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122章 变故骤起,台岛谋变

我何时可以回去 第122章 变故骤起,台岛谋变

作者:种一块地养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5:42 来源:小说旗

应天皇宫内,凝重的气息仿若实质,令人几近窒息。朱标已缠绵病榻多日,太医院一众太医穷尽手段,各类名贵药石皆尝试过,却依旧回天乏术。最终,他还是没能扛过这场病痛,于雕花楠木床上阖然长逝。

床边,朱元璋身形僵立,久久未动,双眼空洞无神,恰似灵魂刹那间被抽离躯壳。这位在乱世中摸爬滚打,从尸山血海踏出开国之路的洪武皇帝,往昔金戈铁马、意气风发,可在此刻,却宛如一位孤立无援的普通老人,泪水不受控制,簌簌地从那布满岁月沧桑的脸颊滑落。“标儿,你怎忍心撇下为父,独自离去……” 他声音低沉喑哑,喃喃自语,每一个字都裹挟着无尽悲恸,那股哀伤仿若要冲破这重重宫墙,在天地间回荡。

他想起朱标自幼便聪慧过人,被悉心培养,随自己历经诸多艰难险阻,却始终心怀仁慈与正义。朱元璋曾满心期许,将这江山社稷的重担稳稳托付于他,怎奈命运弄人,一切化为泡影。皇帝缓缓伸出手,轻轻抚上朱标逐渐冰冷的面庞,指尖颤抖,仿佛想要留住最后一丝关于儿子的温度,却只能徒然抓握虚空,徒增满心悲戚。

朱标逝世的消息,宛如一阵携着砂石的狂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整个朝堂。大臣们初闻此讯,先是满脸震惊,仿佛遭了一记晴天霹雳,呆立原地,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紧接着,慌乱如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朝堂之上,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压低声音小声议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不安。“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如今太子殿下骤然驾崩,这可如何是好?” 一位须发皆白、年迈体衰的大臣,手拄着拐杖,身体微微颤抖,忧心忡忡地开口说道,声音发颤,在空旷的殿内悠悠回荡,仿若在众人心中敲响了警钟。

一时间,朝堂之上仿若平静湖面下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犹如蛰伏在不见天日黑暗深处、嗅觉敏锐至极的猛兽。在这微妙的时刻,他们精准地捕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息,纷纷按捺不住心底蓬勃欲出的勃勃野心,恰似即将挣脱缰绳的野马,在暗中蠢蠢欲动。朝堂之中,诸位大臣各怀鬼胎。有的三两成群,避开众人耳目,在密室中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低声商议,其言辞间透露着对局势的研判与谋划;有的则端坐案前,挥笔修书一封,而后唤来得力信使,令其快马加鞭,将信件送往各方势力手中,试图以此传达自己的意图,联结盟友。而远在封地的藩王们,即便身处千里之外,也迅速听闻了京城的异动。他们不动声色地暗中调动亲信,将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之人安排到关键位置;同时广发招贤令,广纳贤才,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入其麾下。一时间,各方谋士、勇将纷纷慕名而来。藩王们皆在紧锣密鼓地为新太子人选暗中谋划布局,试图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占得先机,为自己的未来谋求更大的利益 。

有的朝臣支持秦王朱樉,私下里不遗余力地宣扬,称秦王年长,且多年来追随诸位将军南征北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论资历、论功绩,都理应成为储君,继承大统。在他们精心筹备的府邸密会中,这些朝臣围坐一堂,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却无人有心思品尝。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或急切、或阴鸷的面庞。为首的一位中年官员眉头紧皱,压低声音道:“秦王殿下久经沙场,英勇无畏,定能带领我大明继续开疆拓土,诸位务必齐心协力,将殿下推上太子之位。”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闪烁着贪婪与野心,谋划着如何在这场权力角逐中获取最大利益。

有的则力挺晋王朱棡,盛赞其在治理地方时,推行诸多利民政策,把属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堪称储君的不二人选,治理天下的一把好手。在另一场隐秘的聚会中,支持晋王的官员们同样在热烈商讨。一位身着华服的老者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晋王殿下心怀百姓,治政有方,若能登基,必能使我大明繁荣昌盛。我们需尽快联络各方,扩大支持阵营。” 众人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紧张,试图编织起一张强大的关系网,为晋王登上太子之位铺平道路。

朝堂之上,暗流汹涌,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一触即发,局势愈发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让人难以理清头绪,不知未来走向何方 。

而远在台岛的林墨,于百科学院的书房内,听闻朱标去世的消息,手中摩挲着的书卷瞬间滑落于案几之上。他的眼眸中闪过一抹锐利光芒,凭借着多年来在复杂局势中磨砺出的敏锐直觉,即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发展壮大自身势力的绝佳时机。林墨当机立断,命人火速传讯,召集麾下一众谋士与将领,于百科学院那宽敞且庄严肃穆的议事厅中商议对策。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或沉思、或急切的面庞。林墨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如炬,缓缓扫视着在场众人,声如洪钟般开口道:“诸位,如今大陆朝堂因太子之故大乱,局势动荡不堪,此乃天赐良机,正是我们发展的黄金时刻。”

