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她一筐子丹药,改短命大哥绝嗣命 > 第69章 开头,波澜迭起

“亲家母莫气,这事并非胡闹。”郭家大舅稳稳出声。

他坐在正堂一侧,神色坦然的道:“君哥儿提前成亲是为了让他母亲安心,只要他母亲能好,君哥儿就是换娶个平民女子为妻,他也不辱武安伯府的门庭。”

“对,君哥儿是为了他亲娘才匆匆成亲,戚家三姑娘能应承与他成亲是有情有义孝心一片,这是好事!”

诸位舅舅都不认可老夫人视为胡闹之言。

只要他们妹妹能好起来,就算是胡闹又如何。

没有比他们妹妹的命更重要的事,此事也根本影响不了郑家名声。

影响的不过是被蒙在鼓里的郑老夫人的自尊。

而她的自尊,习惯凌驾在一切之上。

一旦认为不被人敬着,自然气恼。

但若是不瞒,婚事必不会顺利,他们如今的态度就是铁证。

先斩后奏是逼不得已之事。

郑离惊看着祖母脸色变换不停,嘴角抿成一条直线。

以她归家这些日子得来的认知,她不认为挺能“审时度势”的祖母会真翻脸。

她只是惯于高高在上,一时间不适应有人越过她办成些大事而已。

还是办些她并不乐意接受的大事,心里自然窝火。

王氏一看不好,大嫂有了郭家人撑腰,婆母用以往的招数已经不管用。

她连忙扯出笑容缓场:“舅舅们说得也是,既然戚家大姑娘有病不宜入门,换个康健姑娘来嫁给我们君哥儿,确实是有情有义。只是不该瞒着我们才是,看看,差点闹出笑话来了。”

“就是,换了人娶,你们也该知会我们一声,怎可瞒着人。”郑二爷也气恼这点。

大侄子娶谁他不是很在意,只是在意他们居然敢瞒着他们。

大房不声不响的办事,越发的有主见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儿子儿媳递梯子,老夫人压了压怒火,依然板着脸。

“这么大一件事你们都瞒着人办,可有把我们当家人?”

母亲需要立势,做儿子的郑绍君顺势垂头认错:“是孙儿的主意,祖母若是责罚就责罚孙儿吧!”

错认得跟以往一样快。

但这孙儿学会了认错不改的毛病。

这些天已经察觉这变化的老夫人,心里清楚这大孙子不过是不想她拿他母亲作伐。

当着这么多外人的面,她自然不会。

大儿媳重病在身,她若是训斥狠了,这大儿媳当着众人面一晕的话,不死也让她这个做婆母的名声有损。

郭家人更不会善罢甘休。

除非她先晕。

但她要是为着这事晕一晕,有了郭家人说那些话在前,就成了她不明事理。

从未有过如此多掣肘限制她发挥的郑老夫人,只能暗咬牙槽:“你新婚燕尔祖母罚你做甚,你当祖母蛮不讲理不成。”

郑绍君脸上含愧,内心一哂。

祖母不需要讲理,只要摆辈分就是最大权杖。

老夫人叹气:“原是希望你成亲尽可能门当户对些,但事与愿违。既如此,成了亲就好好过吧,也好让你母亲放下心好好养病。”

听听,多么明理的祖母!

郑绍君想要感动一把,奈何实在流不出感动的眼泪。

他只能拉着新婚妻子给祖母又磕了一回头,“孙儿谢祖母宽容理解!

大感快意的郭氏,也不吝一句:“母亲体恤,是儿媳之福。”

这话依然充满深意。

有福就不会早早被磋磨败身子了。

老夫人扯了扯嘴角:“日后有事就说,无需这般瞒着,倒让人看了笑话。”

“是,儿媳记住了。”她会记住这畅所欲言的畅快,日后都不会再委屈自己。

众人自是顺应恭喜了新人一番。

羞愧不已的戚芮溪,面红耳赤的垂着眸。

今日场面夫君昨夜有跟她提点过,本就知道会有难堪,只是没想到婆母会如此维护她和戚家。

那句我儿子乐意,所以我乐意,让她感动在心。

也暗暗发誓,不负这样的情意。

见了长辈,轮到平辈。

郑唯真对这个替嫁入门的嫂子态度平淡。

戚芮溪送了大妹妹一副她亲手绣的巾帕,帕子下角绣了迎春花,花蕊里有个珍字。

一对小姑子是生在迎春花开的季节,一看就知道这是用心准备的心意。

郑唯真随意一收,只颔首致谢。

郑离惊收到的同款巾帕,不同的是花蕊中的字是宁字。

她很喜欢:“大嫂的绣工真好,我用的巾帕都没这么精致。”

“那日后我给你再多绣几块。”礼物得到喜爱,戚芮溪自然高兴。

“谢谢嫂子!”

仗着跟大嫂较熟,郑离惊开了个玩笑, “嫂子,母亲把家交给你,日后你可要好好管家,可不能让大哥把家给败了!”

时机正好,开个头,探个路。

郑绍君佯装要敲她脑袋:“兄长什么时候败过家,净胡说!”

“我怎么胡说了。”郑离惊不服气,“你买个墨锭都上百两银子,我在凌云观一年才花五十两。”

“你看看你,用来写字的墨都买那么贵,还不是败家?”

郑绍君听得一愣:“你在凌云观一年才花五十两银子?那另外的银子你留来做什么?”

“什么另外的银子?”论到郑离惊诧异了:“府里一年一百两寄养银,一半捐给观里做香火银,一半给我做花销,就是五十两,哪还有另外的银子?”

一听二侄女提到凌云观花用,王氏就脸色一变,不过很快就遮掩起来,换成不明之状。

郑离惊的话不但让大哥难以置信,更是让郭氏勃然生怒。

她瞪圆了眼看向自己婆母:“母亲,您不是说府里每年给凌云观三百两寄养银的吗?为何只有一百两?”

这简直是在她本就愧对女儿的心上,再划一刀。

太可气了!

这问题郑老夫人也咯噔在心。

当着这么多族人和外人面,竟然爆出这样的问题。

当年还是她掌的家,但是新进门的小儿媳已经在她身边搭手。

她几乎想横一眼王氏,但要是把小儿媳扯出来必不好收场。

二丫头回来这些日子都不提寄养银的事,偏偏在有了嫂子入门这日提及。

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可大意。

想到前些日小儿媳把周大一家打发出去,她心知小儿媳已扫尾。

在大儿媳饱含怒意的责问下,她也怒容满面:“府里每年给凌云观三百两寄养银怎会变成一百两,宁丫头,你说的可是真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