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 第13章 新式马具革新,丁原的震撼

九原县广袤原野上,尘土飞扬,两千骑兵整齐排列。

吕布东拼西凑,耗尽所有积蓄组建起来一支精锐力量。

为了打造骑兵,他四处奔走,从各地招募勇士。

又花费大量钱财购置战马、军粮和武器装备,几乎将自己的家底掏空。

吕布身着鲜亮的铠甲,骑在威风凛凛的千里驹上,意气风发地指挥着训练。

他身姿矫健,动作利落,每一个指令都清晰而有力。

时而亲自示范骑射技巧,时而大声纠正士兵们的错误动作,声音响彻整个训练场。

魏续站在一旁,看着吕布和士兵们的训练,心中满是震撼。

他跟随着吕布已久,深知吕布对这支骑兵的期望有多高。

看着吕布不知疲倦地指导着士兵,他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大将风范。

侯成也在一旁,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神色。

他看着训练场上整齐划一的骑兵队伍,感慨道:

“将军如此用心,假以时日,并州狼骑必将成为敌人闻风丧胆的力量。”

宋宪气血激荡,握紧了拳头,心中充满了斗志。

他渴望着能与无敌骑兵一起,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立下赫赫战功。

宋宪看着吕布,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吕布的麾下,实现自己的抱负。

吕布训练了一圈后,见士兵们略有疲惫,便下令让将士们自由活动。

士兵们如释重负,纷纷下马休息。

有的聚在一起讨论着刚才的训练,有的擦拭自己的武器。

一声轻轻的叹息声传来,格外地清晰。

吕布和众人闻声望去,只见秦谊正坐在一旁,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

魏续走上前去,略带质问地问道:

“秦谊,是将军的演练不够精彩吗?为何叹气?”

秦谊听了,微微低下头,缄口不语。

他知道魏续狗腿子护主的脾气,担心自己的话会引起众人的不满。

吕布见状,沉毅地道:“但说无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他的声音平和,让人感到一种信任。

秦谊抬起头,看着吕布,感慨道:

“主公,战马有了,军粮有了,武器装备也有了,可唯独将士们的骑术跟不上。”

魏续听了,一时无话可说,他不得不承认秦谊说得有道理。

虽然吕布训练得很严格,但士卒骑术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侯成深以为然,皱着眉头道:

“是啊,没有两三年时间的训练,很难和鲜卑骑兵分庭抗礼。”

“鲜卑人从小就与马为伴,骑术精湛,这是他们的优势。”

宋宪眺望零零散散的骑兵,跟着感慨道:

“鲜卑人从小长在马背上,我们怎么能比?”

吕布听了众人的话,并没有气馁,眼神坚定地道:

“我知道我们面临的困难,但这并非不可克服。”

“鲜卑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吕布匆匆结束了一天的训练,看着士兵们逐渐熟练起来的骑术,心中既欣慰又忧虑。

要想真正与鲜卑骑兵抗衡,仅仅依靠现有的训练远远不够,必须要有革新的装备。

他吩咐秦谊跟上,二人并肩朝着军帐走去。

秦谊心中满是疑惑,不明白吕布为何突然找他。

踏入军帐,吕布转身,神色凝重地看着秦谊,问道:

“你对如今骑兵的装备,有何看法?”

秦谊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后道:

“主公,现有的装备虽能满足基本作战需求。”

“但与鲜卑骑兵相比。”

“我们在骑乘的稳定性与对战马的保护上,仍有差距。”

吕布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随后道:

“我近日一直在思索,有了一些关于装备革新的设想,想先与你探讨一番。”

说着,吕布走到桌前,拿起一块木炭,在帛纸上开始勾勒起来。

“你看,这是我设想的高桥马鞍。”

吕布指着纸上的图案,向秦谊介绍道:

“普通马鞍较为平坦,骑兵在马上作战时,身体缺乏有效的支撑。”

“尤其是在激烈的拼杀或者长途奔袭中,很容易疲惫甚至失去平衡。”

“高桥马鞍,前后两端高耸。”

“可以更好地固定骑手的位置,让他们在马背上更加稳定。”

秦谊凑上前,仔细端详着图案,心神震颤。

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骑兵们在战场上使用高桥马鞍的场景,激动道:

“主公,新式马具妙极!”

“有了高桥马鞍,骑手在马上的稳定性将大大提升。”

“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力,必能弥补将士们骑术的短板。”

吕布笑了笑,心有成竹道:“这还不够。”他又在纸上添了几笔,“再看这个,双马蹬。”

秦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汉军单边马蹬已经存在,但使用范围并不广泛。

吕布提出的双马蹬,让秦谊看到了更大的潜力。

“主公,单边马蹬虽能帮助骑手上下马,但在作战时,能借助的力量有限。”

“双马蹬不同。”

“骑手双脚都能借力,无论是冲锋、转向还是劈砍,都能更加自如。”

“简直是骑兵作战的一大变革!”

吕布点了点头,对秦谊的见解很是满意:

“还有一处关键,战马的马蹄。”

他再次拿起木炭,在纸上画出马蹄的形状。

“我们的战马,在长途行军和作战中,马蹄极易磨损。”

“我设想打造一种马蹄铁,钉在马蹄上。”

“既能保护马蹄,又能增加马蹄与地面的抓地力。”

“让战马在各种地形上,都能跑得更稳、更快。”

秦谊听后,不禁惊叹出声:

“主公高见!”

