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作者:仔仔大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2:24 来源:小说旗

李文远看着魏书尧,眼中渐渐泛起了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

“城主大人如此看重,文远定当竭尽全力,为城中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魏书尧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好!

有李先生相助,真是我城之福!

我们这就回府,详细商议如何推行您的教育理念。”

魏书尧和李文远一路畅谈,不知不觉间已回到了城主府。

作为这座城池的最高行政机构,城主府的建造是魏书尧最优先考虑的项目。

其他地方或许可以暂时慢一点,但这座象征权力与秩序的建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工。

走进城主府,魏书尧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之前住在帐篷里,总觉得有些透风,尽管帐篷已经尽可能地布置得舒适,但心理上总有些不踏实。

如今住进了这座用水泥和红砖建造的府邸,终于感受到了久违的安稳与踏实。

这座城虽然还未完全建成,但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

水泥和红砖的运用,确实让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至于混凝土结构,他暂时还没打算使用。

毕竟,这里只是龙兴之地,还不足以作为都城来大动干戈。

两人走进书房,魏书尧亲自为李文远倒了一杯茶,随后坐下。

“李先生,刚才在路上,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理念。

现在,我想听听您更具体的想法。

我们该如何将您的理论付诸实践?”

李文远放下茶杯,沉思片刻,随后缓缓说道:“城主大人。

我认为,教育的第一步,是让百姓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许多人认为,读书是士大夫的事,与普通百姓无关。

但事实上,无论是农事、工事还是商事,都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我们可以先从识字教育开始,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魏书尧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同:“李先生说得对。

不过,识字教育虽然重要,但如何让百姓主动参与,却是个难题。

毕竟,许多百姓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哪有心思去读书?”

李文远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城主大人,这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可以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教百姓识字的同时,也教他们如何更好地耕种、如何制作工具、如何经营生意。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从中获得实际的好处,自然愿意参与。”

魏书尧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李先生的想法,确实很有道理。

不过,我们该如何实施呢?

毕竟,这样的教育体系,目前还没有先例。”

李文远正要回答,魏书尧却忽然想起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扬。

“李先生,稍等片刻,我有个东西要给你看。”

他说完,心中默念系统,随后从系统中兑换了一套小学教材。

这些教材是他参照后世的教育体系精心挑选的,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自然、历史等多个方面。

魏书尧将教材递给李文远,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李先生,您看看这些教材,是否适合我们的教育计划?”

李文远接过教材,仔细翻看了几页,眼中渐渐露出了惊讶之色。

“城主大人,这些教材……简直是闻所未闻!

内容浅显易懂,却又涵盖广泛,非常适合初学者。

您是从哪里得来的?”

魏书尧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神秘:“这些教材,是我偶然所得。

不过,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参照这些教材,先将小学阶段的教育推进起来。

等百姓们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再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李文远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

“城主大人,有了这些教材,我们的教育计划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不过,我们还需要一批合格的教书先生,才能真正将计划落实。”

魏书尧沉吟片刻,随后说道:“李先生,这件事就交给您了。

您可以从城中挑选一些有学识的人,或者从外面招募一些志同道合的文人,来担任教书先生。

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我们可以一起商议。”

李文远郑重地点头:“城主大人放心,文远一定不负所托!”

两人又聊了很久,从教育的目标到具体的实施细节,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师的培训,几乎无所不谈。

魏书尧越听越觉得,李文远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李先生,有您相助,真是我城之福!”

魏书尧由衷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李文远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谦逊。

“城主大人过奖了。能为百姓做些事情,是文远的荣幸。”

魏书尧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逐渐亮起的灯火,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这座城的未来,将从教育开始,逐步走向繁荣与昌盛。

“李先生,从明天起,我们就开始行动吧。”魏书尧转过身,语气中带着无比的坚定。

“这座城的未来,将由我们亲手书写!”

李文远也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看向魏书尧。

“城主大人,文远定当竭尽全力,与您一同为这座城的百姓开辟一条光明的道路!”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第二天一早,魏书尧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为学校选址。几天下来,学校的选址、建造计划以及教材和教师的安排都已经敲定了七七八八。李文远那边也找来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文人,虽然他们的名声不算显赫,但学识和品德都不差,足以胜任教书先生的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学生了。”魏书尧站在即将完工的学校前,心中满是期待。只要学生们来报名,这座学校就算是正式开起来了。

然而,等到招生公告贴出去后,问题却出现了——没有人来报名。

魏书尧坐在城主府的书房里,眉头紧锁,心中满是不解:“怎么回事?学校不收学费,还提供教材,怎么就没有人来报名呢?难道百姓们对教育不感兴趣?”

