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 第13章 黑火药谗言

蜀地的益州城,在日光的照耀下,处处洋溢着生机与繁华。集市之中,人潮涌动,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曲市井的喧嚣乐章。街边摊位如繁星密布,摆满了新鲜诱人的果蔬、精美绝伦的丝绸,还有形形色色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承载着百姓们的生活希望与巧思。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表象之下,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张飞,这位蜀汉的猛将,此刻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的营帐内,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硝烟味,那是黑火药特有的气息。地上杂乱地散落着各种形状怪异的金属圆球,这些便是他花费了无数心血研制而成的“手雷”。张飞的灵感源自一本偶然得到的古籍,上面记载着神秘的黑火药配方。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对军事的独特理解,他日夜钻研,试图将这古老的配方转化为战场上的杀器。

“哈哈哈哈,俺老张这次可算是捣鼓出个厉害玩意儿!等上了战场,把这手雷一扔,保管那些敌人吓得屁滚尿流!”张飞一边大声狂笑,一边将一颗手雷高高举起,眼神中满是自得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敌军在他的新式武器面前节节败退的狼狈模样。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就在张飞沉浸在幻想之中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紧接着,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脸上写满了惊恐。“翼德将军,大事不好啦!您造的手雷在试验的时候出了大乱子,炸伤了好多百姓!”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击中了张飞。他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手中的手雷险些滑落。“什么?你说啥?”张飞大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慌乱。他来不及多想,随手扔下手中的手雷,拔腿就朝着事发地点狂奔而去。

事发地点位于益州城的郊外,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此刻已化作一片人间炼狱。熊熊大火肆虐着,吞噬着房屋和生命。倒塌的房屋废墟中,百姓们的哭喊声、呻吟声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碎。受伤的百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鲜血染红了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

张飞赶到时,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他呆立当场,双脚仿佛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分毫。他的脸上,兴奋与得意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惊、自责与痛苦。“俺……俺怎么能干出这种事?俺对不起乡亲们啊!”张飞喃喃自语,双手不停地颤抖,眼神中满是绝望。

很快,这场悲剧的消息便如野火般迅速传遍了整个益州城,随后也传进了蜀汉朝堂。以儒家文官为核心的一群大臣们,听闻此事后,个个义愤填膺,怒发冲冠。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是一起意外事故,更是科技失控的有力证明,是对传统儒家礼教的公然挑衅。于是,他们迅速联合起来,联名上书,言辞激烈地弹劾张飞,坚决要求严惩科技的滥用行为。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诸葛亮端坐在主位上,面色凝重,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他手中紧紧握着儒家文官们的弹劾奏章,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一旁的刘备,同样满脸愁容,不停地摇头叹息,心中满是无奈与纠结。

“诸位爱卿,对于此事,大家有何高见?”刘备开口问道,声音中带着疲惫与无奈。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华丽长袍,头戴儒冠的大臣大步站了出来。此人正是蜀汉的礼部尚书李严,他在朝中以坚守儒家礼教而闻名。此刻,他满脸义愤,言辞激昂地说道:“陛下,此事绝不能轻易放过!张飞私自制造手雷,导致无辜百姓伤亡惨重,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行。科技本应是造福百姓的工具,如今却沦为伤人的凶器,这无疑是科技失控的恶果。我们必须对张飞予以严惩,同时立即禁止一切未经许可的科技研究活动,以免此类悲剧再次上演,危及百姓的生命和国家的安稳。”

李严的话刚说完,其他儒家文官纷纷点头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响起一片赞同之声。“李尚书所言极是,科技不过是奇技淫巧,违背了圣人之道。我们理应尊崇儒家礼教,以仁义道德治理国家,而不应沉迷于这些危险且违背传统的科技。”

诸葛亮静静地聆听着,没有立刻发表意见。他深知,科技的发展如同双刃剑,既能带来进步与繁荣,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灾难。但仅仅因为一次意外,就全面禁止科技研究,无疑是因噎废食之举。他抬眼望向刘备,又扫视了一圈众大臣,缓缓开口说道:“诸位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科技之事,不可一概而论。此次事件确实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科技的价值。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加强对科技研究的管理与规范,而不是盲目地加以禁止。”

李严听了诸葛亮的话,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向前一步,反驳道:“诸葛丞相,科技之害,如今已清晰可见。今日张飞私造手雷伤人,明日说不定还会引发更为可怕的灾祸。我们不能拿百姓的生命和国家的安危去冒险,科技的发展必须得到严格的遏制。”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各执一词之时,张飞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进了朝堂。他的脸上写满了愧疚与自责,往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一进朝堂,他便“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声音低沉而沙哑地说道:“陛下,丞相,俺张飞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俺甘愿接受任何处罚。”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悔恨与痛苦,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枷锁。

刘备看着跪在地上的张飞,心中一阵不忍。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翼德,你先起来吧。朕知道你并非有意为之,只是……”

“陛下,这都是俺的错。俺一心想着造出厉害的武器,为国家效力,却没料到会酿成如此大祸,害了这么多无辜的百姓。俺对不起他们,也辜负了陛下和丞相的信任。”张飞打断了刘备的话,眼中满是泪水,声音也有些哽咽。

诸葛亮走到张飞身边,轻轻扶起他,语重心长地说道:“翼德,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便足够了。但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妥善处理,给百姓一个交代,也给朝堂一个明确的方向。”

