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 第97章 王司徒,世间之事,真是奇妙

晨曦初露,汉宫熙熙攘攘,群臣肃立。

殿内金碧辉煌,龙柱盘绕,御座高悬。

天子未至,满朝公卿已分列两侧,气氛凝重如铁。

袁隗立于文官之首,身披儒袍,腰悬玉带,神色间自有一股傲然之气。

他微微抬首,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意味深长。

杨彪缓步上前,拱手恭贺:

“袁公升迁太傅,实乃朝廷之幸,天下黎民之福。”

袁隗淡然一笑,语气疏离:

“文先过誉了,老夫不过尽忠职守,何足挂齿?”

王允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似对眼前之事漠不关心。

他目光游离,偶尔瞥向殿外,似在等待什么。

忽然,殿外谒者高声宣道:“恭迎董公入朝!”

声如洪钟,震得殿内群臣心神一颤。

只见董卓身披玄甲,腰悬长剑,足踏金履,大步踏入殿中。

他目光如炬,气势逼人,所过之处,群臣纷纷低头,不敢直视。

袁隗原本傲然的神色瞬间收敛,微微躬身,语气谦卑:

“董公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杨彪亦缄默不语,低头退至一旁。

王允面色如常,收起手中玉扳。

董卓行至御座旁,转身扫视群臣,目光如刀,令人不寒而栗。

他冷笑一声,声音如雷:“诸位,今日来得可真早啊!”

群臣战栗,无人敢应。

吕布踏入殿中,身披赤甲,手按佩剑,器宇轩昂,睥睨群臣。

公卿窃窃私语,低声议论:

“飞将英武非凡,可惜丁原不识英才,竟以他为主簿,真是明珠暗投!”

王允眉头微皱,低声喝令:“肃静!朝堂之上,岂容喧哗?”

群臣闻言,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言。

吕布目光扫过殿内,最终落在王允身上。

王允缓步上前,拱手道:

“吕将军,久仰大名。”

“老夫王允,出身太原,与将军同州。”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亮色:“原来是王公,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王允微微一笑,语气诚恳:

“将军若不嫌弃,改日可来寒舍一叙,共叙同乡之情。”

吕布豪气答应:“好!王公相邀,布岂敢不从?”

王允含笑退下,回到原位。

董卓目光微闪,似有所思,却未多言。

片刻之后,谒者高声宣道:“天子驾到!”

群臣纷纷跪拜,高呼:“恭迎陛下!”

天子刘辩缓步登上御座,神色间带着几分稚嫩与惶恐。

他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董卓身上,低声道:

“董爱卿,今日可有要事奏报?”

董卓上前一步,声音如雷:

“陛下,臣有本奏。”

“近日匈奴单于于夫罗叛乱,劫掠河东,朝廷当率军征讨。”

刘辩神色慌乱,低声道:“董爱卿所言极是,准奏。”

董卓冷笑一声,转身扫视群臣,语气霸道:

“诸位,可有异议?”

群臣低头,无人敢应。

董卓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

“既然如此,你们捐赠点钱粮出来,以解京师倒悬之急!”

众人交头接耳,面露难色,心想:

董卓出兵,自有朝廷府库支撑,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这些臣子自掏腰包吧?

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董卓站定,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群臣,开口道:

“如今贼子作乱,朝廷需出兵平叛。”

“然军资匮乏,诸位皆是朝廷公卿,世受皇恩,此刻不出力,更待何时?”

袁隗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躬身道:

“董公,朝廷已然三年未发俸禄,我等臣子,亦有难处啊。”

董卓冷笑一声,目光如炬:

“满朝公卿,谁家里没有几十顷地?”

“国难当前,诸位莫要寒了将士们的心!”

王允站了出来,神色镇定,朗声道:

“国难当头,我等理当为朝廷分忧。老夫愿带头捐赠一万石粮,以资军用。”

董卓原本阴沉的脸色瞬间转晴,兴高采烈地大笑起来,仿佛过年一般。

他指着王允,赞道:“足下深明大义,实乃朝廷之楷模!”

