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后,我和前妻姐姐一起搞事业 > 第162章 三件大杀器

重生后,我和前妻姐姐一起搞事业 第162章 三件大杀器

作者:若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23:02:18 来源:小说旗

孙万象临走之前,在青松山庄跟吴为见了一次面,奇怪的是,孙芷溪和孙宇宸却没有参与。

面对潜在的威胁,吴为选择了先发制人,把危险消灭在襁褓里,从而给轻纺城创造了一个短暂的真空。

这样敏锐和果断的做法得到了孙万象的支持,但是吴为也清楚,等价交换,这才是合作的基础。

“溪溪和宇宸在这里,我很放心,有你在,不会出乱子。”

吴为一口茶还没喝,就赶紧放下杯子,“孙叔,您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

孙万象微微沉吟,缓缓道:“其实就算溪溪不折腾,我也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我懂,但是这些话,您还是亲自跟芷溪姐说比较好。”吴为置身事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你呀,就是太聪明了,一沾就跑,跟皮猴一样。只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有些事我刚查到点头绪。”

“我能帮的,肯定会尽力帮的,这点您可以放心。”

“说说吧,通州港,你究竟是怎么考虑的?”

闲聊完了家常,孙万象就切回了正事。

“海通大桥和通州港,您选哪一个?”吴为反问了一句。

孙万象淡淡道:“不是我选哪一个,而是你想保哪个?”

吴为定了定神,静静地看着对面的男人,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所谓气场,便是内核的外放。

而孙万象的气场,属于那种不动如山的压迫感。

吴为沉思了片刻,谨慎道:“我选海通大桥。”

“你抛出通州港的规划,是不是就想保住海通大桥?”

“我这不是顺着您的思路往下多走了一步么。”吴为坦然道。

“你个小滑头。”孙万象点了点吴为。

“那您,就是老狐狸。”吴为也打趣了下孙万象。

一老一少,两个人都笑出了声。

“海通大桥的规划过完年就要落地,孙家依然不下场,我那个二弟不好骗啊。”孙万象感叹道。

“那加上通州港呢,他们会上钩吗?”吴为悠悠问道。

“那就得看我们能拿出多好的诱饵了。”孙万象看着吴为,希望他能够出给一个确切的答案。

吴为眸子里泛着精光:“我冒昧问下,孙家的家底到底有多厚?”

孙万象垂眸,开始了盘算。

一个只手伸了出来,比了个二。

看着孙万象亮出了剪刀手,吴为只觉得有些搞笑,但是当他意识到这个数字后面的十个零时,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

这可是在2004年,孙家果然是隐形的大鳄。

“孙家这么多年的经营,早就已经是参天大树了,它吸取了太多不该属于自己的养分。让它反哺一下社会,也不为过吧!”

孙万象面色沉静,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起伏。

“你为轻纺城未来运营的设计思路启发了我,股权和经营权分离是很好的办法,想要让他们出钱出力,但是又不能干预未来的运营,这就是我的意图。”

“我见过孙千澈,以他的手腕和决断,还是有些难缠的。您觉得他会看不出来吗?”吴为把问题抛回给了孙万象。

“不怕他看出来,就怕他胆子小。”孙万象依然很淡定,“那你想想,他为何执意要见你,问清楚海通大桥的事情?”

吴为没有说话,细细思量着孙万象的话。

“他太想进步了!”吴为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孙万象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赞赏地看着吴为。

“自古立长不立幼,我们都觉得是封建糟粕,其实这是一种妥协的最优解。既避免了兄弟阋墙,又能维持稳定的局面。

“孙千澈出身不正,容易遭人诟病,即使这些年他坐稳了江茂集团一把手的位置,依然无法真正掌控。”

“但是,他太想进步了。从小到大,他都灌输了一个念头。他这一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成为孙家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这便是孙千澈的执念。”

吴为恍然大悟,孙万象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的真正原因。

孙千澈的执念,是他最大的软肋。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盯上海通大桥,不惜屈尊降贵也要见吴为一面,弄清楚海通大桥背后隐藏的东西。

孙万象已经是一省之副手,再往前一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大员。

面对这样的对手,孙千澈无法淡定,因此,他关注着孙万象的一举一动。

海通大桥的项目,孙万象藏得越深,越让孙千澈好奇。

人的好奇心一旦起来了,什么都挡不住。

“通州港,你觉得能成吗?”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能不能成,那就看孙家愿意出多少血了!”吴为露出了大白牙。

“轻纺城一期工程2个亿,后续二期和三期我预计会需要10个亿;海通大桥造价60个亿,目前还有20亿的资金缺口;通州港,如果按照未来潜在一个大型港口的吞吐量预估,至少需要100亿。”

从小到大,一个个亿级的数字,听得孙万象都有些不安。

江东有多少家底,孙万象很清楚。

“但是,这三样东西叠加起来,会形成一个数百亿规模的产业集群。陆上海上,都有了进出的端口,轻纺城到时候辐射的,就不只是这三角一隅了。”

“轻纺城可以凭借其自身的产业优势,吸引众多厂家和商家入驻。这里出产的纺织品,可以通过海通大桥便捷地运往周边各地,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而通州港建成后,不仅国内的原材料可以快速运抵轻纺城,国外的先进纺织设备和特殊面料也能源源不断地进来。”

“海通大桥连接着陆路交通要道,打通南北要道,使得轻纺城与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技术交流与合作也会日益增多。对于通州港而言,海通大桥则像是一条延伸向内陆的手臂,将港口的影响力扩大到更远的地方。”

“周边原本单一的农业或零散的小手工业,会因为轻纺城、海通大桥和通州港所形成的强大产业链带动,纷纷转型或者与之形成配套。原本贫困的地区,随着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大幅提升,整个区域经济都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如此之大的一块蛋糕,您猜有多少人想来分一杯羹?”

一场较量,才刚刚揭开帷幕。

轻纺城,海通大桥,通州港。

这三件大杀器,终于露出了全部的真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