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 第141章 迁都!西凉兵为祸!

华雄战死、汜水关失守的消息。

如一道惊雷,划破长空。

瞬间传遍京师洛阳,令整个朝堂为之震颤。

董卓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来,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案几,怒吼道:

“华雄匹夫,竟如此无用!”

“汜水关何等重要,说丢就丢,实在可恶!”

牛辅站在一旁,吓得浑身发颤:

“太师息怒,皆是末将管教无方,才致此败,愿领责罚。”

董卓狠狠地瞪了牛辅一眼,却也知道此刻责罚他无济于事,便转头问计于李儒:

“文优,如今该当如何是好?”

李儒神色凝重,拱手道:

“今失了上将华雄,贼势浩大,洛阳已难守。”

“依我之见,不如迁都长安。”

“长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保我军无虞。”

董卓听后,深以为然,当即下令聚文武于朝堂,商议迁都之事。

群臣早已得知汜水关战败的消息,嗡嗡议论,神色各异。

王允昂首挺胸,站在群臣之中,若有所思,心中暗自盘算着局势的变化。

董卓大步走进朝堂,高坐主位,扫视一圈群臣,神色霸道:

“汉立东都于洛阳,凡二百余载,如今气数式微。”

“吾察旺气,实聚于长安。”

“今欲奉舆驾西幸,尔等速整行装,不得有误!”

群臣听了,顿时一阵战栗。

迁都之事,事关重大。

不仅意味着要离开经营已久的洛阳,还可能引发朝野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然而,面对董卓的强势,众人敢怒而不敢言。

杨彪挺身而出,神色忧虑,拱手道:

“太师,关中之地,如今破败荒芜、民生凋敝。”

“眼下若毫无缘由地舍弃祖宗宗庙,丢弃先帝皇陵,恐怕会惊扰百姓。”

“天下动荡极易,而要使其安定却难如登天,还望太师明察啊!”

董卓脸色一沉,冷冷道:

“关东有贼人起兵叛乱,致使天下动荡不安、混乱不堪。”

“长安有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可依凭,又距离陇右更近。”

“营造宫殿所需的木材、石头、砖瓦等材料,限定日期内便可备齐。”

“宫殿的建造工程,用不了一个多月就能完成。”

“我意已决,你们不要再胡乱进言了。”

荀爽满脸忧虑,上前谏曰:

“太师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还望太师三思而后行,以天下苍生为重。”

董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咆哮道: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此事已定,谁若再敢阻拦,休怪我不客气!”

朝堂上一片死寂,众人皆知董卓的脾气,此刻谁也不敢再出声。

众人畏惧董卓的威严,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发一言。

唯有蔡邕,神色忧虑,心中怀着对天下百姓的悲悯,毅然挺身而出。

“太师请息怒,容臣进一言。”

蔡邕深吸一口气,声音虽不高,却沉稳有力,打破了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氛围。

董卓皱着眉头,目光如刀般射向蔡邕,冷冷道:

“有话快说!”

蔡邕拱手行礼,神色诚恳地道:

“如今贼军在前,形势危急。”

“若此时迁动百姓,大队人马拖家带口,必然会拖累太师的行军速度。”

“一旦贼军追来,后果不堪设想。”

“依臣之见,不如帝辇简行,轻装前往长安。”

“如此既能加快行程,又可保安全。”

董卓微微一怔,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蔡邕所言有理,百姓的迁移确实会带来诸多不便,影响行军速度。

但迁都之事,他早已谋划许久,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儒悄悄附在董卓耳边,轻声道:

“蔡邕之言,不无道理。”

“简行可避敌军锋芒,迅速抵达长安,不失为上策。”

董卓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终于开口道:

“也罢,就依蔡中朗所言,帝辇简行。”

蔡邕心中稍安,连忙拱手歌颂:

“太师英明,此举必能保我军顺利迁都,平定贼乱,实乃社稷之福。”

董卓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下令退朝。

群臣如获大赦,纷纷退下。

董卓回到太师府,如困兽般在厅中来回踱步,脸上的怒容尚未消退。

想起朝堂上杨彪、荀爽等人竟敢公然反对迁都,他心中的怒火便熊熊燃烧,忍不住破口大骂:

“两个老匹夫,竟敢忤逆我,实在可恶!”

李儒神色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他轻轻咳嗽一声,开口道:

“太师息怒,杨彪、荀爽之流,不过是迂腐之辈,不足为惧。”

“如今当务之急,是应对城外的贼军。”

董卓停下脚步,眉头紧皱,问道:

“贼势汹汹,不日便到洛阳城下,如何布防阻挡?”

