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 第9章 谶纬投影仪

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兵临陈仓城下。陈仓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将郝昭治军严谨,凭借坚固的城防和城中将士的顽强抵抗,蜀军久攻不下。诸葛亮深知,若继续强攻,不仅会造成大量伤亡,还可能贻误战机,影响北伐的整体战略布局。

就在诸葛亮为此事愁眉不展之时,军中一位名叫赵宇的年轻谋士求见。赵宇对天文、机械等领域颇有研究,他带着一个精心制作的装置来到诸葛亮的营帐。这装置看似复杂,由一个巨大的木盒、一组透镜和一个可转动的圆盘组成,圆盘上绘制着各种神秘的图案和符号。

赵宇恭敬地向诸葛亮行礼后,说道:“丞相,我有一计,或许可助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我研制的幻灯装置,通过光线折射,能将圆盘上的图案投射到远处。如今城中百姓和守军人心惶惶,我们可利用此装置制造‘天兆’,配合谶纬之说,动摇他们的军心。”

诸葛亮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问道:“具体如何操作?”赵宇解释道:“丞相,自古以来,百姓皆敬畏天命。我们可将一些预示陈仓城必破、投降方可得救的图案投射到城墙上,再散布相应的谶纬谣言。如此一来,城中军民定会心生恐惧和动摇,我军便可趁机劝降。”

诸葛亮思索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便同意了赵宇的提议。当晚,蜀军在陈仓城外选了一个隐蔽的位置,安置好幻灯装置。赵宇调试好设备后,将绘制着“天命归蜀,陈仓必降”等字样以及奇异天象图案的圆盘放入装置。随着转动圆盘,一道强光射出,那些神秘的图案和文字清晰地投射到了陈仓城的城墙上。

城中百姓和守军看到这一幕,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惊恐地呼喊着“天兆降临”,士兵们也开始交头接耳,军心大乱。与此同时,诸葛亮派出的细作在城中四处散布谶纬谣言,说这是上天的旨意,陈仓城若不投降,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郝昭得知此事后,心中大为震惊,但他深知这可能是蜀军的计谋,便强作镇定,下令士兵不得慌乱,坚守城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人心惶惶,士气越来越低落。一些士兵开始私下议论,认为继续抵抗违背天命,不如投降。

诸葛亮见时机成熟,便派使者前往陈仓城劝降。使者在城门前大声喊道:“郝昭将军,上天已示兆,陈仓城破乃天命所归。将军若能顺应天命,开城投降,蜀军必以礼相待,城中百姓也可免受战乱之苦。”郝昭心中犹豫,他虽忠诚于曹魏,但面对这诡异的“天兆”和军心的动摇,也感到压力巨大。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郝昭最终决定开城投降。诸葛亮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陈仓城,蜀军士气大振。然而,这场看似完美的胜利却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时,社会上宗教势力盛行,人们对谶纬、天命等说法深信不疑。赵宇利用幻灯制造“天兆”的行为,被一些极端的宗教势力视为对神灵和天命的亵渎,是异端行径。这些宗教势力以维护神权和正统为名,开始对赵宇和相关的蜀军将士展开追杀。

一个神秘的宗教组织,自称为“天谴使者团”,他们身着黑袍,行踪诡秘。得知赵宇的事情后,便将他列为首要目标。他们认为,赵宇用凡人的手段操纵“天兆”,扰乱了天地间的神圣秩序,必须受到惩罚。

一天夜里,赵宇正在营帐中休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他警觉地起身,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几个黑影翻墙而入。这些黑影手持利刃,二话不说便向他扑来。赵宇连忙呼喊求救,同时拿起身边的武器进行自卫。

幸好附近的蜀军士兵听到呼喊后迅速赶来,与这些刺客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经过一番苦战,蜀军士兵击退了刺客,但也有几名士兵受伤。赵宇心有余悸,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计策会招来如此大的麻烦。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深感忧虑。他一方面加强了对赵宇的保护,另一方面派人调查这些宗教势力的背景和目的。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宗教势力在民间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们利用人们对天命的敬畏,蛊惑人心,甚至干预政治。

诸葛亮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赵宇个人的安危问题,还关乎蜀汉的稳定和北伐的大局。他决定采取措施,打击这些极端宗教势力的嚣张气焰。诸葛亮召集蜀汉的文官武将,商议对策。

有人建议直接派兵围剿这些宗教势力,但诸葛亮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引起民间的恐慌和不满,不利于稳定人心。他决定先通过舆论宣传,揭露这些宗教势力的真面目,让百姓认清他们的本质。同时,加强对民间宗教活动的管理,规范宗教行为。

在诸葛亮的安排下,蜀汉的文人墨客纷纷撰写文章,揭露“天谴使者团”等宗教势力利用迷信蛊惑人心、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文章在蜀汉境内广泛传播,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反思。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些所谓的宗教势力并非是在维护神权,而是在为自己谋取私利。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下令加强对边境的管控,防止这些宗教势力与曹魏等外部势力勾结,对蜀汉造成更大的威胁。在蜀汉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下,极端宗教势力的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赵宇在经历了这次追杀后,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开始反思自己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意识到在利用技术改变战争局势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和文化的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仓城逐渐恢复了平静,蜀军继续踏上北伐的征程。而这场因“谶纬投影仪”引发的风波,成为了蜀汉历史上一段特殊的记忆,它让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与宗教、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