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病弱书生壮夫郎 > 第131章 想到

病弱书生壮夫郎 第131章 想到

作者:素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0 17:06:18 来源:小说旗

此次李观回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他一人了,他身后还有江南李氏一族的支持。

李观的选择,便是江南李氏一族的选择。

不出所料,他率先走进的便是二皇子府,只一次出入,京城众人便知道李观选了哪一派。

因其带着李氏家财加入二皇子阵营,他在京城副护军参领府前闹事一事,也被平息了下来,并未被镇南将军和京兆伊追究。

只是他在二皇子的包容下,并未收敛此作风,反倒是隔三差五,以商量政务为由,拜访梁康。

即使十次有十次都被梁康赶至门外,他也依旧坚持不懈。

有一次,连郑秋宁都忍不住让梁康将他放进来,当面对他说道,

“李观,李大人,您不觉得您如今的举动有些好笑吗,当日我未成婚时,您躲我似耗子见到猫一般,现如今我成了婚,您又来做什么呢?”

他话里夹杂着讥讽,对李观的情绪只剩冷漠,可看到他巴巴往上凑的模样,又觉得十分可笑,忍不住开口嘲道,

“李大人现在的模样,您更是让我确定当初的离开是正确的。”

李观听着郑秋宁的话,心中被刺痛。

这三年里的每个日夜,都让他更加确定他对宁哥儿的爱意,他觉得曾经的自己是魔怔了才会做出那样伤害宁哥儿的举动。

“宁哥儿,我……”

李观张开口,可什么都说不出来,他知道是他亲手将宁哥儿推开的,他太坏了,不怪宁哥儿放弃他,选择梁康。

郑秋宁看着他,轻笑出声,他的眼睫颤了一下,对他说道,

“你走吧,不要再来梁府闹事了,你这样做,只会让我更加厌恶。”

“所以,以后楚河汉街各自安好吧,李大人。”

说完,郑秋宁转身,也不再看李观,梁康在一旁对李观补刀道,

“李大人,说起我和宁哥儿的婚事,还要多感谢你,若不是宁哥儿从江南回来遇到流民,我正好替宁哥儿解决了麻烦,恐怕我们永远也不会相遇。”

李观凝眉,开口问道,

“宁哥儿遇到了流民?!”

梁康挑了挑眉,抬眼看向李观说道,

“李大人竟然连此事也不知吗?”

“不过也是,那时我见宁哥儿黯然神伤,怕是与李大人已经闹掰了,不知道彼此消息也很正常。”

李观喃喃自语,

“我害他遇到那些流民……”

梁康看着李观自责萎靡的状态,心中满意,他这段时间因为这人受了太多憋屈气了。

这人前来找事,结果他父亲和岳父都不许动他,他只能一次次忍着,现在他可没和李观动手,不过是稍微动了动嘴而已。

李观还是没有在梁康面前继续站着,并不像平时一样与其打招呼离开,而是直接转身离开,背影落寞。

或许是夫夫二人的一番话起了作用,李观有相当一段时间都没再往梁府去,只是还在观察郑秋宁的行动轨迹,暗中为其解决遇到的麻烦。

直到一日

李观赴同僚在家中举办的宴会,他这个同僚在吃饭时,依旧将宠侍带在身边,让另一位同僚调侃道,

“杨兄真是好兴致,这种时候也不忘带着宠侍!”

被叫杨兄之人却笑着回道,

“实在是他太过粘人,平日里又乖巧懂事,不似我那正夫整日冷着脸对我,他与我正夫不同,整颗心都放在我身上,实在是让我割舍不下啊!”

此言一出,其他同僚皆是表示理解的笑闹,唯有坐在一侧的李观陷入了沉思。

整颗心,他也是整颗心在宁哥儿身上啊,虽然宁哥儿已经和旁人成亲,可是他不愿就此放弃。

就算是已为人夫又如何,他听闻这梁康娶了宁哥儿,后院还有两房宠妾,哪边都不落下。

宁哥儿现在不愿嫁给他为夫,但他可以先从宁哥儿的‘妾’做起,这是对他曾经所做的惩罚,他甘愿接受。

李观提起面前酒杯一饮而尽,他心中想法愈发坚定。

说干就干,明日便去私会宁哥儿!