董卓虽然残暴,但也知道城外的关东诸侯是心腹大患,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李儒神秘兮兮地凑近董卓,低声道:

“太师,有两万并州兵马,驻扎在城外,不如让他们留守京师。”

“并州兵马?”董卓微微一怔,随即追问道,“为何要让他们留守?”

李儒微微一笑,解释道:

“太师,并州军与关东诸侯本就有隙。”

“让他们留守京师,一来可阻挡贼军,二来可借此消耗并州的势力和关东诸侯。”

“待他们两败俱伤,太师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董卓眼前一亮,拍手称快:

“妙哉!文优果然足智多谋,此计甚妙。”

李儒见董卓同意,立刻派出信使前往城外,勒令高顺、徐晃接管洛阳防务。

董卓望着洛阳城的繁华,心中却有点不甘心。

他想到自己即将前往长安,总觉得有些可惜:

“洛阳如此富庶,就这么舍弃,实在可惜。”

李儒看出了董卓的心思,连忙进言:

“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

“如此一来,不仅能充实太师府的库藏,还能削弱洛阳的势力,一举两得。”

董卓大喜过望,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容:

“好,就依文优所言。”

李儒瞥了一眼李傕和郭汜,冷冷地道:

“洛阳的富户,都是肥得流油的羔羊。”

“给你们精兵五千,把他们的财富都给我带回来。”

“记住,一个都不能放过!”

李傕和郭汜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贪婪。

他们连忙抱拳领命:“太师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说罢,两人起身,带着五千精兵,向着洛阳城的大街小巷扑去。

一时间,洛阳城内鸡飞狗跳。

李傕和郭汜的按照豪绅名单,挨家挨户地敲门。

但凡稍有反抗,便拳脚相加。

富户们平日里养尊处优,此刻面对如狼似虎的士兵,吓得瑟瑟发抖,只能任由他们摆布。

“把人都给我带出来!”李傕站在一座豪宅前,大声吼道。

士兵们一拥而上,将豪宅内的男女老少全部拖出。

豪宅的主人,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

他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哀求道:

“将军,我们都是守法良民,从未做过任何叛逆之事,求您高抬贵手啊!”

李傕冷笑一声,从士兵手中接过一面旗帜,狠狠地插在老者头上。

旗帜上“反臣逆党”四个大字,格外刺眼。

“哼,别废话,带走!”李傕一挥手,士兵们便将老者一家老小押往城外。

数千家富户被陆续捉拿,如待宰的羔羊般,一排排跪在地上。

李傕站在高台上,望着这些惊恐的面孔,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杀!”

随着他一声令下,士兵们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寒光闪烁。

一颗颗头颅滚落,鲜血染红了土地。

洛阳的财富,都是富户们几代人的积累,如今却落入了董卓的手中。

李傕和郭汜望着这堆积如山的财物,眼中满是贪婪。

然而,这还只是噩梦的开始。

李傕见士兵们搬运财物累得气喘吁吁,竟恶向胆边生,纵军士淫人妻女。

既然都要杀了,不如让西凉兵爽爽。

一时间,洛阳城内哭声震天,女子的哭喊声、士兵的狂笑声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碎。

一位年轻的女子,被几个士兵拖进了一座废弃的院子。

她拼命挣扎,却无法挣脱士兵的魔掌。

“救命啊!”女子绝望地呼喊着,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却无人回应。

郭汜冷冷看着一切,不仅没有阻止,反而一脸狂妄,哈哈大笑:

“洛阳城就是我们的天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洛阳城的富户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白天,他们要躲避士兵的抓捕;夜晚,他们要防备士兵的欺凌。

昔日繁华的洛阳城,如今变成了人间炼狱,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血迹斑斑。

王允立在府邸阁楼,俯瞰满目疮痍的洛阳城,浓烟蔽日,哀鸿遍野。

董卓暴行,令生灵涂炭。

王允心中悲愤翻涌,指甲嵌入掌心,咬牙切齿:

“董卓,你这恶魔,老夫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为洛阳百姓报仇!”

士孙瑞神色凛然,提议道:

“不如引关东诸侯兵马攻董,彻底结束动乱!”

王允眉头紧皱,目光深邃,沉默片刻后,缓缓摇头:

“不可,关东也是乱兵,遭殃的还是百姓。”

“不如再等等,温侯快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