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 > 第67章 红糖糯米糕

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 第67章 红糖糯米糕

作者:放下了诺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1:22 来源:小说旗

李永生不想做滥好人,借着今天为村子出了计策,百十斤糯米也算是锦上添花。

“大牛,挑到河边,让赶工提水的先吃”。

大家伙都明白了,永生娃这是看乡亲们辛苦,让家人蒸了米饭,免费送大米来了。

“乡亲们,河边那边轮换的人少,相比更累一些,不过大家放心,所有人都有,用红糖蒸的糯米糕,一人一个大饭团子,大家加把劲,把水渠的水先清出来,一会大牛就挑过来了”。

“好”!

“谢谢永生娃”。

老宅的三家和大牛大伯两家本来想插个分子,出木头出力他们装瞎,用水的时候挑着勾担来了,被乡亲们一顿痛骂,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所有人都成了正义侠,数算着两家之前的恶心行径,还没走到渠道,两家人落荒而逃。

河堤上,李永生让大牛把米饭都倒在了大菏叶上,李永生两只手攥米团子,一人一个,大人孩子都有,乡亲们哪里吃过红糖这种高级货,顿觉香甜可口,尤其是都累了一晚上了,嘴巴有多大就敢塞多满。

“永生,这是什么米,怎么那么甜啊”!

“胡伯伯,这是放了红糖的糯米糕,吃了长力气的”。

孩子们也在狼吞虎咽,一些懂事点的孩子只吃了一半,剩下的用菏叶包了揣进口袋里,打算留着明天显摆。

大牛来回挑了五趟,一桶是五十斤左右,谁也没落,谁也没有多领,虽然眼馋,但这样的情况不要脸会被乡亲们骂死的。

人多轮换着,吃饭的时候也没停,一家一家的田地被水漫过,都明白利害关系,就浇这一次水,即使以后的日子不下雨,粮食也能多收三成。

忙碌到太阳初升,红红的圆盘瞬间带来了热度,村正及时叫停了。

“大家伙把最远的水渠堵住了,今天让水车把水渠灌满,下午五点再出来挑水,各家管好自己的就行”。

都没着急回家,勾担木桶和铁镐锄头都扔在了一边,三五成群的讨论着秋粮的收成,本来已经绝望了,如今失而复得的心情莫名的复杂。

村正吆喝完了就走了,他还要去乡上找乡正去汇报情况,早就沟通完了李永生了,孩子并没有藏私的意思,脚下一路生风,思想纯粹的村正只想把一个好消息赶紧汇报上去,让别的村子也能保住些粮食。

李永生蹲在河堤上,对着着忙碌了一晚上的木工说道:

“胡伯伯,估计你们今天睡不成觉了”。

“怎么了永生,水车白天也需要看管么?睡不成就睡不成,只要能救庄稼,别说是睡觉了,三天不吃饭我们也愿意”。

“水车不用管,吊水的装置更不用管,村正去了乡里,不出意外的话乡里会派人来的,沿祥云河各村都是一样的情况,你猜乡正会不会征用你们”。

一群人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永生,这个能外传么?要是都用了,我们打不到水了怎么办”?

“胡伯伯,放心吧!可以外传,也不用担心水用光了,水车可以往下调,就是水位再落下去个三五米也没什么问题,无非就是吊桶的时候多用些力气”。

水车一直在自动旋转,水源源不断的倒进了水渠,众人感慨了半天刚要回家,桥南方向烟尘滚滚,前面是一辆马车,后面是七八匹骏马,给李永生家搞房契的秦黄两个官差也在后面的马上。

马车刚停下,村正从马车里钻了出来。

“永生娃,老胡,大家都别着急走,乡正来了”。

和李永生想象的不来一样,乡正竟然是个人高马大的年轻人,看着比自己的也就大个七八岁左右,看着最前面的李永生目光灼灼,先是两手做拱施了一礼。

“永生小兄弟,在下平安乡的管事乡正曹元青,你的事情我都听祝村正说了,请问是否真的可以将造物技术透露”。

李永生赶忙回礼,即使对面只是个乡正,行完了礼指了指后面有些畏惧的一群乡亲。

“乡正大人,这是我们村所有的木工,都参与了昨晚水车和吊装提水装置的制作过程,如果现在出发,再加上各村自有的木工,一天时间完成两三个村子的取水设备不成问题,不过这些叔伯大哥也都是劳累了一夜,还请乡正让他们多参与指点就好”。

“永生兄弟大义,为了百姓福祉看来早就准备好了,听说兄弟也劳累了一夜,本乡正就不耽误你休息了,所有造物技术我都会呈报县衙,农时不等人,请容许日后再登门表达感谢”。

又给李永生施了个礼,曹元青把带着吃饭家伙的木工都请上了马车和马匹,自己步行,一起来的官差也全都牵着马步行,还有挤不上车的,曹元青让大家分两组轮换,对着李永生和村正点了点头,大步流星的带队前行。

等队伍走远了,村正转身看向了李永生。

“永生娃,乡正就是这种火爆性格,我去的时候正心急火燎的要出来查看旱情,不过乡正一直说话算话,答应日后登门感谢一定会来的”。

李永生一直盯着远去的队伍,并不是想着感谢报答的事,只是有些惊讶于这个曹元青的雷厉风行,这种人要么是真的心系百姓,要么就是大奸,当然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自己现在后台硬的很。

“永生,友庆他们不会有事吧”!

友庆娘见男人和孩子带走了都有些担心,李永生刚要解释,村正对这些村妇可没什么好脾气。

“友庆他娘,能有什么事,那可都是乡正请去救灾救难得造物工匠,管吃管住还得大鱼大肉,回来说不上还带着奖励,要不是我不会木工,说什么也得去凑个热闹”。

友庆娘心里美滋滋的,看着李永生有些歉意。

“永生娃,你别在意,我刚才就是担心”。

“伯母,人之常情,说明白就好了,那边还有等着问话的,麻烦你去给解释解释”。

友庆娘笑逐颜开,扛着铁镐走向了木工家人们,昨晚她非常有面子,永生家是第一家浇地的,她家是第二家,当家的和孩子都是好木工,只要跟紧了永生娃,今年就不会饿肚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