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 第69章 布局京师,丁原的猜忌

朔方的日光暖煦,轻柔地洒落在郡守府邸,镀上一层金边。

吕布棒打“鸳鸯”之事,如一阵风般在朔方流传开来。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有人称赞吕布的果敢,为蔡琰的幸福挺身而出。

也有人指责他插手他人姻缘,行事太过霸道。

吕布处理完军中事务,坐在厅中休憩。

严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来,脸上带着一抹温婉的笑意。

“夫君,我今日去拜访了昭姬。”严茹轻声道。

声音如春日里的微风,轻柔而舒缓。

“哦?”吕布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她近来如何?”

“昭姬是个好姑娘,知书达理,温婉善良,若嫁给卫仲道实在可惜。”

严茹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惋惜。

吕布微微点头,神色中带着几分笃定:

“我也是这么认为,卫仲道那病弱之躯,连自己都保护不好。”

“如今又逢乱世,昭姬跟着他,必定会受一辈子委屈,困顿一生。”

吕布想起那日卫仲道的狼狈模样,心中满是不屑。

“夫君能这么想,我便放心了。”严茹温婉一笑,眼中满是柔情。

她缓缓走到吕布身边,轻轻坐下。

如数家珍说起在蔡府的趣闻,言语间对蔡琰的学问推崇备至。

吕布静静地倾听着,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露出一丝微笑。

他看着严茹眉飞色舞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觉得这样的时光温馨而美好。

“我觉得自己才学浅薄,想和昭姬学习,不知夫君意下如何?”

严茹抬起头,眼中满是期待。

“这是好事,我自然赞成。”吕布笑着道。

他伸手轻轻握住严茹的手,“夫人若能与昭姬切磋学问,定能有所进益。”

“昭姬不仅学问好,人还美心善,我与她一见如故。”严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嗯,她确实是个难得的奇女子。”

吕布深以为然,脑海中浮现出蔡琰绝世的容颜和高雅的气质。

“昭姬是个好姑娘,不知道日后会便宜了谁。”

严茹意味深长,眼神中带着一丝狡黠。

“干脆留她在朔方,给夫人做姐妹。”

吕布语气霸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决心。

“知我者,夫君也。”严茹娇笑着道,眼中满是欢喜。

吕布看着严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决定无比正确。

严茹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只是,夫君不怕背负骂名吗?”

“夫君刚刚棒打‘鸳鸯’,转身又和昭姬往来密切,难免会惹来非议。”

吕布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怕什么!我做事向来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严茹耐心地劝说:

“夫君要成就霸业,养望是关键。”

“要想天下贤才来投,必须做到滴水不漏。”

吕布满不在乎:“我不是圣人,有奉孝和志才出谋划策,足够称霸寰宇了!”

严茹轻轻地抚摸着吕布的手背,眼神中满是关切:

“夫君还是要谦虚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吕布看着严茹,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他伸手将严茹拥入怀中,紧紧地抱着她,感受着她的温暖和柔软。

严茹靠在吕布的怀里,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心中满是甜蜜。

她微微挣扎了一下,却被吕布抱得更紧了。

“以后什么都听我的。”吕布霸道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夫君说什么都是对的。”严茹轻声道。

她放弃了反抗,顺从地依偎在吕布的怀里。

“不愧是我的第一夫人。”吕布低头在严茹的额头上轻轻一吻,眼中满是爱意。

严茹知道,朔方正在厉兵秣马。

吕布心中谋划的,绝非小事,一场金戈铁马的征战即将拉开帷幕。

而她所能做的,便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给予吕布温暖与慰藉。

稍顷,戏志才脚步急切,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走进来:

“府君,朝廷的旨意下来了!”

吕布瞬间精神一振,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快呈上来!”

戏志才赶忙上前,双手将旨意恭敬地递上。

吕布伸手接过,动作迅速地拆开。

郭嘉跟了过来,微微前倾身体,眼中满是期待,急切地问道:

“将军,朝廷怎么说?”

