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一看她的反应,就知道她是刚来的外乡人,对她的惊讶也就习以为常。
他笑着解释,“夫人,您刚来的不知道,咱们这四花镇,乃至新城那可都是有银子都不能随意购买大米。若是要买须得先去梁巡检那购买所需斤两的票据,户籍证明好说,盖章的粮票证不能没有。”
之所以有这规矩,还是因为那梁巡检是县令大人的表弟,借着雪灾城里粮食不足,找个理由坑害百姓钱财罢了。
说是粮票,实则是他们所说的什么经手费。
铺子里卖给人家一两一斤,每一斤他们还要扣二两粮食。
简直是趁火打劫。
“夫人,小的比谁都想做您的生意,可若是没有粮票证私自偷买卖给了您,别说咱这铺子,就是小的小命都会不保。”
见她不说话,小二又补充了句。
姜灵韵闻言简直气笑了,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把贪污说的如此厚颜无耻。
雪灾本就让百姓食不果腹,这群人渣竟还扒着百姓身上吸血,简直不可理喻!
见小二也不像说假话,姜灵韵也就没过多为难。
仔细询问了小二那梁巡检的住处,径直离开。
看着她的背影,小二无奈的摇头直叹气。
那群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人渣,这位夫人虽然看不清样貌,想来也是良善之人。
只盼她别丢了小命。
姜灵韵循着小二的指引,沿路又问了几个人,这才找到镇子中央巷子里的一所看上去最奢华的住宅。
“梁宅。”
看着头顶的黑底红字的牌匾,姜灵韵冷笑一声。
“又来一个大冤种,大冤种~”
门开着,里面院子里传来几声鹦鹉叫声,紧接着一老仆人走了出来。
姜灵韵说明来由,老仆便带着她进了宅子。
堂屋正首坐着一穿着富贵臃肿的男人,正端着茶杯悠闲喝茶。
见到来人,抬眼睨了她一眼,“购粮票?一百斤起购,每一百斤我这儿抽二成。”
似乎早就习惯了这流程,梁寒山面无表情的说道。
姜灵韵勾了勾嘴角,“好说,我买一千斤。”
梁寒山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包的严严实实,看不清样貌,看穿着似乎有些家底。
他起身好笑道,“姑娘好大的口气,一千斤,你知道多少银子?”
如今城中粮食紧俏,各大粮铺存粮不多,外头运不进来,粮价早就涨到了一两银子一斤。
一千斤那就是一千两。
“我既然敢说,自然是备好了银子来的。”姜灵韵一脸淡定,从怀里掏出之前兑换的银票,在他面前甩了甩。
“姑娘大气。”梁寒山眼神一亮,放下茶杯起身一把抓过银票,当即命人开了一千斤的粮票证。
拿了粮票证,姜灵韵并未急着走。
“梁巡检,我一路走了几个时辰来镇上,渴的紧,不知能否跟您讨杯茶喝。您放心,我就在外头院子里喝,喝完就走不碍您的眼。”
梁寒山此时拿着银票笑的牙不见眼,平日里都是些抠抠搜搜整村人或是一个族里的人拼着来买些粮食,他捞不着油水。
这回这姑娘一来,自己白得二百斤粮食,心情自然大好。
也就准了姜灵韵这个要求。
老仆端来水,示意姜灵韵在院子里喝别乱跑。
姜灵韵乖巧应下,不经意的走向鸟笼旁边,“别出声,否则我扒光你的毛!”
谨慎环顾四周后,从怀里掏出一块甜点,压低声音道,“梁府库房在哪,你若告诉我,我手里的糕点便是你的。”
糕点的香气扑鼻,小鹦鹉眼神都亮了,扑棱着翅膀就往糕点旁边钻,“嘎嘎,识时务者为俊杰,在那儿~”
得到了差不多的方位,姜灵韵还了茶杯在门口与老扑告辞,转身躲进百宝袋,又回了梁宅。
梁寒山的库房并不隐秘,就在他房间柜子后面,姜灵韵很快便找到了。
“啧,东西这么少。”
看着库房里的几千斤粮食,和两万两银票,姜灵韵嫌弃的咂咂嘴。
比起她搬过的库房,这小小巡检的库房简直不值一提。
意念一动,库房搬空,连旁边架子上的一些珠宝首饰,房内的桌椅板凳她也没放过。
总怕哪天又没柴烧了,这些勉强能当柴火。
搬完这里,姜灵韵还觉得不解气,每个没人的房间都溜达了一遍。
甚至那姓梁的几个小妾房里也没放过,搜刮的那叫一个干净。
一个时辰后,姜灵韵心满意足的出了梁府。
进了巷子,她环顾四周无人后,从百宝袋里出来。
“啊!”
得意忘形的姜灵韵转身撞上了一块结实的胸膛,疼的她闷哼一声,脱下面罩揉着自己红肿的鼻子。
“谁啊,走路不长眼....”
她骂骂咧咧的抬头,剩下的话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知道北方人高大,没想过这么高大。
眼前的男人身高足有一米九多,五官立体深邃,浓眉大眼身材健硕有型,浑身透着股狂放不羁和邪魅的气质。
自己就算是踮起脚尖,也才勉强够到他胸口。
秦凛眉头一皱,微微俯身,戏谑的看着这个龇牙咧嘴的小东西,“小娃娃,你撞到我,还骂我不长眼?”
小,小娃娃?
姜灵韵脸黑了又黑,她不过是矮了点,哪里小!
见对方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姜灵韵拔高嗓门,不服气的鼓起脸颊,“对不起!”
说罢,她气呼呼的转身就走,好女不跟男斗!
大女子能屈能伸!
看着她的背影,秦凛没来由的抬手轻抚嘴角,“有意思。”
丫鬟胖丫看见自己的冰山主人笑了,惊的手里的鸡腿都不香了。
“主人,这姑娘哪儿冒出来的?她若是听见咱们....”
她话还未说完,秦凛一记眼刀过去。
胖丫瞬间老实。
姜灵韵这边,拿着粮票证去了之前的粮食铺,总算是买到了大米。
她也不贪多,一样还是买五十斤。
这个粮票证倒是人性化,随便你买多少,不超过证上的数字就行。
她花了一千两,实际只有八百斤。
好在梁寒山那搬了几千斤粮食,珠宝首饰和两万两银票她不亏。
一路又去了杂货铺,买了三床被褥,三床被子。
锅碗瓢盆日用品一顿下来竟花了她上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