他越想越觉得烦躁,索性放下手中的工作,决定出去走走,或许能在街头上找到答案。

城里的街道上已经热闹了起来,虽然城池还未完全建成,但已经有不少百姓在这里安家落户,甚至有些小摊子都支了起来。魏书尧走在街上,目光扫过那些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由得感到一丝欣慰。

走着走着,他的目光被一家卖馄饨的小摊子吸引住了。摊子前围了不少人,显然味道不错。魏书尧走了过去,对摊主说道:“来一碗馄饨。”

摊主是个中年汉子,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连忙应道:“好嘞,您坐着,马上给您上!”

魏书尧找了个位置坐下,目光在周围扫视了一圈。这时,他听到旁边有两个人在聊天,话题正是关于孩子上学的事情。

其中一个人说道:“老王,听说了吗?城主通知家里有孩子都可以去学堂上学,还不收学费呢!”

另一个人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以为然:“老李,早就听说了,现在城里的人不都已经知道了吗?可我觉得,这事儿有点不靠谱。”

魏书尧听到这里,心中一动,不由得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那个叫老李的人皱了皱眉,问道:“怎么不靠谱了?城主大人可是为了咱们好,让孩子们读书识字,将来也能有出息。”

老王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老李,你是不知道,咱们这些老百姓,孩子从小就得帮着家里干活。要是去上学,家里少了个劳力,日子还怎么过?再说了,读书识字有什么用?咱们祖祖辈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老李听了这话,似乎也有些犹豫,低声说道:“话是这么说,可城主大人一片好心,咱们也不能辜负了啊。”

老王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老李,城主大人是好心,可咱们也得过日子啊。再说了,谁知道这学堂能办多久?万一过几天就黄了,孩子不是白耽误了功夫?”

魏书尧听到这里,心中顿时明白了过来。原来,百姓们并非对教育不感兴趣,而是因为现实的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才不敢让孩子去上学。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暗思索:“看来,光是免学费还不够,还得想办法解决百姓们的后顾之忧。”

这时,摊主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大人,您的馄饨好了,慢用!”

魏书尧接过馄饨,道了声谢,随后对摊主说道:“这位大哥,我想问问,您家里有孩子吗?有没有考虑过送孩子去学堂?”

摊主愣了一下,随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人,我家确实有个小子,今年八岁了。不过,他得帮着我看摊子,哪有时间去上学啊?”

魏书尧听到摊主的话,心中一动,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语气诚恳地对摊主说道:“大哥,您说孩子不用去上学,多干点活才是正经事。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您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未来呢?”

摊主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魏书尧会这么认真地问这个问题。他挠了挠头,有些犹豫地说道:“大人,咱们这些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孩子能帮着家里干点活,就已经很知足了。至于未来……咱们哪敢想那么多啊?”

魏书尧点了点头,语气温和但坚定:“大哥,我理解您的难处。但您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能读书识字,将来或许能走出这片小天地,去更大的地方闯荡?到那时候,他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帮衬家里,甚至让您过上好日子。”

摊主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摇了摇头:“大人,您说的这些太远了。咱们小门小户的,哪敢想那么多?再说了,读书识字,能有什么用?还不如现在多干点活,至少能填饱肚子。”

魏书尧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耐心:“大哥,您说的没错,填饱肚子确实是当务之急。但您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去上学,不仅能读书识字,还能包一日三餐?我们学堂不仅免学费,还提供免费的伙食,孩子在学校里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您家里的负担也能减轻不少。”

摊主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孩子去上学,还能包饭?”

魏书尧郑重地点头:“当然是真的。我们学堂不仅提供一日三餐,还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提供营养均衡的伙食。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健康成长。”

这时,周围的食客也注意到了两人的对话,纷纷围了过来。有人好奇地问道:“城主大人,您说的学堂,真的包饭吗?”

魏书尧见众人围了上来,索性站起身来,提高了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慷慨激昂:“各位乡亲,我今天在这里向大家郑重承诺,我们学堂不仅免学费,还包一日三餐!孩子去上学,不仅能读书识字,还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吃饱,还要让他们学好,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兴奋地说道:“城主大人,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孩子去上学,家里不仅能省下一口饭,还能学到本事,这可是一举两得啊!”

也有人半信半疑地问道:“城主大人,您说的这些,真的能实现吗?咱们这些老百姓,可经不起折腾啊。”

魏书尧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语气中带着无比的真诚:“各位乡亲,我魏书尧既然敢在这里向大家承诺,就一定会做到!我们学堂的建造已经接近尾声,教材和教师也都已经准备妥当。只要大家愿意把孩子送来,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让孩子们吃饱、学好!”

这时,摊主也站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城主大人,我信您!我家小子今年八岁了,明天我就带他去学堂报名!”

魏书尧笑着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大哥,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教导您的孩子,让他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有人大声说道:“城主大人,我们信您!明天我们就把孩子送来!”

魏书尧看着众人激动的神情,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座城的未来,将从这座学堂开始,一步步走向繁荣与昌盛。

“各位乡亲,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吃饱,还要让他们学好!这座城的未来,将由我们亲手书写!”魏书尧的声音在街道上回荡,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