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996章 一条街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996章 一条街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就这么闲扯着,回到了站前。

其实张铁军还想去南山看看老五的,再去市场逛逛,可是一想到那边的冰雪大滑梯,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还不如走着去呢,起码安全点儿。

“你俩是在这开个房间住下还是要回市里?”

到了站前,张铁军问了小明两口子一声。

“我俩明天得到会宾阁,她家办事情。”张铁军说:“你俩在这明天我也没功夫陪你们。”

“你家是后天是吧?在选厂宿舍的食堂。”

“嗯。”张铁军点点头,把周可丽扶下车:“你俩还是别去了,闹哄哄的也没啥意思,孩子还遭罪。”

“那你还回市里不?”

“回,后天办完了就回,我还得在市里请几个客人,到时候你俩也去吧,一起热闹热闹。”

“那我俩还是先回去吧,在这也没啥事儿。”小明看了看刘婷:“你说呢?你还想去那边待会儿不?”

他俩说话当孩子的面不敢提东沟门和姥姥姥爷大姨这些字眼儿,孩子一听就会闹着要去。

“不了吧,也没事儿,回家吧。”

“那你俩跟我走吧,”支队长说:“我也得回去,那边队里有事儿。”

年底了,安保这边事情也多,安保员的休假探亲,工作轮换,地方上方方面面关系的走动这些,都得他来安排。

“对,那你俩直接坐他车回去吧,后天我到了找你们。”张铁军指了指支队长:“小明你还是抓紧时间弄个驾照吧。”

“弄,弄弄弄,回去就弄。”小明瘪了瘪嘴:“现在这么一看,不会开车确实是不行了,还是有个车方便。大卡,噢。”

“行,给你弄台大卡。”张铁军答应下来,看了看时间:“那就赶紧走吧,早点到省着降温。”

这会儿已经三点半过了,这边这个时候四点多天就暗了,开始起风降温,用不上五点半就已经一片漆黑。

过年前后这几天正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一到晚上那小风嗷嗷的。

小明和刘婷抱着孩子跟支队长走了,张铁军看了看周可丽:“咱俩干啥?你想去哪不?”

周可丽靠到张铁军身上小声问:“你是不是想去看谁?”

“没有,就是问你想不想去哪。”

“矿区这边没有啦?”

“以前的早都断了,现在的……没有。那不能算。”

“谁呀?我知道不?”

“什么谁?”

周可丽去张铁军身上抓了一把:“你说谁?就你刚说的这个,不能算这个。谁?”

“就一次,平时也没啥联系。”

“一次也说。说不说?”

“老丫她姐,那次我给她弄了套房子嘛,她有点激动,和你姐那时候差不多吧,我控制力又不行,就有了一次。”

周可丽翻了张铁军一眼:“我就知道,身边上这些个你一个也不能放过了,也就是柳姐和凤姐岁数大点还没有姐妹。”

“那是我想的呀?你不知道你姐那个劲儿?我都没反应过来。”

“你是好人呗?”

“不是。”

“我看也是。那去哪?我不想回,这么早呢。我没地方去。”

“要不……咱们去中小转转?”

“你惦记谁呢?栗静?我看你和她有点好,像。”

“胡说,这个可没有啊,你别乱说。”

“她长的挺好看的呀,温温柔柔的说话声都不大。”

“好看的多了。我虽然不是啥好人吧,但是我也不是烂人哪,你就这么希望我见一个上一个?”

“那才不呢,以前的就算了,以后再那啥我就,”周可丽伸出两根手指头夹了夹:“咔嚓。”

“那完了,那你们以后就得靠黄瓜了。”张铁军笑起来:“还挺狠。”

“那你看看,试试不?”周可丽用手捅了捅张铁军:“去哪呀,快决定,站在这怪冷的。”

“走吧,中小,看看曲老师去。”张铁军握着周可丽的手揣进大衣兜里,两个人往一条街那边走。

一条街的街口飘荡着一股子炒瓜子花生的香气,还有不少人在那排队等着买。

他家就靠着炒瓜子花生卖,别的什么也不做,父子两辈就做这个一年十几万入账,后来都在市里买房买车。

一直到张铁军回来那年,这个小店还在呢,就是从平房换成了楼底门市。

张铁军往边上看了看,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出钱把这一片给开发了得了,省着以后发生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那时候这一片开发可是没少折腾,打架,停水停电,最后弄了一群劳改犯过来直接硬推的,把人架出来就扒房子。

那孽是真没少造,可是能怎么样?人家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

张铁军回头安排安保员:“你叫人去查查劳教九大队,那个队长姓刁,查查他这几年的财产和行动,详细一点。”

“怎么了?”周可丽问。

“没事,想起来点事儿,一早我就想查查他了,事情一多给忘了。”

“他咋了?”

“烂事没少干,和不少事情都有牵扯。”

“现在不都是这样?根本查不过来。”

“慢慢来,我才二十三。”

周可丽皱了皱鼻子:“你自己就是个大坏蛋。”

张铁军停住脚,看了看周可丽,周可丽一愣:“咋了?还生气啦?”

“咱俩就这么空手去呀?”

“对哦,那拿点啥?”