谋士李明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身形微微前倾,率先发言。他神色郑重,抬手比划着说道:“大人,依我之见,我们首要之事便是趁机扩充军备。当下台岛虽已积攒了一定兵力,平日里巡逻卫岛尚可,但面对未来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局势,这兵力远远不够。如今台岛的兵器工坊,应加大投入,日夜赶工制造兵器。我们要打造更多威力巨大、射程更远的精良火炮,这些火炮在海战与守城战中皆是利器;同时,也要精心锻造锋锐无比、坚韧耐用的刀剑,为近身搏杀的士卒提供可靠兵器。” 林墨微微点头,眼神中满是认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李明见状,语气愈发激昂,双手紧握成拳,补充道:“不仅如此,我们需即刻张贴告示,广纳四方壮士,招募更多的士兵。在招募之后,更要制定严苛且科学的训练计划,日夜操练,加强训练强度。我们务必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战术精湛、战无不胜的强军,方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图谋大业。”

将领陈风亦起身,抱拳行礼,朗声道:“大人,除军备事宜外,巩固台岛防御工事刻不容缓。此前拟定的海防计划,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于沿海诸要害之地,应尽快增设炮台,力求构建起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确保台岛安然无虞。”

林墨神色凝重,认真倾听众人建言,并不时与身旁智谋之士低声交流探讨,神色间满是审慎。一番热烈激昂的讨论过后,他们齐心制定出一份详尽的发展规划。

首当其冲的便是在岛内发布征兵令,向四方广纳有志报国之士投身军旅。为吸引更多热血青年,特别承诺给予极为优厚的待遇,诸如丰厚军饷、妥善安置家人,且晋升之途畅通无阻,只要有能力、有战功,便能逐级而上。征兵令一经颁布,各处征兵处瞬间人潮涌动,水泄不通,无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怀揣着满腔热血踊跃报名。他们眼中闪烁着炽热光芒,满心渴望能在军队中施展自身抱负,以实际行动保卫台岛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在一处征兵点,一位身形矫健的青年,满脸激动地说道:“早就盼着能为台岛出份力,如今有这机会,定要在军中好好表现。” 一旁的同伴也用力点头,握紧拳头,似在为自己鼓劲。

在军备制造的关键事务上,林墨毫不含糊,当即大手一挥,拨出巨额款项加大对兵器作坊的投入。他派遣得力干将奔赴四方,广纳天下技艺精湛的工匠,一时间,各地能工巧匠纷纷响应,齐聚台岛兵器作坊。作坊内,灯火彻夜不息,工匠们分组轮班,日夜赶工。匠人们凭借着高超手艺与满腔热忱,将一块块精铁打造成型。新型火炮在众人齐心协力下顺利诞生,炮身铸工精细,膛线打磨得光滑无比,试射时,威力惊人,比之前所用火炮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而打造刀剑的区域,淬火的声响此起彼伏,锋利的刀剑寒光闪烁,摆满了仓库,刃口吹毛立断,每一把都堪称精品。林墨心系军备,亲自前往兵器作坊,穿梭在忙碌的工匠之间,仔细查看每一道生产工序,不时驻足,对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予以称赞,言辞恳切地鼓励他们用心制作,着重强调这些兵器乃是台岛安全的坚实保障,关乎万千百姓安危。他轻轻拿起一把新打造的刀剑,仔细端详,满意地点头道:“这刀锋利坚韧,定能让我军在战场上如虎添翼,诸位辛苦了。” 工匠们听后,备受鼓舞,干劲更足,手中的活儿愈发精细。

与此同时,林墨深知,欲稳固台岛根基,除军备外,亦需争取岛内各方势力支持。他不辞辛劳,亲自登门拜访岛内诸多有影响力的商人、地主。在与他们会面时,林墨目光坚定,言辞诚挚,详细阐述台岛未来规划与发展蓝图,承诺在台岛发展壮大后,定会给予他们更多商业机会,在贸易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赋予特殊权益。这些商人、地主长期在台岛经营,本就期望能有更广阔发展空间,如今见林墨目光长远、决心坚定,且台岛在其治理下已初现繁荣之态,发展潜力巨大,权衡利弊后,纷纷被林墨说服,当即表态愿意出资出力。一时间,粮食物资、金银钱财源源不断地汇聚起来,为台岛军队的壮大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资和资金支持。一位富甲一方的商人握着林墨的手,诚恳地说:“林大人,您有如此雄心壮志,我等定当全力支持,盼着台岛能越来越好。” 林墨微笑致谢,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在林墨这位兼具远见卓识与果敢决断的领袖引领下,台岛仿若一台精密运作的庞大机器,从繁华都市到偏远渔村,从忙碌工厂到科研院所,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民众皆拧成一股绳,心无旁骛地投身于发展壮大的征程。他们在农田精耕细作,提升粮食产量;在海港日夜装卸,拓展贸易航线;在实验室刻苦钻研,力求科技突破。而反观大陆朝堂,先帝驾崩后新太子人选悬而未决,诸位皇子各展手段,拉拢朝臣,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朝堂之上争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他们沉溺于权力的博弈,醉心于宫廷的权谋,对遥远台岛正悄然滋生的蓬勃力量毫无察觉。殊不知,在那片波涛汹涌的海域之上,风云正悄然汇聚,一场足以改写局势的大变局,已在暗中缓缓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