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 第11章 墨颅AI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第11章 墨颅AI

作者:喜欢虎皮鱼的李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43 来源:小说旗

蜀汉丞相府内,诸葛亮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军书与政务之间,眉头紧锁,思考着北伐大业的诸多难题。此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室内的静谧。来者正是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她虽为女子,却才情出众,对机关术、机械制造有着极高的天赋与浓厚的兴趣。

“孔明,你又忙到这般时候,也该注意休息。”黄月英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关切。

诸葛亮抬起头,疲惫地笑了笑,“月英,如今北伐之事千头万绪,我怎能懈怠。对了,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新的发现?”

黄月英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确实如此。我近日一直在研究墨家的机关术,与府中的工匠们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了一个机关人。它可不一般,不仅能模仿人的动作,我还尝试将一些简单的知识录入其中,让它能在某些方面辅助我们。”

诸葛亮听闻,顿时来了兴致,“竟有如此神奇之事?快带我去看看。”

两人来到后院的工坊,工坊内摆满了各种工具和未完成的机关零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木屑与金属的气息。一个身形高大、由青铜和木材制成的机关人静静地矗立在工坊中央。它的外形与人相似,四肢关节灵活,面部还镶嵌着两颗宝石作为眼睛,虽无生命,却有一种奇异的质感。

黄月英走上前,轻轻转动机关人背后的一个齿轮,机关人缓缓睁开双眼,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黄月英说道:“这机关人我已设置了一些基本指令,比如行走、搬运物品。但我觉得它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在想,若是将一些急救知识录入其中,当战场上有士兵受伤,它或许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减少伤亡。”

诸葛亮仔细观察着机关人,眼中满是赞赏,“月英,你的想法十分精妙。如今北伐,士兵伤亡在所难免,若这机关人真能如你所说,在急救方面发挥作用,那可真是一大幸事。”

于是,在诸葛亮的支持下,黄月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她与一群精通医道的郎中合作,将各种常见的战伤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转化为一套套复杂的指令,通过特殊的机关装置录入机关人的“大脑”——一个由精密齿轮和符文石板组成的核心部件。

经过数日的努力,急救机关人终于完成。为了检验其效果,黄月英在工坊内模拟了一个战场场景,安排了几个假人扮演受伤士兵。机关人在指令的驱动下,迅速行动起来。它先是快速跑到“受伤士兵”身边,用内置的传感器判断伤势,然后熟练地从旁边的急救箱中取出绷带、草药等物品,进行止血包扎。整个过程流畅自然,动作精准,与专业的军医相比,毫不逊色。

诸葛亮和在场的众人都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赞叹不已。“月英,你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有了这机关人,我军在战场上的伤亡必定能大大减少。”诸葛亮兴奋地说道。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黄月英的脸上却渐渐浮现出一丝忧虑。她看着忙碌的机关人,陷入了沉思。当晚,黄月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心中有一个疑惑越来越强烈,这个能够掌握知识、自主行动的机关人,究竟该如何定义?它是否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的“智慧”?如果是,那么这种人造的智慧,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二天,黄月英找到诸葛亮,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他。“孔明,这机关人虽然能在急救上帮到我们,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安。它能理解并执行复杂的指令,处理各种情况,这和我们人类的智慧似乎并无太大区别。我担心,这种人造智慧一旦发展起来,会不会打破自然的平衡,引发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问题?”

诸葛亮听后,也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黄月英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机关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的机关人已经展现出了超出想象的能力。如果不对这种人造智慧加以引导和规范,未来确实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诸葛亮召集了蜀汉的一众谋士、学者以及工匠,在丞相府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辩论会。会上,众人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

一位年轻的谋士站出来说道:“黄夫人的担忧有些多余。机关人不过是我们制造的工具,它的一切行为都源于我们输入的指令,何来智慧之说?它只能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不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

黄月英摇了摇头,反驳道:“话虽如此,但随着机关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赋予机关人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当它能够自主学习、自我进化时,我们又该如何控制?比如这个急救机关人,它在面对复杂的伤势时,能够自行判断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这难道还不能称之为一种智慧的表现吗?”

一位老学者也点头表示赞同:“黄夫人所言极是。自古以来,智慧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特质,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如今我们创造出了拥有类似智慧的机关人,这是否违背了天理?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否则必将遭受天谴。”

另一位工匠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大家不必如此担忧。机关人是我们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是为了帮助人类,提高我们的生活和战争能力。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就能让它为人类造福。而且,我们完全可以设置一些限制措施,防止它失控。”

诸葛亮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明白,机关术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不可能因为一些潜在的风险就停滞不前。但黄月英和众人提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众人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首先,机关人虽然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它与人类的智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没有情感、意识和自我认知,只是按照程序和指令行事。其次,为了防止机关人可能带来的风险,必须制定严格的规则和限制措施。比如,在机关人的核心程序中设置安全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立即停止其运行;同时,对机关人的制造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在辩论会的最后,诸葛亮总结道:“机关术的发展是蜀汉强大的重要助力,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黄夫人的担忧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于这个急救机关人,我们可以先在军中进行小规模的试用,同时继续完善相关的规则和限制措施。”

于是,急救机关人被正式投入到蜀汉军队的训练和实战中。它的表现十分出色,在多次模拟演练和实际战斗中,成功地救助了许多“受伤”的士兵,大大提高了士兵们的生存几率。士兵们对这个神奇的机关人充满了感激和好奇,它也成为了蜀汉军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然而,黄月英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除。她继续深入研究机关术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试图从根本上理解这种人造智慧的本质和潜在风险。她与工匠们一起,对机关人的核心程序进行了多次优化和改进,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她还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机关术伦理的文章,在蜀汉国内广泛传播,引发了人们对科技与人类关系的深入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急救机关人在蜀汉军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减轻了军医的工作负担,还为士兵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围绕着机关人展开的关于人造智慧伦理的讨论,也让蜀汉的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科技的发展,为未来机关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场关于“墨颅AI”的探索与争论,不仅改变了蜀汉军队的医疗救助模式,也在蜀汉的文化和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波澜,成为了蜀汉历史上一段独特而又意义深远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