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 > 第24章 这个西周国有能人呀!

乐乘抬起头,看向西南方向,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现在倒是很想看看洛邑的西周军为何会没有关门防御?” 那眼神仿佛要穿透重重迷雾,揭开洛邑城背后隐藏的秘密。

“四年前,长平之战落幕,赵国损失极为惨重,而秦国同样损耗巨大,几近精疲力竭。两年前,秦王未听白起谏言,执意发兵攻赵,结果在列国合纵抗秦的局势下,惨遭大败。

如今,列国之间好不容易迎来一段难得的停战休整期。然而,秦国毕竟实力更为强大,眼下他们虽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却把目光投向了韩国和西周这样的弹丸小国,试图进行蚕食。

长此以往,唉…… 下一轮秦军的扩张必将更加凶猛!” 魏无忌缓缓踱步至乐乘身旁,与他并肩而立,同样望向西南方向,神色凝重地说道。

乐乘听闻,不禁长叹一声:“我赵魏两国皆在过往战事中大伤元气,如今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军一点点吞并大国之间的小国了。”

魏无忌却对此不以为然,他微微皱眉,反驳道:“武襄君,我等怎能坐以待毙?依我之见,赵魏联军应当即刻渡过黄河,见机行事。

倘若秦军获胜,我等便迅速撤回;若双方陷入胶着,联军便可趁机给予秦军致命一击!”

“信陵君所言固然在理,” 乐乘微微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谨慎地说道,“不过秦军向来强悍,我等还需先观望一阵。

若秦军在短短数日内便攻克洛邑城,而赵魏联军此时却已渡过黄河,那处境可就万分危险了。”

“武襄君行事谨慎,确有道理。只是我担心洛邑城怕是撑不了几日啊。” 魏无忌一脸忧虑,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乐乘神色冷漠,语气坚决地说道:“西周必须证明自身的价值,赵国才会出手相救。否则,白白得罪秦国,实在得不偿失。”

六国对秦国的恐惧早已深入骨髓,即便是抗秦最为积极的赵国,因长平之战刚过去四年,国力尚未恢复,也不敢轻易得罪秦国。

与此同时,秦国朝堂之上,众人正在激烈商议赢樛战败一事。赢樛为了戴罪立功,虽不敢谎报军情,却有意在符合秦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拖延了战报的发出时间。

只见战国大魔王秦王赢稷,虽已满头白发,却依旧威风凛凛地端坐在秦国王座之上,散发着令人胆寒的王者之气。

“大王,赢樛战败全然是指挥不力所致!一万五千多士卒伤亡惨重,大量钱粮辎重丢失,此罪当斩!” 一位文臣义愤填膺,率先站出来大声进谏。

“是啊!虽说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秦军战败,我等也能向士兵家属有所交代。

可战报上竟称三万秦军一夜之间自相残杀,一万五千士卒战死!这怎能不让士兵家属们痛心疾首、愤慨不已!” 又一位文臣紧接着附和道。

“没错,指挥失误,必须严惩不贷!” 一时间,文臣们纷纷群起而攻之,对赢樛口诛笔伐。

就在此时,老将镳公挺身而出,走出队列,恭敬地向秦王揖礼道:“启禀我王,诸位大臣所言未免偏颇。打仗绝非简单的生死搏杀,还涉及战前的谋略布局、智谋的较量。

赢樛将军固然要为此次战败承担责任,但绝不能仅凭自相残杀一事就一味指责他。”

同为将军的蒙骜连忙点头,出声附和:“大王,老将军所言极是!战败担责,我等武将绝无畏惧。为了大秦,即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又怎会惧怕担责?

可如此追责,对赢樛将军实在不公。对方计谋得逞,致使我军损失一万五千士兵。依此来论处赢樛将军,想必他也不会有怨言。

但万不可轻信一般文臣之言,否则,军中将领日后打仗时必定会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秦国向来讲究尚武精神,两位老将一开口,文臣们顿时都不敢再多言。

赢稷目光如电,先是看了看太子赢柱,又将目光转向公子异人,开口问道:“子楚,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子楚即嬴异人,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听到爷爷发问,他连忙出列,恭敬地揖礼道:“大王,文臣武将所言皆有道理。不过孙儿认为,当下当务之急是立刻给赢樛增兵!

至于追责之事,不妨暂且搁置一旁。当务之急,是要确保秦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赢稷听了异人这番话,心中甚是满意,觉得很合自己的心意,便继续说道:“你且细细说来。”

嬴异人再次揖礼,条理清晰地说道:“当下,各国皆与我大秦频繁交战过。此刻,包括我大秦与六国在内,都已无力发起新的大规模战争。

然而,我秦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恢复起来必然也是最为迅速。

我等此时对韩国和洛邑用兵,正是因为对方国小势微,趁着六国自顾不暇之际,逐步蚕食六国夹缝中的土地。

一旦战场上遭遇失败,六国必定会趁我大秦战败之机,再次发起合纵。所以孙儿认为,相较于追责,此刻更为重要的是拿下洛邑!”

镳公再次站出来,大声说道:“大王,公子楚目光长远,深谋远虑。应以大局为重,当务之急是打赢这场战争。不如传令给赢樛增兵,命他攻克洛邑,将功折罪。若拿不下来,再二罪并罚也不迟!”

上卿姚贾也赶忙出班,表态道:“大王,臣也赞成公子楚的看法,请我王速速给赢樛将军增兵。”

“太子,你意下如何?” 赢稷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再次询问赢柱的意见。

作为对继承人的考察,许多君主在自己已有决断的情况下,仍会询问继承人的看法,主要是为了考验其能力。

赢柱赶忙拱手说道:“父王,儿臣也觉得应当以打赢战争为重,子楚所言甚是有理!”

“好,你身为太子,这个决定便由你来做。你说说该如何应对?” 赢稷继续考验着赢柱。

赢柱略作思索,向赢稷揖礼道:“父王,儿臣以为,西周之地,人口总数不过三万。既然此战已损失一万五千士兵,那就再给赢樛将军增兵两万。

毕竟当下,各国仍处于相对平静期,还是应当集中精力休养生息为好。”

“好好好,你们都听到了!就按太子所言,即刻下达王命,尽快给赢樛增兵!同时,对赢樛的战败责任予以申斥,责令他务必将功折罪!” 赢稷说着,摆了摆手,宣布道:“退朝吧。”

整个秦国朝堂之上,竟无一人对此次事件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依旧坚信,赢樛必定能够拿下洛邑。因此,刚刚散朝,众人便都轻松地有说有笑,陆续走出朝堂。

唯有一名年轻将军,一边缓缓走着,一边低声自语道:“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诡异的鬼面、随风飘动的招魂幡、未损失一兵一卒的奇袭…… 这个西周国有能人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