此时,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儒家文官们态度坚决,坚持要严惩张飞,并全面禁止科技研究;而一些支持科技发展的大臣则据理力争,认为应该给予科技发展的机会,只要加强管理和规范即可。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剑拔弩张。

就在局面陷入僵局,难以化解之时,一位年轻的官员挺身而出。此人名叫马岱,是马超的堂弟。他虽然官职不高,但一直对科技的发展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对黑火药等新兴技术有着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陛下,丞相,诸位大人。”马岱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在下以为,此次事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科技本身。张飞将军制造手雷,初衷是为了增强我军的战斗力,保卫国家和百姓。只是在研究和试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完善的安全措施,才导致了这场令人痛心的悲剧。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彻底否定科技的价值。相反,我们应该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支持与引导力度,让科技更好地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马岱的一番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朝堂上的争论声暂时停歇,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思索。

诸葛亮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马岱所言有理。科技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我们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带来的潜在风险。依我之见,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科技研究工作,制定严格且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科技研究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建议,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丞相所言极是。朕决定,设立科技司,由丞相负责统筹管理,专门处理科技研究的相关事宜。对于此次事件,张飞将军虽非故意,但也难辞其咎,罚俸一年,以儆效尤。同时,务必对受伤的百姓给予妥善的救治和丰厚的赔偿,绝不能让他们寒心。”

众人听了刘备的决定,纷纷表示赞同。这场关于科技的激烈争论,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儒家文官们虽然表面上接受了设立科技司的决定,但内心深处对科技的疑虑和不满却丝毫未减。他们私下里依旧议论纷纷,认为科技司的设立是对儒家礼教的公然挑战,是对传统治国理念的背离。他们坚信,科技的发展必将破坏社会的稳定和道德的秩序,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次发起对科技的攻击。

而张飞,经历了这场惨痛的教训后,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主动前往诸葛亮的府邸,再次请罪,并诚恳地请求参与科技司的工作。他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为科技的合理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诸葛亮被他的诚意所打动,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安排他负责科技司的安全管理工作。

张飞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他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科技知识,努力了解各种科技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同时,他凭借自己的勇猛和威望,加强了对科技司的安全管理。他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安全制度,对每一项研究的流程和操作规范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确保每一次试验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在科技司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蜀汉的科技研究逐渐步入正轨。他们不仅对黑火药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改良,开发出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武器,还在农业、水利、医疗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新的农业技术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先进的水利设施有效地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则让更多的病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减轻了疾病带来的痛苦。

然而,儒家文官们的不满情绪并未随着科技成果的显现而消散。相反,他们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企图再次挑起对科技的攻击。终于,在一次朝堂议事中,他们找到了发难的借口。

那一天,一位负责农业科技研究的官员向朝堂汇报了一项新的农业技术成果。这项技术通过改良土壤成分和创新种植方法,有望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这本是一件造福百姓、利于国家的大好事,但儒家文官们却抓住其中的一个小细节,大做文章。

“陛下,这种所谓的新农业技术,看似能够提高产量,实则违背了自然规律。我们世代遵循祖宗留下的种植方法,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却要采用这种新奇古怪的技术,万一破坏了天地间的平衡,引发天灾**,该当如何是好?”一位儒家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反对声一片。“是啊,陛下,科技司的这些研究,看似有用,实则暗藏巨大的隐患。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危害,必须对科技的发展加以严格限制。”

面对儒家文官们的再次攻击,诸葛亮和科技司的官员们据理力争。他们详细地解释了这项农业技术的科学原理和显着优势,强调这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和验证的成熟技术,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反而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诸位大人,科技的发展初衷是为了造福百姓,推动国家的繁荣昌盛。这项农业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百姓的温饱,还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吗?”诸葛亮耐心地说道,试图说服众人。

然而,儒家文官们早已先入为主,固执己见,对诸葛亮等人的解释充耳不闻。他们坚持认为,科技的发展必然会破坏传统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争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刘备缓缓站起身来。他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诸位爱卿,朕深知大家都是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科技的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拒绝进步。我们应当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技的合理应用,让科技与传统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刘备的一番话,如同一剂良药,瞬间缓和了朝堂上紧张的气氛。儒家文官们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碍于刘备的威严,也不好再继续强烈反对。最终,这项农业技术得到了批准,开始在蜀汉的广大地区推广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带来的成果愈发显着。新的农业技术让田野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先进的武器装备让蜀汉军队在战场上更加勇猛无畏,有效地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医疗技术的进步则让更多的生命得到了挽救,人们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儒家文官们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意识到,科技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般可怕,只要合理引导和应用,科技完全可以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而张飞,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成长后,早已从一个只知勇猛冲锋的武将,蜕变成为一个对科技充满敬畏和热爱的人。他不仅在科技司的工作中表现出色,认真负责地守护着每一次研究和试验的安全,还经常主动向其他将领和士兵们宣传科技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和应用科技知识。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科技的价值,为蜀汉的科技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这场关于科技与传统的激烈争论,虽然历经了无数的波折和挑战,但最终以科技的胜利而落下帷幕。蜀汉也因为科技的蓬勃发展,逐渐走向了繁荣富强的道路。而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也成为了人们口中代代相传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创新,在科技与传统的交融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