————————————

京城的风刮得很快,会试再次举办,这次会试杜斯年虽不参加,但还是有所关注,因为杜玉丰今年也要参加会试。

杜玉丰一路走来还算争气,不枉杜斯年在京城也为他寄回许多有用的书册,关心其状况。

他成亲后取得了秀才功名,之后三年苦读,举人试中虽说排名并不太靠前,但也顺利上了榜。

如今他来京城参加会试,也是杜斯年出银子鼓动其前来,那信中一句句邀请鼓励,将人催使到了京城。

杜玉丰本来要自己找落脚处,但是被杜斯年和程南阻止,他们如今的宅子位置虽不说太靠里,但是好在院子宽敞,内里装饰清幽,是读书人向往的住所,很是适合读书。

二人将其引至后院一间房前,程南对他说道,

“原先我以为吴哥儿和你一同前来,为你准备了这间大些的屋子,但是你信中说吴哥儿要在家中看着双儿,无法陪你前来,你一个人住这一间或许有些空旷,你先看看,若是觉得不合适,你再看看别的屋子。”

杜玉丰闻言赶紧回道,

“不空旷的,嫂夫郎为我置办好这一切就很麻烦了,如此妥当,真是叫玉丰不知该如何是好。”

杜玉丰的感动并不是作假,异地他乡,有一个同乡如此照应,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是极大的。

程南笑着对他说道,

“玉丰不必这样客气,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你如今需要操心的事只有一件,就是过段时间的会试,其他的等到考试结束之后再说。”

杜玉丰泪眼汪汪,看着二人,三年来他们书信不断,对方明明已经仕途顺利,在京做官,完全可以不再过多理会他这样的同村友人。

但是杜斯年时常寄给他在县城难得一见的书卷,为他指点迷津,程南也很关心他和吴哥儿的生活,逢年过节从不忘记送来关怀之语,他和吴哥儿的孩子双儿出生时,还送来了一对精致金镯,如此贵重,让他们简直不知所措。

到如今,他进京赶考,夫夫二人还为他提供住宿,帮他适应京城的生活,种种下来,杜玉丰已经不知该如何回报二人。

杜斯年也看着杜玉丰温和笑道,

“玉丰,在这里你就当作是自己家一样,放松心情,好好准备接下来的会试,不必顾虑那些杂事。”

杜玉丰看着二人,坚定地对二人说道,

“此次考试我一定会尽力,不枉来京城一回。”

杜玉丰此话并非口头说说,他来到京城一直在杜斯年家中居住,不和乱七八糟的人交往,只一味的安静读书,心态很平稳。

会试考场之上,虽有些题目杜玉丰自觉答不出来,但是依旧将稳定心情,将所知都写上,并不因为不会而崩溃,这种答法虽不能取得好名次,却也容易因此稳中得胜。

从考场出来之后,杜斯年便不再多问杜玉丰考场上的事情,不让他再有压力。

但是十几日后,会试放榜,杜玉丰真的榜上有名,虽在倒数几个,只是三甲,但是也是进士功名,于杜玉丰而言,已经是光宗耀祖之事。

会试刚刚放榜不久后,杜玉丰便将榜上的成绩写信传回家中,他本人也有相当一段时间,处于不可置信的状态。

晚间

杜斯年和程南为其准备了一个庆祝家宴,餐桌之上,杜玉丰还忍不住感慨道,

“本来来到京城,我也只是为了一试,想着趁此机会体验一下会试的氛围,可是谁能想到,我竟然上了榜呢!”

