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告别海盗岛后,毅然转身,一头扎进了朝廷那波谲云诡、暗流涌动的权力漩涡之中。宫廷之内,权谋争斗如无形的蛛网,稍有不慎便会深陷其中,难以脱身。蓝玉却凭借着多年在官场摸爬滚打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远超常人的智谋,在朱元璋那如鹰隼般锐利目光的监视下,巧妙地周旋着。每次入朝面圣,他都将情绪隐藏得极好,举止间泰然自若,毫无破绽,对朱元璋的询问也是对答如流,言辞间滴水不漏,仿佛与海盗岛毫无关联,那些过往的交集不过是虚幻的泡影。
他在朝堂上侃侃而谈,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态度恭敬而热忱,丝毫没有露出半分异样。然而,朝堂之下,蓝玉却时刻保持着警惕,每一个举动都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抓住把柄。他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容不得半点背叛,一旦被察觉,等待他和海盗岛的将是灭顶之灾。
然而,锦衣卫这个被朱元璋视为爪牙的神秘组织,行事手段极为狠辣,风格冷酷无情。他们犹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旦锁定目标,便穷追不舍。沿着火药这条线索,他们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一般深挖下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丝可能的关联。他们对与火药交易有过接触的商人严刑拷打,皮鞭抽打在商人的背上,鲜血四溅,一声声惨叫回荡在阴暗的审讯室;他们对知晓些许内情的小兵威逼利诱,用金钱和权势诱惑,又以家人的性命相要挟,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在海量的信息中,他们如同耐心的织工,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在一番艰苦卓绝的追查后,他们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精准地锁定了蓝玉,确认正是他为林墨提供了新式火炮。
消息传入朱元璋耳中时,正值烈日高悬,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御书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御书房内,朱元璋正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听闻此事,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原本温和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双眼圆睁,仿佛要喷出火来。他猛地站起身,双手用力一拍桌子,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被震得跳了起来。紧接着,他将手中的奏章狠狠摔在地上,怒声吼道:“蓝玉,这个逆贼!竟敢背叛朕,与海盗勾结,罪不可恕!”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荡,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盛怒之下,他立刻传令,让锦衣卫全力缉拿蓝玉,务必将其活着带回京城,要让这个 “叛徒” 在他面前跪地求饶,接受最严厉的惩罚,以儆效尤。
此时的蓝玉,虽早料到可能会有这么一天,但当锦衣卫开始大肆搜捕他的消息传来时,他的心还是猛地一紧,一股紧张的情绪涌上心头。不过,他和林墨此前已经多次秘密商议,早有周全的准备。在之前的会面中,他们就详细规划好了接应的船只,那是一艘外表普通却经过特殊改装的快船,速度极快且隐蔽性强;他们还精心挑选了一条隐蔽的路线,这条路线避开了朝廷的巡逻舰队,沿途设有多个联络点,以便随时获取情报。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到,甚至连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都制定了应对预案。
在亲信的协助下,蓝玉趁着夜色的掩护,迅速带着自己的亲属,悄然登上了前往海盗岛的船。船在黑暗的海面上缓缓前行,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蓝玉站在船头,海风呼啸着吹过他的脸庞,撩动着他的发丝,他的心却始终悬着,双眼紧紧盯着四周,时刻警惕着是否有朝廷的追兵。哪怕是远处海鸟的一声鸣叫,都会让他神经紧绷,仔细辨别声音的来源。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以及应对的策略,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推演。
当蓝玉一行人安全抵达海盗岛时,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晨曦的微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林墨早已在岸边翘首以盼,一夜未眠的他,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期待。看到蓝玉的身影,林墨快步上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紧紧握住蓝玉的手,声音略带颤抖地说:“蓝将军,你终于来了!这些日子,我们每日都在盼着你的到来,担心你在朝廷遭遇不测。” 蓝玉点了点头,长舒一口气,感慨道:“这次可真是惊险万分,好在我们早有准备。一路上我都提心吊胆,生怕出了什么差错。每经过一处暗礁,每听到一声异响,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随后,蓝玉带来的一众部下也纷纷下船,原本宁静的海盗岛顿时热闹起来,人满为患。林墨立刻安排人手,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方案,为蓝玉及其亲属、部下们安置住所。他们将岛上最好的房屋腾出来,供蓝玉和他的家人居住,又在空旷的地方搭建起一排排简易的帐篷,给蓝玉的部下们安身。同时,他与岛上的智囊们紧急商议,开始重新规划岛上的防御布局,调整发展计划,以适应突然增加的人口,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在岛上安居乐业,共同为守护海岛贡献力量。他们仔细研究海岛的地形,在关键的位置增设了望塔,加强巡逻的频次;他们还重新分配岛上的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和训练,让整个海岛迅速运转起来。
