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郡迅猛地繁荣起来,吕布的威名如日中天。
他升帐聚将,威风凛凛地端坐在上首。
魏续、侯成、宋宪、高顺等一众将领,身着铠甲,整齐地站列在营帐之中。
他们目光坚定,凝视着上首的吕布,眼中满是敬重与期待。
在场众人一致认为,吕布不仅是勇猛无敌的统帅,更是引领朔方走向繁荣的希望。
吕布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众人,开口道:
“如今,朔方日益繁荣,百姓也越来越多。”
“但诸位可曾想过,繁荣背后也隐藏着危机。”
“我们的小城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百姓,一旦遇到鲜卑劫掠,百姓极易遭受伤亡。”
高顺微微点头,赞同道:
“主公所言,确实是我们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魏续满脸钦佩,连忙称赞:
“家主远见卓识,能提前洞察隐患,实乃朔方之福。”
吕布微微颔首,接着分析道:
“现在,摆在朔方面前有两条发展路径。其一,是扩建朔方县城。”
“我思量再三,觉得此举劳民伤财,边境之地资源本就有限。”
“大兴土木不仅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让百姓疲惫不堪。”
宋宪听后,深有感触道:
“边境局势不稳,确实不适合大兴土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诸多问题。”
吕布神色凝重,眼中闪烁着深思熟虑后的光芒,继续道:
“所以,我决定采用第二个方案。”
“从鲜卑小部落、宗匪手中,夺回朔方疆土,作为缓冲。”
他的语气坚定,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众人皆知,朔方郡原本由朔方县、广牧县、沃野县、临戎县、三封县等组成。
然而,随着大汉边军的逐渐颓废,疆土越来越萎缩。
偌大的朔方郡,不断内徙,只为避开边疆的争端。
如今,朔方县背靠着五原郡,也只能勉强维持着县疆。
到了三国乱世,五原郡也会内徙。
袁绍控制的并州,大概只有雁门、太原、上党三郡。
和现在的并州疆土,不可同日而语。
吕布想到这些,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他紧紧握着拳头,目光中燃烧着怒火,大声道:
“我绝对不会容忍边境的沦丧!拯救朔方,是我们的第一步!”
“这是大汉边军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高顺沉思片刻,进言道:
“主公,广牧县位于朔方县北方,地势险要,是相当不错的屏障。”
“若能夺回广牧县,我们便能在北方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抵御鲜卑的侵扰。”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
“伯平所言正合我意,广牧县战略位置重要,我们必须拿下。”
宋宪站起身来,神色严肃,向众人介绍道:
“如今占据广牧县地区的鲜卑部族,正是拓跋部。”
“其首领为拓跋诘汾。”
“而他的儿子拓跋力微,乃是窦宾的女婿。”
侯成顿时来了精神,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坚定道:
“之前窦宾给我们带来诸多麻烦,没想到他们竟是姻亲关系。”
“我们正好将他们一锅端了,彻底铲除这股势力!”
宋宪微微皱眉,轻轻叹了口气,感慨道:
“恐怕没这么容易啊。”
侯成满脸疑惑,连忙追问缘由:
“为何这么说?难道拓跋部还有什么厉害之处不成?”
宋宪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忌惮,缓缓道:
“拓跋部后面,站着的是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邻是檀石槐都敬重的存在。”
吕布静静地听着,心中对索头部的情况十分清楚。
历史上索头部,乃是北魏政权的前身。
拓跋诘汾日后会被北魏追封为圣武帝,拓跋力微是神元帝。
虽然此刻索头部在檀石槐一脉之下,看似蛰伏。
可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发育,日后必然会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
吕布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暗自下定决心。
必须趁着拓跋部、索头部还相对“弱小”的时候,将他们的部族歼灭,以免留下后患。
宋宪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道:
“据可靠消息,索头部能集结八千左右的骑兵。”
“加强小部的仆从军,很容易超过万骑。”
“我们若贸然进攻,恐怕会陷入苦战。”
高顺倏地开口,目光坚定道:
“鲜卑诸部虽强,但他们占据广袤的草原,各部之间并非铁板一块。”
“我们可以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先集中力量对付拓跋部,再相机而动。”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赞成道:
“我们不能畏惧敌人的强大,必须以雷霆之势,毁灭敌军!”
“若不趁现在将他们的势力削弱,日后他们羽翼丰满。”
“必将对我大汉边境,造成更大的威胁。”
侯成心中的热血再次沸腾起来,不禁握紧了拳头,大声道:
“主公说得对!我们跟随主公征战,还从未怕过任何敌人。”
“这次也一样,我们定能将拓跋部和索头部打得落花流水!”
索头部的势力越强,广牧县对于朔方的重要性就越凸显。
若没有广牧县作为坚固的屏障,朔方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贸易将很难保全。
吕布辛苦开拓的商路,与各方合作建立的商业联系,都将在敌人的铁骑下变得岌岌可危。
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作战计划。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全神贯注地制定着作战计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吕布决定向丁原、张杨发出求援的信号,动员并州、甚至是朝廷的力量。
丁原接到吕布的请求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回信承诺道:
“奉先放心,我定会调遣两千骑兵听候你的差遣。”
不仅如此,他还勒令张杨带着三千郡兵前去增援。
有了丁原的支持,吕布心中底气大增。
张杨不敢怠慢,迅速着手准备兵力。
如此一来,吕布手中能够调遣的人马达到了八千之众。
朔方终于有了与索头部酣畅淋漓一战的资本。
至于统帅两千骑兵前来支援的校尉,正是吕布的老朋友张辽。
曾经,他们并肩作战,彼此信任,有着深厚的情谊。
然而,在一些理念上,他们也曾产生过分歧。
如今,二人再次相见,目光在空中交汇。
仅仅相视一眼,却仿佛有千言万语在其中流转。
但最终,他们都选择了保持缄默。
张杨神色复杂,对吕布道:
“奉先,实不相瞒,朝廷和张使君都不看好此次出征。”
“他们觉得此战太过凶险,胜算渺茫。”
吕布微微皱眉,眼中却毫无惧色。
张杨目光沉毅,话锋一转道:
“好在丁武猛力排众议,坚持支持你,为你争取援兵,给你助力。”
吕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抱拳郑重道:
“丁武猛如此信任我,我定不负所望。”
“此番出征,我必然取胜,以报丁武猛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