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书凡没有找到卢夫子。
据洒扫的仆从所说,卢夫子一大早就出门会友去了。
休沐时想出去就去,不用特意知会。
看着门口偶尔来来往往的没有一点约束。
道了声谢,沈书凡就信步出了学堂。
县城里沈书凡是第一回来。
但却并不陌生。
在初八那天他们爷俩来到之后,每到一个学学堂。
沈守义先是带着他把附近转一圈。
尤其是大房在县城的宅子,以及大伯沈守诚所教书的县学,那周围更是逛了一个遍。
有着过目不忘的技能。
不说每个地方都很熟悉吧,但要说大体的方位还是能记住的。
沈书凡先去了一家铺子。
“客官可是有看好的坛子罐子?”小二迎了上来带着笑的问。
他们这儿是县城的一家老店。
虽然眼前这个小孩子年纪不大,但却让他有一种看到了少东家的感觉。
不自主的说话时就特别的客气了许多。
沈书凡很快就找到了两个他想要的。
“这个怎么卖?”
“一文钱两个。”
“这个呢?”
“五文钱两个。”
“这个大的呢?”
“…六文钱一个…这个十文钱一个。”
沈书凡从小陶罐问到酒坛子,就连大水缸也问了。
小二从耐着性子再到麻木。
后来沈书凡都不用问,只一个眼神看过去。
小二马上就报价。
沈书凡指着他看中的那两款问:“这两个……”
“小的一文钱两个,大的十文钱一个,……刚刚给你说过了。”
“我知道,一样先要10个。”
“知道你还……要,要几个?”
“各要10个。”
“好的客官,您要的多,可以给您送到家里去!!!”
原来不是来瞎打听价格的啊!
细想他刚刚的态度应该还可以的吧?
掌柜的可为了这些押在手里的货要愁死了,他这一下子卖出了这么多。
掌柜的该给他放半天假了吧?
沈书凡心里已经有暂放东西的地方了,结了帐,小手一挥道:“装好车跟我走就行。”
“好嘞。”
这地方是沈书凡特意选的。
方圆十里夜里都是人,白天却是少的见不着人影。
乞丐窝嘛,都是这样的。
乞儿乞丐的白天都去人多的地方讨饭去了。
沈书凡等卸车的小二离开不见了人影,再仔细看过周围确定没人。
手一挥,在地上的陶罐和大水缸都收进了系统空间里。
又用脚挨着把地上的车印缸印都抹了去。
弄的差不多了沈书凡转头就要离开。
眼睛余光在一个沟里听到了动静。
沈书凡走了过去,就看到这是一个污水沟。
里面有污泥,有没化完的雪冻,还有尸体。
大冬天的是他们这些讨饭的最难的时候。
这有家有口的都有冻死的,更不用说这些没人管没人问的乞丐了。
看了一眼,沈书凡就收回了视线。
他自己都是有今天没明天的。
“救……”
沈书凡:“……”
好奇心下,他拿着一根棍扒拉了一下尸体。
还真从下面扒拉出一个小尸体。
盯着看了看,终于发现了还有很轻微的呼吸。
身上的衣服是撕的一块块的破布。
上面还染了不少血。
这一看就是死前受了不少罪的。
沈书凡没想多管闲事。
但是吧,他有点手痒。
他系统里的医术好久都没动静了~
“恩,这还有呼吸怎么也扔尸体堆里了?一个快死的人啊?”
“我要是治好了,你的命是我的。
要是没治好,那就是你的命。”
沈书凡解释了一句,拿出绣花针就开始扎。
单扎效果不大,他还弄了点水出来沾着扎,这些水也不知道是什么。
一针下去,本来半死不活的小乞丐瞬间疼的浑身冒汗了。
满头是汗的小乞丐:“……”
本来他还有点意识叫个救命的。
被这位他的救命恩人扎了十几针之后,他的意识开始涣散。
在闭眼的最后一刻,他终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看到了‘救命恩人’。
长的挺好的人,下手咋这么快准狠呢?
不救他就罢了,竟然还拿针扎他?
沈书凡扎了几遍之后。
这小子就和在水里捞出来似的。
看着自己的医术熟练度开始提升,沈书凡想要抬脚就走的想法淡了一点。
要是再多来几次,那医术提升的岂不是更快?
弄出来一些药给乞丐灌下去。
“你要是好了就多打听一些沈守诚的消息,记住要好好的报答沈书凡哈。”
“……”
小乞丐听的断断续续的,但却清楚的记住了一个名字。
沈书凡?!
沈书凡随手救了人转头就去忙自己的了。
随后去买了笔墨纸砚。
除了帮三郎他们买的,他自己也买了一些。
他没有挨罚多写课业。
但来学堂的时候,他的这些东西是最少的。
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逛一逛,还逛了这么久,总要多备一些。
路过铺子,又买了点心,看着有糖也买了一斤。
吃了一块,甜的发腻。
那三只郎却很喜欢吃这样的。
他身上有沈家给的银子,空间里还有从侯府带来的。
足够他花的~
*
正月十五的沈家庄庄子口。
沈守礼和沈守义从早上天还没亮就在村口等着了。
可是一直到日头升到老高了,也还没有看到儿子的影儿。
“老四,你说五郎六郎会不会走岔道了?忘了回家的路了,要不要去迎一迎?”
“三哥,五郎可是从镇子上自己跑过来回的人,六郎……”
翘着脚往远处看了看,还是没有看到,他也说不出安慰的话来了。
他们从学堂离开的时候,特意叮嘱了家里的四只郎的。
回家的时候租辆车坐着回去的。
有爹娘给银子了,也没有啥不舍得的。
可这个时候了还没回来,怕是……
“那就迎迎?”
“走着。”
哥俩从村口迎到镇子。
正逢镇上逢集,碰到了赶集卖花灯的李二舅。
当得知是去迎孩子的。
李二舅把自家的驴车套上道:“咱们坐车去迎。”
沈守义急忙摆手:“别啊二哥,我们走着玩就去了,可不能耽误你卖花灯。”
这个时候正是上人多,要是这会儿收摊,可耽误赚银子。
李二舅道:“就十来个了,不卖了,拿回去给孩子们去玩,上车!”
“那……”
“你还想不想赶紧找迎孩子回家过节了?”
“想啊!”
“那还说啥?”
“好嘞。”
迎人的两人成了三人。
坐在驴车上这一迎就又从镇上迎到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