然而,朝廷并没有因为蓝玉的逃脱而善罢甘休。朱元璋得知蓝玉成功逃到海盗岛后,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他认为林墨等人必须受到惩罚,于是决定先派出一小股官兵,前往海盗岛试探林墨的实力。这股官兵由经验丰富的将领带队,这位将领久经沙场,战功赫赫,有着丰富的海战经验。他们乘坐着几艘装备精良的战船,战船通体漆黑,船身上镶嵌着锋利的铁钉,船头的火炮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官兵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气势汹汹地朝着海盗岛驶来。他们一路上耀武扬威,自恃装备先进、训练有素,以为海盗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把林墨等人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此次行动不过是一场轻松的狩猎,能轻易地将海盗们一网打尽,回去便可领赏,加官进爵。
林墨得知朝廷官兵来袭后,立刻和蓝玉等人齐聚在议事厅,商议对策。厅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众人的脸色都十分严肃。蓝玉皱着眉头,仔细分析道:“这些官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是朝廷精心挑选的精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不可小觑。他们的战船坚固,火炮射程远,士兵们的战斗技巧也十分娴熟。我们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才能一举击退他们。比如我们熟悉海岛周边的地形,可利用暗礁和浅滩设伏;我们的船只灵活,能在狭窄的海域快速穿梭。” 林墨点头表示赞同,他迅速传令,召集了岛上的精锐力量,包括身经百战的海盗和蓝玉带来的训练有素的部下,大家严阵以待,准备迎敌。他们擦拭着武器,检查着战船,将火炮擦拭得一尘不染,炮弹整齐地排列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每个人都清楚,这场战斗关乎着海盗岛的生死存亡,不容有失。
当朝廷官兵的战船靠近海盗岛时,海面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空气都要凝固了。林墨站在高处,望着逐渐逼近的敌船,心中默默祈祷着胜利。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仔细观察着敌人的阵型和动向。一声令下,隐藏在岸边山洞和礁石后的火炮纷纷开火。刹那间,火光冲天,炮弹如雨点般呼啸着落在朝廷官兵的战船上,爆炸声震耳欲聋。官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原本整齐的阵型瞬间大乱。他们慌乱地试图反击,但由于事发突然,很多火炮还未来得及装填弹药,战船在炮火的攻击下,已经出现了多处破损,海水开始涌入船舱。一些士兵被炮弹击中,惨叫着倒下,鲜血染红了甲板。
紧接着,林墨和蓝玉亲自率领着精锐部队,驾驶着轻便灵活的快船冲向朝廷官兵。他们的船只如同一群敏捷的鲨鱼,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快速穿梭。趁着敌人混乱之际,海盗们挥舞着大刀、长矛,喊杀声震天,那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愤怒和斗志,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必杀的决心。蓝玉的部下也不甘示弱,他们手持长枪,配合默契,与海盗们并肩作战。他们有的负责近战厮杀,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有的负责掩护队友,用盾牌为战友遮挡炮火。在战场上,他们相互配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一番激烈的战斗后,朝廷官兵被打得屁滚尿流,他们的战船被击沉了大半,剩下的战船也伤痕累累,在海面上摇摇欲坠。船上的官兵们士气低落,纷纷丢盔弃甲,举手投降。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原本的傲慢和嚣张荡然无存。林墨看着眼前的胜利,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他的脸色依然凝重。他深知,这只是朝廷的一次试探,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朱元璋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一场更为残酷的战争或许即将来临。他望着远处的海面,心中默默思考着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果然,朱元璋得知小股官兵惨败的消息后,脸色阴沉得可怕,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意识到林墨已经成了气候,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被消灭的海盗首领,不能再轻易忽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再次向林墨招安。于是,他派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这位老臣在朝廷中素有威望,以善于言辞和处事稳重着称。他曾多次化解朝廷的危机,在官场中有着极高的声誉。老臣带着招安的诏书和丰厚的赏赐,踏上了前往海盗岛的船只。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着如何说服林墨投降。他深知林墨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于是准备从百姓的安宁和兄弟们的未来入手,试图打动林墨。
老臣来到海盗岛后,受到了林墨的接待。在宽敞的议事厅内,老臣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庄重地宣读了朱元璋的诏书,承诺只要林墨投降,不仅既往不咎,还会给予他高官厚禄,封他为朝廷的大将军,统领一方兵马。林墨听完后,陷入了沉思。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这些年在海上的点点滴滴,为了自由和正义,他与兄弟们并肩作战,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他们在狂风暴雨中与海浪搏斗,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厮杀,每一次战斗都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如今,面对朝廷的招安,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接受招安,意味着放弃自由,受制于朝廷,可能会失去曾经坚守的信念;拒绝招安,又将面临朝廷更为猛烈的攻击,岛上的兄弟们和百姓们都将陷入危险之中,无数家庭可能会因此破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