他言语间可以看出情绪激动,他端起酒杯,敬向二人道,

“斯年哥,嫂夫郎,这些年来,你们的照顾玉丰谨记在心,若非有你们的扶持,我如今也不会如此顺利,此次会试,如果斯年哥没有劝我,我或许此时已经在家中了。”

他将感激之情诉说出,把酒杯向前一碰,便一饮而尽,

“这杯酒敬斯年哥和嫂夫郎,多谢你们对我的照顾。”

宴饮间,几人感情更加牢固,杜斯年也未曾料到杜玉丰可以一举考中进士,但是这意外之喜着实让他心情愉悦。

他有意提携杜玉丰,对方早一日成为进士,便早一日可以进入朝堂,如今不用再等下一个三年,是最好不过的了。

他回敬杜玉丰,

“这一切都是靠你自己,若是你自己不勤奋,再如何帮助,如何幸运,也有上限,也是你平日读书认真,学识扎实,才有的今日,切忌妄自菲薄,这都是你努力得来的。”

程南也附和道,

“对啊玉丰,你别总是觉得我二人做了许多,我和夫君对待你,就像见到自己弟弟一般,心甘情愿,并不觉得有什么,你的品行我们最是了解,你只需做好你自己的事便好。”

几番话语来回,杜斯年也为杜玉丰大概分析了一下,日后他殿试无论考了什么样的成绩,都没什么关系了。

说直白些,若下降,都没什么空间,若上升,那便更好了,名次得以提升。

但无论哪一个,大概率都会被派往地方,如今地方正缺人,不像前朝到末期,官员冗多,几乎无官位可安排。

现今正是缺人的时候,无论去哪里,一定是当地县令级别,熬上三年,做出功绩即可升迁。

“以你的成绩,被派往的地方大概不会太过富饶,但是你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一番,了解民情,尽力解决当地问题,到时候从地方升迁,一步步回到京城。”

“若是你在地方已经十分顺畅,那留在那里也是极好的,可以自己之力,造福一方百姓。”

他为杜玉丰说得很清楚,他考取的名次,被安排的结果基本就是这样,如果想熬出来,就一定要先做实事。

虽这样的地方比起富庶之地要更难做出成绩,但是只要做出一件,便可以留芳于世。

杜斯年虽想要杜玉丰这个同盟,但是他也不希望对方是被自己捞到京城的,最好还是自己真的做出一件政绩,证明自己的实力。

否则,即使他将人保来了京城,也难保其在京城生活会顺利,京城的关系错综复杂,若是在地方解决不了事,来到京城,只会更痛苦。

所以杜斯年才会对杜玉丰说,尽力解决当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抬着头进入京城的官僚系统。

杜玉丰明白杜斯年的好意,对方将其在官场的经验告诉自己,他自己又怎么能不解对方的好意呢。

他回应道,

“我明白了,斯年哥,无论去哪里,我都不会在那里放弃,争取早日回到京城再来找你们!”

杜斯年也同他说道,

“愿你经历一番洗礼之后,可以成功锻炼自己,到时破茧成蝶,在京城也有一席之地。”

此次晚间共聚,杜玉丰深感自己收获不少,几日后殿试结束后,杜玉丰准备启程回家,先安顿家中一切。

临走前,偷偷将身上所带的大部分银两留在屋内,书信一封:

“嫂夫郎,我虽知你和斯年哥好意,但是我已经接受了你们太多,这些银两你们一定要收下,是我的一点心意,并不是叫我们感情生起隔阂,只是我们之交,不能因为嫂夫郎你们更富裕些,就总让你们耗费,此次前来匆忙,并未准备别的,唯有家中小竹准备的银两,以此表达我的感谢很是浅薄,只是实在无其他可以留下的,只有此物,虽是黄白之物,但诉的是玉丰真情。”

这段话对于杜玉丰这样向来属于含蓄性格的人来说,确实是很直白的表达,但是诉出的情感却很真诚。

杜斯年与程南读完信,知道杜玉丰的意思,也将银两收下。

回到院中,只见松哥儿正追在程简的屁股后面,一句一个‘哥哥’喊着,扰得程简到处跑。

程简嘴上说着‘你不要再跟着我了’,可身体倒是不怎么动,只在松哥儿快要追上时才往别处跑,逗的松哥儿额间都冒出汗来也不放弃。

直喊着‘哥哥’‘程简’,追着人跑。

杜斯年和程南显然也见惯了他们这种场景,任由二人玩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