王允此举,无疑是给了他极大的面子。

群臣心中虽满是无奈,但在董卓的威势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杨彪上前,拱手道:“臣愿捐粮五千石。”

袁隗不敢怠慢,紧接着道:“老臣不才,亦愿捐出三千石。”

在几位重臣的带头下,满朝公卿纷纷慷慨解囊。

一时间,朝堂之上,捐赠之声不绝于耳。

有人捐粮,有人捐钱,有人捐物,皆是为了讨好董卓,以免惹祸上身。

董卓看着这一幕,喜笑颜开,脸上的得意之色愈发明显:

“这样就对了,省得西凉勇士动兵!”

此言一出,公卿们脊背发凉。

董卓麾下的西凉兵强横霸道,在京师早已为所欲为。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根本没人能制衡。

若真惹得董卓不快,让西凉兵肆意而为。

公卿高门的府邸,怕是难以保全。

接下来的朝会,董卓掌控全场。

诸多要事,皆由他一人独断专行,只将一些无关紧要之事,随意扔给袁隗处理。

他神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群臣,处理政务时尽显强势霸道之态。

吕布始终沉默不语,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

朝会尾声,董卓高声问道:“诸位,还有何事上奏?”

公卿们纷纷低头,生怕和董卓对视上。

他们的脸上满是畏惧之色,身躯微微颤抖。

在董卓的强权之下,他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勇气,不敢轻易开口。

一言不慎,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袁隗拱手行礼,声音沉稳却又带着一丝决然:

“老臣请为建宁元年遇害的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以及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

此言一出,朝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吕布原本平静的心神,也不禁为之一震。

陈蕃和窦武在党锢之祸中,乃是士人中的领袖人物。

如今袁隗提出为他们平反,无疑是为了壮大士族的力量。

董卓脸色微微一变,目光紧紧盯着袁隗,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此事再议!”

杨彪也上前一步,手持上书,恭敬地道:

“陛下,臣亦附议袁公所言,为党人平反,顺应民心,亦有利于朝堂稳定。”

董卓猛地一拍龙榻,怒目圆睁,大声喝道:

“陛下刚刚登基,朝政不稳,此时提及此事,岂不是添乱?此事休要再提!”

他的声音如雷霆般震耳欲聋,朝堂内的公卿皆吓得浑身一颤。

袁隗见此情形,心中虽满是不甘,但也明白此时无法与董卓硬抗。

他微微叹了口气,躬身退下。

杨彪望着董卓的怒容,亦是无可奈何,只能缓缓收步。

朝会在一片不欢的气氛中结束。

公卿们纷纷低头,匆匆离开朝堂,生怕再多停留片刻,便会惹祸上身。

吕布跟着人流,大步流星地朝着宫外走去,脚步坚定有力。

王允快步上前,拦住了吕布的去路。

他面带微笑,神色温和地道:

“将军,择日不如撞日,老夫欲备薄酒,与将军一叙,不知将军可否赏脸?”

吕布看着王允,心中略作思忖。

王允乃朝中重臣,且为人正直,在士人中颇有威望。

再加上他并州士族的身份,非常有利用的价值。

吕布微微点头,欣然应允:“王公相邀,布岂有不应之理?愿与王公共饮。”

王允脸上露出欣喜之色,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与吕布一同乘着马车朝府邸去。

一路上,二人谈笑风生,看似轻松愉悦,实则各自心怀思量。

吕布心中明白,王允邀他赴宴,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饮酒叙旧,想必还有更深的谋划。

夜幕徐徐降临,王允府邸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巍峨堂皇。

朱门高阔,两侧石狮子威风凛凛。

门前灯笼高挂,映出一片暖黄光晕,与乱世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

府邸内,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处处彰显着奢华之气。

吕布应邀赴宴,只见庭院内灯火辉煌,丝竹之声袅袅传来,如天籁般悦耳。

舞姬们身着华服,身姿婀娜,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长袖善舞间,似有流云飘动。

乐师们专注演奏,琴瑟和鸣,琵琶声急如珠落玉盘,箫声悠扬似空谷幽兰。

吕布目光紧紧盯着舞台,看得津津有味。

一曲舞罢,余音仍在空气中回荡。

王允抬手,轻轻一挥,示意乐师、舞姬退下。

众人鱼贯而出,庭院内瞬间安静下来,只留下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吕布将目光从舞台收回,看向王允。

王允面色凝重,缓缓开口:

“将军,如今西凉兵劫掠京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军有何看法?”

