?具体的我还真不知道,咱们自己建的有四十几家,收购了一些进行改造,现在还有施工当中的。

反正院线公司的目标是地级城市的标准电影院要达到九百座,荧幕要达到六千块以上,算是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

这是张铁军给院线公司制定的目标,其实不高,但是在九六年这个时间来看,那就不是一般的高了,有点惊人。

要知道国内零二年的时候,全国加入院线的电影院一共才不到一千一百家,荧幕不足两千块。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是不准的,应该比实际要低不少,但也足够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了。

其实这里是钻了个空子,在零五年以前是不允许私营资本进入制作发行放映领域的,但是外资可以。

而且别看外资的许可是零三年才公布的,其实在那早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尤其是港资,从八十年代开始基本上在国内没有什么限制。

所以只要你经历过,或者观察过就会发现,国内的港资公司那才叫一个多如牛毛,几乎涉及到了各个行业各个方面。

“那要是真有几百家电影院在手里,以后出片子可就真不愁了。”老马笑着说:“片子好拍,放出去才是问题。”

“过审也是个问题,还是大问题。”姜阳光吐了口烟圈:“谁也不知道会因为什么被卡住,就像海马当初就一首歌。”

嗨。老马摆摆手:“可别提这茬儿,都几年的事儿了。”

“以后不和他聊天,”梁佐笑着说:“这小子忒不会说话了,哪疼往哪杵。”

几个人都笑起来。

姜阳光弹了弹烟灰,对老马说:“你,不是研究历史文物吗?我问你,咱们咱们国家,第一家电影院是谁开的,在哪?”

老马扭头看了看梁佐:“这事儿……我还真没扫听过,没关注过呀。是哪?我感觉肯定是申城,那边当年国际化一些。”

“我也感觉是申城,哪一家就不清楚了,还真没注意过。”梁佐点点头同意老马的说法。

嘿嘿,姜阳光一呲大牙:“不不不知道了吧?跟你们说我,是青岛,中国电影院。”

张铁军看了看姜阳光:“那是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你问的是国内第一家电影院,不是一回事儿。”

“是是嘛?”

老马和梁佐都笑起来,姜阳光不服:“那您说,第一家电影院在在哪儿?”

张铁军皱了皱眉想了想:“这个好像还真没有定数,有人说是云南的水月轩,有人说是天津的权仙电戏园,还有人说是申城的虹口大戏院。

不过如果说是正儿八经的电影院的话,我感觉应该是虹口大戏院,当时也叫影戏院。”

老马说:“电影这个词儿从哪来的我可知道,原来都叫光影戏,咱们中国人把一切演出的事儿都叫戏。

是天津卫大公报第一个用了电影这个词儿,然后就流传开了。

话说咱们天津卫的电影院也早啊,那会儿也是十里洋场,不比申城差到哪儿去。”

嗯,张铁军点点头。权仙是一九零六年开业的,后来因为租界的不公平对待搬扯重建,取名上权仙,后又失火再次重建。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专业电影院之一。

“那电影院现在还有吗?”梁佐问了一句。

张铁军点点头:“有,现在叫淮海电影院,和小日子合资呢,咱们院线去谈了两次没谈下来。”

电影院和金海胜签了十七年合同,金海胜掏钱把电影院做了翻修,增设了台球,电子游艺,录像厅,卡拉oK等项目,据说生意特别火爆。

事实上,这份合同并没有执行完,不过后面的事儿张铁军就不知道了。

就在今年,九六年年底,淮海电影院周边会开启危陋平房改造工程,到明年荣业大街会拓宽,电影院会被拆掉一半,从此全面停业。

后来那里被平掉建了南市公园。

也就是说没谈成其实是好事儿,真谈成了明年这一拆,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呢。

“天津原来电影院确实多,应该是全国电影院最多的城市了,我记着得有三四十家,我爷和我爸都给我讲过。”

梁佐说:“后来留存下来不少,这几年城市到处改造不少都给拆了,感觉有点可惜。”

“城市发展,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就一个马路拓宽你能不搞?就像咱京城,原来那路才多宽?有不少都是小胡同,别说走车,人过都费劲。”

“现在不少胡同过人也费劲,里面像迷宫一样,不少杂院儿现在也都建的挤不进人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

“还是我家那边好,宽绰,就是路有点不好走。”于谦终于能插上话了,在一边听着憋了半天。

他家在大兴黄村儿,石油的家属区,那边这个时候属于地广人稀,那确实是地方大,随便建。

他过来一趟城里或者回去其实都是挺不容易的,路上得折腾好半天,大多数时候他就在城里找个地方混着也不回去,反正也不用花钱。

后来老郭也住到他家那边去了,有一次演出晚了公交都停了,从大石烂儿走回去的,走了半宿。

二十多公里,把挺大个老爷们都给走哭了。

这哥俩好一直也没在城里住过,有钱买房了也是住的远远的。

“你现在还有演出吗?”张铁军问了谦哥一句。

“也有,不多,有时候演员凑不够我也不爱去。”

老马就乐:“他们演一场就十块钱,还不管车不管吃,我都不知道他们去演这个出图什么,那单位也没什么意思了。”

“那也得有个单位呀。”谦哥有点不好意思,抓了抓头皮:“总比混着强,不老少人想找个单位还没地儿要呢。”

他这会儿纯属混饭吃,挣的钱都不够用的,也没什么存款,混一天是一天的感觉,确实也不敢说离开单位出去单干。

主要是这会儿拍电影电视剧给的本身就少,腕儿才几万块钱。

老马有钱是因为他是出品人,赚的最大头,梁佐他们有钱是出版小说,编剧费其实也没多少,不过肯定是比谦哥多的多了。

而且这些人本身都有工作,在大单位拿着工资。

这会儿京城的职工平均工资六百多不到七百块钱,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高的。不少地方才一两百块。

曲艺团这会儿工资已经发不出来了,一个月给个几十一百的意思意思,一直到零四年都没超过两百块。

他在博物馆这边帮忙,老马一个月给他开六百块,有地儿给他住但是不管吃。这已经算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了。

话说六、七十年代是曲艺人的黄金期,名气大演出多工资也高,那个时候月工资一百七(刘宝瑞)在曲艺圈里都算是低的。

两百多的(马三立)三百多的(侯宝林)。

还有五百的(常香玉),一千的(新凤霞),一千三百多的(李少春),一千七百多的(马连良)。

周艳芳程砚秋每月一千五百块外加分红,谭富英一千六,裘盛戎一千五。

你敢信?

真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