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 > 第78章 你能替本王子去一趟洛邑吗?

燕王只是淡淡地瞟了他一眼,压根没理会他。随即向秦珩追问道:“秦珩大夫,你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秦珩恭敬地揖礼,神色专注,娓娓道来:“回禀我王,西周公姬咎两月前已然薨逝,巧的是,同一天周天子也驾崩了。

秦军大将赢樛带着三万大军,本以为不过是去接收领地,压根没料到只剩千余人的西周军竟敢反抗。

西周军巧妙利用月黑风高、电闪雷鸣的天时,趁夜乔装成鬼怪,突袭秦军大营。

秦军被吓得魂飞魄散,加之伸手不见五指,慌乱间喊打喊杀,一夜之间折损过半。等天亮才惊觉,死去的全是秦军自己人,竟连一个西周军都没有。

就在秦军经历了一夜的自相残杀,又累又饿,还惊魂未定之时,西周军从四面呐喊造势,竟将一万四千多秦军残兵吓得一口气逃窜了四十多里。”

“好!妙啊!这西周军的指挥者竟能借天时制造混乱,还能虚张声势吓跑秦军,果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将军将渠忍不住拍手称赞,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燕王的兴致被彻底吊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追问:“没错,孤也很想知道,领兵的将领究竟是谁?”

秦珩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大王,容臣先暂且按下不表,先给您讲讲秦军这第二次败仗!”

“哦?这秦军吃了一次亏之后,还能再栽在同样的坑里?” 燕王略带打趣地追问道,眼中满是好奇。

“的确如此,秦军第二次竟又一次自己人和自己人打了起来。” 秦珩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继续道,“臣还是给大王从头说起吧……”

秦珩有条不紊地讲述着,从秦军的一次次失利,到卓王子一手策划让韩国加入合纵,再到负黍城北的远程突袭,最后巧妙地将话题引到了合纵之上。

燕国群臣听得如痴如醉,完全被这精彩的战术和跌宕起伏的战局所吸引,一时之间,竟无人开口说话。

还是上将军将渠率先打破了沉默:“大王,西周国不过是个弹丸之地,以往列国都未曾将其放在眼里,没想到竟藏龙卧虎,有如此能人。纵然孙武子在世,用兵恐怕也不过如此!”

燕王的脸色微微一沉,愤愤道:“发交,发交,如今连左右摇摆的韩国都加入合纵了,秦国再派特使去搞外交周旋,又有什么用?”

卿秦上前一步,恭敬地揖礼道:“大王,既然韩国已加入合纵,臣觉得应当找个机会会盟了。合纵讲究的就是各国相互协调,一致抗秦。依臣之见,赵王和韩王很快就会派出使臣来邀请大王。”

燕王听闻,脸上露出了愉悦的神色,在他看来,现如今没有什么比秦国吃瘪更让自己高兴的事了。

“反正我燕国早就已经加入合纵,再会盟孤可不感兴趣,不过这个卓王子,孤对他倒是很有兴趣!”

卿秦接着说道:“大王,臣负责外交事务,此时此刻,臣建议派出使臣去拜见一下卓王子,也提前了解了解此人是否如赵国朝堂传言的那般,是鬼谷子的门人。”

燕相栗腹连忙附和道:“大王,臣也觉得理应如此,此事也不必另行选人了,卿秦大人负责外交,让他去正好能代表我大燕的诚意。”

燕王左右环顾众人,随即问道:“卿秦,你可愿意替孤跑这一趟呀?”

卿秦赶紧下跪,恭敬地揖礼道:“臣愿意,只是这拜访总得有个由头,不知大王要臣以什么名义去呢?”

司空苏缙出班揖礼:“大王,名不正则言不顺,多年不走动的亲戚往来,总要有个合适的由头才好。”

秦珩当即回应道:“大王,不必费心思找什么由头了,臣从魏国朝堂得知,此前信陵君和武襄君去拜访卓王子,都是以给先天子吊唁的名义去的。

臣了解到,卓王子依然遵循古礼,决定对先王停棺七月,依照周礼,天子丧礼停棺七月,本就是为了等待各路诸侯前来吊唁。卓王子在战争期间都不愿变通,说明他显然是在等着各国诸侯前去。”

栗腹一听,赶忙进言:“大王,倘若如此,此番可去不得。周天子早已势微,列国也都各自称王,如果此时我们以吊唁名义去了,在大义名分上,我们该如何自处呢?”