吕布看完旨意,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神色:

“大将军何进,让我调遣一千人马,混入蹇硕的队伍入京。”

郭嘉忍不住拍手称赞,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将军筹谋的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吕布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他轻轻挥了挥袖,示意严茹退下。

严茹明白吕布的意思,她站起身来,脚步轻盈地向外走去。

在转身的瞬间,她的明眸中闪过一丝忧虑。

严茹离开后,吕布与郭嘉、戏志才继续探讨方案。

戏志才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道:

“高顺统兵有方,不如让他入京,定能出色完成任务。”

郭嘉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地道:

“此举不够妥,丁原与我们虽有合作,但他也不是好糊弄的。”

“高顺堂而皇之入京,丁原那边恐怕会有所察觉,生出变故。”

戏志才心中一凛,不禁感慨道:“是我考虑不周了。”

他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懊恼的神色。

吕布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他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文远是最合适的人选!”

“张辽为人有方略,不错!”郭嘉眼睛一亮,立刻表示赞同。

张辽智勇双全,在军中威望颇高,而且行事谨慎,确实是执行此次任务的不二人选。

最重要的是,高顺是吕布的属下。

张辽目前还有并州的官身,名义上并不是直接归吕布统帅。

调遣张辽入京,能降低丁原的猜忌之心。

戏志才连忙点头赞成:“府君所言极是,张辽必能不辱使命。”

“去,把张辽找来。”吕布吩咐门外的魏续。

不多时,张辽大步走进堂内。

他脸庞沉毅,身上散发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英气:

“末将张辽,前来报到!”

吕布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张辽面前,双手将他扶起,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

“文远,此次召你来,是委派你到京师。”

张辽抬头,目光与吕布对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愿为将军肝脑涂地!”

郭嘉走上前,神色关切地叮嘱道:

“文远,到了京师,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先收集情报。”

“京师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情报就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至关重要。”

张辽认真地点点头,道:

“郭祭酒放心,我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吕布双手搭在张辽的肩膀上,郑重地道:

“文远,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要明哲保身为先,不可冲动行事。”

“你的安危,关乎着我们整个计划。”

张辽心中一暖,感动不已。

他用力地点点头,将吕布的话铭记于心:

“将军放心,末将定当谨慎行事。”

吕布继续道:“倘若京师有变故,我又没办法及时增援,你可以先行撤退。”

“我会见机行事。”张辽坚定道。

郭嘉又接着叮嘱了一些细节,戏志才也在一旁不断完善计划,补充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张辽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完全理解。

一切交代完毕,张辽点齐一千人马,来到校场。

兵马齐整,军容肃穆,旗帜烈烈作响,在朔方的风中猎猎飘扬。

吕布亲自为张辽饯行,端起一碗酒,递给张辽:

“文远,此去京师,一路保重。”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舍,也有着对张辽的深切期望。

张辽双手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然后将碗重重地放在案上:

“将军,末将定不辱使命!”

吕布豪气纵横:“善!”

张辽看着吕布,真诚地道:

“有些事,我不理解,但我仍希望,将军能少杀戮,向正道迈进。”

吕布昂首挺立:“终结乱世,最简单的办法是以暴制暴。”

“对百姓好一点。”张辽无奈叮嘱。

百姓在乱世中受苦最深,他希望吕布能多为百姓着想。

“这一点,我可以向文远保证,以天地为誓。”

吕布神色庄重,举起右手。

张辽欣慰地笑了笑,转身翻身上马,向吕布抱拳行礼:

“奉先,告辞!”

吕布心中感慨万千,不断策马前行,送了张辽一程又一程。

张辽回头望去,看到吕布仍在远处目送,心中一阵感动。

他扬起马鞭,大喊一声:“出发!”

铁骑滚滚,向着京师的方向疾驰而去 。

朔方的天际,残阳如血,将大地染成一片橙红。

吕布勒住缰绳,伫立在高坡之上,目光久久地追随着张辽离去的方向,

“将军,文远已经走远了。”

郭嘉的声音在身后轻轻响起,将吕布从沉思中唤醒。

吕布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奉孝,你说文远会离我而去吗?”

