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 > 第189章 高粱丰收

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 第189章 高粱丰收

作者:放下了诺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4:33:31 来源:小说旗

林永生感觉辣得不过瘾,往牛头汤里面加了一勺子辣椒油。

“王爷,世兄在北方怎么样?上次德华总管来传圣旨,说北方战事很顺”。

“定北王那老家伙给我传信了,羡慕我有你和小花大人帮忙,提了一句,表现的还算不错,防守堡垒的时候胳膊上中过箭伤,已经痊愈了”。

定海王只在李永生家混吃混喝了一天,天亮就启程了,他还要去皇城复命,估计也会有些封赏,大概率是钱财之类的,再封就是亲王了,大乾朝还没有异姓亲王的先例。

高粱红了,虽然只有二亩薄田,但父亲照顾得相当好,肥水从来没缺过,收粮食要有仪式感,李永生全家出动,二伯赶着牛车帮忙,爹娘割高粱穗,李永生和小舒往牛车上抱,高粱杆子也要割掉,平铺在田地里,等晒干了二伯会收拾了喂牛。

二伯家的高粱还得个两三天才能收割,站在牛车旁边摆弄着抱过来的高粱穗,给林永生指了下田地下面。

好久不见的大伯又出现了,终究还是脱下了长衫,一身短打扮,割起高粱穗和高粱杆子熟练得很,祖宅的人都在,小四叔和小五叔收自己家的高粱,大伯一家和爷爷一家还是伙在一起的,李永生收回了目光,一直用余光观察着李永生的几家人面露颓败,还是没有交好的意思啊!看样子富贵生活离他们还很遥远。

“永生,还要高粱酿酒么?我家的再过几天也差不多了”。

“二伯,晒干了给酒坊送过去就行,感觉还是自家地里的高粱酿酒好喝”。

等李永生进了高粱地,二伯骄傲的抬起了头,心中虽然没有恨意了,但也绝不会再去和老宅的人往来。

两亩地的高粱整整割了一天,练功练刀法没觉得累,搬了两亩高粱穗竟然觉得有些腰酸背痛,看来还是种地苦啊!

刚把高粱运到打谷场,曹元青来了,这次赶了辆牛车,牛车上还放了个大箱子,牛车放在了公府外面,牛也拴在了外面的树上,曹元青抱着箱子进了侯府。

“曹大哥,什么好东西?公府不收礼的”。

曹元青把大箱子放在了地上,看起来很重,还有哗啦啦的声音。

“收草药的通知已经下了,这样的天气,三两天就能晒干,乡上的官差都下了村子,我是近水楼台,明早就不用去乡上了,天亮了直接开收”。

李永胜见曹元青说着话一直看着黄小雅房间的方向。

“别看了,快去吧!对了,小雅姐姐是什么日子”。

“估算着还有一个多月,兄弟,两天不见了,我先回去看看”。

清晨,李永生早起练完功夫,吃过早饭,找到了已经出摊的曹元青,村正也在,已经有乡亲们在排队卖草药了。

木头箱子已经打开,上面是黄澄澄的铜钱,下面还有些散碎银子,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大伯,这是要卖了草药继续参加秋考吗?

“一品药草一百八十三株,二品药草四十六株,三品药草十二株,品相完好,水分没有盈余,总计九百三十三枚铜钱,可有疑意”?

“没有没有,乡正大人神机妙算,令人钦佩”。

曹元清点点头,心中也是有些无语,把手中的纸条递给了村正,村正已经收好了一摞一摞的铜钱,都是百文一摞,村正用竹板推出了九摞,又数好了零钱,大伯已经张开了布兜。

“不数一下吗?离开少了概不负责”。

大伯心中仍然有着读书人的骄傲,今天特意穿了破旧的长衫,怎么可能为了几文钱锱铢计较。

“放心,放心的很”。

大伯快步远去了,村民们这才热烈起来,有喊侯爷的,也有消息灵通喊公爷的。

草药也算是大丰收了,屋前屋后的空隙分的很均匀,大伯卖的是两家的,五口人,一口人差不多卖了两百文,虽然各家各户都有些出入,但离每口人两百文不相上下,一两银子以上基本上都是没分家或者孩子多的。

排队的时候焦躁,换完钱了却都欣喜异常,除了几个年过七八旬的,都给李永生施礼才离开。

当然也有些不太重视的,一家四口只卖了四五百文,懊悔呀!发誓明年要把种粮的地也种上草药。

李永生心里也有些担忧,照这个势头,比种粮食多出了两三倍的收成,不好搞啊!真要是全县都种了草药,也是个大麻烦。

村子里只有百十户人家,不到一上午就收完了,等过一个月还要收一次,两次收购,每家每户的铜钱都会破千,这可是一两银子呀,今年粮食丰收,粮价又回落到了五毛钱一斤,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百斤大米了,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卖完草药的乡亲们明显的步伐轻快了很多。

“曹大哥,乡政伯伯,一上午辛苦了,走,回府我们喝一顿”。

曹元清把草药全收拾上了牛车。

“永生,我就不过去了,把草药送回乡,下午还得去别的村,乡里的差人全体出动也得收三天呢?不能让乡亲们等急了,很多还等着钱给娃娃买衣服”。

“永生,我也不过去了,回家简单的吃点饭,下午还得收玉米”。

李永生看着赶车远去的曹元青有些敬佩,一个勋贵家的公子哥,被发配到这穷乡僻壤,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在零打碎敲的差事中悠然自得,心善也肯付出,重情重义,难得。

逛悠着回了侯府,李永生也没了做饭的兴致,卤牛肝和卤牛头肉还有,冷盘加冰酒,找小竹要了几个大馒头,吃完睡一觉,悠然自得。

收完了草药,平安乡大集上的百姓明显的多了,即使秋收季节也熙熙攘攘,乡亲们的快乐很简单,给孩子扯块布,再买上二斤肥肉,狠心一些的再称上两斤咸鱼,到处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别的乡镇的草药都得往县城送,送去县城后再统一往永乐村运输,靠近平安乡的几个不用这么麻烦,直接送到永乐村村口的仓库就行,父亲和二伯负责接收,大雁和小雁两个姑娘负责检验,各乡的官差都很负责,几乎没有以次充好和水分过大的,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弄差了自己良心都过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