司农吴昶也拱手揖礼:“大王,不能去,去了就得以诸侯礼自降身份,这岂不是变相承认周天子地位高于我王。”

宗室大臣姬穆出班道:“大王,我燕国与周天子同宗,皆为姬姓。只以同宗名义去吊唁,不知可否?”

老将将渠见朝臣们为了一个虚无的名义争论不休,心中甚是厌烦,直接抛出一句话:“敢问秦珩大夫,信陵君和武襄君吊唁周天子时,用的是什么名义?”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人家赵魏韩三国都去过了,你们还在这为个由头争个不停,有什么意义?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隐含意思,朝堂上顿时安静了许多。

燕王接茬问道:“对,就照着赵魏两国的做法来。秦珩,信陵君他们是以什么名义去的?”

“大王,臣推测,当时他们是以赵魏联军的统帅身份去的,吊唁之事只是代表两国的大王,应该是以邻国大王之礼。” 秦珩凭着自己的推断说道。

燕王摆了摆手,不耐烦道:“不管那么多了,反正赵国和魏国能去,我燕国就能去。他们用什么礼,我们也用什么礼就行了。就这么定了,卿秦,你明天准备一下,后天就替孤走一趟吧。”

“臣,领王命!” 卿秦下跪,高声应道。

函谷关前,王翦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紧紧跟在嬴异人乘坐的马车旁,他抬手遥指前方巍峨耸立的函谷关,神色庄重地说道:

“公子,函谷关已经到了。这一百多年来,函谷关就是我秦国的命门。此关地形险要,长达十五里,是两山夹一沟的险峻地势,最窄的地方仅能通过一辆马车。

只要我秦军牢牢扼守住函谷关,秦国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嬴异人对王翦十分赏识,所以并未打击他的积极性。实际上,这函谷关他自己是走过的,他去赵国为质子,又从赵国逃出来,两次途经这雄伟的关卡。

“王翦,这样很好,这一路上你见到所有的地形,都能跟本公子说何处可以屯兵,何处需要驻守,何处是死地。我知道,假以时日,你一定可以成为秦国最倚重的名将!”

主仆二人带着两万大军继续前行,热烈地讨论着地形问题。

“大军止行!大军止行!请子楚公子接王命!” 突然,身后有传令兵快马加鞭,飞奔着追了上来。

王翦一听,瞬间愣在原地,他转身朝嬴异人揖礼,神色凝重地说道:“公子,这大王传令,正常不会让传令兵喊大军止行的,看这传令兵的架势,这王命大概率是让大军折返。”

嬴异人也一脸疑惑,他走下马车,抬手遮挡阳光,看向后方。

传令兵来到嬴异人面前,翻身下马,抱拳行礼道:“子楚公子,大王有令,命你速速回咸阳。洛邑战局有变,不可再去!”

子楚一听,心中大惊,急忙追问:“洛邑秦军战败了吗?”

传令兵回答:“公子,卑职只是个传令的,只知道大王说洛邑战局有变,具体发生了什么,卑职并不知晓。”

此时,大军也已经停了下来,前后两位将军一同赶来,在嬴异人面前肃立不语。

嬴异人望着近在咫尺的函谷关,心中满是不甘,他转头问王翦:“王翦,你给本公子分析分析,这洛邑战局能有什么变化?”

王翦突然严肃起来,揖礼道:“公子,如果洛邑现在战局不利,最大可能就是负黍丢失后西周军将负黍交给韩国。

这就意味着合纵形成,因此洛邑大军此时非常危险。”

“赢樛将军是本公子的救命恩人,是他从赵军手里将本王子救回秦国的,所以本王子现在不希望赢樛将军出什么意外。

你能替本王子去一趟洛邑吗?”嬴异人一脸求助的眼神看着王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