张辽是吕布麾下的得力战将,他实在不愿失去这样一位并肩作战的伙伴。

郭嘉微微摇头,眼中闪烁着洞悉人心的光芒:

“张辽不是为功名利禄而动之人,他更像是将军的奔走之友。”

“他追随将军,是因为认同将军的抱负和为人。”

“文远,确实比较特别。”吕布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同。

张辽在军中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

张辽的忠诚、勇敢和谋略,都让他十分欣赏。

“只要将军保持初心,那么京师的荣华富贵,就夺不走张文远的志向!”

郭嘉相信吕布的魅力和领导能力,足以留住张辽这样的人才。

“哈哈哈,怎么奉孝比我还了解文远。”

吕布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带着几分调侃和轻松。

“我看人,向来精准。譬如将军,一定会成就霸业!”郭嘉自信满满地道。

“借奉孝吉言。”吕布笑着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生逢大世,就让我们尽情地施展吧!”戏志才走上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身处乱世之中,他渴望能与吕布、郭嘉一起,闯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会有机会的!”吕布斩钉截铁地道。

他望着中原的京师方向,心中涌起无尽的豪迈。

不久,三人回到朔方城,街道上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景象。

百姓们安居乐业,店铺林立,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吕布看着昌盛之景,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切的繁荣,都是他和将士们努力的结果。

他要守护好这片土地,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更要以此为根基,实现自己的霸业。

“将军,如今朔方安定,我们也该为下一步做打算了。”

郭嘉清楚,要想成就霸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吕布微微点头,目光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嗯,奉孝所言极是。”

“我们要继续扩充实力,广纳贤才,等待时机。”

朔方的日光暖煦而柔和,倾洒在长街之上。

为热闹非凡的街道,添上了几分惬意。

吕布、郭嘉和戏志才三人漫步其中,感受着北**有的民生百态。

街边的摊位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货物。

有皮毛、肉干,还有从遥远西域传来的奇珍异宝。

小贩们扯着嗓子叫卖,声音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

行人往来如织,有身着厚重皮袄的牧民。

他们脸庞被风沙磨砺得黝黑粗糙,却带着质朴的笑容。

也有行色匆匆的商旅,他们的行囊装满了故事,眼神中透着对远方的憧憬。

三人悠然走着,吕布的目光被一处皮毛摊位吸引。

摊主是个憨厚的大汉,正热情地向过往的人介绍着自己的货物。

吕布走上前去,与他攀谈起来。

“这皮毛可是上等的好货,都是从草原上最健壮的牛羊身上取下的。”

摊主拍着胸脯,满脸自豪。

吕布轻轻抚摸着皮毛,感受着它的柔软与厚实,点头称赞:

“确实不错,如今生意可好做?”

摊主微微叹气:

“生意还算过得去,就是世道不太平,有时候运货的路上会遇到些麻烦。”

“不过好在有飞将军守护着朔方,我们才能安心做点小买卖。”

吕布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的作为能被百姓如此铭记。

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摊主又聊了几句,才继续前行。

一路上,他们又与不少过往客商交流。

这些客商来自五湖四海,带来了各地的消息,也分享着自己的生活感悟。

有的说在别处遭遇了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有的感慨在朔方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

吕布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

这些所见所闻,让他心旷神怡,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升。

……

太原晋阳,刺史府邸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丁亮脚步匆匆地走进厅堂,手中紧紧握着一封书信,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爹,您看!蹇硕和大将军同时征召我们,简直是莫大的荣幸呐!”

他的眼睛发亮,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仿佛看到了家族飞黄腾达的未来。

丁原正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神色阴沉。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怒色:“你知道个屁!”

