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 > 第92章 战场凶险,活着回来,活着将勇士们都带回来!

姬卓展开一看,顿时大笑道:“好,回去告诉你家主人,韩军到时,就是伊阙破城之时。”

信使恭敬地抱拳行礼,点头退下,脚步沉稳而迅速。

现场三位特使听闻此言,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虽说伊阙离他们各自的国家都颇为遥远,可伊阙那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他们却都心知肚明。

伊阙,宛如中原的咽喉要地,一旦掌控,便能在战国纷争中占据关键优势。

“卓王子,您当真要攻打伊阙?” 卿秦满脸不可思议,眼中满是疑惑,紧盯着姬卓,恭敬地揖礼问道。那眼神中既有对战争的担忧,又有对姬卓计划的好奇。

姬卓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仿若春日暖阳般和煦:“本王子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具体战事,还需韩国为主攻,赵魏两国协同出兵。” 那语气中带着几分谦逊,却又难掩自信。

苏御轻轻摇了摇头,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之色:“卓王子,伊阙虽距我齐国甚远,但几十年前的伊阙之战,至今仍历历在目。当年秦国出动三十万大军,韩魏联军二十四万竟被秦军一举全歼。

如今秦国更是将伊阙城视作进入中原的桥头要塞,数万精兵常年驻守,城内百姓早已被迁走,附近农田皆由屯兵自行耕种。

如此经营三十多年,想要攻下,谈何容易啊!”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战争难度的深刻认知和对姬卓计划的质疑。

“对呀,函谷关堪称秦国的命门,而伊阙则是中原的命门。秦军又怎会不重兵布防呢?” 屈平轻抚胡须,微微颔首,眼中也流露出深深的担忧。他的声音低沉而稳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沉重的事实。

姬卓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神色从容不迫:“诸位不必担忧。秦国将伊阙作为要塞,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伊阙往南,有宜阳、洛宁;往东,有负黍和阳城;往北,则是我洛邑。虽说它依旧是要塞,可随着周边局势的变化,其防御的紧迫性已然下降。

据本王子所知,伊阙守军早已调走大部,如今城内兵力,也就五万左右。” 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他的话产生信任。

苏御微微点头,眼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卓王子,话虽如此,可攻城战中,进攻方通常需投入守城方三倍以上的兵力。

况且这是数万大军防守的要塞,即便您能集结十几万大军攻城,短时间内也定然难以攻下。一旦秦军援兵赶到,这仗可就难打了。”

他的话语中,既有对战争常识的阐述,又有对姬卓计划可行性的担忧。

“哈哈哈哈!” 姬卓朗声大笑,笑声回荡在整个房间,仿佛能驱散众人心中的阴霾:“诸位皆是一片好心,本王子感激不尽。

恰好,数日内攻城便会打响,还请各位一同见证本王子如何攻城。” 他的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豪迈,仿佛在向众人宣告,这场战争的胜利早已注定。

就在此时,宫人匆匆赶来禀报:“卓王子,赵魏联军派来信使,此刻正在宫外候着。” 那宫人神色恭敬,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快请进来!” 姬卓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期待。

“诺!” 宫人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不多时,一名赵军士兵手持一张羊皮卷,大步走进房间,在姬卓面前单膝跪地,抱拳道:“小的受主人武襄君所托,特来给卓王子送信。” 那士兵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尽显军人的干练与果敢。

宫人赶忙上前,将羊皮纸恭敬地转交给姬卓。

姬卓展开羊皮卷,眼眸瞬间放光,随即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武襄君竟要亲自率领赵魏联军三万人前来助阵!” 那笑声中充满了惊喜与兴奋,仿佛得到了天大的喜讯。

卿秦不禁惊呼出声:“哦,武襄君,乐乘?那可是我燕国相国乐毅的子侄啊。哎,可惜我燕国错失此等人才。”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惋惜,眼神中也流露出对乐乘的赞赏。

苏御听闻乐毅之名,心中猛地一怔。那个曾让齐国差点覆灭的大魔王,他怎会不知?要不是燕国朝堂新王更迭,齐国恐怕早已不复存在。

而乐乘,他也有所耳闻,乐毅投奔赵国后,为赵国建立了不少功勋,其族人也凭借战功在赵国站稳了脚跟,这武襄君便是乐乘因战功所得的封号。

“想必有了武襄君的帮忙,此战要稳上许多。” 屈平捋了捋胡须,脸上的忧虑之色渐渐消散,神色也放松了许多。他的话语中,既有对乐乘能力的认可,又有对战争胜利的期待。

姬卓朝信使抬手示意:“你且起身回话,告诉武襄君,本王只需一万联军便足够,此战十拿九稳,不必过度劳师远袭。

而且过多兵马进入洛邑附近,本王子定会带兵驱逐。” 他的语气坚定而果断,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信使抱拳应 “诺”,声音响亮而干脆。随即转身,大步离去,身姿矫健,尽显军人风范。