张铁军扭头看了看炒货摊,人太多了得排队,想一想,别的好像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也就是烟酒饮料这些。

“算了,就留点钱吧,给孩子压祟。”

“他家这个弄的真香,我闻着都馋了。想吃。”周可丽也看了看炒货摊。

“明天叫谁来排队吧,人太多了。我妈也爱吃他家的东西,明天叫人来多买点。”

“我家年年买的也是他家的。”周可丽点点头:“行吧,别忘了给俺家带点。”

“和我还分的那么清啊?”张铁军看了看周可丽。

“咱俩不分,咱俩爹妈也不分哪?他们又不住一起。”

“有道理。”张铁军给了周可丽一根大拇指。

两个人拉着手顺着一条街往西走。

眼瞅着都要黑天降温了,这条街上的人还是挺多的,两边的人家基本上都改成了大大小小的门市,卖啥的都有。

临街的门口不少都挂着各种玩具和服装的样品,弄的挤挤茬茬的,瞅过去一片杂乱。

但就是这种杂乱才是人间烟火,后来弄的到是整洁大气了,到处都是冷冰冰的一潭死水样,也就没有了那种生气和活力。

咕咚咕咚的舞曲,抑扬婉转的歌声,说话声,孩子的叫闹声,混成了市井。

那家开了十几年的书店还在,窗子上那两个歪扭扭的租书两个大字这么多年都没换过。九六年这会儿租书还是好生意,能一直持续到两千年以后。

兰州拉面馆的香菜味儿飘的满街都是。

这几年来开店的外地人也越来越多了,西北的,东南的,中原的,从面馆小吃蛋糕做到弹棉花弹被子,生意都特别好。

在街道中间的地方,张铁军看到了影碟出租的牌子,出租影碟,歌碟和录像带,你要是胆子大敢问,他就敢大着胆子给你拿‘那种’。

他们不光出租碟片和录像带,还租游戏卡游戏机和光碟机录像机,服务相当到位。

张铁军往里面瞄了一眼,里面有点黑,看不太清。

“你看啥?你想租啊?”周可丽也往里面看了看,问了一句:“租啥样的?”

“你想看哪?”

“你租我就看,有啥了不起的。”

“那你想看不?”

“……想看。”周可丽笑起来,拿脑袋往张铁军身上顶:“坏死了你。”

“你说我冤不冤?你想看结果是我坏。”

“不是你骗我看的呀?我以前多单纯个小姑娘啊,都是你给祸害的。”

“你真厉害,什么事儿都能赖到我身上。”

“那不赖你赖谁去?赖别人身上?人家也不能干哪。你干不?”

几句话的功夫,张铁军已经看到了想看到的人,拉着周可丽继续往前走:“你说你,堂堂一督的人了,在这和我讨论看不看录像,好意思不?”

“那咋了?我又没和别人看。就是怕你不敢去租,这要是让人给认出来,吼吼。”

“肯定能认出来呀,这边年轻人不认识我的也不多吧?”

“臭屁,像你多有名似的。你说,要是让人认出来了,然后传到涛哥他们耳朵里了,你咋解释?”

“那解释啥?这个还用解释?我岁数小呗,经不住诱惑。”

周可丽就吃吃笑:“你说,涛哥他们年轻的时候,看不看?那个。”

张铁军也笑起来。

谁还没年轻过呢,年轻人应该也都差不多吧,那个年纪喜欢琢磨的事儿也都那样。或者说人之常情,本能。

走到一条街的尽头丁字路口,往右是去中心街和区政府,站在这里就能看到徐熙凤现在住的那栋楼了。

往左走过去就是天桥,跨过密集的铁道线去往南山。

正对着一条街的街口,是一个自建的门市房,和这一片的老旧房子不同,还是崭新崭新的,也要高出去一截。

房子的大门就开在街边上,有雨搭,雨搭上面立着一块铁牌子:王子电脑,刻字,打字复印,做灯箱。

张铁军站在那看了看这块牌子,回头去看了看那个影音出租店,笑了笑。

“你看啥?你笑啥?”周可丽捅了捅他。

“这两个店的老板我都认识,”张铁军拉着她往左边走:“他俩有一个共同的朋友,是露天矿的一般干部,但是是工人岗。”

“这有啥奇怪的?毕业分配来的呗。”

大学毕业分配到国企来的毕业生是干部,但是来了都是要上工人岗,就是以干代工,但是工资待遇还是按干部的发。

他们要在工人岗位上干几年以后考核合格,或者有了合适的干部岗位,才会真正担任干部。

有的些运气不好的,或者情商不大够用的,在工人岗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的都有。

“我不是说这个奇怪。他们这个共同的朋友吧,有对象,对象在北钢,这个电脑室的老板也在北钢。”

“然后呢?这咋了?”

“然后吧,这个音像店的老板和这个对象在北钢的是高中同学,是跟着他过来的,她家不在这边,挺远的。”

“……高中同学?跟着他跑这么远过来?因为啥?那都得五六年了吧?”

“喜欢他呗,就愿意跟着他,不要名也不要份,就没事儿约个会就行。”

“真厉害。完了呢?你要说啥?”

“他这个在北钢的同学和他对象也熟,还都在北钢上班,一个礼拜才能过来一次。”

“……他俩也弄一起了?”

“不止,然后他把这个不远百里跟着他过来的女同学,介绍给北钢这个同学了,还成了。他们四个关系可好了,没事就凑在一起玩儿。”

“……也挺好的,互相都有感情。”

天桥全长一百八十米,横跨火车站站台,信号房和十六组铁道。

这座桥是八七年建的,那一年选厂小学建了教学楼,这里修了天桥,都是日本人给修的。这座桥头上立的碑说建桥花了六十万日元。

那个日本人是在这里出生的,四五年随妈妈被遣送回本土,后来长大发了财,八七年回到这里寻祖投资。

碑上是这么刻的。

后来北桥头这边改建修人民广场的时候,那个大理石的碑被人给弄没了,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

这桥就是角铁钢筋焊的,桥面是钢板上面铺水泥,一走火车就乱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