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 第44章 黎曼和亲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第44章 黎曼和亲

作者:喜欢虎皮鱼的李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43 来源:小说旗

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战虽已过去数年,但江淮一带的局势依旧剑拔弩张。曹魏在合肥布下重兵,防线固若金汤,成为东吴西进北上的巨大阻碍。孙权帐下,一众谋士武将齐聚一堂,商讨破敌之策,可面对合肥防线,众人绞尽脑汁,却始终难寻良策。

孙权眉头紧锁,望着眼前的军事地图,心中满是焦虑。合肥防线依托地形,城高墙厚,曹军粮草充足,且训练有素。东吴多次进攻,均无功而返,损兵折将。这时,孙权的目光落在了一位年轻谋士身上,此人名为顾雍,虽初入仕途,却以才学出众闻名。孙权问道:“顾先生,依你之见,如何才能破解合肥防线?”

顾雍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缓缓说道:“主公,合肥防线坚固,强攻难克。臣近日研习算学,知晓西方传来一种名为微分几何的学问,或许能从这方面寻找破局之机。我们可尝试用微分几何重划疆域,以全新视角审视战场形势,说不定能找到曹军防线的破绽。”

此言一出,众人皆感新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面露疑惑,微分几何这等晦涩学问,与战争何干?也有人暗自思忖,或许这是一条新思路。孙权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向来求贤若渴,敢于尝试新事物,当即决定让顾雍深入研究,看能否借此找到破敌之法。

顾雍领命后,日夜钻研微分几何,与军中将领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军事。他发现,合肥防线依江岸而建,江岸曲线的形状对双方的军事部署有着关键影响。若能运用微分几何原理,巧妙改变江岸曲线的数学性质,或许能打破当前的僵局。他废寝忘食地查阅各类古籍,尝试从古代的兵法与机关术中寻找灵感,还亲自前往江岸实地测量,将每一处地形的细微变化都记录下来,与微分几何的理论进行比对。

与此同时,曹魏方面也察觉到东吴的异动。曹休作为合肥防线的主将,得知孙权欲用微分几何重划疆域,心中冷笑,只当是东吴黔驴技穷,想出的荒诞之举。但他深知孙权诡计多端,不敢掉以轻心,遂召集麾下谋士商议对策。

谋士蒋济进言:“将军,东吴此举看似荒谬,实则不可不防。微分几何虽为奇学,但据说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利用这门学问加固合肥防线。”曹休微微点头,示意蒋济继续说下去。蒋济接着道:“江岸曲线是防线的天然屏障,我们可将其改为非欧空间,让东吴战船在三维投影中自动解体。如此一来,他们即便有千军万马,也难以突破合肥防线。”

曹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依你所言。传令下去,即刻召集城中精通算学之人,着手改造江岸曲线。”于是,曹魏一方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他们运用各种工具,按照非欧几何的原理,对江岸曲线进行精心改造。一时间,合肥城内外,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负责算学推演的谋士们日夜不眠,在沙盘上反复模拟,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工匠们则根据设计,在江岸修筑起各种奇特的工事,改变水流走向与空间结构。

东吴这边,顾雍经过多日的研究和实地勘察,制定出了详细的用微分几何重划疆域的方案。他向孙权详细汇报:“主公,我们可利用微分几何的测地线原理,规划出一条全新的进军路线。这条路线看似迂回曲折,实则能避开曹军的正面防御,直击其薄弱之处。同时,我们还可通过调整战船的设计,使其适应新的江岸曲线。”他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比划,详细阐述着每一个细节。

孙权听后,心中大喜,当即下令依计而行。东吴开始秘密打造新型战船,这些战船在设计上融入了微分几何的理念,船身结构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水域环境。工匠们日夜赶工,尝试用各种新材料加固船身,改进船帆的角度与形状,以适应新的航行需求。同时,孙权还挑选了一批精锐水军,进行针对性训练,熟悉新的进军路线和战船操作。水军们在模拟的非欧空间水域中反复操练,从船只的转向、加速到士兵的协同作战,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无数次的磨合。

一切准备就绪后,东吴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合肥进发。战船在江面上乘风破浪,孙权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忐忑,此次破敌之策能否成功,他心中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当东吴战船接近合肥防线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平稳行驶的战船,突然剧烈摇晃起来。船员们惊恐地发现,战船周围的空间仿佛发生了扭曲,江水的流动变得异常混乱。更可怕的是,战船在三维投影中开始出现解体的迹象,木板纷纷断裂,船身逐渐破碎。

原来,曹休将江岸曲线改为非欧空间后,战船一旦进入这片区域,就会受到空间扭曲的影响。在非欧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规律和三维投影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吴战船根本无法适应这种环境,最终只能自动解体。士兵们在混乱中挣扎,呼喊声、求救声此起彼伏,许多人落入水中,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孙权见状,大惊失色,他没想到曹军竟能想出如此奇招。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撤军。此次出征,东吴损失惨重,不仅战船损毁无数,士兵也伤亡众多。孙权心中懊悔不已,他深知,此次失败是自己过于轻敌,低估了曹军的智慧。

回到东吴后,孙权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力量,难以突破合肥防线。此时,谋士鲁肃进言:“主公,如今强攻难以取胜,我们不妨考虑和亲之策。曹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通过和亲,分化他们的势力,为日后破敌创造机会。”

