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后,我和前妻姐姐一起搞事业 > 第39章 神来之笔的规划

重生后,我和前妻姐姐一起搞事业 第39章 神来之笔的规划

作者:若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23:02:18 来源:小说旗

午后的阳光带着毒辣的气息,把窗户烤得发烫,落在地面厚厚的地毯上,让本就有些闷的包厢都高了一度。

“所谓底子,就是我们通州未来翻盘的筹码!通州要做,就要做全国纺织的龙头!”

众人屏气凝神,无人不被吴为的话深深震撼。

“缫丝和纺织机械,虽然是我们的强项,却也只是整个纺织产业链的两个节点,前后并不连接。原材料不在我们手里,加工和成品制作也没有相映的配套,可以说,现在留下的只是两个独木难支的没落门面,根本称不上强项。”

“虽然说现在整个纺织行业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一个夕阳行业,但是并不代表着,这个行业会彻底死掉,只是规模无法跟以前相比。”

吴为顿了顿,清了清嗓子,继续缓缓说道:“刚刚林局长想要引入家纺的企业,就是一个很好开头。让在通州产出的丝和羊毛,变成布料,加工成为终端的产品,比如床单,被套。”

林局长虎躯一震,朝着吴为投去了无比震惊的眼神,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高三的学生对纺织行业竟然如此了解。

“要在夹缝里生存,就必须从做全产业链,拿住行业的话语权,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否则,这两个仅存的支点也会成为整个夕阳行业的陪葬品。”

“那到底该怎么做?”黄宇杰终于忍不住出声询问了,却一点不觉得突兀。

这是所有人的问题,究竟该如何做。

“大家是不是都听过浙东的皮革城?”吴为幽幽地问道,“浙东不产皮革,凭什么能建成全国最大的皮革城?”

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呀,凭什么呀!”众人纷纷议论道。

俞名远眼神一黯,纵使他一个曾经的大学教授,一市的副市长,也跟不上吴为的思路。

“凭什么,凭的就是人家掌握了整个产业链!”

“从一个小小的区级的创意园,成为全国最大的皮革城,他们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先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立志成为全国最大的皮革城,然后不断通过举办展销会,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引入产业链的不同企业。一步一步,终于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皮革交易中心,掌握了几乎整个产业链。“

吴为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浙东皮革城的发家史说了一遍,引得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

“你的意思是,通州也能抄他们?”这是来自于孙芷溪的灵魂拷问。

“什么抄,叫学,是学!”吴为哼哼了两声,读书人的事能叫抄么。

孙芷溪鄙视地看着吴为:“那你说说,该怎么抄?”

吴为懒得理会她,嘴一歪继续说道:“我们这么好的底子,还有原先的基础在,绝对能打造一个属于通州自己的轻纺城!”

这一刻,吴为仿佛化身成为了歪嘴战神,用自己的豪言壮语把全桌人干破防了。

“轻纺,轻纺城,什么轻纺城?”俞名远最早反应过来,这个名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轻工业和纺织业,这就是轻纺一词的来源。轻纺城,就是以纺织产品为核心,集原材料采购,加工,机械制造,纺织品加工,批改销售等一条龙的服务综合体。”

这些知识,是吴为在大学时的必修课内容。

西华的纺织专业全国第一,一些入门课就成为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这门纺织概论是吴为大一的选修课。

加上他父亲厂子的缘故,让吴为对这些门道十分熟悉和了解。

“建一个这样的轻纺城需要多少钱?”别人关心的都是方式,唯独孙芷溪关心的只有数目。

看着两眼放光的女人,吴为知道,她内心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

“首先它需要一块地!”

“地我们有,要多少有多少!”黄秘书长第一个表态了。

“它需要把周围产业链上的工厂都聚集到十公里的范围之内!”

“这个不难。”俞名远主管轻工业,十分地自信。

“这个综合体至少要达到50万方的规模,才能把产业链的各个不同环节都放进去,比如生丝交易,纺织机械,面料研发,成品销售等等,都需要自己单独的区域。”

“要是按照这个规模来计算,没有一个亿都拿不下来啊!”招商局的林局开始擦冷汗了。

两根手指亮了出来,吴为淡淡道:“两个亿才够。”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两千万的投资一下子升级了十倍。

随即吴为又补了一句:“这是一个长期项目,得一期一期来,两个亿只是第一期的投入。”

一句话又把全桌人干沉默了,这是什么神仙项目,通州能接的住么。

“产值会达到什么规模?”唯独孙芷溪还清醒着。

吴为又亮出了两根手指,十分地笃定。

“二十亿?”

吴为摇头。

“两百亿?”

吴为继续摇头。

这下孙芷溪有些沉不住气了:“不可能!”

“不能光看轻纺城的产值,这些只是有形的资产。”

编,你就继续编!

孙芷溪不说话了,眼神中满是质疑。

“等到轻纺城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聚集到全国50%的纺织行业总量,就能以轻纺城的名义独立上市。等上了市,市值规模应该不止两百亿吧!”

“这也行?”孙芷溪的脑子此时真的有些跟不上了。

“当然了!到了以后,就是金融和资本的时代,实业必须要赶上这班车,否则通州的这些传统企业都会被时代抛弃在身后。”

终于,吴为说出了自己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和目的。

柔荑猛地捏紧了手里的杯子,俞知夏抬起头,看向了一脸坚定的吴为。

到了此时,俞知夏才明白,吴为跟她说的那些,并非是空话。

吴为给通州画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发展前景,也给了那些还在坚持实业的人们一个可能的未来。

有了轻纺城,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公司和企业,都能被盘活。

前面的那些俞知夏都能理解,但是上市的这支神来之笔,才是让俞知夏真正震惊的地方。

原来,人与人之间,真的是存在差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