低沉而严厉的呵斥,如同一记重锤,瞬间打破了丁亮的喜悦。

丁亮被突如其来的斥责吓了一跳,手中的书信差点掉落。

他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疑惑和委屈:

“爹,您怎么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丁原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厅堂中来回踱步。

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蹇硕和何进,明争暗斗,关乎储君之争。”

“背后的水太深了,我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他的声音沉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斤的重量。

丁亮心神震颤,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变得苍白如纸。

他终于意识到,这件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丁亮咽了一口唾沫,声音颤抖地问道:

“那我们父子,应该怎么办?”

丁原停下脚步,看着丁亮,眼神中满是慈爱和担忧:

“首先,你不能入京。”

“你是我唯一的儿子,入京以后很可能朝不保夕。”

“我不能让你去冒险。”

丁亮心中一阵感动,用力地点点头,道:

“我听爹的安排!”

丁原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继续道:

“此次大将军不仅给我密信,还往朔方送去了一封。”

丁亮震惊地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什么?吕奉先,他配吗?”

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才是北疆的霸主,吕布不过是一个后起之秀,怎么能和父亲相提并论。

丁原微微叹气:“奉先手握重兵,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大将军怎么会放过。”

“那怎么办?”丁亮焦急地问,眼神中充满了焦虑,

丁原沉思片刻,缓缓道:

“先让张杨,前去探探京师的情况。”

“他为人谨慎,办事可靠,或许能为我们带回一些有用的消息。”

“暂且只能如此了!”丁亮无奈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沮丧。

丁原派人将张杨找来,交代要事。

张杨一进厅堂,便抱拳行礼:

“使君,不知找下官来有何吩咐?”

丁原走上前,双手将张杨扶起,眼神中满是信任:

“稚叔,此次有重任托付于你。”

“你速去京师,探清蹇硕和何进的虚实,以及各方势力的动向。”

“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行事。”

张杨坚定道:“愿为使君效犬马之劳!”

丁原拍了拍张杨的肩膀,鼓励道:

“稚叔,此去京师,万事小心。”

“我相信你的能力,期待你早日归来。”

张杨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谦逊的笑容:

“使君过奖了,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丁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紧紧盯着张杨:

“听说最近,你和奉先走得很近?”

张杨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不慌不忙地道:

“这不正是使君的安排吗?”

丁原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满意:

“稚叔,你清楚最好。”

“我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立场,不要做出让我失望的事情。”

张杨心神凛然,连忙道:“使君放心,末将心中有数。”

丁原望着张杨,眼中满是期许,伸手从身后取下一把宝刀,刀鞘古朴,泛着幽光。

“稚叔,此去京师,前路难测,这把宝刀赠予你,愿它护你周全。”

他双手捧着刀,递向张杨,神色殷切,目光中既有信任,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试探。

张杨先是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受宠若惊的神情。

他连忙双手接过宝刀,动作小心翼翼,仿佛捧着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使君如此厚爱,末将无以为报,定当肝脑涂地,不负使君所托!”

丁原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轻轻拍了拍张杨的肩膀:

“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京师局势复杂,万事多加小心。”

张杨站起身来,将宝刀紧紧握在手中,沉稳地回应:

“使君放心,下官定当谨慎行事。”

告别丁原后,张杨匆匆赶回军营,在校场点齐兵马。

他手持宝刀,高高举起,阳光洒在刀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嚯!”张杨大喝一声,挥舞起宝刀,刀风呼呼作响,引得周围士兵纷纷侧目。

这刀果然锋利无比,轻轻一挥,便能斩断面前的草靶,切口整齐。

“好刀!”张杨忍不住赞叹,心中对丁原的赠礼充满感激。

演练完毕,张杨回到书房,汗水未干,便迫不及待地铺开信纸。

他提起笔,略作思索,开始给吕布写信。

“奉先,此次我受丁使君之命前往京师。”

“临行前他赠我宝刀,看似恩宠有加,实则暗藏猜忌。”

“你在朔方,亦需多加小心,谨防丁使君暗中算计。”

张杨的笔触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吕布的担忧与关切。

写罢,他吹干墨迹,将信仔细折好,装入信封。

张杨叫来一名亲信士兵,将信郑重地交给他:

“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吕将军,不可有丝毫差错。”

信使面色凝重,领命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