孙权听后,心中一动。他深知鲁肃所言有理,和亲虽为权宜之计,但或许能为东吴赢得喘息之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孙权决定派使者前往曹魏,提出和亲之事。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与谦卑的言辞来到曹魏,与曹操及其谋士们展开了艰难的谈判。每一个条款的拟定都充满了博弈,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

曹魏方面,曹休得知东吴战败后欲和亲,心中暗自得意。他向曹操请示:“丞相,东吴战败求和,提出和亲。这是我们削弱东吴的好机会,我们可借机提出苛刻条件,让东吴元气大伤。”曹操却摇了摇头:“休儿,不可小觑孙权。他既然提出和亲,必定有所图谋。我们要谨慎对待,既要接受和亲,又不能让东吴占到便宜。”曹操深知,孙权绝非轻易言败之人,和亲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于是,双方经过一番谈判,最终达成和亲协议。东吴将一位宗室公主嫁给曹魏的一位公子,同时,曹魏也答应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东吴的军事压力。婚礼在双方的精心筹备下举行,表面上一片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东吴公主带着使命前往曹魏,她在宫中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曹魏内部的权力斗争与军事部署,寻找着可为东吴所用的机会。

和亲之后,江淮一带暂时恢复了平静。但孙权心中并未放弃破敌的念头,他深知,和亲只是权宜之计,要想真正突破合肥防线,还需另寻他法。他一面暗中积蓄力量,加强军事训练,扩充军队规模,改进武器装备;一面继续关注微分几何等学问的发展,期待有朝一日能找到破解合肥防线的真正方法。他还广纳贤才,在民间张贴告示,招募精通算学、机关术的能人异士,为东吴的智囊团注入新的活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东吴和曹魏表面上维持着和平,但双方都在暗中较劲。东吴的谋士们继续研究微分几何,试图找到应对非欧空间的方法;曹魏则进一步巩固合肥防线,防范东吴的再次进攻。曹休不断加强城防工事,增加兵力部署,还在江岸设置了更多的机关与陷阱。

时光荏苒,几年过去了。在这期间,东吴和曹魏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东吴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孙权也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曹魏则在曹操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合肥防线依旧是横亘在东吴和曹魏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终于,孙权得到了一个消息。一位名叫祖冲之的年轻学者,在算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不仅精通传统的算学,还对微分几何等新兴学问有着深刻的理解。孙权听闻后,大喜过望,立刻派人将祖冲之请到东吴。使者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在祖冲之的居所找到了他,向他传达了孙权的诚意与邀请。

祖冲之来到东吴后,孙权亲自接见了他,并向他请教如何破解合肥防线。祖冲之思考片刻后,说道:“主公,破解合肥防线的关键在于理解非欧空间的本质。我们可以利用黎曼几何的原理,找到与非欧空间相抗衡的方法。”他详细地向孙权解释着黎曼几何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军事领域,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坚定。

孙权听后,虽不太明白其中的深意,但他相信祖冲之的能力。于是,他让祖冲之带领一批学者,深入研究黎曼几何,并将其应用于军事。祖冲之不负众望,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能够让东吴战船在非欧空间中稳定行驶。他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反复模拟非欧空间的环境,对战船的结构进行了无数次的改进,还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导航工具,能够帮助战船在扭曲的空间中找准方向。

孙权得知后,心中大喜。他决定再次对合肥防线发起进攻。这一次,东吴的战船经过特殊改造,能够适应非欧空间的环境。同时,孙权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一举突破合肥防线。他将军队分为多个梯队,分别从不同方向进攻,分散曹军的注意力,还安排了一支精锐的突袭部队,等待时机直捣曹军的指挥中心。

当东吴大军再次逼近合肥防线时,曹休心中一惊。他没想到,东吴在短短几年内,竟能找到应对非欧空间的方法。但他并未慌乱,他深知合肥防线的坚固,东吴想要突破,绝非易事。他迅速调整部署,加强防御,准备迎接东吴的进攻。

战斗打响后,东吴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合肥防线。曹军则严阵以待,用弓箭、投石车等武器进行反击。一时间,江面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东吴战船凭借着先进的技术,成功突破了曹军的第一道防线。但曹军并不示弱,他们利用合肥城的坚固城墙,进行顽强抵抗。曹军的弓箭手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箭如雨下,东吴士兵纷纷举盾抵挡;投石车不断发射巨石,砸向东吴战船,激起巨大的水花。

双方激战数日,互有伤亡。孙权见久攻不下,心中焦急。这时,祖冲之建议:“主公,我们可利用黎曼几何的原理,对合肥城的防御工事进行分析,找到其弱点,然后集中力量攻击。”孙权采纳了祖冲之的建议,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按照祖冲之的指示,对合肥城的防御工事进行攻击。这支部队在战场上灵活穿梭,利用地形和战船的优势,避开曹军的主力,寻找防御的薄弱点。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东吴终于找到了合肥城的弱点,并成功突破了合肥防线。曹休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军撤退。孙权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心愿,突破了合肥防线,为东吴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战场上,东吴士兵欢呼雀跃,孙权站在城墙上,望着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这场战争结束后,孙权对祖冲之等人给予了重赏。他深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的智慧和努力,东吴才能取得这场胜利。同时,这场战争也让孙权深刻认识到,在战争中,智慧和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下令在东吴建立专门的学术机构,培养更多精通算学、军事的人才,为东吴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后,东吴在孙权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继续研究算学、军事等学问,为东吴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合肥之战,也成为了三国历史上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智慧的较量,更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源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