吕布虎目射出两道寒芒,沉声道:

“京师兵马众多,难免良莠不齐。但董公自有明断,为害者终会受到惩戒。”

王允微微点头,接着道:

“将军统御的并州兵马,纪律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老夫实在佩服。”

吕布得意地举起酒盏,一饮而尽,道:

“并州儿郎皆是血性汉子,只听我将令。”

“我岂会让他们与贼子同流合污,败坏名声!”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骄傲,一身霸气浑然天成。

王允神色愈发郑重:“老夫有一事相求,还望将军应允。”

吕布放下酒盏,朗声道:

“王公但说无妨,若是吕某力所能及,定不推辞!”

王允微微向前倾身,目光恳切:

“如今局势动荡,老夫担忧宫中典籍受损。”

“那些典籍皆是历代传承下来的瑰宝,记载着我大汉的兴衰荣辱、文化传承。”

“将军能否派遣兵马,前去保护?”

“保护典籍?”吕布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王允见状,继续解释道:

“将军有所不知,宫中藏书,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本朝历代。”

“经史子集,无所不包。”

“它们是我大汉社稷之根基,文化之源泉。”

“若因战乱损毁,实乃我大汉之不幸,后世之不幸呐!”

吕布重重地点头应允,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担当:

“宫中典籍乃社稷之瑰宝,保护它们,是每一个汉人的责任。”

“此事便交予我,王公尽可放心!”

王允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欣慰的笑容:“老夫敬将军一盏!”说罢,他端起酒盏,向吕布敬酒。

吕布接过酒盏,将酒一饮而尽,意犹未尽地咂咂嘴,哈哈笑道:

“痛快!这等好酒与英雄共饮,果然更妙……”

王允亦豪爽地大笑起来,再次为吕布斟满酒:

“将军所言极是!今日能与将军共饮,实乃老夫之幸。来,再干一杯!”

二人举杯,再次一饮而尽,笑声在庭院中回荡。

吕布佯装醉态,眼神迷离,言语间尽是放纵之词。

时而高声大笑,时而喃喃自语,试图探出王允的真实意图。

王允从不正面回应,保持着高深莫测。

吕布舌头打着卷,手舞足蹈地道:

“王司徒,世间之事,真是奇妙!”

“今日位列朝堂,明日或许就沦为阶下囚,哈哈……”

他一边说着,一边斜眼观察王允的表情。

王允始终笑语盈盈,眼神中透着温和:

“将军所言极是,乱世之中,风云变幻莫测,唯有把握当下,方能心安。”

他的声音沉稳,波澜不惊,让人难以捉摸其内心想法。

吕布心中暗自懊恼,王允宛如一只老狐狸。

无论自己如何试探,都无法从他那里套出半点有用的信息。

吕布觉得时机可能尚未成熟,继续逗留也不可能有所进展,遂摇摇晃晃站起身来:

“今日酒已尽兴,布不胜酒力,需回府休息,改日再与王公畅饮。”

王允赶忙起身相送,脸上满是殷切:

“将军慢走,今日招待不周,还望将军海涵。”

“改日定当再备薄酒,恭迎将军大驾。”

他一路将吕布送至府门,看着吕布上马离去,才转身回府。

王允回到府中,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径直走向后宅,推开门,隔着帘帐看到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坐在榻上,互相对视。

“今日之事,你为何如此木讷?为何不按计划行事?”王允怒道。

貂蝉抬起头,眼中满是委屈,轻声道:

“义父,我又不是物件,怎能随意被人摆弄?”

王允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道:

“孩儿啊,你可知如今汉室危在旦夕,天下苍生苦不堪言。”

“为了家国大义,为了拯救万民于水火,我们不得不如此啊。”

貂蝉心中愈发委屈,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义父,我明白您的苦心……”

王允恳切道:“你若能为了家国大义做出牺牲,必将名垂青史,成为拯救天下的英雄。”

最终,貂蝉轻轻叹了口气,缓缓道:“义父,我知道了,我会尽力而为。”

王允欣慰地点点头:“好孩子,你放心,老夫定会为你安排好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