“有了马蹄铁,战马的耐力和灵活性都将得到极大提升。”

“这对我们骑兵的整体实力,无疑是巨大的增强。”

吕布看着秦谊,神色严肃地强调:

“这些装备的革新,对于我们骑兵的未来至关重要。”

“鲜卑骑兵之所以强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精湛的骑术和优良的马匹。”

“我们要想与之抗衡,就必须在装备上寻求突破。”

“所以,必须尽快打造出样品,然后进行试验和改进。”

秦谊郑重地抱拳领命:“主公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尽快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里,秦谊带领着工匠们日夜赶工。

他们反复研究吕布的设计图纸,不断尝试各种材料和工艺。

在整个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

但秦谊始终牢记吕布的嘱托,毫不退缩。

终于,第一批高桥马鞍、双马蹬和马蹄铁的样品打造完成。

秦谊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样品,呈献给吕布。

吕布看着这些凝聚着众人心血的装备,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他立刻下令,挑选出一批骑兵进行试验。

训练场上,骑兵们纷纷换上新装备。

他们跨上战马,立刻感受到了高桥马鞍带来的稳定感。

在奔跑、转向和模拟战斗中。

双马蹬让他们的动作更加灵活自如,而马蹄铁让战马的步伐更加稳健有力。

随着训练的推进。

骑兵们对高桥马鞍、双马蹬以及马蹄铁这几样新装备的使用。

越发得心应手,反馈也是好得出奇。

有了精良装备的加持,他们在马背上就如同虎添翼一般。

往日里略显生疏的动作,如今变得行云流水。

冲锋、转向、骑射,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滚滚铁骑奔腾而过,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所到之处掀起一股无敌的威压,仿佛能冲破云霄,震撼着整个九原城。

在城中府衙内养伤的丁原,正半躺在榻上闭目养神。

突然感受到地面传来阵阵马蹄的震颤。

他倏地惊醒,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神色紧张地大声问道:

“是不是鲜卑人袭城?”

一旁的张杨赶忙回答:“都尉,不是鲜卑人,应该是吕布正在训练骑兵呢。”

丁原紧盯着案上震颤的茶盏,满脸的难以置信,直呼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丁亮正陪着父亲养伤,听到这话,好奇地追问:

“父亲,怎么不可能呀?”

丁原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这般声威。”

“依我多年征战的经验来看,最少得是上万骑兵同时奔腾才能有如此气势啊。

“可吕布最多也就组建了一千骑兵,怎么可能弄出这般动静来?”

张杨听了丁原这话,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他也摸不准这其中的缘由了。

毕竟如雷的马蹄声和强大的气势,确实超出了他的认知。

丁原思忖片刻,吩咐道:

“抬我去看看,我倒要瞧瞧吕布到底训练出了什么样的骑兵。”

张杨不敢怠慢,立刻带着几个仆役,小心翼翼地护送丁原来到了九原城的城墙之上。

站在城墙上眺望。

只见两千骑兵纵横驰骋在训练场上,马蹄声如滚滚天雷。

每一次冲锋都好似裹着风雷之势,气势磅礴得让人移不开眼。

那整齐的队列,精湛的骑术,看得人热血沸腾。

丁亮瞪大了眼睛,望着那壮观的场景。

只感觉体内气血翻涌,几乎控制不住,差一点就要翻滚落地。

好一会儿才稳住身形,忍不住赞叹道:

“好俊的骑兵阵列!”

张杨深吸了一口气,强行按捺住内心的震撼,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喃喃自语道:

“我没记错的话,吕布麾下的这些人,不是一群贼寇,就是曾经的郡兵。”

“此前并无多少出彩之处。”

“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如此精湛的骑术呢?”

丁原脸色凝重,目光紧紧盯着那训练场上的骑兵,缓缓道:

“吕布此人,果然不容小觑啊。”

“短短几天内,就能训练出这般精锐的千骑。”

“要是再给他些时日,继续打磨。”

“必能在并州掀起一阵狂澜,成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真乃天赐飞将也!”

言语之间,既有对吕布能力的惊叹,又有着一丝隐隐的担忧。

他深知这样的人才若不能为己所用,日后恐怕会成为一个强劲的对手。

丁亮依旧不服气,撇了撇嘴,嘟囔着道:

“爹,吕布哪有这么厉害呀。”

“我看他的骑兵就是空架子罢了,不过是看着唬人。”

“真上了战场,指不定怎样呢。”

丁原转头看向丁亮,耐心地分析起来:

“你看骑兵的队列,整齐有序,丝毫不见混乱。”

“再看他们的骑术,无论是控马还是马上作战的动作,都干净利落。”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

“还有那气势,如此昂扬,可见吕布练兵有方啊。”

张杨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心中对吕布的钦佩又多了几分。

丁亮虽然嘴上还是不服气,可心里也明白父亲说得有道理。

只是碍于面子,不愿承认罢了。

他暗自憋着一口气,心中对吕布的嫉妒又添了几分。

日后定要找机会,让吕布知道自己的厉害。

丁原目光如炬,看向一旁的张杨,缓缓开口问道:

“稚叔,我之前让你收集的关于吕布的情报,如今结果如何了?”

张杨微微欠身,恭敬地回道:

“都尉,我已将吕布的过往查得较为清楚。”

接着,他缓缓诉说起吕布之父吕良为国捐躯的故事。

“吕良曾在边境任职,在一次抵御外敌的战斗中。”

“他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最终不幸中箭,壮烈牺牲。”

“自那以后,年少的吕布便立志要继承父亲的遗志,上山学艺……”

丁原眼神中闪过一丝诡谲的光芒,一闪而逝。

他摩挲着手中的玉佩,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这细微的动作被丁亮捕捉到,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丁亮一直以来都将自己视为父亲的接班人,在军中也有着一定的地位。

可此刻,看到父亲对吕布如此感兴趣,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丁亮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与不甘,紧紧握住拳头,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他偷偷观察着父亲的表情,试图从父亲的脸上找到一丝对自己的偏袒。

然而,丁原此刻沉浸在对吕布的思索之中,并未注意到儿子的异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