屈平心中暗自思忖,假道伐虢的事还历历在目,姬卓如此谨慎,倒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直接对盟友说出驱逐之语,似乎有些不妥。但楚国此次前来,只为共同抗秦,至于别国之间的纷争,他也不想过多掺和。

卿秦却直言不讳:“卓王子用兵如神,这是众人皆知。可攻城战需要大量兵力,多一人不就多一分胜算吗?”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疑惑,眼神中也透露出对姬卓决策的不解。

“大凡战争,皆需精心谋划。准备不充分,便难以攻下城池;可准备过于充分,又必定会被秦军察觉。

一方为进攻积极备战,一方为防守增兵添将,如此一来,这仗便打不起来了。即便开打,也只会是一场消耗战。难道诸位还想再打一场长平之战那样的消耗战吗?”

姬卓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缓缓说道。他的话语中,既有对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又有对当下局势的精准判断。

众人虽对后续的战事仍心存疑虑,但此刻已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毕竟战争一触即发。

随即众人纷纷称赞:

“卓王子用兵,神鬼莫测,本使请求留下观看战斗。”

“本使也要留下,看卓王子建功!”

“对,本使也要亲眼看着卓王子建功,回去好向我王详细讲述战斗过程。”

姬卓一挥手,对身旁的内宰说道:“内宰大人,好生安顿三位特使,另外,给三位大人送去一些本王子亲手酿的美酒琼浆。” 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尽显主人的好客之道。

······

此时的秦国,太子赢柱通过巧妙谎报军情,已然得到秦王增兵伊阙的命令。

太子府内,公子嬴异人、上卿孟弋、国尉司马梗、上将军蒙骜、老将镳公、将军蒙武齐聚一堂。屋内气氛凝重,众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严肃。

“诸位,父王已拨给本宫五万大军,用于增援伊阙,然而将领人选尚未确定,还请诸位举荐良将。” 赢柱神色沉稳,目光扫视众人,开诚布公地问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向众人传达着一项重要的使命。

镳公闻言,立刻抱拳起身,声音洪亮:“太子,老臣虽已年迈,但仍愿为我大秦再上战场,效犬马之劳!”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忠诚,仿佛在向众人展示着他的决心。

赢柱连忙起身,深深地向镳公揖礼,态度诚恳:“老将军,您为我大秦奉献了一生,如今我大秦战将如云,怎能再让您这般年纪还为国征战呢?

本宫是想请诸位推荐合适的年轻一辈。” 他的话语中,既有对镳公的敬重,又有对年轻将领的期待。

蒙武见状,赶紧站出来,身姿挺拔,语气坚定:“太子,蒙武愿往!”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渴望与自信,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的勇气。

上将蒙骜也站起身来,神色庄重:“太子,老夫今日带蒙武前来,正是为了求战。”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儿子的信任和对国家的忠诚。

赢柱快步走到蒙骜面前,深深揖礼:“上将军一家为我大秦鞠躬尽瘁,既然如此,本宫就将增援伊阙的重任交给你儿子。”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仿佛在向蒙骜传递着一份重要的责任。

蒙武与赢柱年龄相仿,听到这话,赶紧单膝下跪,声音洪亮:“末将蒙武,必不负太子所托!”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仿佛在向赢柱立下了军令状。

赢柱走到蒙武面前,伸手扶起他,目光坚定:“蒙武,好名字,将军自当威武!本宫就将这五万精兵交付于你。” 说着,一伸手,宫人便从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拿出一个令剑,轻轻放到赢柱手里。

赢柱将令剑坚定地拍在蒙武的手里,蒙武紧紧握住,目光炯炯有神,二人相视,微微点头。那一瞬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他们之间传递,那是信任,也是责任。

蒙武接下令牌,随即抱拳:“军情紧急,末将这就出发!就此别过!”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果断与决绝,仿佛在向众人展示着他的行动力。

随即又走到蒙骜面前,父子二人依依惜别,相视道:“父亲,儿去了!” 那眼神中,既有对父亲的不舍,又有对使命的担当。

蒙骜上前,轻轻拍拍蒙武的胳膊,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战场凶险,活着回来,活着将勇士们都带回来!”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牵挂和对士兵们的关怀。

蒙武自信地点点头,随即快步走出前殿,步伐坚定而有力。他的背影,仿佛带着一种使命,一种为了国家和荣誉而战的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